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丹
《鸿门宴》选自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讲述了项羽、刘邦二人在推翻秦王朝之后,为争当天下之主而展开的一场波澜壮阔的政治斗争之序幕。作者用扎实的语言功底以及精湛的艺术手法塑造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鸿门宴不单纯是一场宴会,更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主要围绕“杀不杀刘邦”展开。接下来,笔者就带领大家比较和分析《鸿门宴》中的两组人物形象。
第一组:刚愎自用的项羽与知人善任的刘邦
项羽和刘邦这两大风云人物进行了长达四年之久的楚汉之争,最终刘邦胜利,赢得了天下,建立了汉王朝;项羽兵败,自刎于乌江。
同样都是主帅,项羽在战场上英勇无敌、雷厉风行,但自矜伐功、刚愎自用;刘邦虽然不及项羽勇武,但他知人善任、能屈能伸。
在鸿门宴开始之前,刘邦手下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告诉项羽:“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得到消息后,项羽勃然大怒,马上下令要攻打沛公军。这暴露出项羽意气用事、独断专行、缺乏谋略、没有远见的弱点。作为一名主帅,对于如此重要的情报,他不与自己的谋臣细细商量谋划,反而逞匹夫之勇。再看刘邦,当他从张良的口中得知项羽欲攻打自己时,也是十分的惊慌。但是在张良据实告诉他与项伯的交情之后,刘邦马上捕捉到了对自己十分有利的信息,也敏锐地感受到了项伯此人的重要性,于是他礼贤下士,对项伯百般恭维、讨好和拉拢,“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借此成功得到了项伯的许诺,提前为其在项羽面前辩解。可见,刘邦心思细腻,懂得随机应变,为了达到目的,他能屈能伸,善于识人、用人。
在鸿门宴上,刘邦一见到项羽,就将姿态放得很低,又是道歉,又是诚恳地诉说事情的始末,“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欲以二人共同伐秦的交情来打动项羽。不得不说刘邦真是能言善辩,处事圆滑。项羽在听了刘邦这一番谢罪的话之后感到非常满意,再加上项伯之前也劝过他,这时他心中的怒气和疑虑已消减了一大半,竟然主动说出告密者是“沛公左司马曹无伤”。可见,项羽的城府远不及刘邦,防范意识薄弱,处事也是全凭自己一时的心情。后来,范增“数目项王,举锁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羽都默然不应;而刘邦则是听取各方的意见,知人善任,一步步化解危机,离开了鸿门宴席。
第二组:急躁易怒的范增与临危不乱的张良
范增和张良分属两个不同的阵营,都是各自主帅的谋臣。在鸿门宴这场激烈的政治博弈中,他们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范增深谋远虑,为项羽细细谋划,可谓尽职尽责。但是他的性格过于刚烈,且急躁易怒,导致刺杀刘邦的计划失败。张良有勇有谋,又善于察言观色,深得刘邦的信任。
范增被项羽尊称为“亚父”,跟随项羽征战多年,却并不了解他,未曾预料到项羽会因为项伯的劝说和刘邦的恭维而改变心意,一再错过刺杀刘邦的良机。这说明项羽对范增并没有那么信任。而张良足够了解刘邦,知道他一贯是用人不疑,因此将这一绝密消息告知了他,从容地帮他分析目前的局势,还将重要的人物项伯引荐给了他。
范增看透了刘邦的野心,自然也明白此次宴会的重要性,但是他对刺杀工作没有作充分的准备,对人员的安排也不恰当。他多次举起玉珏暗示项羽,項羽都没有理会,此时他便急切地召来了项庄,让其趁舞剑的机会刺杀刘邦。项庄此人有勇无谋,不会随机应变,最终没有完成这一任务。而张良则作了足够的准备,他带去的都是精兵强将,并提前作了周密的安排。在项庄舞剑想要刺杀刘邦时,他当机立断唤来了参乘樊哙,快速扭转了局势,而后又力劝刘邦先行逃脱,自己则留下来善后。可见,张良是一个既有胆识又有谋略的人。
总而言之,《鸿门宴》中的各个人物都非常的生动,让人印象深刻。作者善于通过记述重要的历史事件、在矛盾冲突中塑造人物形象,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