黄丽娟 黄梓颖
摘要:意外伤害严重影响着儿童的身心健康,是21 世纪儿童的第一死因,已成为目前各国亟待解决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多数意外伤害是可以通过预防来减弱或避免的。提高社区居民的安全意识和急救技能,能有效预防儿童意外伤害。 本文通过了解广州市社区居民儿童急救知识和技能水平的掌握现状,并对普及和提高社区居民急救的知识和技能水平提出建议和对策,为社区居民急救知识和技能的提高奠定实践基础。
关键词:社区居民;儿童急救知识与技能;现状;对策
1.前言
幼儿是意外伤害的高危人群,据统计儿童每日活动较多的场所是儿童意外伤害最易发生的地方。幼儿的一日生活基本都是在家里渡过的,显然家里是幼儿的主要生活和活动场所,因此也必然是幼儿意外伤害的高发场所。相关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儿童的照料者进行安全教育,能够大幅度降低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率。可见为了使孩子健康、安全地成长,社区居民掌握正确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刻不容缓,社区居民掌握儿童意外伤害的急救知识和技能不仅必要而且重要。
2.对象与方法
本文抽样对象选定为广州市玉树服务中心社区和钟落潭社区家里有儿童的社区居民,在这两个社区中随机发放87份问卷,回收率100%。问卷处理采用问卷星小程序进行统计分析。笔者选取了参与问卷调查的其中3名社区居民进行了深入访谈。本次儿童急救知识和技能的问卷共设置了20道题。
3.结果分析
3.1社区居民的儿童急救知识和技能水平的基本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各类儿童急救知识和技能中,正确回答的人数比例为18.39%~80.46%,其中对儿童高烧的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最低,对儿童手指割伤的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最高。
3.2社区居民儿童急救知识和技能的相关培训情况
3.2.1社区居民儿童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学习途径
由条形图2可见,居民学习急救知识的途径中,学习途径最多的是网络和电视,所占比例为78.16%;其次是书籍,所占比例为63.22%;通过课堂,亲人、朋友,其他途径学习的所占比例依次为56.32%、51.72%、36.78%.
3.2.2社区居民知识和技能培训的必要性
由饼状图3可见,被调查居民中,71.26%的社区居民认为关于儿童急救知识的培训非常必要,只有3.45%的社區居民认为儿童急救知识的培训不必要。
4.结论与分析
4.1社区居民急救知识和技能整体大况
社区居民急救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不佳,整体水平低。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社区居民的每道题回答正确率为18.39%~80.46%,整个卷面的正确率为70%。根据美国儿科会达到总题目的80%视为及格的要求,即本次调查无一合格者。由此可见社区居民急救知识和技能水平有待提高。
4.2社区居民急救知识和技能
参加本次调查的有87人,但是在调查社区居民对急救知识和技能的了解程度中,非常了解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只有8人,占总人数的9.2%;一般了解的有56人和不了解的有23人,分别占总人数的64.37%和26.44%。由此可见,社区居民对急救知识和技能的真正了解程度偏低。社区居民对急救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不乐观无不出于两个原因,一是受固定思维限制,当居民们受到关于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的时候,总是会受到日常生活中习惯的处理方法限制,虽然大家都知道培训课上的知识比较靠谱,但是一旦遇到困难首先浮现在脑海里的都是惯用的方法,而且由于思维被长期固定了,因而即使是受到培训了,实际上却并没有掌握;二是学习急救意识不强,大多数居民盲目地认为只要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做事小心谨慎就可以了,根本不用专门去学习一些急救知识和技能。正是因为这两个普遍因素的存在才导致社区居民对急救知识和技能掌握不乐观。
4.2.1社区居民对溺水知识
对于各类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回答,社区居民对溺水者的症状的掌握,大部分集中在面部青紫、肿胀、双眼充血,肢体冰冷,脉细弱,甚至呼吸心跳停止,只有41人了解到口腔、鼻孔和气管充满血性泡沫是溺水者的症状,这47.13%的正确率表明了社区居民对溺水知识的了解还是比较欠缺的。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社区居民认为只有到海边或者泳池才会发生溺水危机,正是因为居民们浅薄的安全意识,才会使他们对于溺水的知识也是一知半解的状态。事实上,过去曾发生过婴幼儿溺毙在水盆中的意外,当水进人气管后,便会导致呼吸困难,所以居民们的安全意识社区居民还是比较低的。此外,对于溺水的表现,大部分居民只是停留在人体表面,并没有深入了解具体的表现,那么溺水的内在表现等知识社区居民也必然是没有认真了解的,同时也正是因为居民们的盲目观点才会使他们对溺水欠缺。
4.2.2社区居民对人工呼吸知识掌握情况
在人工呼吸注意事项的回答中,只有32人能够辨别出“吹气时应长时间用力吹气,同时观察胸部起伏”是错误,正确率只有36.78%。正确率之所以这么低,有可能是社区居民并没有机会去真正了解人工呼吸知识,在调查中发现,居民们的人工呼吸知识只是在电视上看到的大概内容,也就是说居民了解到的只是人工呼吸的动作,并不是真正学会了人工呼吸,这种只是目测而又没有通过实践的学习方法,往往是最没有效果的方法。而正确的做法是先清洁伤者口腔异物,抢救者深吸一口气,对准病人口部用力吹入,如果病人口腔紧闭不能吸气,可做口对鼻吹气,即一手托住病人下颌,并捏拢口唇,不使气体由口漏出,对准鼻孔用力吹气。直至胸廓扩张为止。对小儿不可用力过猛,以免肺泡破裂。吹气停止后,抢救者头稍侧转,并立即放松捏鼻孔的手。由于胸廓和肺的弹性回缩作用,让气体从病人肺部排出,此时应注视病人胸廓的复原情况,倾听呼吸声,观察有无呼吸道梗阻。就这样有节奏地、间断地反复进行吹气。因而在做人工呼吸的时候,切勿“长时间用力吹气”,由此可见社区居民对人工呼吸的注意事项还不能完全掌握。
4.2.3社区居民对发烧体温知识
小孩的高烧是指>38.5℃,但是调查结果显示,只有18.93%的社区居民能够正确判断出小孩高烧的体温,这就意味着大部分社区居民对小孩的知识还是比较欠缺的。社区居民对小孩体温的不能准确把握,有可能是平时对体温知识并没有太大的注意,只是粗略记得高烧的度数,比较主观的判断小孩的体温,这就很容易对小孩的病情出现误判甚至会使小孩错过最佳的降温时段。在常用的物理降温方法调查中,能够完全把握的降温方法的有47.13%的家长,其中不能判断酒精沐浴是物理降温方法的有28.74%的社区居民,虽然正确率接近一半,但是有些常用的物理降温方法很多社区居民并不了解。在预防儿童发烧措施的调查当中,26.44%的社区居民认为提高免疫力是错误的,虽然所占的比率不是最高的,但足以说明有小部分的社区居民对预防发烧的常识是欠缺的。事实上,小孩的免疫力高是可以相对减少小孩的生病次数,因为免疫系统可以帮助小孩抵挡病菌,从而使小孩有健康的身躯。综合上述,社区居民对儿童发烧体温知识掌握较为欠缺。
5. 对策
5.1增加对社区居民儿童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本次调查中,很多居民的急救知识不够全面,居民儿童急救知识与技能的整体水平不算高,多数对烫伤,烧伤,肿胀,食物中毒,叮咬伤和口腔异物阻塞等常见的意外伤害处理不恰当。此外,多数居民对发生意外伤害时对孩子进行急救时过于莽撞,容易出错,因此要加强居民的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根据上述调查发现,笔者认为具体急救培训要从培训内容,培训人员,培训形式等方面进行考虑。
社区居民儿童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内容广泛多样,要求涉及到儿童的日常生活中有可能发生的的儿童意外伤害的处理,如发烧,鼻出血,过敏,摔伤,燙伤,食物中毒等情况。此外,心脏复苏对于呼吸困难,心跳骤停等情况的紧急处理是十分有效的,因此也应该列入培训内容中,居民对于儿童急救培训内容不应该局限在简单的常见的伤害处理知识,对于复杂的也要学习,以防不备之需。
可采用的培训形式主要有互动式,传统授课式和观看网络视频录像。根据研究表明这三种模式都能够提高社区居民急救知识和技能水平,其中互动式培训效果最佳。
5.2重视儿童意外伤的预防工作
本研究结果表明,社区居民认为儿童意外伤害的原因中最常见的是儿童活动区域的安全问题。
为了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首先要确定儿童活动的环境或者场所中没潜在的危险,如儿童活动区域的所有设施是否完善,儿童活动范围内是否有保护盖的电源插座,是否有收藏好洗涤剂等化学性用品,药品是否存放在药箱里锁好,刀具是否藏起来,儿童的玩具是否安全,有无松脱、是否进行消毒处理。
社区居民也可以通过游戏等儿童喜欢的方式对其进行安全知识的传授,比如,在火灾逃生演练的时候,可以设计某个孩子生日,一群小朋友聚在一起开派对,这时候房子突然着火的故事情景,社区居民在旁边正确指引其逃生或者抢救伤患,让孩子切身投入到情境中。总之,传授的方法千百种,要想着法子变通让孩子学习和了解到安全知识,做到有趣,直观,多样。还可以通过在家里贴一些标志性的贴纸,通过环境来感染儿童。
5.3制定儿童社区居民急救手册、视频
目前关于社区居民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教材内容全面丰富,但是教材知识过多,看过后很容易遗忘,且社区家庭不易获得。笔者认为,各学前教育专家如能与专业医护人员联合编制手册内容应图文并茂的“幼儿社区居民急救知识和技能手册”,处理方法按步骤呈现。通过社区发放给居民。使居民在遇到儿童意外受伤后,能够根据手册内容迅速应对事故。同时制定相关的急救视频,在社区宣传屏中反复播放,让居民更为直观的掌握急救知识和技能。
参考文献:
[1]古纪欢, 王方剑, 罗小春.对社区居民院前急救知识培训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 2010, 5 (21) :268.
[2]江旭, 庄勤文, 董四五.社区外来劳务工院前急救知识现状调查报告[J].中外医疗, 2010, 24 (3) :43.
[3]谢长俊, 单学娴, 朱振玲.急救技术的健康教育策略探讨[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08, 3 (2) :95.
[4]蒲晓煜, 席淑华.社区服务人员院前急救知识和技能的调查及干预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 26 (14)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