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明杰 余国兴 王瑞琪
摘 要:2020年春节前后,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对全球全社会的经济、生活等各方面带来严重冲击。高校教育教学的正常秩序受到影响,成千上万的学子无法正常返校,无法回到校园学习和生活,这对高校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思政教育本是高校教育中尤为重要的一部分,是引导广大青年大学生听党话、跟党走的重要政治课,是帮助处于思想活跃期的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课,是激发青年大学生爱国情感并将个人发展与祖国命运前途结合起来的重要爱国课。新冠肺炎疫情的突袭,进一步催化了高校“云”思政教育的落地落实,如何客观地分析思政教育面临的困难,理性总结“云”思政教育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科学构建大思政“云”成为各高校的重要任务之一。
关键词:疫情防控;高校;“云”思政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48-0032-03
一、高校思政教育的现存问题
(一)思政课程枯燥
思政课堂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课程的设计直接关系到育人成效。在调查过程中,很多学生反馈思政课程相对枯燥,课件仅仅将教材的内容复制,授课老师在上课过程中仅将课件的内容进行复述。学生长期在应试教育过程中形成的惯性思维对思政课程的学习也存在误区,习惯性地将思政课的知识点进行死记硬背,这与其他课程的学习方法相差较大。高职教育的课程学习更多的是与社会接轨,将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紧密联系,以实践检验理论,增强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理论+实践、学习+生活的学习模式让学生更有兴趣,体验感、参与感更好。而回到思政课学习,学生面对枯燥的课程和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难以提起学习的兴趣。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面对面的教育转为线上教育,授课老师与学生的互动难度更大,若授课老师沿用常规的授课方式和内容,势必对教学质量造成负面效果。
(二)教学形式单一
引导青年大学生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己任,全面提高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文化道德修养,增强学生知识运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社会认知能力、政治鉴别能力和分析能力是思政教育的初心和目的。从思想上引导学生,从能力上锻炼学生。而高职思政教育的方式相对单一,以传统的说教为主,难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以应付的态度对待学习,拿到课时学分,为了毕业而学,没有真正领会学习的意义,没有从内心真正去接受,更没有主动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三)新冠肺炎疫情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给思政教育带来巨大的考验。一是授课教师对教学方式的转变不适应,很多老师没有网络授课经验,对网课的设备使用、网课的节奏控制、纪律维持、课堂互动不熟练。二是授课教师对授课内容的更新不及时。疫情防控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也是青年大学生的一场爱国主义教育课、生命教育课、社会责任感教育课,这都是很好的思政课现实教材,如何将疫情防控与思政课程有效结合起来成为授课老师的新任务。三是学生的心理受疫情的影响,生活方式、上课方式、学习方式等方面的改变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部分学生没办法适应这些改变,如学习缺少监管,交流沟通机会变少,受网络舆情舆论影响等。
(四)思政教育不受重视
如何让思政教育起到良好的育人效果是需要学校各部门统一协调、部署和推进的,绝不仅仅是靠承担思政课程的教学部门单一作战。而高职院校在这些方面还存在着不足,虽然大思政的说法已成为共识,但部门之间仍未形成合力。一是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各部门工作计划和教学计划各自独立制定。二是部门之间缺少业务合作,开展教育教学过程中没有通力合作,各自开展业务活动,达不到系统化教育引导的作用。三是教职员工政治引领培训力度不足,如辅导员的培训主要倾向于行为管理、就业工作等具体业务的培训,对于如何开展思想政治引领工作的培训相对较少,很多辅导员对如何将思政教育融入日常事务工作不清楚。
二、“云”思政教育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
(一)激发爱国情怀
青年大学生群体思维活跃,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同时也存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不稳定等特点[1]。网络具有传播速度快、话题讨论相对自由、覆盖面广等特点,青年大学生在使用网络时缺乏全面的辨析能力,容易被有心人利用成为谣言传播的参与者。“云”思政教育则是抢占网络阵地的有力武器,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广交院”)在疫情暴发的时候迅速反應,通过信息网络开展“云”思政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一是号召学生党员、预备党员、共青团员、学生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主动向属地村(社区)报到,在做好个人防护的情况下积极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在疫情防控中主动作为,贡献青春力量。二是以疫情防控为主题组织策划开展“云”团日活动、主题班会等,由分团委书记指导,班主任主持召开,创新活动形式,利用信息网络“云”凝聚青年学生,组织学生“云”学习、宣传、贯彻疫情防控各项规定,学习弘扬伟大的抗疫精神,引导教育学生科学防疫,为祖国加油。三是树立典型,挖掘疫情防控中的先进事迹,在微信公众号开设专栏进行报道,通过全院新媒体宣传矩阵进行推广宣传。创新“云”思政教育,号召学生投身抗疫一线,引导学生弘扬抗疫精神,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二)提升学习动力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一定程度上受到打击。为破解这一难题,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广交院大力开展“云”思政教育。一是创新教学内容,有趣、生动、图文并茂的内容更能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2]。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通过与学生微信聊天,关注学生的微信朋友圈等途径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关注的热点专业内容,将学生的关注点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效衔接,将知识点以图文、短视频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制作教学材料,提升学生对上课的热情和期待感。二是提高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不仅仅包括自主学习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内心的成长和丰盈[3]。以疫情防控为主题组织开展创新创业系类“云”活动,将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通过“云”途径进行有效结合。思政老师和双创指导老师联合为学生培训,引导学生将专业与疫情防控结合起来进行产品设计,如广交院汽车学院设计了“超市自动补货机”“社区防疫机器人”“社区安全卫士——防疫机器人”等项目,学生在项目调研、立项、设计、实验、制造等过程中,既自学了一门思政课,也自主实践了专业理论,更提升了自身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三)丰富教育形式
抗疫精神的弘扬与高校思政课教学目标有同样的方向,在具体知识点的结合上更是丰富多彩[4]。广交院积极探索疫情影响下的多样化思政教育。一是组织开展“青春打卡,五育并举”线上第二课堂活动,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以丰富学生疫情期间的第二课堂活动为目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政治理论,关注疫情防控信息,参加志愿活动,坚持研究学问和体质锻炼,提高审美情趣等,并通过网络将活动过程或学习成果进行记录打卡,二十一天为一个周期,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彰,通过学校官微对先进事迹进行宣传报道,促进学生养成良好习惯,营造充满青春正能量的网络氛围。二是组织开展“众志成城,共同战‘疫——广交青年在行动”网络主题作品征集活动,设置战“疫”之文、战“疫”之画、战“疫”之声三个项目,动员广大学生以各种形式参与防疫抗“疫”工作。
(四)促进全面发展
高校肩负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任,必须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加强教育引导,鼓励志愿实践,发挥网络思政的导向功能[5]。广交院积极探索,将思政元素融入社会实践教育,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品牌。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训班中设置实践课程,挖掘广州、清远等地区的红色教育资源,组织青马班学员前往实践学习,挖掘每一个红色教育基地的背后故事,梳理总结红色历史给时代带来的精神力量。指导学生撰写脚本,实地取景,拍摄制作党史学习视频,评比选出优秀的视频作为“云”思政教育的素材。从学生的角度挖掘历史背后的精神更易于学生接受,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大思政教育“云”的构建路径
(一)整合教育资源
做好高校思政工作,既要重視思政课堂,也要做好课堂思政[6]。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如何推动“三全育人”,将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推进是高校现阶段的重要任务之一。思政课程作为大思政教育的主渠道,具有成熟的教育教学资源和方法,将思政课程的独特优势覆盖到专业教育领域的学科管理、教学计划、教材设计、管理机制等方面,促进各学科教育发挥学生价值引领作用,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引导学生将个人发展前途与国家命运前途紧密结合。同时,需理清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关系,避免简单的资源叠加,充分挖掘思政元素,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知识中。
(二)锻造教育队伍
“云”思政教育需要思政教师、专业教师、辅导员等多类型教职工共同参与。高校打造一支“云”思政教育专兼职工作队伍,专职队伍以思政教师为主,主要负责思政元素的挖掘和提供,把握思政教育的主体方向;兼职队伍从专业教师、辅导员、优秀企业家及优秀校友等群体中选拔政治素质过硬,所在领域业务水平高的人员,统一培训后上岗,发挥业务优势并从所在领域挖掘思政元素,与专职队伍通力合作为青年大学生量身打造具有专业特色、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符合学生特点的特色“云”思政教育资源库,全方位提升思政育人成效。
(三)创新教育平台
近年来,微信公众号、各类短视频手机软件等新媒体迅速发展,青年大学生成为新媒体的主要客户和创作者。同时,新媒体抢占了青年大学生大部分的网络信息接收时间。基于此,让思政教育进驻网络,构建“云”思政教育系统显得尤为重要。一是注重宣传工作。要在工作理念和体制机制上,将新闻宣传工作当作是“三全育人”的重点内容[7]。对宣传工作队伍进行思政专业培训,制定思政宣传工作制度和考核制度。二是提升“云”思政教育平台的内容质量,坚持优质原创,及时将网络讨论热点从思政教育的角度进行分析,以思政视角重现热点,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价值判断。三是加强平台管理,制定发布审核制度,坚持“三审三校”,确保发布的内容正确无误。实行专人管理制度,把握各平台账号的安全,掌握学生的关注热点和网络舆论导向,及时报送总结分析结果,为“云”思政教育的顺利推进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张德伟. 疫情防控背景下开展大学生“云·小班思政课”的思考[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0(10):208-210+216.
[2] 陈保玲,周宁,储德银,等. 疫情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升路径研究——基于安徽省四所高校大学生思政状况调查[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21,25(02):113-118.
[3] 王灿运,杨建峰,吉翔. 疫情下基于互联网+VR技术的“三方融合、四维贯通”高职一体化教学研究[J]. 科技经济导刊,2021,29(22):118-120.
[4] 王朝朝,牛立蕊,朱思慧,等. 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途径及作用[J]. 现代商贸工业,2021,42(22):155-156.
[5] 刘冰. 疫情背景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0(02):107-110.
[6] 张东宾. 艺术院校的抗疫实践对高校思政工作的启示——以首都几所艺术院校为例[J]. 北京教育(高教),2021(04):79-81.
[7] 俞珂瑶,马向东. 疫情防控背景下高校校园新媒体思政功能的激活与运用[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1,37(07):27-29.
(荐稿人:李怀俊,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与工程机械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陈华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