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随着我国农业发展趋于现代化,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速度加快。分析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努力提高农民的节水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优化水资源的配置、提高工程管理能力及定期培训相关工程管理人员等一系列措施。
关键词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建设管理
中图分类号:S274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36.057
我国人口众多、糧食消耗量大、人均水资源不足,因此节约农业生产用水十分必要。现代化农业发展过程中,需要完善传统农业生产设施,以提升我国的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为实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化发展,各地区农业农村部门需要科学指导本地的农业发展,促进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与管理,使其符合农业生产效益最大化的现代化农业发展需求。
1 科学建设和管理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意义
目前,我国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加快,体现了国家在农业生产中对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政策支持,因此在建设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过程中,需提高工程管理能力,防止其对水资源造成污染。同时,需科学规划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改善农村农业生产环境,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从而确保农村生态平衡和我国农业健康发展。
2 存在的问题
2.1 农民的认识水平偏低
我国地缘辽阔,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等条件不同,适合种植的农作物类别也不尽相同,农村的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第一产业。由于第一产业的经济效益低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因此各地区的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一些偏远、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农村地区,甚至没有基本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此外,大多数农民受教育水平所限,认识不到农田水利节水灌溉设施的优势,仍然采用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水资源利用率不高,导致农业农村部门在推进相关工程建设和管理过程中面临较大的阻力。
2.2 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由于工程规模较小,建成投入使用后,仅安排相关人员对工程运行情况定期进行检查,没有实施及时高效的管理,一旦工程运行出现问题,往往难以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严重影响了工程的运行效率。例如,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水管锈蚀、管道漏水及沟渠损毁等问题时,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并加以解决,就会影响农田灌溉及牲畜饮水。
2.3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与管理规划设计不够合理
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当中,环境条件、地质情况等因素都会对建设的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不同地区在进行水利工程规划时也会存在相应的差别。在进行实际的规划设计工作时,有的设计人员并没有进行实地考察,只是结合一些数据资料,以及借鉴相关的经验展开规划设计,这样的规划设计并不具备针对性,缺乏相应的合理性。
2.4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与管理效果不理想
受国家政策影响,目前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及推广力度都在不断加大,部分地区加快了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速度,质量管理部门也加大了对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视,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工程的施工质量。但在工程投入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小农意识、技术与指导思想等原因,对工程的管理却不是非常重视,水利设施在实际应用中并没有发挥其全部价值,这也对后续的管理维护工作带来了不少阻碍,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效果也存在一定的阻碍。因此,需要提高农民节水意识、破除陈旧思维。
2.5 工程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制订科学的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设计方案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支持,只有有效提升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才能保证整个工程的顺利完工。但从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现状来看,绝大多数镇村管理人员的专业性达不到要求。虽然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农业生产基础设施,但由于一家一户的分散生产经营方式,导致目前我们只能进行水源工程建设,大面积的节水灌溉工程无法实施,这势必将阻碍农村经济的发展。
2.6 缺乏管理资金
目前,我国为了促进农村地区发展,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支持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兴建了诸多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对推动农村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后,必须要投入一定的资金对工程进行必要的管理维护,这样才能确保工程持续发挥作用,这无疑增加了基层政府的财政负担。
2.7 相关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不足
通过使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并且有利于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不过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还是存在部分地区在进行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习惯使用传统的漫灌方式进行农业灌溉,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传统的漫灌方式不仅对水资源造成大量的浪费,还很难有效提升农业的生产效率。
3 管理对策
3.1 努力提高农民的节水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要想有效推进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与管理进程,必须要引导农民参与工程监督工作,这需要农业管理人员提升农民的节水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在建设农田水利节水灌溉过程中,除了需要和农户商量好土地占用、服务对象等事宜,还需要使农作户参与基础设施建设,以提升农户对水利设施的参与感。此外,农业农村部门管理人员还需要深入基层,开展研讨会、宣讲会等,使农民能够真正认识到水利设施的优势。
3.2 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
1)基层政府部门要提高对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工程管理养护工作的重视程度,认识到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对农业生产的重要作用,从根本上转变思想和理念。2)农业农村部、水利部要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做好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养护工作[2]。根据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分布合理规划,每个工程都要安排专人负责管理,管理人员要定期对工程进行全面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以便安排技术人员及时采取控制措施。同时,要注意完善监督和问责机制,对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管理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因工作人员疏漏导致工程出现问题,要对负责人进行问责。
3.3 优化水资源的配置
我国的水资源相对比较贫乏,加上各地区间的水资源总量存在较大差异,部分地区淡水资源非常稀缺[3]。因此,在进行农业生产的过程当中,必须要重视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及应用,注重优化水资源的配置,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农业的发展。1)在设计农田水利工程时,需要深入调查当地的水资源存储情况,并且对水资源的配置进行优化。通常情况下,地面水一共有2种方式可供使用。针对灌溉区域的地面水,可使用阻拦蓄水这种方法,若是灌溉区以外的地面,可借助引水系统。2)在建设农田水利工程时,需要注重保护周围的生态环境,并且需要监测当地的生态环境,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用水的安全性及可持续性。3)在进行水资源分配时,不仅需要确保各单位的用水量,还需要对用水总量进行控制,从而切实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
3.4 加强对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
在建设农田水利工程的时候,如果只注重建设不注重管理的话,亦会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效果造成不良的影响。通过加强对农田水利工程的后期管理,可有效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1)完善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制度,做好水利工程的基础设计及后期的维护工作。此外,还需要进一步强化内部管理结构,明确各组织机构的职能,将管理的责任落实到各部门,使每个管理人员都能意识到自身的管理责任[4]。2)将农田水利工程的后期管理质量与个人的工作业绩有效结合,定期考察管理人员的业绩,对在工作过程中表现突出的人员可适当进行奖励,对在工作中怠慢且影响到农田水利工程效益的人员进行一定的惩罚。利用这种定期考核的方式,并且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效果,减少水资源浪费现象,有效提升农民的生产收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3.5 定期培训相关工程管理人员
工程建设和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水利工程的完成质量。因此,各部门需要在选聘、任职过程中做到“高要求”,努力通过奖励政策吸引高素质人才加入到整体工程建设和管理中。要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和安全意识培训,提高工作人员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责任意识。此外,工作人员还需要利用专业知识解决工程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可行、有效、科学的整改和处理措施。
3.6 加大资金投入,合理引入社会资本和技术
针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缺乏管理资金的问题,可从2方面着手解决。1)基层政府财政部门要给予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一定的资金扶持和政策扶持,解决部分管理资金,同时水利和农业农村部门可以拨付一定比例的管理资金,减轻基层政府的财政负担。2)可尝试改变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运营模式,引入社会资本,由企业负责工程的维护管理,政府部门给企业拨付一定的管理资金,同时农民在使用过程中给予企业一定的使用费用。而政府和农民共同作为监督主体,监督企业落实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与维护,规范管理资金的使用。通过这种模式不仅可以缓解政府部门的管理压力,也能解决管理资金不足的问题,并且引入社会资本,由企业负责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其专业性更强,可以确保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得到良好的管理维护,从而持续性地发挥作用,促进地区农业发展。需要注意的是,管理部门需要明确各参与方的责任分配,通过加强社会资本的运转监管力度,确保不发生贪污受贿等情况。同时,农业农村部门和水利部门可引入先进的工程技术提升农田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速度和建设质量。
3.7 加大对相关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顺利落实需要社会各方的配合与参与,同时需要加大对农业灌溉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对于先进的农业灌溉技术,相关部门应该加强推广,使农户获得更高的收益。
1)喷灌技术。使用该技术时需要通过相关设备设置一个合理的参数,然后利用地下管道系统及地上加压系统,将水在田间进行均匀的喷洒,这种灌溉技术省水的效果较好。2)滴灌技术。该技术通过加压系统及管道系统,使水源在滴水的情况下持续灌溉农作物的根系。通过使用该技术能够有效实现施肥、灌溉一体化,并且这种灌溉方式不会影响土壤的通透性,还可以有效保护土壤,因此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5]。3)微灌技术。该技术是将滴灌技术进行发展的一种灌溉技术,在使用微灌技术时能够使用很小的水流量实现将农作物的根系浸润,所以节水效果更加明显,不仅可以有效保护土壤,还能提升农作物的产量。以上3种节水灌溉技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都能取得較好的效果,通过加强对这些先进灌溉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促进高效节水灌溉的应用及发展。
4 结语
作为农业大国,农业生产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开展农田水利灌溉工程有利于完善我国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设既可以提高灌溉效率、减少水资源消耗,又可以有效提升农作物应对恶劣天气的能力。各地农业农村部门需要结合当地农业实际生产情况,建立完善的农业生产监管机制,引入科学的节水灌溉技术。
参考文献:
[1] 张红艳.关于农村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与管理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8(17):73.
[2] 高增印.节水措施在农田水利工程灌溉中的实践[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9,48(10):28-29.
[3] 赵爱林.浅谈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中的问题以及相关措施[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6):125-126.
[4] 张晓宇.加强农业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性及其策略[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8(5):247-249.
[5] 田帅.探析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措施[J].科技风,2017(22):190.
收稿日期:2021-11-15
作者简介:姜宏兵(1975—),男,吉林公主岭人,大专,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农田水利。E-mail:29102590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