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劳动教育的初中英语DIY项目化学习的研究

2021-02-18 20:22赵志冉刘冰洁
广西教育·A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劳动教育初中英语研究

赵志冉 刘冰洁

【摘要】本文基于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以初中英语DIY项目化学习研究为例,探索学科教育与劳动教育相融合的措施:以劳动教育为途径,促进学生素养提升;以学生为主体,设计劳动实践活动;以教材为平台,深挖劳动实践资源;以劳动成果为参考,夯实劳动实践过程;以活动后评价制度为依托,激发学生潜能。

【关键词】劳动教育 初中英语 DIY项目化学习 研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41-0021-04

近年来,各地学校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取得了一定的育人成果。同时,一些青少年不想劳动、不会劳动、蔑视劳动者、不珍惜劳动成果等现象也随处可见。在举国上下凝神聚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大背景下,通过何种途径渗透、开展和巩固劳动教育,提高劳动教育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是学校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在新时代背景下,劳动教育不应该仅仅是洗衣做饭等单一性劳动,也不应该仅局限于劳动技术课程,而应该是能够渗透到各学科课程中并与学科学习任务高度融合的新型劳动教育。就英语学科而言,《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中提出:“建构融入社会、走向自然、与生活环境互动的课堂形态应该是未来课堂形态的一种趋势,也是我们英语课堂教与学改革的方向。”从该解读中不难看出英语教学本身就在倡导学科教学与生活实践的有机结合,而劳动教育则为英语学科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契机,使英语学科活动获得更大的想象空间。本文拟以苏教译林版英语初中教材DIY(Do it yourself)教学模块的项目化学习研究为例,探索劳动教育与英语学科教学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一、关于劳动教育的文献综述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劳动教育的内涵也不尽相同。能够使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热爱劳动并养成劳动习惯的教育都可以称之为劳动教育。陶行知先生在乡村教育时期提出“教学做合一”的劳动教育思想,认为“劳动即生活”“行是知之始”。后来,我国很多教材又把劳动教育定义为劳动技术教育,实际上缩小了劳动教育的内涵。概念上的变化必然会影响到行动。我国基础教育工作者虽然也对劳动教育进行了一些研究,如檀传宝认为劳动教育包含促进学生形成劳动价值感的教育活动和以养成劳动素养为目的的教育活动两个方面。赵伟认为劳动教育应该成为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劳动教育可以成为纠正轻视劳动和劳动者错误意识、树立正确社会观念的重要手段。但近年来很长一段时期,劳动教育几乎淡出了校园,仅仅存在于劳动技术课上,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常常被淡化。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这预示着劳动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强势回归,劳动教育也重新成为基础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劳动教育以国家意志的形式被正式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筆者以“劳动教育和英语教学”为关键词,进行知网检索,共得到5个搜索结果,其中博士论文两篇,主要研究英语教材和课程;硕士论文1篇,研究小学英语教学的德育价值;期刊论文2篇,部分文字涉及英语教学中的劳动教育主题。由此可见,虽然一些专家和学者前期对劳动教育进行了悉心的研究,但从英语学科教学的角度对劳动教育进行的研究还不够丰富。

二、DIY项目化学习研究实施原则

DIY项目化学习即基于DIY项目的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是学生通过完成与真实生活密切相关的DIY项目进行学习,是一种充分选择和利用最优化的学习资源获得较完整而具体的知识,形成专门的DIY技能并获得发展的实践活动。学生在一段时间内通过对真实有挑战性的问题进行持续探究,达到对核心知识的再建构和思维迁移。

(一)真实性原则

项目化学习强调在真实的情境中对知识的习得,真实性是DIY项目化学习的首要前提。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习得DIY知识并使自己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接受真实情境的检验,这就要求课堂活动要尽可能由虚拟情境转化为真实情境。

(二)可操作性原则

活动是教学的延伸,教学内容、教学场地、教学时间等因素决定了项目化学习的设计一定要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这样才能确保活动实施过程中的顺利性、有效性和完整性。

(三)英语学科性原则

活动是学科的体现,任何脱离了学科特点的孤立活动都是无效的活动。活动只有与英语学科性密切相关才能让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在实践中得到检验,达到学以致用的活动目的。

(四)劳动教育性原则

劳动教育性是DIY项目化学习研究与一般性教学活动的根本区别。让DIY活动走进课堂即是让生活实践走进课堂,为学生在课堂上创设DIY劳动实践场景,在实践中进行语言的交流、运用,实现语言与情境、学习与劳动的相互融合,同时完成语言知识的学习、语言知识的运用和劳动教育的实践,充分发挥劳动教育在知识与生活之间架构的桥梁纽带作用。

三、劳动教育和DIY项目化学习研究融合的途径

(一)以劳动教育为途径,促进学生素养提升

劳动素养包含劳动知识、劳动能力和劳动价值观等内容,这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形成一一对应的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教育活动的目的,而劳动教育则为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同时两者又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如图1)。

劳动教育在很多国家的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如在德国,劳动教育是中小学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担着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社会劳动教化的重要职能。在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很多青少年学生寻找到了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从而为自身未来职业的发展提供了参考。劳动教育还架构起了学校教育和社会发展的桥梁,这也促进了德国职业教育的繁荣,为德国的制造业培养了大量优秀劳动人才。虽然我国和德国社会制度不同,但劳动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是相同的。

以英语学科为例,如果教师在日常的英语课堂中普遍以学科知识学习为主,那么,课堂上学生静多动少,学习兴奋点不易被激发。为了充分发挥劳动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教学万圣节(Halloween)一课时,笔者没有像往常一样让学生购买万圣节物品,而是鼓励学生购买原材料自己动手制作万圣节物品。经讨论,学生选择制作南瓜灯笼。在前期准备中,学生需要设计图纸、购买南瓜、准备雕刻工具,这些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劳动知识。学生在学习这些知识的同时也丰富了文化基础。在活动中,制作南瓜灯笼的过程是对学生劳动能力的检验和提升,也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发展。在活动分工中,小组成员有的负责购买南瓜,有的负责准备工具,有的负责设计,有的负责雕刻,有的负责最后的呈现汇报,整个活动过程都渗透了学生对劳动丰富的理解和感受,体现了不同的劳动价值观,同时也是学生社会参与度的有效实践和锻炼。在劳动实践中,学生都在相互提醒说英语,这种在活动中增强英语应用能力的做法,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言与劳动素养。

(二)以学生为主体,设计劳动实践活动

学生是日常教学的主体,也是课堂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如果把实践活动比喻为渠水,那么学生就是源头活水。如果需要实践活动像渠水一样清澈甘甜,那么就需要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和创造性。DIY项目化学习研究应该旨在引导学生建立DIY学科知识与劳动实践、抽象思维与劳动行为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活动中提升动手能力,形成做人和做事的格局。

每次组织活动前笔者都会充分征求学生的意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由学生自己讨论活动、预测问题,最后确定实施方案。如上文所提到的制作南瓜灯笼的案例,在之前学生提到了多个方案,如制作斗篷、巫师帽、万圣节party、制作南瓜灯笼等,最后学生一致认为制作南瓜灯笼可行性强,既能突出本节英语课特色,又可以锻炼大家的劳动技能。

在选定活动方案后,学生又通过小组讨论最后汇总了一些具体要求(如表1):

当教师把舞台交给学生,学生就会给教师一个接一个的惊喜。因此,教师要信任学生、依托学生,放手让学生去挖掘自己的潜能,施展自己的才华。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要退居幕后,做好指导和后勤保障工作。

(三)以教材为平台,深挖劳动实践资源

这里的教材主要指教师上课所用的课本,它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能系统反映学科教学内容,是学科知识的主要载体。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因此教材具有专业性、系统性、科学性等特点。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施应以教材为根本,依托教材,深挖教学资源,使教材的知识载体功能最大化。

如苏教译林版英语八年级上册专门设置了有关DIY的教学内容Unit 4 Do it yourself ,这个单元教材的DIY资源十分丰富,在本单元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仅仅让学生学习知识性内容,更应该依托教材现有资源,开发设计动手实践性活动,让学生在DIY劳动实践中达到学以致用、提升素养的目的。

图2是教材中的一个习题环节,大多数教师的处理只是要求学生完成题目中的填空。笔者则围绕本部分的主题“How to make cards”进行了深挖探究,精心设计了一次DIY课堂劳动实践。首先让学生提前准备好卡纸、剪刀、水彩笔等;然后在完成题目填空后让学生动手制作卡片;最后用英文讲解制作卡片的过程,并对自己所制作的卡片的内容进行介绍。这样的课堂DIY劳动实践活动充分利用了教材现有资源,不但完成了教学目标,而且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劳动实践中,既让知识得到了检验和巩固,又实现了对教材的深入利用,提升了学生的学科素养。

(四)以劳动成果为参考,夯实劳动实践过程

DIY项目化学习需要学生在一段时间内集中精力对英语课程中DIY模块部分进行深入持续的探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调动自己所有的知识、能力和思维等核心素养的要素来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尽可能收获自己期待的成果,并形成自己对核心知识和学习历程的独到理解。

在项目化学习研究中,过程是对学生知识、能力、思维等全方位的检验,而最后的成果展示也是对过程的有效映射。活动设计是否科学、严谨、合理,小组成员在劳动过程中是否体现了分工、协作和高效,这些都可以从最终成果的品质上得以彰显。一个优秀的项目成果,必定是在科学、严谨、合理的活动设計指导下,小组成员科学分工、相互协作、团结高效的前提下而得以实现的。在笔者开展的课堂DIY劳动活动中,学生就曾展示过南瓜灯笼、三明治、汉堡、饺子、教师节贺卡等DIY劳动成果。在假期的DIY项目化学习活动中,学生把自己的劳动过程录制成视频,通过英文配音、配字幕等形式,既展示了自己的劳动成果,又检验了自己的学科素养,让知识在实践中得以检验,实现了知识与生活的统一。作品不仅是对成果的展示,而且是对劳动过程的完美诠释与总结。

(五)以活动后评价制度为依托,激发学生潜能

活动后评价制度既是DIY项目化学习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健全劳动素养评价制度的要求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重要参考。

首先,评价标准是评价制度的指挥棒。它直接指挥着活动主体在活动中要完成什么任务、要体现什么素养、要形成何种能力。不同的评价标准会引导着活动主体向不同的素养和方向发展。因此,如何制订科学的评价标准是评价制度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其次,评价内容是评价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研究者在实践中经常使用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相结合的评价制度。内部评价即纵向评价,是学生个体或小组的自我评价,它是活动从设计开始到成果完成全过程的跟踪评价。自我评价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复盘整个活动的全过程并从中积累经验、总结教训,主要是自我纵向对比,帮助个人或团体自我反省、自我完善。自我评价可以帮助学生在项目化学习过程中反复强化、完善思维,最终提升学习能力。当现实环境发生改变时,学生核心知识的再建构和思维的再迁移才能得以稳定呈现。外部评价即横向评价,是在个体或团体间的对比评价,一般是由第三方如教师来完成。适度的外部评价可以在集体内部引入竞争机制,激发潜能。适度的外部评价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自我,增强学生在竞争中的生存能力。(如表2)

最后,要形成完善的激励机制。激励机制的建立是对评价制度的有益补充。没有激励机制的评价制度会逐渐失去活力,并最终走向衰竭。建立定期的激励机制会为评价制度注入一支强心剂,让其一直保持生命活力。如研究者在整个项目化学习研究的过程中会定期对评价数据进行梳理总结,对表现优秀的小组和个人进行表彰;通过各种形式的表彰,如评选设计达人、劳动达人、展示达人和优秀战队,对个人和团体颁发奖品、奖状或证书,邀请优秀团队共进午餐等形式,让定期激励机制成为学生期待的保留项目。

四、研究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学科教育和劳动教育相融合

在日常的学科教育中,教师往往把知识性学习作为学科教学的主要内容,劳动教育内容十分薄弱。缺失了劳动实践的单一的知识性学习就像被榨干水分的甘蔗一样变得索然无味,无法调动学生对其产生兴趣的内驱力。在本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充分利用了DIY模块的英语学科性和劳动实践性兼有的特点,在完成DIY模块学科知识学习的基础上,探究出与劳动教育相融合的有效途径。把学科知识运用于劳动实践中,在学生接受实践检验的同时,劳动实践又反过来促进学科知识的消化、运用和吸收,最终实现学科教学和劳动教育在DIY项目化学习中的巧妙融合。

(二)有利于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

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发现每次劳动实践活动学生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研究者通过与学生访谈、交流后发现,学生之所以如此喜欢这种学习方式,是因为他们普遍认为自身的价值能够在劳动实践中得以实现。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从方案的制订、劳动的分工、作品的构思、成果的展现等环节中无一不展现了学生的英语学科素养和价值取向,学生可以体验到自己的创意从孕育到孵化的全过程,在劳动中能感受创造的价值和实现自我的愉悦,真切体会劳动在个体生命中的意义,真正促进自我价值的实现。

(三)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落地

在DIY项目化学习研究过程中,学生多个维度的核心素养培养都可以实现有效落地。如学生可以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进行深度参与,学生可以在劳动实践中兑现自己的思考,实现自我价值和自主发展,这是核心素养中自主发展维度的体现。在实践创新方面,学生在活动中积极参与劳动实践,既锻炼了动手实践能力,让自己掌握了一定的劳动技能,又实现了一定的社会参与度,培养了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还有利于培养积极的劳动态度,形成朴实的劳动价值观。

随着《意见》的发布,劳动教育在基础教育中将处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更多的研究者将会投入到对劳动教育的研究探索中,而劳动教育如何与学科教育相融合也会成为很多研究者的探索视角。英语学科作为一门语言工具学科,其与劳动教育之间的紧密联系还有待教育工作者继续探索。

【参考文献】

[1]梅德明,王蔷.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2]檀传宝.劳动教育的概念理解:如何认识劳动教育概念的基本内涵与基本特征[J].中国教育学刊,2019(2).

[3]趙伟.试论劳动、劳动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关系[J].中国高教研究,2019(11).

[4]巴克教育研究所.项目学习教师指南[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5]德国:劳动教育承担对个体进行“社会—经济教化”的重要功能[J].中小学德育,2019(12).

[6]夏雪梅.素养时代的项目化学习如何设计[J].江苏教育,2019(22).

注:本文系江苏省徐州市第十一期立项课题“‘学讲方式’下初中英语‘自主先学’环节的教学设计研究”(课题编号:徐教研KT1115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本文在2020年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论文评比中荣获一等奖。

【作者简介】赵志冉(1979— ),男,山东巨野人,教育硕士,高级教师,现就职于江苏省徐州市第三十三中学,系江苏省青年教育家型教师培养对象,研究方向为初中英语课堂课堂教学研究;刘冰洁(1985— ),女,江苏徐州人,一级教师,现就职于江苏省徐州高级中学,研究方向为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研究。

(责编 黎雪娟)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初中英语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如何让初中英语教学更有效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