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伟权
摘要:非洲猪瘟病毒(ASFV)诱发的猪瘟在全球各地均有相关案例,其发病率高、涉及范围广且持续时间较长。2018年在我国出现首例非洲猪瘟确诊病例,非洲猪瘟的爆发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场和猪肉加工产品的长期发展,并对农村散养猪户产生了极为严重的影响。在加快恢复生产的过程中,必须重视非洲猪瘟的预防和控制,以促进我国农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现就对农村放养农民预防和控制非洲猪瘟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和阐述,供后续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养殖区;非洲猪瘟;综合防控
引言:目前,中国作为世界上猪肉生产及消费大国,猪肉食品的生产安全对于我国生猪养殖业的发展有着直接影响。非洲猪瘟的爆发不单单削弱了我国猪肉制品的生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的生猪养殖造成了制约,同时严重扰乱了养猪业发展[1]。并且对我国仔猪养殖的养护及使用提出了挑战,非洲猪瘟潜伏期一般为3-5天,死亡率相对很高。鉴于非洲猪瘟所带来的高病死率,我国需要加大对于生猪养殖的保护,以确保养殖业的生猪持续发展。
1流行病学
非洲猪瘟的感染与季节、生猪的大小均无关系[1]。针对农村散养户来说,家中的猫、狗,室内室外的苍蝇、蚊子和其他动物,甚至是受污染器械、草地、患病动物分泌物、粪便、尿液等均能成为ASFV传播媒介。非洲猪瘟是我国重点防疫的一种动物疫病,其特点为发病时间短,急性型非洲猪瘟的感染与死亡率可达100%[2]。可见,非洲猪瘟对我国养猪业构成巨大威胁,成为了全球范围上养猪业的头号杀手。
2临床症状
①母猪最易受感染,其一般症状是,高烧40度以上、食欲全无、不爱动、精神萎靡、呕吐、呼吸窘迫以及便秘,且有时会在注射后立即死亡,还有一部分注射后看上去痊愈,然后却出现发低反复情况,在大约两天内死亡。有些会产生出血性皮肤损伤,并常见耳朵或后腿或腹部发紫、抽血、咳嗽等。
②通常潜伏期为5-20d,最长可达30d。发病时体温上升到41℃,且于死亡前48小时体温骤降。同时,会表现出临床症状。非疫解剖典型症状:脾脏肿大5-6倍,逐步变为黑变紫,暗红色,易碎,淋巴结肿大出血,其他器官出血。
3养殖区有效防控非洲猪瘟
3.1强化散户养殖区消杀处理
在掌握病毒的传播路径和方法后,需要尽可能地中断传播,使病毒无法继续扩散。同时对养殖区实行封闭式管理以及猪场内外人员及其随身物品和衣物进行彻底消毒,降低与外部接触的频率。严格控制人员和易感动物来到养殖区,进出养殖区域的人员和物品需进行彻底消毒。还要根据散户养殖区实际情况,先使用聚维酮碘对猪舍内到猪舍外进行熏蒸、消毒,有效减少虫害和蚊虫对猪的叮咬[3]。再利用戊二醛和次氯酸钠消毒剂对生活区到养殖区外予以渐次消毒,最大限度上地降低对于猪眼睛、粘膜以及皮肤的刺激性,防止交叉、反复污染。
3.2强化散户病虫害消灭工作
此外,生猪应尽量封闭并采取隔离保护措施,禁止用泔水或餐后垃圾饲养猪,避免让其接触钝缘软蜱,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软蜱为非洲猪瘟病毒传播的中间宿主,散养猪户需进一步强化对软蜱和其他寄生虫的预防和控制[4]。养殖人员需对生猪投喂驱虫剂进行定期驱虫处理,并在猪身上喷洒驱虫剂,对生猪内外同步进行防治。来来回回飞翔的鸟儿很可能为非洲猪瘟病毒携带者与传播者,因此,散户需考虑对养殖区安设防鸟网或驱鸟器,防止麻雀或其他鸟类接近生猪。鼠类是各类疫病常见的传播体,因此散户务必进行灭鼠工作,可利用粘鼠板或是灭鼠剂实施操作,并定期更换鼠饵放置地方。一旦捕捉到鼠只,需及时掩埋处理。还有散户需对容易滋生蚊蝇的区域予以蚊蝇控制。加快切断非洲猪瘟传播路径,及时采取科学的防控措施。若出现疑似病例,要立即向当地防疫部门或医院进行报告,并迅速进行救治。
3.3强化散户生猪对饲养管理
非洲猪瘟病毒主要是借助消化系统、肌肉组织及呼吸道传播,提升非洲猪的单核细胞和服,其活性可增强其免疫力[5]。对生猪管理者来说,要严格控制饲料,保证所购置饲料的质量,以防饲料出现实时问题,从而降低生猪的抗病能力。制定生物安全措施,选择好疫苗,合理免疫,提高仔猪抗体能力水平。增加饲养管理,管控好围封环境,降低应激因素,做到定期驱虫,优质的饲料,定期的均衡健康使用,长期使用修剪速度快,补充猪身体仔所需的微量元素、维生素和氨基酸等营养素,减少真菌毒素对机体的影响,增强免疫器官的活性[4]。经常使用抗病毒药物,促进免疫功能,病变器官的发育可减轻免疫抑制,提高免疫力。
3.4强化散户生猪屠宰监管
在对农村散养户加强防疫宣传教育的同时,并增加对农村散养户养殖工作指导和监督。在非洲猪瘟防控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对生猪及其产品运输的相关管理规定,实行过往车辆备案措施。针对屠宰环节需提升检验、检疫、消毒等力度,还要依据防疫部分有关非洲猪瘟防控工作部署,增强联合防控,积极配合市场对农村养猪户卫生监管,保证各项措施快速落实。同时要明确现阶段国家对疫情的规定,打击非法运输生猪恶行,谨防外来生猪,增大疫情传入几率。
4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农村散养猪户科学化养殖的认知相对欠缺,对非洲猪瘟的认识不足。政府相关防疫部门需加强对非洲猪瘟预防知识的宣传工作,并多开展关于非洲猪瘟教育讲座,帮助农村散养户建立完整的非洲猪瘟防疫体系。还可以通过电视、广播等媒体,在农村地域全方位、多层次的进行非洲猪瘟防控技术教育活动,强化农村散养户对养猪、经营知识等掌握程度,打造农村防疫工作良好环境。因此,在预防非洲猪瘟工作迫在眉睫,任重而道远。防疫工作需要全社会共同行动,全员积极主动参与,齐心协力,共同阻断非洲猪瘟持续传播。只有这样,这种毁灭性的疾病才能被压制,疾病才能被根除,保障生猪养殖安全。
参考文献:
[1]王钰.农村散养户对非洲猪瘟防控重点及应对措施[J].《管理现代化》,2020,(03):136.
[2]子建强.浅谈非洲猪瘟防治措施[J].《兽医导刊》,2019,(02):119-119.
[3]农阳明.散养户对非洲猪瘟的防控风险分析及其应对措施研究[J].《兽医导刊》, 2020,(04):115-115.
[4]梁福明.农村生猪散养户非洲猪瘟防控策略[J].中国商论,2020,(14):56-57.
[5]趙爽.农村散养生猪非洲猪瘟防控之举措[J].魅力中国,2021,(09).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