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一鸣,孔繁正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507)
我国于2001年提出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政策方针,积极推动职业教育扩大规模;2005年国务院出台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在稳定生源规模的基础上,着重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推动职业院校基础能力建设;为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条”),2019年出台《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开启了高职院校的百万扩招。我国二十一世纪以来,职业教育的数次扩招促进了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协调化发展,推动了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通过可视化分析扩招背景下我国职业教育相关研究文献,有助于结合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为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深化改革明确方向和重点难点。
通过数据挖掘与知识图谱软件分析可以获取学科领域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被众多学者广泛应用于对某一领域研究现状和趋势的分析,以获取未来研究的启示性方向。本研究采用Citespace梳理了扩招背景下我国职业教育研究领域的研究脉络、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态势,以期为职业教育扩招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科学参考与依据。
本研究将文献样本选定为发表在CSSCI(含扩展版)和核心期刊期刊上的论文,以中国知网CNKI为数据源,以主题=“扩招”并含“职业教育”为检索条件,时间跨度为2000—2021年,检索日期为2021年8月31日,以北大核心期刊、CSSCI为检索来源,共检索到相关文献218篇①本研究所检索文献发表时间截至2021年7月20日。。在此基础上经人工筛查,剔除信息指标异常(作者缺失或关键词缺失)、工作总结、会议纪要、新闻时事等文献,经过通过Citespace完成数据转换和去重操作,最终得到有效样本文献155篇。
统计文献年度产出量能直观评价研究领域的研究热度变化[1],如图1所示,在我国扩招背景下职业教育研究的年代分布图中,引证文献的多项拟合函数值高达84.5%,而发文总量的拟合函数指数为45.68%,说明引证文献的年度趋势远高于发文数量趋势,但是可以预测该领域的研究数量在未来依旧是上升趋势。从具体数值可以看出,虽然研究的关注度保持平稳上升且在2019年大幅提高,但是在2014—2018年出现明显衰减且存在泡沫效应,高质量的“核心区”文献数量仍待提高。
图1 2000—2021年扩招背景下职业教育研究的文献产出量及引证量分布图
依据检索结果,可知2006年和2019年为发文量变化幅度最大的年份,结合政策环境演化时间窗口,将扩招背景下我国职业教育研究的活跃程度大致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0—2005年,合计发文9篇,年平均发文1.5篇。2001年教育部提出努力扩大中等职业教育规模(教职成〔2001〕6号),并从制度上落实改革中等职业学校跨省招生。具体来说,康宁(2000)从宏观社会需求、解决经济困境、走出“应试教育”怪圈三个方面强调了扩招政策的深层含义,并探讨了过渡期教育决策特点与制度安排的关系[2]。其他学者主要围绕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面临的困境,提出了借鉴国外经验、立足国情创新教育政策、构建良好的内外部环境等对策建议。本阶段的研究文献数量虽然有限,但对推动职业教育大众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二阶段:2006—2018年,合计发文44篇,年平均发文3.4篇。从政策层面,200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职成〔2005〕11号),2006年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发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从学术领域来看,扩招背景下的职业教育研究已呈现多样化趋势,研究主要从两个方向展开:(1)针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囊括了优惠政策引导、入学机会获取、师资队伍建设、地区经济、家庭背景等方面,部分学者通过问卷调查、统计数据等方式展开了实证研究。(2)剖析了高等教育的发展路径、动力机制、人才培养模式等关键性问题,特别是针对非均衡发展与“宽”或“严”的人才培养问题提出了建设性见解。
第三阶段:2019年至今,合计发文102篇,年平均发文34篇。2019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实施《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教职成〔2019〕12号),政策发布顺应了经济结构的变革要求,推动了职业教育的深化改革。本阶段学者们所关注的课题领域在延续上一阶段的基础上,研究更具针对性。基于“高职扩招百万”视角,结合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新要求,针对任务分解机制、资源共同体打造、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等方面取得较丰富的研究成果。综上所述,扩招背景下的职业教育研究的文献激增和拐点出现与政府政策大力支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职业教育生态逐步完善有紧密联系。
对表1数据分析可知,扩招背景下我国职业教育研究领域的核心文献来源分布比较集中,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影响力。155篇核心文献来源于32种期刊,其中发文10篇以上的有4种,发文量合计82篇,占刊文总数的52.9%,发文5—10篇的刊物有3种,发文量18篇,占刊文总数的11.61%,发文2—4篇的刊物有10种,发文量24篇,占刊文总数的15.48%,发文1篇的刊物有15种,发文量15篇,占刊文总数的9.68%。
表1 载文量排名前十的期刊统计
选取的155篇文献中,总计被引频次为1425次,每篇文献平均被引9.19次。如表2所示,分析文献的高被引情况发现,引用排名前十的文献60%集中在CSSCI期刊,被引论文刊发时间主要为2019年(6篇)。内容上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阐述扩招这一社会治理政策的内涵实质与战略意义,剖析政策实施对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带来的系统性的深远影响;第二,剖析政策引导下职业教育变革的方向和重难点,提出从生源结构、教学与培养模式、管理与质量保障机制、师资力量建设、打造个性化教育等创新性的关键措施和实施路径。
表2 扩招背景下职业教育研究排名前十的高被引文献统计
机构归属以文献第一责任人所在单位为依据,通过人工手动统计合并院校二级单位,统计显示155篇文献出自112个机构,平均每所机构发文1.38篇,发文量最高为5篇,根据普莱斯定律可知,即发文量达2篇及以上即为高产机构,统计得知高产机构27所,占比为24.11%。发文量最多的前十所机构中(表3),普通高等院校有5所占比高达一半,其他机构类型覆盖了教育研究机构、教育行政机关和职业院校,体现了在扩招背景下进行职业教育改革研究的广泛性,为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和发展以及国家政策制度决策提供重要支撑。
表3 机构发文频数统计(前十所)
对发文作者的分析可以准确把握领域核心科研团队及核心贡献者,155篇文献涉及作者146名(仅指第一作者),发文量为2篇和3篇的作者人数占作者总数的比率分别是3.42%和1.37%,根据文献计量中的“倒数平方定律”[3]可知该研究领域还没有形成成熟的作者群体。根据普莱斯定律可知核心作者数量约为9人,按照发文量的高低顺序,前9人的发文数量合计19篇,占比仅为12.26%,说明该领域未形成稳定和持续的核心作者群体。分析表4可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的周建松、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的常姗、宁波大学的乐传永、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的吕延岗、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的余祖光是近三年扩招背景下职业教育研究的主要输出作者群体。
表4 2000-2021年扩招背景下职业教育研究作者发文量统计
文献内关键词出现的频次及中心性可以有效识别该领域研究主题,在CiteSpace中对作者“Keyword”统计设置时间跨度为“2000—2021”,时间切片“Years per slice”为3,g-index 的 k值设定为25,统计出扩招背景下职业教育研究领域中心性大于0.1的12个关键词(表5)。关键词出现频次较高的依次是“百万扩招”“高等职业教育”“高职院校”“高职扩招”“高职教育”等,这些关键词反映了学术界的研究主题关注点。中心度关键词较高的前五位依次是“高职扩招”“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实现路径”“高职院校”,这些关键词在知识网络结构中具有重要的桥梁作用。分析可知:“高职扩招”和“百万扩招”从2019年开始是职业教育研究的重要主题;“人才培养”和“实现路径”的高中介中心性说明这两个关键词与其他关键词共现的概率较大,能够成为热点词汇;“高校扩招” “工匠精神”和“内涵式发展”出现较晚且频次不高,但对于建立两个不同节点之间的关系有较大影响。反映了扩招背景下的职业教育研究相关文献设计领域比较广阔,涉及高等职业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研究了职业教育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现代化实现路径,同时探讨了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将扩招政策与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融合的问题。
表5 扩招背景下职业教育研究文献中心性排名前12的关键词
基于CiteSpace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所得的聚类结果中,Q=0.8324(大于0.3),S=0.9367(大于0.7),因此该聚类结构显著且合理的[4],关键词聚类反映了扩招背景下职业教育研究相关文献的集中程度,将每一聚类标签中词频最高的5个关键词进行统计,所得结果如表6。
我国扩招背景下职业教育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大方面:
1.实行扩招政策是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之举(聚类#4、#6、#7)。教育事业的系统化改革要以实际国情为依据统筹体系架构,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同时保障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刘精明强调体力劳动者的子代也扩大了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优势[5]。周建松和陈正江认为扩大规模可以满足人才多样性的学习需要,能够开发人力资源促进包容性增长[6]。王启主张在规模快速扩张的现实基础上,图书馆需要确立藏书特色,在馆藏结构及资源不平衡的限制条件下提升信息采集和利用率[7]。吕延岗等学者通过结构偏离度法进行实证研究提出,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的关键是优化专业结构布局,以及提高专业产业的适配度[8]。杨梓樱等学者通过江苏省的数据调研和访谈分析发现,规模扩大会导致教学资源不足,所以校企双方应打破障碍,促进产教融合多维度融合发展[9]。
2.持续深化职业教育综合改革,优化职业教育类型特色与定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此方面又细分为两个方向。
第一,中等职业教育在2005—2007年扩大招生,实现高中阶段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规模大体相当的目标,为职业教育教学的改革实践积累了丰富经验(聚类#2、#3、#8)。周正和周佳提出,中等职业教育大规模扩招成为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后教育的实现路径,但是中职要满足学子的生计需求和发展需要[10]。潘建华深刻剖析了中职扩招的主要保障因素,以中职助学政策和免费政策为立足点,阐述了教育制度的杠杆作用[11]。陈胜祥和胡小平通过文件调查分析提出,2007年实行的中职教育国家助学金政策有助于实现扩招目标,但是在招生中的刺激作用逐渐弱化[12]。杨满福和张成涛强调高职大规模扩招导致学生们的主流选择是升学而不是就业,所以中高职三二分段制有利于中等职业学校稳定生源[13]。
第二,高等职业教育百万扩招是我国新时期优化经济结构,促进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举措,本轮扩招生源结构的变化也明确了高职教育改革的方向(聚类#0、#1、#5)。陆燕飞和陈嵩将2019年的 “百万扩招”与21世纪初的第一轮扩招进行了横向比较,提出现阶段高职教育供给面临包括供给总量与结构、师资质量与资源均衡四个方面的挑战,主张从整合教育资源、改革教育模式、提高双师素质、启用“计划分配+自主申报”模式分配生源这四个方面推动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14]。冯增俊主张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扩招后必须坚持“技艺—研发—学术应用”的发展模式,坚持技艺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两手抓”[15]。丁远和吕承文基于高职院校百万扩招的背景,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切入点,剖析了农民工群体接受职业教育的矛盾关系,并提出了深化产教学融合、教育供给多元化和融合职普教育的解决对策[16]。平和光以吉林省为例,梳理了高职扩招的典型做法,包括系统展开学情分析、开展现代学徒制联合培养、打造多元考核等[17]。张传娜和张晓晖基于吉林省人口数量、结构、分布等维度分析高等职业教育供给的影响因素,提出布局“互联网+”提高社会契合度[18]。
基于Citespace软件的“Burstness”功能绘制图3,例举出13个主要关键词的突变分析图谱,由图3可见,从关键词热度持续时间来看,“高等教育” “中等职业教育” “高校扩招”“高等职业教育”突变持续时间较长,持续时间分别为:15年、9年、6年、6年。其中,“高校扩招”的突现强度为2.61,“中等职业教育”的突现强度最高为3.06。2006—2011年,共有3个突变关键词,分别为“教育改革” “中等职业学校” “教育结构”,其中“教育改革”的突变强度最高,而“教育结构”持续了5年,突变持续时间最长。2009年之后,突现词的持续时间明显缩短,新词语的出现频率加快,但是“人才培养”突变持续时间较长为5年。2018年以后学者将研究重点放于高职扩招和生源结构方面的研究,其中“高职扩招”的突现强度为2.79,在此过程中,学术界关注到本轮扩招对于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职业教育生态体系发展的重要性,未来在百万扩招政策引领下,围绕生源结构和生源特征进行定性定量研究是该领域的重要一环。
图3 扩招背景下职业教育研究文献突现词图谱
综合以上关键词突变图谱分析可知,未来扩招背景下职业教育研究重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非传统”生源成为研究的新起点。本轮扩招工作的重点是强化职业教育的社会职能,主要围绕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等“非传统”生源群体,所以探究“非传统”生源结构与特征[19],把握生源群体决策依据,构建多样化有特色的课程体系[20],才能将政策利好真正扎实落地。
2.促进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是研究的核心。高职教育改革与治理需坚定内涵式发展为导向,对接行业、产业、区域发展需求及规划[21],提高内涵建设水平,同时从“落实扩招政策—课程体系建设—生态治理保障”多方面提升内涵式发展能力[22]。挖掘生源工作经历发挥其自身优势,开展个性化教育和培训也是促进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基础[23]。
3.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是研究的新关注点。增强定量研究的力度,通过问卷发放、结构式访谈、数据采集平台等方式获取原始数据,在调研数据的基础上探究因果关系,同时将可视化与结果相结合,保障研究的规范化与科学性。
在高职院校大规模实施扩招的政策引导下,职业教育有效推进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具备良好发展的现实基础,我国扩招背景下职业教育研究领域在广度和深度上均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面临对于“非传统”生源研究整体处于刚起步阶段,定量研究文献比例有待加强等方面的挑战。学者们应加强组织间合作交流实现知识资源流动,协调资源组建核心作者群提升科研效率,为加快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提供强有力的研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