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伦
摘 要:教学论认为,教师教学时要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一种情境。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学生可以巧妙地体验到真实的场景,如临其境。师生与故事中的角色一起感受激动,分享喜悦,体验痛苦,教师为学生创设一个充满想象的情境和简简单单地要求学生去想象,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状态。当教师绘声绘色地讲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时,才能达到启发、说服学生的目的。这也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减少学生的孤立感,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有助于班风的形成。
关键词:班风;思想工作;故事法;技巧
一、讲故事是做学生思想工作的重要手段
(一)低年级小学生思想现状
做好学生思想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功,以前我在做学生思想工作时,总是习惯苦口婆心地讲大道理,岂不知现在的学生对老师唠唠叨叨的大道理早已厌烦,所以学生有的根本没听,有的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效果不佳。刚入校的学生,年龄不大,80个孩子,80个家庭,各不相同,有的像叽叽喳喳的小鸟可爱地在你面前飞来飞去;有的像小猴子一样伴着鬼脸跳来跳去;有的好奇地看着教室的一切想去探索究竟;有的钻到桌下玩得不亦乐乎!这时候教师讲好习惯的重要性,讲班规,读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规章制度,他们怎么可能听进去。
(二)运用讲故事的方法引导孩子
遇到這样的问题,我就拿出了锦囊妙计——给孩子们讲故事。我问孩子们:你们见过大象吗?你对大象最深印象是什么?大象以大和重而出名对吧!“那一根小柱子,一截细链子,拴得住一头千斤重的大象吗?”学生都摇着头响亮地说:“拴不住的。”但是这样的事情却在泰国随处可见。那些驯象人在大象还是小象的时候,就用一条铁链将它绑在水泥柱或钢柱上,无论小象怎么挣扎都无法挣脱。小象渐渐习惯了不挣扎,直到长成了大象,可以轻而易举地挣脱链子时,也不挣扎。孩子们被故事所吸引,感觉很神奇,慢慢都坐到板凳上认真听起来。我又接着讲,老虎是孩子们认知中最凶猛的动物。驯虎人本来也想像驯象人一样成功,他让小虎从小吃素从不让它吃肉,直到小虎长大。老虎不知肉味,自然不会伤人。可驯虎人的致命错误在于他摔了跤之后让老虎舔净他流在地上的血,老虎一舔不可收,最终将驯虎人吃了。小象是被链子绑住,而大象则是被习惯绑住。老虎曾经被习惯被绑住,而驯虎人则死于习惯。孩子们慢慢陷入了思考……我也渐渐明白,孩子们因为刚入学,年龄又小,枯燥的说教不易接受。
讲故事是用吸引而非强迫的力量来教育人,是适应儿童品格自然发展的方式,所以世界上许多伟大教育家最喜欢用此教学手段。
二、讲故事在德育过程中的实践活动
(一)三分钟演讲,带动良好班风形成
我校课前专门开设“三分钟演讲”,以此为契机有很多故事可以讲。一年级我有选择性地讲了《哈佛教子圣经》等160多篇故事。这些既具有生活真实性,又具有情感滋养的小故事滋润孩子的幼小心灵。逐渐的,孩子们知道了班规,明白了集体,有了规矩并开始接受且养成良好的习惯。一个人带动一群人,现在养成了互相监督、互相提醒的友好班级氛围。
到了二三年级,三分钟演讲演变成了“讲小故事”,成为一种常态的教育形式。现在,在教室里为孩子过生日,唱生日歌,送祝福语是生命教育的一个特色。生日故事,是为每个孩子量身定做的,选择一个和孩子的经历有关联的故事,以他生日的名义,讲给全班孩子听。教师可以讲,同桌同学可以讲,自己也可以讲,这都是给学生的祝福。有没有生日蛋糕等物质载体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孩子感受到生命被平等地尊重和接纳,是让孩子借此机会感受到生命的庄严与美好。通过讲与自己有关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被爱与被接纳,同时也会反向输出自己的爱,班级洋溢在爱的氛围中,班风就形成了。
(二)关注儿童心理,寓理于故事中
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精神文明跟不上步履,我班的特殊儿童日渐趋多。由于现在小学生的家长大都是80后的独生子女,单亲家庭的学生较多,亲子关系紧张造成了许多教育问题。通过课题实践,我认为“课前学生讲故事,课堂上教师讲故事,课后读故事”对纠正学生的一些不良习惯颇有效果。
寓情理于故事之中,去激发孩子的情感体验和认识,使故事中的典型人和事自然地去敲开孩子们心灵的大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教育的目的。孩子们出现不同的状况时,可以利用不同形式的故事给他们启发:当孩子遇到挫折时,我会给孩子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爱的教育》《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书及张海迪、霍金、杏林子等一些残疾人成才的故事;当孩子情绪低落时,我会给孩子读《小王子》《了不起的盖茨比》以及《达芬奇传》《居里夫人传》《爱因斯坦传》等名人传记;当孩子情绪急躁时,我会配上安静的钢琴曲给孩子读《柳林风声》《长袜子皮皮》。
除了看故事、讲故事,我还要求孩子们学故事,把故事中所讲的道理和行为规范落实在自己的行动上。所以,我就经常引导孩子去读这些有意义的课外书。读《兰心的秘密》《时代广场的蟋蟀》和《乌丢丢的奇遇》,教给孩子学会感恩,珍惜生活;读《魔法师的帽子》《大林和小林》《不一样的卡梅拉》,让孩子拥有幻想和冒险的精神;读《爱心树》《桥下一家人》和《木偶奇遇记》,让孩子学会了关爱和宽容;读《再见了,艾玛奶奶》《天蓝色的彼岸》,让孩子去思索人生和价值。
(三)讲好自己的故事,用真实拉近距离
我经常讲述自己的故事。故事的力量到底源于什么?答案是源于真实。这些故事,都是真实发生过的,它发生在我们身边,引人思考。把自己的亲身经历讲给学生听,一方面可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另一方面还可以利用“亲其师,信其道”的方式来教育感化学生。这个世界实在是难以预料。老师们把这个真实世界中的真实故事记录下来,并深入到故事背后,挖掘出可供参考借鉴、启发深思的意义,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讲好故事的方法
(一)学会修改故事
在不改变故事原有情节的基础上,把故事的细节进行扩充,把表现故事的语言进行美化,用小学生喜欢的语言和语气进行讲述,让孩子对故事产生兴趣,生动、有趣的故事很容易将小学生带入学习语言的氛围之中。
(二)研究设置讲述故事技巧
1. 扩充角色之间的对白。如果在讲述故事时,只是一五一十地照搬书中的对白,显得呆板、枯燥。应该在讲述的时候要进行想象,角色之间你来我往进行扩充,这样故事的表现就更加丰满。
2. 设置提问,卖卖关子。因为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比较短,时间久了思想开始游离,势必会影响孩子的理解。所以在讲述比较长的故事的时候不要一口气讲完,在适当的时候,要设置一些提问,或者卖一下关子,故意提起小朋友的胃口。
3. 引导孩子与故事中的角色进行互动。让孩子融入到故事的情节中是他们非常乐意参与的事情,此时他们做事情会十分地投入,能与故事的角色互动,能跟着故事中角色的喜而喜,怒而怒,难过而难过,着急而着急,他们的情绪也就完全与故事的情节融为一体。
总之,辛勤的付出,见证着成长的喜悦。故事滋养着孩子们,使他们大踏步地成长着,我所带班级形成了赶超帮的氛围,班风正,学风浓,各项活动都名列第一。我欣喜,育人虽无痕,但花开却有声,我更坚信,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细雨湿衣服终会看得见,闲花落地终会听有声。此时,看着学生成长,看着班级的成长,我静静拈花微笑……
(责任编辑:罗 欣)
参考文献:
[1] 姜蕾. 阅读,擦亮每一颗蒙尘的珍珠[J]. 新阅读,2018,88(04):30-32.
[2] 钟秀琳. 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J]. 科普童话,2019(47):96.
[3] 叶玩英. 探索培养和激发小学生讲故事兴趣的有效途径[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0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