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国华裔诗歌刻画了迁移、流亡和旅行三种主要的“在路上”行为。它们反映了华裔充满动态感和流动性的生活空间,是对离散群体的生存状态的真实写照。同时,“在路上”母题常流露着空间错置感,它始终围绕着家园这一中心话题并逐渐演化出了两个紧密联系又判然不同的两个主题:“路为(wèi)家”—— 为了家园而“在路上”和“路为(wéi)家”——以脚下的路为家园。在离散经历的催化下,“在路上”成为华裔在离散语境中的世界公民命运共同体。
关键词:“在路上”母题;美国华裔诗歌;离散空间
“在路上”母题书写一直在西方文学史中有着悠久的文学传统和深远的影响。它与华裔诗人独特的离散经历与生存状态完美契合。对华裔诗人而言,他们及先祖成为离散群体的先决条件来自于其早期的迁移经历。在《梦尘之乡》中,梁志英跟踪先辈的脚步,用一个“迁移在路上”的母题描写了第一代移民的离散经历。诗人通过罗列一个个的城市名称,塑造了一个始终在路上的迁移者的形象,借其“移动”、“游荡”、“跨越政治边界”、“临时住所的改变”等一系列空间活动,将作为离散群体的华人移民的充满动态感和流动性的生存空间展露无疑。
如果说早期的华人移民是为了生计迁移到美国的话,上世纪30至70年代的许多华人移民则是因为政治等因素流亡美国,这也是华裔美国英语诗歌中“在路上”母题的另一个主要形式。无论是放逐还是逃亡,流亡都是个体与强权的斗争中败阵后的结果,是与家庭、族群、归属地、文化、信仰等诸多纽带的被迫切断。这些母题的描写细致生动、感情真挚,将华人移民与原有生存空间相割裂的被迫与无奈,对现今动态、流动的生存空间的期冀又抵触的模糊情感鲜活地表现了出来,完成了对“流亡在路上”的华人移民群体“独特又具体的生活经历”的“文学再现实践”。[1]
除了“迁移”与“流亡”这两种主要形式的“在路上”母题,我们还能在一些华人离散个体身上发现一种“为了‘在路上’而‘在路上’”的空间行为,在华裔美国英语诗歌中,这种空间行为被凝练成了“旅行”。在“旅行”中,华裔诗人避开了因族裔身份和文化认同之间的断层引发的身份模糊、心理焦虑、情感混乱等弊端,摆脱了文化、历史、政治等现实条件的束缚,借在旅行中感受、体验其动态、流动的生存空间建构自身独特的离散经历。
总之,在华裔美国英语诗歌中,我们可以发现三种主要表现形式的“在路上”母题。虽然迁移、流亡、旅行三种空间行为的出发点不同,或是出于生计考虑,或是由于政治迫害,或是源于主观意愿,但它们的共同点皆在于反映了华裔充满动态感和流动性的生活空间,是对作为离散群体的华裔的总是在路上的生存状态的真实写照。不论是迁移、流亡还是旅行,“在路上”空间母题注定会有空间场所的转换、变化和对比:祖居国与居住国、原乡与异乡、家园与住所……每一次的“在路上”都会带来空间场所上的巨大变化,都会带来归属领域的多重性以及随之而来的“归属的多重领域协商”这一难题。也就是说,“在路上”之后,离散个体所面对的不再是单一维度、静止不变、熟悉的生活空间,而是被暴露在了两个甚至多个有着巨大差异的归属领域面前。一旦华裔诗人无法调整、协商原本就难以重合、注定不同的现今生存空间与原有生活场域的关系时,带有空间错置感的“在路上”母题的诞生也就不可避免了。
纵观华裔美国英语诗歌,“在路上”母题除了表现为迁移、流亡、旅行三种主要形式和反映离散个体的空间错置感之外,始终围绕着一个中心话题——家园。在许多抒发对家园的渴望與寻找的相似诗篇的叠加下,华裔美国英语诗歌中的“在路上”母题逐渐演化出了一个主题:为了家园而在路上迁移、流亡、旅行,概言之,“路为(wèi)家”。与此紧密联系却又不同的是另一个主题:“路为(wéi)家”,以脚下的路为家园。对于作为离散人群的华裔来说,他们的家园并不具备强烈的原生地缘感,于是他们选择从脚下的土地出发,在不断的“在路上”经历中向霍米·芭芭所说的“家园世界”进发。[2] 在“路为(wèi)家”主题的“在路上”母题中,无论离散个体是迁移、流亡还是旅行,他就像树根一样从一个原点向下扎根,总是为了寻找一个场域而离开一个场域,从原乡到异乡、祖居地与居住地国、从那里到这里……这是一种单一的线性空间视角。而在“路为(wéi)家”主题的“在路上”母题中,唯一的地理原点消失了,转变成一个又一个无序排列、不断向四周蔓延的簇生空间。在这种立体的空间视角中,家园不是那唯一的原点,也不是心目中那唯一的终点,而是巴黎、新德里、英国,是“每栋房子”、“每条街道”、“在路上”的“每个地方”。
无论是迁移、流亡、旅行三种“在路上”方式、“在路上”的空间错置感还是对家园的主题诠释,华裔美国英语诗歌中的“在路上”母题都展示出了它作为“离散空间”的一个侧面,反映了“在路上”书写与离散经历的不断碰撞与融合。在华裔诗人独特的离散经历的催化下,有着悠久文学传统和深远影响的“在路上”成为他们在离散语境中的世界公民身份的命运共同体。
参考文献
[1] Phillip Wegner. Imaginary Communities: Utopia, the Nation, and the Spatial Histories of Modernity.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2, p. xviii.
[2] Homi K. Bhabha. “Introduction: Locations of Culture.” The Location of Culture. London: Routledge, 1994, p.11.
本论文是2020年辽宁省社科规划项目“华裔美国文学的命运共同体表征研究”(L20BWW001)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宋阳(1982- ),女,汉族,辽宁铁岭人,文学博士,沈阳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亚裔美国文学和海外华人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