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馨仪
【摘要】本文以观察蜗牛和纺织娘的习性为例,阐述开展行动研究实践的过程,探索基于问题启发式的幼儿自然教育实践,以引导和鼓励儿童去思考、分析,使儿童在观察和体验中,感知自己与自然的联系,从而培养儿童热爱自然、关注自然、敬畏自然的意识,让儿童逐步认识自然界的平衡之理。
【关键词】幼儿自然教育问题启发式行动研究实践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41-0142-03
自然教育可以当作一门综合的课程,教师可借此引导幼儿亲近自然、了解自然,从而对自然产生好奇心,进而培养幼儿探知自然的意识。幼儿园中的自然教育更多的是涉及种植,通常让幼儿观察植物生长。目的是希望幼儿做自然的共生者和探究者。科学认识自然,从生存层面向科学层面递进,并最终将两者融合,达到用与研结合的理性高度。具体而言,就是要让幼儿知道自然为我们提供生存条件,提供和谐的环境;知道我们也是自然中的一分子,人要融入大自然中,与大自然和谐共处,从而使孩子热爱自然、保护自然。自然教育的实践活动形式多样,也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将问题启发式应用于自然教育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为此笔者按照“计划—行动—反思—再计划”的行动模式进行实践,以引导幼儿走进自然,让他们在自然中观察、思考,培养他们亲近自然的情感。
【活动内容】观察蜗牛和纺织娘的习性。
【活动主体】一个大班,26名幼儿,其中,男孩18名,女孩8名。
【活动类型】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是指研究者深入研究现场与合作教师针对教学和教研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探索性的研究和思考的一种方法,按照“计划—行动—反思—再计划”螺旋式上升的模式开展研究。在行动研究中,被研究者不再是研究的客体或对象,他们成了研究的主体。通过研究和行动的双重活动,参与者将研究的发现直接应用于自己的社会实践,进而提高自己改变社会的行动能力。本实践活动设计了“走近自然物—了解自然物—以自然物为载体启发思考”三个步骤,整个实践活动过程在行动、充实和修正中进行。
【活动过程】
一、利用自然情境引出自然教育主题,激发孩子的兴趣
南方的5月会下很多的雨,幼儿园的后操场有一片大的草地、一大块种植区和两个沙池。一天雨后,老师带领孩子们到草坪观察植物。突然,老师“发现”有一只小蜗牛,兴奋地叫来孩子们,让孩子们一起观看小蜗牛。孩子们都觉得很可爱,有一个孩子小心翼翼地捡起蜗牛放在手上看,大家也都想凑近一点看,想了解小蜗牛。这较好地激发了儿童对自然的兴趣。
大家看着小蜗牛,有孩子问:“老师,小蜗牛在里面睡觉吗?它怎么不出来啊?”笔者告诉孩子们:“我也不知道小蜗牛是不是在里面睡觉哟,我们一起看一看吧。”“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小蜗牛是不是在里面睡觉呢?”有的孩子说:“我看到蜗牛壳里有一层膜,应该是小蜗牛在里面睡覺,用膜挡起来了,怕有人吵醒它。”有的孩子说:“小蜗牛可能已经死了,才用这个膜把壳封起来的。”大家在讨论,一下也没有得出答案。笔者请孩子们再去观察更多的蜗牛,以引发他们对蜗牛有不同的想法。笔者问孩子们:“这只小蜗牛是在哪发现的呢?在哪里可以找到小蜗牛?我们可以找一找更多的蜗牛,看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或许会有不同的答案。”孩子们分散四处寻找小蜗牛,到草地上去的孩子找到了小蜗牛,到种植区去的孩子也找到了小蜗牛,但是到沙池去的孩子却没有找到小蜗牛。孩子们找到了各种各样的蜗牛,大小形状各异。有普通大小的蜗牛、有大一些的蜗牛、有小一些的蜗牛、有很小很小的蜗牛,还有一个白色的壳的蜗牛、一个残缺了壳的蜗牛,等等。我们选择了一些把它们放在一起,让孩子们看一看有什么不一样。当时,我们都没找到答案。于是,有孩子提议可以上网查找资料。通过查找资料,我们了解到,有黏液的是有小蜗牛在壳里,白色的壳是蜗牛已经死掉了。于是笔者提议:“让小蜗牛好好地睡觉吧。”于是大家一起走回教室。一路上还听见孩子们在兴致勃勃地谈论和蜗牛有关的事情,“我在儿童公园里的草地上也看见过蜗牛”“我见过一个很大很大的蜗牛”。通过师生对话,自然而然地引出以“蜗牛”为载体的一次有意义的自然探究。
二、在孩子们认识小蜗牛的热情中开展具体的实践活动
在教室里,笔者和孩子们一起回忆小蜗牛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回忆大家曾经在哪些地方看到过蜗牛。因此孩子们七嘴八舌地分享自己曾经看到过的蜗牛。这时,笔者提出探究问题:“请孩子们说一说,关于蜗牛,你想知道一些什么?老师记录下来,我们一起去寻找答案好不好?”孩子们的问题五花八门:蜗牛是怎么生小蜗牛的?蜗牛会搬新家吗?蜗牛住在哪?蜗牛有哪些种类?蜗牛怎么吃东西?等等。笔者趁机为孩子们找到《蜗牛的故事》绘本,希望孩子们能从书中找到一些他们想要的答案。
在区域游戏里,有孩子说想做蜗牛住的房子。孩子们找来了材料,小棍子、塑料杯、积塑、透明胶、双面胶、颜料,兴致勃勃地动手做了起来。很快,3间蜗牛的小屋子便搭好了。在活动分享环节,笔者请这些孩子向小伙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豪豪说:“这是我给蜗牛搭的玻璃房子,它可以在里面看到外面的世界。前面还有一块绿色的草地,蜗牛可以去草地上散步。(房子)上面还有一面旗子在飘,这样蜗牛就不会迷路了。”
小满向大家介绍道:“我设计的这个蜗牛的家是有洞洞的,这样蜗牛就可以一直呼吸到新鲜空气了。”
皓皓告诉大家:“大的杯子里是蜗牛睡觉的地方,外面的小房间是蜗牛的阳台,它可以在阳台散步、看外面的风景,还可以吃东西。”
听着孩子们的介绍,笔者惊叹于他们的创意,感动于他们观察的仔细、为小蜗牛考虑的周到。看来,孩子们真的很爱小蜗牛。我们也请来了小蜗牛,请它们住进孩子们设计的房子里,大家都有些期待蜗牛会喜欢这样的屋子。
三、让孩子们在探究中进一步了解蜗牛的特性
孩子们的作品放在走廊上,第二天一来,就有孩子过来告诉笔者:“老师,蜗牛的家倒了。”笔者一看,还真是。笔者请孩子们一起到走廊上看一看,想一想为什么蜗牛的家会倒了呢?有小朋友猜是有人踢倒的,有小朋友猜是因为没搭稳,有小朋友猜是风太大了吹倒的。我们的保育员覃老师告诉孩子们说,昨天晚上幼儿园刮了一阵很大的风,把晾在走廊上的毛巾都吹落到地上了。孩子们马上就反应过来,应该也是大风把蜗牛的家给吹倒了。大家开始讨论怎样才能让风不再把蜗牛的家给吹倒。孩子们开始拿石头来加固屋子,搭很多层,希望屋子可以重一些,这样就不容易被风给吹倒了。
果然,进行加固后的房子再也没被风吹倒过,但孩子们发现,蜗牛总是会爬出来。孩子们觉得也许是蜗牛不喜欢这样的屋子。笔者趁机提问:“蜗牛喜欢什么样的屋子呢?我们可以一起去看一看,蜗牛住的地方需要什么?”我们一起去种植区看一看蜗牛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之后,我们一起总结出了蜗牛的生长条件——土壤、水份、食物、环境阴凉等。因此,首先,我们要去找土。拿什么来装土比较好呢?孩子们想到了之前打算拿来种花的塑料瓶,可是塑料瓶口太小了,怎么办呢?保育老师提议,我们可以从中间切开瓶子以便装泥。我们拿来刀从中间划开,再刨一些土装进瓶子里。瓶子正好还可以装水,而瓶子划开后多出来的延伸的那部分,孩子们说正好可以当蜗牛的阳台,小蜗牛吃饱了就可以到阳台上散步。孩子们的想法真是纯粹又可爱。我们用心地给小蜗牛布置它的屋子,给泥土浇上水,满心期待小蜗牛会喜欢上新房子。当小蜗牛住进新家的时候,我们都很紧张地看它有没有往外爬、会不会喜欢这里。还好小蜗牛似乎对泥土很满意,又或许是新家足够大,小蜗牛一直都在新家里活动。孩子们高兴极了。
孩子们想起,应该给小蜗牛喂食。可是蜗牛喜欢吃什么呢?有的孩子猜蜗牛喜欢吃菜,有的孩子猜蜗牛喜欢吃树叶,有的孩子猜蜗牛喜欢吃花。我们一起去幼儿园厨房找叔叔阿姨拿了油麦菜、白菜、黄瓜这几种蔬菜放到蜗牛的家里,又去楼下捡了三角梅和树叶一起放了进去,观察蜗牛喜欢吃什么。为此我们制作了记录纸条,把这些蔬菜写在纸条上。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蜗牛最喜欢吃黄瓜和白菜,其他的食物几乎没动。我们观察比较并在记录纸上打勾,之后我们每天只给小蜗牛准备黄瓜和白菜。
最后,笔者和孩子们总结蜗牛的生活习性:喜欢住在阴凉环境里,在潮湿的土地上,喜欢吃黄瓜和白菜。
四、在持续关注蜗牛的过程中培养孩子的观察、探究习惯,逐步培养敬畏生命的情感
有一次晨谈,皓皓说:“昨晚和爸爸在小区里散步,看到了一只很大很大的蜗牛。”好几个小朋友也纷纷附和:“我也见过,我们家小区里也有。”霖霖说他还见过没有壳的蜗牛呢,爱动脑筋的多咪问:“为什么小区里的蜗牛会那么大呢?”笔者反问孩子们:“是啊,为什么呢?”孩子们开始了讨论,有的孩子说那是蜗牛长大了的样子;有的孩子说那是另一种蜗牛,因为它们花纹不一样。笔者没有直接说出答案,请孩子们自己回家通过照片和百度查找资料,第二天来和大家分享这些特别的蜗牛到底是怎么回事。在第二天晨谈上,孩子们分享了自己查找到的知识。比如,大大的蜗牛叫非洲大蜗牛,它来自非洲。在很久以前被旅行的人带到了中国,它和普通蜗牛一样也是夜行性动物。它什么都吃,甚至能吃水泥;它身上有很多细菌,吃了它会很危险。没有壳的蜗牛叫做蛞蝓,人们也叫它鼻涕虫,身上有黏液,是一种害虫,喜欢在阴暗潮湿的地方生活;等等。孩子们观察生活中的事物,提出疑问,并学会查找资料,然后将了解到的知识分享给大家,使大家都有收获。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孩子们每天都热衷于在旁边观察小蜗牛睡觉、进食的情况,看它缓慢地爬,和它一起长大。有一天,餐后活动时,有一个小朋友路过“蜗牛区”没注意看脚下,不小心踩死了一只蜗牛,孩子们奔走相告:“小蜗牛死了,小蜗牛死了。”笔者拍了照片,请孩子们一起讨论小蜗牛为什么会死,我们怎样做才能保护它。但是现在我们紧要的是应该怎么做?骏骏说:“可以像纪念我們的祖先一样祭拜小蜗牛。”小海鸥说:“可以给它送上鲜花。”豪豪说:“可以把小蜗牛画下来,这样我们就可以记住它的样子,把它的照片放在泥土上,我们就会记得它的家在哪。”
于是,我们一部分人开始给小蜗牛画像,一部分人给小蜗牛刨土,一部分人去找来了小花撒在泥土上,我们一起送别了小蜗牛。从此之后,孩子们路过小蜗牛的家时都会有意识地看看地上有没有小蜗牛出来散步。如果有,就会避让小蜗牛。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萌发了关心、爱护生命的情感,好像突然长大了,真是令人欣喜和感动。与此同时,我们也做了一个决定,送小蜗牛回到它原来生活的地方——它真正的家里。在一个雨后,我们一起把小蜗牛送到了后操场的泥土里,跟小蜗牛说再见。笔者希望孩子们知道,即使我们再喜欢,也要让它去它最喜欢最适合的地方,也许这就是对大自然的尊重。
五、在深入拓展中逐步培养孩子们对自然的思辨能力,逐步认识自然界的平衡法则
经过对蜗牛的探究后,孩子们会更多地去观察,喜欢问为什么。笔者又把保育老师送给的一只绿色的小虫子“蝈蝈”给小朋友观察、探究。小满说:“老师为什么要把小虫子抓回来呢?它会不会像小蜗牛一样想家呀?”对这件事情,小朋友们分成了不同意放生派和同意放生派,自发进行了讨论。不同意放生的小朋友说,“这是老师辛苦抓来给我们看的”“我们还想观察它”“放了就找不到了”。同意放生的小朋友说,“它有自己的爸爸妈妈,爸爸妈妈找不到它了”“它应该生活在更大的地方,盒子太小了它不开心”。
笔者也提出了一些问题,供孩子们思考。(1)老师为什么要抓回来?孩子们说:“老师抓回来是给我们观察的,让我们学更多的知识。”(2)只有关着它才能观察吗?孩子们好像得到了一些启发,说:“在草地上也可以看见(观察)。”“还可以看书(从书本上看到),就像非洲大蜗牛一样,不一定要抓到它。”“如果它喜欢我们,它还会回来的。”“我们可以在哪找到它呢?”笔者继续追问。大家纷纷回忆自己的经历,“我在儿童公园见过它”“我在草地上见过它”“我在树叶上见过它”。因为我们相信它更需要自由,所以我们决定送“蝈蝈”回家。我们开始给“蝈蝈”制作礼物,有的小朋友用黏土捏了一个“蝈蝈”,想要记住它的样子;有的小朋友折了一架纸飞机,希望“蝈蝈”能飞得很高很远;还有的小朋友在纸上画下了自己和“蝈蝈”在一起玩的图画,希望能和“蝈蝈”成为好朋友。
就在我们想要放生的时候,隔壁班的小朋友和老师们一起走过来了。他们问我们在干什么,我们告诉他们我们准备送“蝈蝈”回到大自然里。隔壁班的林老师告诉笔者说:“这是一只蚂蚱。”我心想,可是它会叫呀,不是蝈蝈才会叫吗?它跟蝗虫也长得有点像,会不会是一只蝗虫呢?于是,笔者拿起手机拍照搜索了一下,对比了蝈蝈、蟋蟀、蚂蚱、蝗虫等小虫子,最后发现眼前的这只小虫子叫纺织娘,它和它们都不一样,而且它是一只害虫。当笔者把这些告诉孩子们的时候,出现了不同的声音:“我们应该消灭它,因为它是害虫。”笔者也陷入了沉思,到底是放生还是消灭呢?我们决定先把纺织娘留在盒子里,讨论一下应该怎么办。于是,我们展开了一次关于怎样对待害虫的讨论。最后,我们决定把纺织娘放回大自然,因为那里不仅有它适合生存的环境,并且它也是食物链中的一环。
陈鹤琴先生说:“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我们需要关注儿童真实的生活,从真实的问题出发,在生活实践中生发课程,鼓励儿童自己去观察、分析。自然教育是一种融合的综合性教育,我们可以在其中注入科学探究、社会发展、人本主义的内容。其主要目的不在于知识的传授,而在于健全人格的培养。儿童在观察和体验中,感知自己与生命、与自然的联系,从而热爱自然、关心自然。也因为热爱这一片曾给过他很多美好回忆的自然,从而深切地热爱祖国这片土地,把生命的根永远留在这里。
【参考文献】
[1]叶小艳.本土民间游戏“竹趣”方案开发的行动研究[J].早期教育(教育科研),2020(11).
(责编李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