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背景下新型旅游人才培养研究:机遇、挑战与实施路径

2021-02-16 11:38陈玲玲冯年华徐子琳
关键词:文旅学科融合

陈玲玲,冯年华,徐子琳

(1.金陵科技学院人文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38;2.金陵科技学院,江苏 南京 211169)

在“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成为普遍共识的大环境下,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是转变旅游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和根本途径。以文化丰富旅游内容、提升旅游内涵,借助旅游拓展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既有助于旅游业聚集人气、恢复元气,又能够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对旅游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对旅游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

文化和旅游的高质量融合发展归根结底取决于人才,人才培养是其中的关键动力和根本保障[1]。面对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新要求,如何培养满足文旅融合发展需求的新型旅游人才,成为旅游教育必须重视的课题。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新型旅游人才培养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审视并反思新型旅游人才培养的基础性问题,而后提出新型旅游人才培养的“金字塔”结构体系和具体的实施路径,指明在新型旅游人才培养方向上如何进行突破,以期为新时代新型旅游人才培养提供理论依据。

一、新型旅游人才培养的机遇

(一)文旅融合为旅游人才“+文化”培养提供新动能

2009年,原文化部和原国家旅游局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标志着国家开始从政策层面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文化与旅游人才培养融合。2009年12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指出,要把提升文化内涵贯穿到旅游各环节和旅游业发展全过程。2018年,为增强和彰显文化自信,统筹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和旅游资源开发,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国务院将原文化部、原国家旅游局的职责整合,组建文化和旅游部(以下简称“文旅部”)。2019年,文旅部出台《关于促进旅游演艺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充分发挥旅游演艺作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重要载体的作用。2021年,文旅部发布《“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提出要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创新发展,不断巩固优势叠加、双生共赢的良好局面。

事实上,所有的旅游吸引物,无论是自然的、历史的、有形的,抑或是人文的、现代的、无形的,都具有文化的属性和特征。正是文化的地域差异,形成了游客对目的地的最初向往。通过来自不同地域的游客,将那些根植于特定地方、特定人群中的礼仪民俗、风土人情、生活习惯、特色美食和语言表达等特定时空中的文化传播开去,使其与其他地方的文化产生碰撞,才有可能塑造出新的文化。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使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文化中心、主题公园、红色旅游景区、历史文化街区及演艺欣赏、非遗体验等,逐渐成为游客喜爱的文化旅游目的地或体验项目[2]。在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中,优秀文化得以传承,游客文化素养得以提升,国家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也得以进一步增强。简言之,文旅融合政策的推动、旅游市场文旅融合的必然,对新时代新型旅游人才“+文化”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也提供了新动能。

(二)现代科技为新型旅游人才高质量培养提供助力

“十四五”时期,我国文化和旅游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要加快转变文化和旅游发展方式,更好实现文化赋能、旅游带动,但文旅融合绝不仅仅是简单的旅游文化化或文化旅游化。三大产业的融合推动农业文化、工业文化、商业文化、体育文化、健康养生文化、娱乐文化等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并催生了旅游新业态。在这一过程中,现代科技在催生文旅融合新业态、新场景、新体验等的创新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移动互联网平台已经成为大众所依赖的可以进行高效沟通、消费和支付的媒介;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显著加速了我国旅游业标准化、品质化、智能化的进程;后疫情时代,“新基建”也成为经济发展的“催化剂”,是抗疫情、稳增长的有力手段。可以预见,“十四五”时期,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将为文旅融合时代旅游业的生产方式、产品形态、营销模式及管理模式带来全方位的变革。

因此,未来的旅游从业人员要具有将旅游资源与其他资源整合在一起,开发符合客户需求的旅游产品的能力,以满足游客个性化、品质化、情感化等服务需求[3];除了在策划、设计、产品、营销等方面要具有创新创意能力外,还要具有一定的收集、运用和处理互联网数据信息的能力。这些需求传导至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既是一种倒逼,更是一种助力,会推动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内容和知识结构等的与时俱进,培养出既懂文化专业知识又懂旅游专业知识、既具有较高理论素养又掌握现代科技的复合型人才,开辟人才培养的“旅游+文化+科技”高质量发展之路。

二、新型旅游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

(一)旅游教育国际化发展环境复杂多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并深度融入了全球化体系。1978年我国全年入境旅游人数为180.72万人次,2019年达14 531万人次;我国最早的出境游始于1983年1月15日,第一批中国公民共25人从广州出发前往香港旅游探亲,2019年我国出境旅游人数已达15 463万人次[4]。出入境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对我国旅游教育国际化产生了积极影响。但是,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蔓延,无论是全球旅游人口的流动还是旅游资本的流动,都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这就导致未来文旅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国际化都将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进行。

(二)文旅融合人才培养理论研究较为薄弱

有关人才培养的学术研究与教学改革对总结人才培养经验、探索和指导人才培养实践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笔者在中国知网(CNKI)中对“期刊”文献进行检索,发表时间设置为1993年5月1日至2020年12月9日,主题设置为“旅游管理”和“人才培养”,共检索到4 018篇论文;以“酒店管理”和“人才培养”为主题检索,有2 636篇论文;以“文化产业”和“人才培养”为主题检索,有2 731篇论文;而以“文旅融合”和“人才培养”为主题检索,仅有54篇论文。从图1可知,2016年后,“文旅融合”和“人才培养”主题才开始进入研究者的视野,2018年后论文数量增长显著,表明学界已开始重视这个研究领域。但与其他研究主题相比,文旅融合人才培养的理论研究仍较薄弱。

图1 2016—2020年相关论文数量变化情况

(三)人才就业实效与旅游学科发展存在落差

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3年)》中,“旅游管理”归在“经济学”门类“工商管理”类之下;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旅游管理”专业被确立为“管理学”学科门类下的第九大专业类别,表明其专业地位得到了提升。2017年,全国开设旅游管理类本科、高职专业的普通高等院校分别为608所和1 086所,开设旅游相关专业的中等职业学校有947所[5],表明社会对旅游相关人才的需求巨大。

有学者认为,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标志着旅游学科成熟度的诸多要素正越来越饱满,旅游学科在我国更臻成熟[6],已成为具有一定的共同理论基础及研究领域相对一致的学科集合[7]。学界基本上倾向于认为旅游正朝着一级学科的方向发展[8]。但是,由于大众对旅游管理专业的认知度和认可度不高、旅游企业的用人门槛及薪酬待遇较低等原因,旅游院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不高、行业保有率不高、行业发展率不高,旅游从业人员对行业的忠诚度较低。学科建设是人才培养的基础,人才培养是专业发展的核心,而就业质量又是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目前旅游人才的就业实效并未与旅游学科不断提升的专业地位协同前行。

(四)教师能力水平不适应教学需要

教育扩张是为了满足快速发展的旅游市场需求。但为何大量旅游企业还是很难找到所需要的人才?为何旅游专业毕业的学生从事相关行业的较少?这说明旅游人才供给和需求发生了错位。我们应该反思如何把学生的个人价值与行业价值融合起来,反思旅游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进而明晰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到底是什么。

文化和旅游要实现高质量融合发展,需要一大批既懂文化又懂旅游的优秀人才,这就对从事旅游教学的教师的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但不同类型学校对教师要求的不同,导致教师能力、水平参差不齐。目前高校引进教师更重视他们的学历层次与理论水平,但对其实践能力、教学经验等并没有过多硬性要求,这也使得许多青年教师手握高学历证书,却严重缺乏教学和实践经验。新型旅游人才的需求,实际上是倒逼教师必须紧跟文化旅游融合的新变化,具备新理念、新思维,了解新形势、新市场,掌握新方法、新技术。

三、新型旅游人才培养的实施路径

文旅融合背景下新型旅游人才培养是一个新课题,更是一个系统工程。综合上文论述,本文提出新型旅游人才培养的“金字塔”结构体系,其有“基石层—保障层—核心层—顶层”4个层级,共包括9项具体内容(图2)。

图2 新型旅游人才培养的“金字塔”结构体系

顶层包括政策制定和学术研究,为新型旅游人才培养提供体制机制保障以及理论指导,对“金字塔”结构体系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核心层和保障层对“金字塔”结构的稳定起到重要支撑作用,其中,核心层包括学科共识和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的质量相互影响;保障层包括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培养渠道、实践平台等,直接决定人才培养目标能否有效实现。基石层指师资队伍,是“金字塔”结构的基底,师资队伍越强大,“金字塔”就越稳定。笔者针对这9项内容提出新型旅游人才培养的具体实施路径。

(一)优化顶层设计,加强理论研究

尽管文化和旅游行业逐步相互交融,文化和旅游部门也自上而下完成了机构调整,但是,相关的政策、机制等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政策制定者需高屋建瓴,充分调查和了解文旅行业的人才需求和供给现状,从政策层面打破文化和旅游人才培养各自为政的藩篱,为旅游教育中的“文旅人”培养提供政策指引[9]。

目前,与文旅融合人才培养相关的理论研究还较欠缺,面对新形势下人才培养方面的一系列问题,如文化和旅游行业的人才存量如何、人才层次如何、人才地域分布如何、不同类型人才的供需矛盾(平衡)是否存在问题、高校与企业等用人单位如何建立协同培养机制、不同层次(类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及培养特色等,都需要学界在实践中不断加强研究,为人才培养的具体行动提供理论架构与指导。

(二)推进学科建设,提升社会贡献

学科建设水平决定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质量又是衡量学科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准。旅游学科在我国经过了近40年的发展。张朝枝教授认为,旅游学科要成为一级学科,关键是要寻找形成旅游学科的“逻辑起点”,或者说建立核心概念体系和确定明确的研究对象。他认为“体验”“非惯常环境”“流动性”“生产性消费”等几个核心概念可能成为旅游学的逻辑起点,围绕这些核心概念进行旅游研究与教育,有利于加快旅游学科共识的形成[8]。

旅游学科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除了要有明确的、可持续的研究方向,如旅游产业经济、生态旅游、旅游地理等,更要对接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形成学科方向,从而提升旅游学科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这对提升学科地位、形成学科集群、提高学科影响、积累学术成果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学界应共同努力,厘清旅游学科的核心概念,明确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核心方向,明晰其如何对其他学科形成知识输出及如何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等问题,加快形成建设一级学科的共识和认同。只有这样,高质量的新型旅游人才培养体系才能有成熟的学科依托。

(三)调整专业设置,明确培养特色

专业建设既是学科建设的基本载体,也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明确了“旅游管理”专业包括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4个专业体系,这4个专业的教学方法、研究方向有较大差异。同时,随着文旅产业融合、全域旅游模式普及以及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建立和发展,文化旅游、体育旅游、研学旅游、公共服务管理等专业人才需求迅速扩张,现有的专业设置无法完全适应市场的快速变化。只有适当地对现有专业体系进行优化调整,才能更好地体现人才培养的方向和重点。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进行人才培养最重要的理论架构,具有系统性、前瞻性等特点。我国旅游专业学历教育分为中等职业、高等职业、本科、研究生以及硕士专业学位(MTA)等不同层次,而各类学校的人才培养基础、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评价体系等千差万别。不同类型的学校应在《高等学校旅游管理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规定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办学优势制定兼具创新性和特色性的人才培养方案,并制定详细的人才培养计划。只有具有特色,才有可能建设成旅游管理类一流专业,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

(四)完善课程体系,促进学科交叉

课程建设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的“旅游管理类国家标准”明确了旅游管理类专业必修课程的范畴,包括旅游目的地管理等4门专业核心课程和每个专业各具特色的3门专业核心课程及选修课程,这样就形成了“4+X”的旅游管理类核心课程体系。这一课程体系的重构为旅游管理类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指明了方向[10]。

目前,文旅融合发展对原有的课程体系提出了新要求。课程体系应充分体现文化和旅游学科作为新文科的特点和行业需求,在充分考虑文化和旅游融合对相关课程改革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在原有基础上调整课程体系结构,增加文化素养类课程,重视课程思政建设,将文化教育、旅游教育、思政教育等有机融合,重视学生文化自信、人文精神、家国情怀、文化传承与创新能力的培育[12]。另外因为文化旅游已经进入“以资本、创意和科技为驱动的2.0版本”,资本运作、创意策划、文化科技类人才将受到市场的欢迎,因此也要适当增加学科交叉类课程。不同层次旅游管理类专业应根据自身的定位和特色,增加艺术类、设计类、信息技术类等类型的课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增强专业的技术含量并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五)革新教学方法,打造旅游“金课”

在优化课程体系之后,还要进一步优化教学模式,并对课程建设质量进行评估。在教学模式和方法上,鼓励采用校内与校外、线上与线下、理论与实践、传统与翻转等多元课堂协同开展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5G技术、虚拟现实等现代教学理念和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设计与活动。以校内传统教学为传授知识的理论课堂主阵地,鼓励采用翻转课堂、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方法;以校内实验室、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提升课程实操技能的实践课堂主阵地,拓展课程教学空间,延伸教学活动。根据教学需求,灵活运用案例、项目、现场等教学方法,通过教师讲授、提问和学生讨论、辩论、汇报等形式丰富教学过程,强化师生互动;鼓励教师编写高质量教材,通过慕课、微课以及移动教学平台建设,发挥优秀纸质教材和线上资源在学生自主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促进优质课程资源能够跨越时空实时共享。

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已成为教学改革迫在眉睫的重要工作。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坚持一流课程引领,践行“两性一度”标准,推动旅游教学课堂革命,切实提高课程建设的质量和效能。

(六)拓宽培养渠道,注重资源共享

当前旅游从业人员的供给和需求依然存在不平衡的问题,要更好地培养人才,就需要在拓宽培养渠道上下功夫,为人才培养搭建更多、更好的平台。

第一,大力推进国际合作,搭建国际合作教育平台。国际教育合作有互派学生、合办学院、分段合作、境外实践四种模式[13]。我国旅游教育领域的国际合作以派遣学生出国(境)学习和交流为主,且主要是与部分发达国家院校的合作。随着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合作的深入,未来可以更多开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教育合作、交流。既鼓励把学生送出去,也可以通过完善各类政策,吸引境外学生来我国学习;既培养服务“一带一路”区域旅游发展的专业人才,也可以将我国优秀的文化和旅游理念、技术等传播出去。通过国际合作拓宽人才培养渠道,能够极大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使其熟悉国际旅游的规则及事务、了解国际多元文化及复杂环境,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旅人才。

第二,注重院校之间的教育资源、课程资源、人才资源、企业资源共享,丰富教育教学资源,尤其鼓励经济欠发达地区到经济发达地区、旅游发展新兴地区到旅游发展较成熟地区交流学习,提升区域旅游发展水平和改善区域旅游发展不平衡问题,为旅游人才培养提供智力支持。

第三,进一步拓宽培训渠道。可与政府、企业、旅游组织、研究机构等合作,定期邀请专家到院校进行培训、指导等,为学生打开课堂之外的新视野。

(七)丰富实践平台,重视双创教育

实践平台是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产业现实的重要物质载体。应注重多样化的人才培养实践平台建设,将这些平台实实在在地用于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目前,旅游管理专业类实践平台主要包括校内实践平台和校外实习实践基地两类。在校内,建设高水平实验室辅助课程实训,如建设餐饮实验室、客房实验室和智慧旅游实验室等,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技能;在校外,拓展满足高质量人才培养需求的校外实习实践基地,主要包括酒店类、景区类、旅行社类、规划策划类、运营类、智慧技术类等类型的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参与行业实践的机会和平台。

当今时代是以创新为动力的时代,要培养高层次、高技能及拥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就需要在人才培养中整合创新创业教育,将其与专业教育、课程教学有机融合[14]。鼓励建设文旅融合创新创业基地、文化和旅游产业学院等,开展旅游营销大赛、旅游创意策划大赛等各种项目或竞赛,在实战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八)强化师资队伍,夯实培养基础

师资队伍是推动学科、专业、课程、人才培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的坚强基石,因此应打造一支结构合理、水平较高的教师队伍。鼓励教师参与各类教学改革,参与学术研讨和教学培训,参加各类教学创新竞赛,参与各类课程建设;加强专业教师梯队建设,重视高层次、高水平教师的引进,重视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形成优秀的教师团队;鼓励教师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强化对教师教学质量的监控,加大对优秀教师的奖励力度,激发教师潜心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教师个人来看,应提高自我要求,掌握行业发展新理念、新趋势,具备创新、跨界思维和自我提升、持续发展的能力和水平。首先,要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和体系,突破自我,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以“金课”标准进行课程建设,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其次,主动参与企业实践,积累产业经验,提升为产业和社会服务的能力,保障实践教学的效果;最后,多关心学生成长和发展,带领学生参与课题研究,激发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热情,形成良好的科教融合氛围。

猜你喜欢
文旅学科融合
【学科新书导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融合菜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文旅照明的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