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病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

2021-02-14 01:28谭凤玲广西壮族自治区平果市马头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中国畜牧业 2021年24期
关键词:蚕体蚕病蚕室

文│谭凤玲(广西壮族自治区平果市马头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蚕病是影响蚕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主要分为传染性蚕病和非传染性蚕病两大类。传染性蚕病是由病原的传播扩散引发的,主要包括病毒病、细菌病、真菌病、原生动物病等四类。非传染性蚕病是由病原以外的其他因素引发的,如遭到节肢动物伤害、桑叶农药残留中毒等。为了保障蚕农生产收益,促进蚕业发展,开展蚕病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推广蚕病综合防治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传染性蚕病

传染性蚕病是由病原的传播扩散引发的,主要包括病毒病、细菌病、真菌病、原生动物病四类。

1.病毒病。蚕病的病毒病是由于病毒感染导致的,由于病毒具有较强的寄生性和流动性,导致病毒病也具有较强的传染性。蚕病的病毒病大致分为血液型病毒病、中肠型病毒病、软化型病毒病、浓核型病毒病。

一是血液型病毒病。该病的临床症状为身体环节肿胀、体色乳白、狂躁爬行等,且体表容易出现破裂,渗出乳白色脓液。在疫病监测过程中,如果没有发现脓液渗出,但其他症状明显,可通过血液检查进行诊断,具体操作为采集少量蚕血液,滴于干净的玻片上,将玻片移入显微镜下观察,调整焦距在500~700倍清晰程度,如果发现存在大小均匀的六角形多角体,则可确诊为该病。二是中肠型病毒病。该病的临床症状为食欲减弱、食量减少、生长滞缓、皮肤皱缩,胸部出现轻微的透明,明显症状是胸部第2~3环节扁平、干瘪,腹部鼓胀;严重时完全呆伏不动、不进食、排软粪。三是软化型病毒病。该病多发于夏秋季节,临床表现为食量减少、体格瘦小、行动迟缓,严重时出现上吐下泻的症状。四是浓核型病毒病。该病的临床症状为生长迟缓、食欲减弱、食量减少、皮肤皱缩、排软粪,与中肠型病毒病的症状相似,可通过进一步检查进行确诊,具体的操作为采集病蚕中肠,若肠壁薄且透明,不是乳白色,则可确定为该病。

2.细菌病。细菌病是由于细菌侵入蚕体导致的病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蚕病。主要与环境卫生和温、湿度有关,在环境卫生条件不佳,高温、多湿的情况下易滋生细菌并大量繁殖,导致蚕病细菌病的暴发。

细菌病根据具体的发病形态可以分为细菌性败血症、细菌性中毒症、细菌性胃肠病。

一是细菌性败血症。该病刚开始表现为行动迟缓,随后出现胸部肿胀、腹部萎缩,然后口吐液体,排软粪,最后因痉挛抽搐而死。刚死的尸体是僵硬的,头尾上翘,中间胸部鼓胀,整个身体呈弧状,体色正常;死后十分钟左右,身体舒展开,体色开始变化。二是细菌性中毒症。该病发病时间短、速度快,属于急性发病,一般感染后几个小时即表现出病征,并迅速死亡。主要病征是突然停止进食,身体痉挛,头部上扬,胸部鼓胀,腹足失去抓力,尾足向内蜷缩,尾部萎缩,体躯柔软,体色正常最终,瘫痪而死。随后,尸体逐渐变黑,有恶臭的黑褐色液体流出,通过显微镜观察,可以发现液体中含有大量杆菌。三是细菌性胃肠病。该病的发生主要与桑叶质量及环境的温湿度有关,细菌寄生于桑叶内部,通过进食转移到蚕体内。一般的病征为进食缓慢,动作迟缓,排软粪,身体软弱无力。消化管内没有食物残渣,积存大量消化液,通过显微镜检查可以发现大量链球菌。

3.真菌病。真菌病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蚕病,该病潜伏期较长,感染初期蚕体与健康蚕体无异,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蚕体的病情加重,蚕体逐渐出现白色病斑、绿色病斑、灰色病斑、赤红色病斑,直至蚕体变僵死亡,且尸体干枯硬化不腐烂。

4.原生动物病。原生动物病的病原主要包括微粒子原虫、变形虫、锥虫等,主要传染渠道是胚种,属于蚕种中隐匿的一种蚕病,对养蚕业危害较大。该病的主要的临床症状是生长缓慢、身体细小、体色暗淡、吐丝量少等。常用的确诊方法是显微镜观察检查,对病例进行剖检,通过显微镜观察检查可以发现在绢丝腺上有白色脓包。

二、非传染性蚕病

非传染性蚕病主要分两类,具体是节肢动物病害和中毒。

1.节肢动物病害。蚕病的节肢动物病害主要是由节肢动物引起,节肢动物通过将卵产于蚕幼虫、蛹、蛾身上,卵孵化后寄生在蚕体造成伤害。常见的节肢动物有蚕蛆蝇、赫氏蒲螨、盗毒蛾、刺蛾等。

2.中毒症。蚕病中毒症主要是由于环境中存在有毒物质,在有毒物质的影响下体内激素分泌紊乱,生理机能遭受破坏,导致蚕体生长发育异常或死亡。常见的有毒物质主要来源有农业用药、生活煤气、工厂废气等。

三、蚕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1.蚕病发生的主要原因。蚕病发生的根源是环境中有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或节肢动物以及有毒物质的存在,通过接触、创伤、进食、胚种等传播渠道侵入蚕体导致发病,主要原因是蚕室环境卫生差、桑园农药残留、细菌病毒寄生等,究其原因是养殖环境消毒不到位、治虫不到位、喂养管理不到位造成的。

2.蚕病救治技术。传染性蚕病救治技术“四步法”。第一步,将蚕室中已经确定为患病的蚕体挑出来,分批次放入不同的消毒缸;第二步,对消毒缸内和原蚕室同时进行消毒处理,先使用石灰粉对蚕体、蚕座进行消毒,半小时后再使用防僵粉对蚕体、蚕座进行二次消毒;第三步,从消毒缸内挑出已经痊愈的蚕体、蚕座,转移到隔离蚕室进行单独喂养,以避免病原扩散或交叉感染;第四步,添食药物氯霉素,每次500单位,并每天一次燃放硫磺对蚕室环境进行彻底消毒处理。

非传染性蚕病的救治技术“三步法”。第一步,隔离虫源,对蚕蛆蝇进行灭蚕蝇和体喷处理,对蚕室、蚕具、蚕箔、蚕沙等进行更换消毒;第二步,确定毒源进行彻底隔离或消除;第三步,开窗通风或使用通风扇加强通风换气,全面更换使用新鲜蚕桑叶进行喂食。

3.蚕病预防技术—“三关法”。

第一关,加强消毒工作。养蚕治病防为先,加强消毒第一关。首先,在养蚕前需要对规划的养蚕室进行彻底清扫,对蚕具彻底清洗,并使用1%漂白粉水溶液进行全面消毒,关闭门窗并使用硫磺熏烟对蚕室进行彻底的烟熏消毒,对老鼠或蚂蚁洞口先进行灌淋新鲜石灰浆再堵塞封闭处理,对蚕室的四周墙壁使用新鲜石灰浆进行喷洒处理,坚决不放过每一个死角。然后,针对养蚕期间的防病消毒,为防止引入病原及繁殖扩散,定期清洁保持环境卫生,并定期使用防僵粉或新鲜石灰粉对蚕室、蚕体、蚕座、蚕具等进行消毒,如果有病蚕需要转移到消毒缸进行治疗,如果有蚕尸体需要转移并进行无害化处理。最后,养蚕结束后也要重视消毒工作,所有蚕室、蚕具使用1%漂白粉水溶液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再关闭门窗使用硫磺烟熏消毒,以确保潜在的病原被消灭,不再繁殖扩散。

第二关,加强桑园管理。养蚕过程食为先,保证桑叶质量关。桑叶质量对桑蚕的生长发育过程十分重要,养殖户在桑园种植与养护过程中,必须加强桑园管理,保证桑叶营养全面,并防止农药残留污染桑叶,加强桑叶灭虫消毒工作。首先,桑园每季都要增施桑树专用肥,以确保桑树健壮,保证桑叶质量;其次,加强桑树病虫害防治,合理、适时、适量的使用农药,注意施药后的天气变化和药残效时间,桑园喷洒农药必须科学计算药效残效期;然后,养殖户需掌握桑园周边农地的农药使用情况,确保桑叶没有外来农药的残留,喷洒农药时穿戴的衣物、使用的器具等要远离蚕室;最后,科学安全的采摘桑叶,在采摘桑叶3天前,将桑园虫咬叶进行清除,并使用0.3%漂白粉水溶液对桑园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处理。

第三关,加强蚕室建设。养蚕成败有条件,蚕室通风要把关。养蚕过程中需全面改善蚕室条件,确保各方面都适宜桑蚕的生长发育。首先,需要修建或改建专用蚕室,不能随意找个房间或空间充当蚕室;其次,蚕室必须设置对流窗和地脚窗,窗户面积与墙面面积比不得小于1/2;最后,蚕室需配备温控设备,以实时显示和调节室内温度,配备湿度调节设备以显示和调节室内湿度。

四、结论

为了保障蚕农生产收益,促进养蚕业的发展,笔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在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践研究后,总结出传染性蚕病救治技术“四步法”、非传染性蚕病救治技术“三步法”、蚕病预防技术“三关法”。

猜你喜欢
蚕体蚕病蚕室
霍山县蚕病发生原因分析及综合防治措施
2020年射阳县蚕病发生状况调查
重视蚕病综合防治 提高蚕茧质量
秋蚕饲养前消毒防病技术
沼气养蚕的技术
关于毛脚茧判定方法的探讨
秋蚕僵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控措施
秋季养蚕技术的要点分析
农村养蚕常见问题及改进措施
蚕品种华东×春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