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倩倩
高中语文教材节选了名著中的一些片段,在有限的篇幅内尽可能地展现了作品的艺术特色和作家的创作风格,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读者“窥一斑而知全豹”。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好好利用节选文本,引导学生“眺望”整本书,激发他们阅读整本书的兴趣。下面,教师就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的《复活(节选)》为例,探讨如何借助节选文本引导学生阅读整本书。
一、开展自读活动,带领学生走进整本书
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教授认为节选文本具有“引子”的作用,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发他们的思考,带领他们走进整本书。
在授课之初,教师不必急于介绍《复活》整本书的内容及其创作背景、艺术特色等,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自读活动,请他们结合书下注释,通过参阅原著或者课本上的导读语,了解节选文本的大致内容,知道书中写了哪些人物,人物分别有着怎样的身份、地位、性格等,了解重要事件的起因、经过、高潮和结果。
学生梳理的情节如下:
起因——聂赫留朵夫(年轻的贵族公爵)辜负了玛丝洛娃(贵族的养女兼侍女)的感情,玛丝洛娃怀孕后被聂赫留朵夫抛弃;
经过——聂赫留朵夫(陪审员)负责审理玛丝洛娃(蒙冤受屈)的官司,知道她是自己年轻时抛弃了的姑娘,聂赫留朵夫的良心深受谴责,开始同情玛丝洛娃(妓女,囚犯)。后来,玛丝洛娃被驱逐;
高潮——聂赫留朵夫(救赎者)想要赎罪,却因玛丝洛娃(囚犯)向他讨要钞票而动摇;
结果——聂赫留朵夫(复活者)四处奔走却无法挽回局面,便陪同她一起被流放,之后再次向玛丝洛娃(同行者)求爱,玛丝洛娃改变了对他的看法,二人重燃爱火,最终玛丝洛娃拒绝了聂赫留朵夫的求婚,二人各自“复活”。
当然,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认真研读节选文本,在情节发展、人物命运、背景设置、主题表现等方面提出自己的疑问。
学生大致提出了以下几种问题:
(一)回溯式问题(对已经读过的内容产生疑问)
1.聂赫留朵夫一直说要“赎罪”,玛丝洛娃却说“没有什么罪可赎的。过去的事都过去了,全完了”。过去,男女主人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2.玛丝洛娃在提及他们共同的那个孩子时,气愤地说:“谢天谢地,他当时就死了。”这是她真实的想法吗?当时的情形确实如此吗?
(二)展望式问题(对还未读到的内容产生期待)
1.玛丝洛娃接受聂赫留朵夫的帮助了吗?她最终有没有上诉成功?
2.从节选的文本中,我能很真切地感受到男主人公对女主人公还有着很深的感情,甚至“本来还想说他要同她结婚”,那么,最后他们有没有历尽磨难在一起了呢?
(三)沉浸式问题(仔细揣摩文本中的词句后提出的问题)
1.“昨晚迷惑过聂赫留朵夫的魔鬼,此刻又在他心里说话……”这个魔鬼是什么?给他带来了什么影响?
2.聂赫留朵夫觉得玛丝洛娃身上有“同他水火不相容”“使她永远保持现在这种样子,并且不让他闯进她的内心世界”的“一样东西”,这个“东西”是什么?
(四)外延式问题(发散思维后提出的问题)
1.导致玛丝洛娃失去孩子、颠沛流离、遭受诬陷、锒铛入狱的“凶手”是聂赫留朵夫吗?还是说有其他凶手?
2.书名为“复活”,那么文中得以“复活”的到底是聂赫留朵夫还是玛丝洛娃,或者是别的什么人?
学生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教师要给予他们以充分的肯定,并建议他们不必急于求得答案,可以在阅读整本书,充分感受作品艺术魅力的基础上仔细分析人物的语言、行为及心理变化,预测故事的走向。
二、寻找突破口,引导學生细读文本
在古今中外的小说中,令读者最难忘的往往是书中的人物形象。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不难发现学生最喜欢研究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因此,我们可以以“人物形象的塑造”为突破口,将其作为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仔细鉴赏,力求带领他们切实感受文学大师的不凡笔力。
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
前后矛盾的话语,不断变化的神情,让人想要一探究竟的心理……列夫·托尔斯泰笔下的这些“密码”你找到了吗?它们又隐藏着什么信息或者包含着怎样的感情呢?
密码一:语言
都说“言为心声”,一组的学生发现,聂赫留朵夫在监狱探望玛丝洛娃时不知道该称呼她“您”还是“你”,随即他决定用“您”。小组成员一致认为他是理性的、克制的,这一细节也是“复活”的开始。不过,在随后的对话中,他们发现,因为玛丝洛娃的无视和轻蔑,聂赫留朵夫感到“赎罪”无望时用了一个“你”,字。这里看似“一不小心”,恰恰是真情流露。而当玛丝洛娃向他要钱,内心里的魔鬼使他动摇、逼迫他把真实的想法和盘托出时,他用的也是“你”。这说明男主人公在进行着思想斗争,感性此时占了上风。
教师点评:大家能够结合称呼的变化敏锐地察觉到男主人公的心理状态,非常棒!
组二的学生发现作者在使用第三人称讲述故事时,一般称女主人公为“玛丝洛娃”,但是男主人公却叫她“卡秋莎”,我们很容易判别前者是姓,后者是名。组员还很用心地上网搜索资料,得知“卡秋莎”意为“传说中的美丽女人”,与《诗经》中的“伊人”类似。这一发现,让组员们非常有了一个新的想法,即作者对女主人公是饱含着善意与祝福的。
教师点评:我记得有一首俄罗斯民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里面有个思念着自己保卫边疆的情人的姑娘也叫“卡秋莎”。我想各民族人民的审美心理是相通的,所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也是相似的。
三组的学生提醒班上的同学关注玛丝洛娃重复说过的话。当聂赫留朵夫迫切请求她饶恕时,她说了一句“您的话真怪”。在节选文本的末尾,她也说了一句“真怪”。说前一句话之前,她根本不相信聂赫留朵夫,她的关注点只在钞票上,而且毫不掩饰自己的情绪,甚至故意让男主人公感受到她的鄙夷和不屑。此时的她认为聂赫留朵夫还和当年一样无情可耻,受过伤的她不敢再相信聂赫留朵夫了。这也是她自我保护的表现。后一句话则是在聂赫留朵夫说还要再见,还有非常重要的话想要对她说时,她说出来的。很明显,这样的“情话”她听得多了,不愿再相信,她一方面怀疑聂赫留朵夫难道真的变了个人儿,一方面又一再提醒自己不要再上当受骗了。这个“怪”字展现了她内心的矛盾。
教师点评:这个“点”找得非常好,大家能够联系人物说话前的情节进行分析,还能依据人物的性格和经历来揣摩其心理,非常棒!
密码二:微表情
高中生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非常强,当他们提出要以时下非常流行的微表情分析理论来研究人物性格时,教师表示支持。
节选文本中出现得最频繁、变化最多的就是玛丝洛娃的“笑”。据学生统计,玛丝洛娃的“笑”一共出现了六次:
1.她从衣衫上看出他是个有钱人,就嫣然一笑(第2节)。
2.接着,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她忽然瞟了他一眼,又嫌恶又妖媚又可怜地微微一笑。(第43节)
3.就因为这个缘故,她向他妖媚地笑了笑。(第44节)
4.她又像刚才那样微微一笑。(第53节)
5.她鄙夷不屑地——他会有这样的感觉——微笑着说。(第65节)
6.“好的,那您就来吧。”她说,做出一种要讨男人喜欢的媚笑。(第76节)
学生联系上下文分析人物的微表情,得出的结论是:第65节的“笑”是真笑,是充满鄙夷与不屑的笑,其余的“笑”都是人物的伪装和表演,符合她“妓女+囚犯”的身份。她曾经付出了真心,却惨遭伤害和欺骗,这让她难以再真诚地对待别人。这一细节也符合人物的经历。
总之,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中的节选文本,带领学生更好地阅读整本书,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和鉴赏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海门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