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乡村振兴背景下西安市设施农业机械化的思考

2021-02-16 06:57褚春年王耀凤
长江蔬菜 2021年24期
关键词:西安市机具机械化

褚春年,王耀凤

(西安市农机监理与推广总站,710065)

当前,乡村振兴是农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而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1]。在农业生产中,设施农业是区别于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2],是通过一定的设施和技术,如大棚、种植基地等来推动农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3]。设施农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设施农业的机械化发展日渐被农业生产组织所重视,具有较强的应用前景与研究价值[4]。西安市地处陕西关中平原腹地,设施农业发展较快,近年来随着用工成本的加大和机械化发展的滞后,越来越影响到设施农业产业的发展。课题组通过对19个水果类、12个蔬菜类、1个花卉类、3个食用菌和1个中药材设施种植合作社的调研,调查农机化在设施农业方面存在的问题,探索西安市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对策。

1 现状

1.1 设施农业概况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进行反季节蔬菜生产过程中,逐步出现了一些以竹木结构为主体的简易型设施农业[5],随着《陕西省发展百万亩高效设施农业产业实施方案》的出台和财政支持力度的加大,西安市加快布局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三区一带三基地13+6集群”城乡融合产业体系,大力发展以蔬菜、瓜果为主的设施农业,在全市形成了一批有较大影响力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和现代化设施园区,近5 a设施农业面积15 295.0~16 107.9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6.45%~6.65%(表1)。

表1 西安市2015-2019年设施农业基本情况[6]

1.2 农业设施装备

由表2可知,2015-2019年西安市平均设施数量为134 554.8个,设施农业设备年平均面积为8 585.67 hm2,其中日光温室2 330.49 hm2,塑料大棚6 145.45 hm2,连栋温室103.72 hm2。

表2 西安市2015-2019年设施农业设备情况

1.3 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

依据2015-2019年西安市农机化管理统计报表中设施农业及装备数据,按照《全国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体系(试行)》的评价方法,可计算得出西安市2015-2019年设施农业不同环节机械化水平和整体机械化水平(表3),由各年度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对应年度的设施农业面积,计算5 a来西安市设施农业机械化加权平均水平为34.51%。西安市设施农业主要种植蔬菜、瓜果和花卉等,从设施农业生产环节看,灌溉施肥和整地环节机械化水平较高,而环境控制、种植和采运3个环节机械化水平相对较低。从农民需求看,主要集中在设施生产的育苗、移栽、起垄、高效植保、环境控制以及收获机械等环节。

表3 西安市2015-2019年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

2 存在问题

2.1 设施农业规模小,机械化基础薄弱

目前设施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以个体农户为主,生产集中度不高,基地规模小,比较零散,规模化、产业化尤其是机械化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不高。加之,从事设施农业生产与加工的经营组织生产规模不大、实力不强,加工开发、市场开拓、品牌营销力度不够,技术力量不强,生产设备不先进,产品单一化,经营效益差,大多不愿意拿出本来就短缺的资金去引进设施农业新技术、新机具,造成了设施农业经营组织机械化基础薄弱。

2.2 农机化投入不足,影响设施农机化进程

尽管“重粮食、轻设施”现象有了大的改善,设施农业支持力度越来越大,但项目资金大多用在设施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上,而对设施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投入严重不足,致使设施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引进难度增大,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缓慢,致使目前大多数设施园区和合作社的设施农业用工成本较大,而随着大多数年轻人进城务工,设施农业用工难的问题将更加凸显,在设施农业生产领域内解决“机器换人”问题更加迫切。

2.3 设施宜机化程度差,成为机械化发展瓶颈

从调研情况看,西安市大多塑料大棚宽6 m、高2.3 m,大棚门宽仅0.8 m,大棚两侧肩高未超过1 m,致使农业机械出入大棚难、在大棚内侧两边作业难;日光温室情况就更差,没有专门的机具出入通道,通过温室耳房的通道进入,且只能单人通行,机具进入则只能开启温室侧边有限的位置,加之温室内外有一定的高度差,进入时里面需用木板等铺垫,影响新型设施农业机械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

2.4 设施种植机械化服务差,影响农机新技术推广

设施种植是区别于传统农业的新兴产业,而种植户的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原有的农业知识远远跟不上设施农业发展的需要,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设施种植业的发展。同时,虽然在设施种植领域有一些合作组织,但这些组织主要是在农资服务和销售服务上,而真正从事农业机械化生产服务的合作社寥寥无几,致使设施种植户对与粮食种植相通的如旋耕整地、灌溉、植保等生产环节机械化有所了解,而对育苗、移栽、收获等环节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了解甚少,影响到设施农业机械化新技术的推广。

2.5 设施农业适宜机具少,生产投入成本较大

多年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生产企业、销售企业,对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视程度均不够,市场上适宜的机型少。因为设施蔬菜、瓜果品种多,差异性大、管理复杂,机具通用性差,适宜机具的研发和生产成本高、耗时长,且蔬菜、瓜果相对于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较小,机具的销售范围小,大多数农机企业、科研院所更愿意从事主要粮食作物机具的研制生产,少数研制蔬菜机具的企业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有限,生产出的机具适用性和稳定性有待提高。目前市场上较为成熟的设施农业机具多由国外引进,作业效果好、性能稳定,但价格偏高,普通农户难以购买,制约了设施农业生产机械化的发展。

3 对策建议

3.1 建立标准化机制

以《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为契机,按照省市《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要求,农业部门要结合“三区一带三基地13+6集群”城乡融合产业体系,制订相应的设施农业生产机械化发展规划,按照规划和产业布局,形成区域示范、板块推进。同时,要在设施农业的标准化上下功夫、做文章,借鉴上海、北京、山东等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较快省市先进经验,切实加强农机与农艺的融合,对设施大棚宽度、高度、两侧肩高、门宽以及起垄宽度等进行标准化统一要求,逐步解决制约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瓶颈问题,使设施农业产业成为助推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新引擎。

3.2 构建扶持长效机制

一方面加大政府对设施农业机械化项目资金投入的力度,另一方面继续坚持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尤其是加大对设施农业机械补贴资金的投放数量,不断扩大对设施农业机械补贴的范围、品种,实施累加补贴,加大补贴额度,逐步向普惠制发展。同时,积极争取金融、信贷、税收等方面的扶持,不断增加农业机械生产、研发的新增贷款规模,积极建立农民购置农业机械小额贷款制度和农业机械化发展基金,推动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

3.3 完善科研创新机制

通过政府引导和社会广泛参与,积极推行设施农业机械化的产、学、研、推、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努力解决设施农业中急需的关键技术和装备,尽快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同时,不断加强设施农业机械化实用技术推广,注重技术的组合集成和复式作业机具推广,注重适合设施农业生产特点的小型、优质、高效的新技术、新机具的试验示范,推进技术推广机制的创新。

3.4 健全服务管理机制

结合区域特色和产业优势,重点扶持设施农业机械化服务组织建设,不断加大政策引导和支持力度,逐步建立以专业合作社、协会等专业服务组织为龙头,以农机大户为主体,以农机专业户为基础,以农机中介服务组织为纽带,以农机作业、机具销售维修、产业信息服务、技术咨询宣传等为支撑的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真正使设施农业产业社会服务组织向粮食生产领域社会服务组织一样蓬勃发展,为设施农业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装备和服务支撑。

3.5 创建示范典型引领机制

以示范项目为引领,整合小项目,包装大项目,以设施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示范推广为重点,以设施农业基地(园区)建设为载体,着力在基地(园区)机械化配套服务上实现突破,搭建设施农业机械化服务平台,在关键生产环节、薄弱环节逐步实现机械作业取代人工的转变,培育一批上规模、上水平、上档次的设施农业机械化示范基地,通过在示范基地上的宣传演示、示范推广,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以点带面,辐射带动,示范引领设施农业机械化实现跨越式发展。

4 总结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围绕设施农业“机器换人”,全面提升设施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需要加强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制定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在宜机化的基础上建立设施大棚标准,对原有温室大棚进行必要的改造,为设施农业产业机械化提供有力展示平台。立足农业发展现状,壮大新型设施农业生产机械社会化服务组织,使农机社会化服务向多领域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农机推广部门的作用,助力设施农业机械化产、学、研、推、用协调发展,研发生产、试验示范、推广使用一批农户买得起、用得起的新型设施农业生产新技术新机具,不断提高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真正为乡村振兴背景下设施农业产业机械化插上腾飞的翅膀。

猜你喜欢
西安市机具机械化
郑州航空区炎黄不锈钢蜂机具部
大棚有了机械化 一人管理也不怕
郑州航空区炎黄不锈钢蜂机具部
关于水稻一种两收机械化栽培技术要点探讨
亲子创意美工展
西安市第四医院
电务系统大型机具上道时的作业防护
123的几种说法
基于CA-Markov模型的西安市热环境模拟研究
六种经济作物实用新机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