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根据水力学原理,对底栏栅进行水力学计算,计算包括廊道进水流量计算、联合泄流计算、廊道水面线计算等内容,通过计算为龙达河底栏栅取水坝的结构尺寸拟定提供依据。
关键词:底栏栅 水力计算 水面线 廊道。
1 引言
底栏栅式引水(又叫跌落式引水),即在溢流堰顶铺设栏栅,水流透过栅孔跌落于坝内廊道,并经过水闸流入渠道。凡大于栅孔的砾石或粗砂被阻于栅外,随过堰水流排至河道下游;小于栅孔的粗砂进入渠道,并由渠道沉砂池或排沙闸等进行处理。这种形式用于沙砾和漂石多、河道比降陡的山溪性河流上的中小型引水工程(引水流量通常在10立方米/秒以下,有條件的地方引水流量可达到30立方米/秒)。底栏栅式引水是发展山区水利的一种较好的布置形式,值得研究推广。
2 工程概况
龙达河取水坝主要为益地水电站水力发电提供部分水资源,取水坝布置型式采用底栏栅式。根据DL 5180- 2003《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安全标准》的规定,龙达河取水建筑物按4级设计。设计取水流量为9.6m3/s,考虑沿程渗漏损失约0.4m3/s(按取水流量的4%考虑),则取设计流量为10.0m3/s。
本工程通过底栏栅取水,并与明渠、侧堰以及沉沙池等其他枢纽的联合使用,控制设计使用流量,对底栏栅进行水力学计算,可以为取水建筑物底栏栅的结构尺寸拟定提供依据。
3 廊道进水流量的计算
根据结构布置,初拟廊道宽度b=2.0m,栅条为梯形钢栅条,高为40mm,上底宽为14mm,下底宽为6mm,上底间隙为12mm,下底间隙为20mm,取栅条倾斜坡度i=0.1。由于栏栅间隙常被砾石、树枝、杂草等堵住,实际采用的取水口长度可比计算值增加约30%。
根据《水工设计手册(灌区建筑物)》,当过栅水流部分进入廊道时,其计算公式:
式中 μ——栏栅孔口的流量系数;
L——栏栅长度(垂直于河道水流方向)(m);
b——栏栅水平投影宽度(m);
P——栏栅间隙系数;
s——栅条间隙宽(mm);
t——栅条宽(mm);
——栏栅顶部的平均水深,,其中h1、h2分别为栏栅上、下游边缘水深。
根据E.A扎马林试验研究,h1比相应临界水深hk1应小10%,h2比相应临界水深hk2应小27%,则:
式中:hk1、hk2——栏栅上、下游边缘临界水深;
Q1、Q2——栏栅上、下游流量;
当过栅流量全部进入廊道时,h2=0,则式(2-3)为:
根据栅条形式,查《水工设计手册(灌区建筑物)》表38-2-12:取μ=0.41。
Q1=10.0m3/s,b=2.0m
将以上数据代入公式(3-3),计算得:L=16.211m。
考虑栏栅间隙常被砾石、树枝、杂草等堵住,实际采用的取水口长度增加30%,L=16.211×1.3=21.075m,则取L=22m。
根据地形地质、工程结构布置条件,取水坝段左侧布置宽21.0m的溢流堰。将取水段和溢流段视为宽顶堰,二者联合泄流,通过宽顶堰公式计算下泄流量。
宽顶堰按下式计算:
式中:Q——流量,m3/s;
b——溢流堰总净宽,m;
h0——计入行进流速的堰上水头,m;
m——流量系数,,();m=3.6,;
ε——侧收缩系数,计算公式如下:
当b/B<0.2时,用b/B=0.2计算,当p/H>3.0时,用p/H=3.0计算。
式中:
α——系数,闸墩(或边墩)墩头为矩形,宽顶堰进口边缘为直角时,α=0.19;闸墩(或边墩)墩头为曲线形,宽顶堰进口边缘为直角或圆弧时,α=0.10。
B——上游引渠宽,对于梯形断面,近似用一半水深处的渠道宽,即B=b´0+mh/2,b´0为底宽,m为边坡系数,h为渠道水深。
当取水段上通过10.0 m3/s流量时,代人公式(2-4)和(2-5)得:H0=0.454m。
4 廊道断面设计
下面采用《水工设计手册 (泄水与过坝建筑物)》P6-220棱柱体侧槽的水力设计中的近似方法来确定控制断面。以设计引用流量为控制流量来计算廊道深度。
4.1 廊道内流态判别
式中:
Ak、Bk——控制断面的过水断面积和水面宽度,m2、m;
Q——各断面处的实际流量,m3/s;
i0——侧槽底坡;
L——侧槽长度,m。
要确定廊道深度,必须先知道控制断面的位置,根据控制断面位置计算水面线,再根据水面线确定廊道深度。控制断面位置可以用临界曲线法求得。
具体步骤如下:
1)按已知的Q、i0、L,算出式(2-6)的右端值,即;
2)将侧槽分为若干计算断面,列表计算各断面的Ak、Bk;
3)绘制Ak·Bk~x关系曲线;
4)在曲线上取,即可求出相应的x=xk,定出控制断面的位置;
5)若在Ak·Bk~x曲线上无可解之点,说明侧槽内全为缓流,则在槽末接一水平段,水平段长度可以取3~4倍临界水深或更长一些。
详细计算结果见图1。
当引进流量为10.0m3/s时:
由图可知,在曲线上无可解之点,故槽内全为缓流。
设计引用流量对应的临界水深:
侧槽末接平台长度可取4倍hk即5.464m,结合结构布置最终确定。
4.2廊道水面线计算
无压流廊道内的水流为变量流,在作近似计算时,侧槽末端断面水深按下式定出:
式中:
n——系数,查《水力计算手册》第二版表6-2-1,得n=1.3。
hk——临界水深。
根据侧槽末端水深hL,采用差分法进行水面线计算,计算结果见表4-2:
式中:
Δs——计算流程长度,m;
Δz——计算流程Δs两端断面的水位差,m;
J——计算流程内的平均水力坡降,;
v1,v2——计算流程上、下游断面的平均流速,m/s;
Q1,Q2——计算流程上、下游断面通过的流量,m3/s;
q——侧向流入廊道的单宽流量,m3/s。
根据计算的水面线结果,加上安全超高1.0m,故
h=1.905+1.0=2.905m
为安全起见,取廊道高度h=3.2m。
5 结论
底栏栅取水坝在工程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其水力学计算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本文以益地龙达河工程为例,浅述了底栏栅取水中的水力学计算过程。本文中为了计算简便,存在一定结构简化假定,故还需进一步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水工设计手册(灌区建筑物)》;
[2]《水力计算手册》第二版;
[3]彭薇薇,大流量底格拦栅坝探讨,《四川水利发电》,2004.9。
作者简介:
王兵锋(1986-),男,湖北枣阳人,大学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土建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