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强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管理系,山东 聊城 252000)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疏导机制、危机干预机制以及塑造健康心态等方面进行了深刻论述,其观点鲜明独特、思想深邃,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重要的理论遵循。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指出,要加大心理健康问题基础性研究,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科普工作,规范发展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服务。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上,强调要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同年,教育部等22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1],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任务要求;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12月,中共教育部党组发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2],将“心理育人”纳入高校“十大”育人体系。2018年7月,教育部党组印发《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3],明确提出健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覆盖。2020年5月,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4],将促进心理健康置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日常教育体系之中,明确了心理育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协同育人定位。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的中共十九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中,又将“人民身心健康素质”列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因此,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统一,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育学生健康心态责任重大,是新时代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校园安全稳定,高校要培育适合学生成长的心理育人模式与项目,注重服务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随着社会对心理问题的关注,国家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各高校都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育人模式、体制机制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育心效果突出,大大提升了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取向,养成了良好心理品质。但就目前调研来看,大部分高校在心理育人工作上,还存在问题。
大部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集中于传统式的育心模式,主要依托课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心理咨询等方式进行,重在心理知识的宣传和心理问题的疏导,对心理问题预防措施较少,也没有形成系统性的、可推广的育心模式。部分高校的机构设置、政策保障不健全,更有甚者将全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全部系于某几位专职心理健康教师,从体制上、形式上赋予了专职教师不可能完成的重任。高校打造全员心理育人的育心机制不健全、实施措施不到位、顶层设计不充分,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缺乏从整体角度进行宏观的把握。师生之间、部门之间融合度不够,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合力不够,教育资源也未达到最优配置,整体利用程度不高。
供给与需求是对立统一的,在教育领域需求侧与供给侧相伴而生。调整好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供需结构,实现供给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相辅相成,才能让高校育心工作相得益彰,达到供给创造需求,需求倒逼供给,良性互动,促进高校心理健康可持续发展。
各高校尤其在高职院校中,大学生心理普遍存在问题,部分同学心理“亚健康”,存在的抑郁症、学业焦虑等急需高校通过相关手段“诊治”。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在有效供给上存在差距,主要表现在:
第一,由于师资力量匮乏,在教学模式上,大部分高校主要以大班集体授课为主,授课质量差,教学互动不足,育心功效一般。
第二,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组织上,部分高校主要用报告会、培训班、讲座等“一对多”的形式,活动形式不新颖,学生不感兴趣,参与度不高,“疗心”效果不显著。
第三,在心理咨询服务上,高校心理咨询师专业从业人员数量较少,从业人员技术能力不一、预约周期长,为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的及时性低、效率不高,心理咨询效果难以保障。
第四,在新媒体时代,高校对网络心理育人的途径开发程度不高。由于新媒体思维的缺失,使得高校没有在利用新技术开展心理育人工作中抢占先机,建立全面的网络教育、咨询、互动、预警平台,强化新媒体在心理育人模式中的全面开展已经迫在眉睫。
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显然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生需求不相适应,需求侧与供给侧结构失衡。
就调查显示,担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主要由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或者辅导员教师来承担,而现实状况是这两类教师日常事务相对较为繁杂,除了处理学生管理相关事务外,还要承担其他业务,很难做到聚焦主责主业。再就是高校大多数心理健康教师虽然熟悉学生工作,职业道德高尚,但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相对来讲重理论轻实践,心理辅导能力相对匮乏。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对教师的专业素养、综合素质和操作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师培训和培养,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才能更好引导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受传统思维的影响,大众往往将心理育人工作视为学校的育人任务之一,忽视社会尤其是家庭环境对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培育学生健康心态,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等各方的积极参与,建设“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育人机制。从高校方面来看,部分教师对育人职责认识不到位,把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等割裂开来,没有形成联合育人的合力。
“心理育人”作为高校“十大育人”体系之一,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高校通过打造“一个目标”“双育理念”“三维互动”“四级体系”“五重保障”“六项举措”的“123456”心理育人模式,落实“一心五环”、靶向治疗的育心方式,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做出积极贡献。
新时代高校要把“育心铸魂”作为心理育人工作的主要目标,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营造良好氛围。在心理育人过程中,高校要着重从学生的身心实际出发,在遵循个人心理成长规律和育人规律的基础上,多维度、多方式、多途径实施心理育人工程,有方向、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积极心理引导,缓解心理困惑,开发心理潜能,提高心理品质,促进人格健全,培育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新时代的高校人才。
学生健康心理的养成不仅需要学校教育的努力,更离不开家庭的影响,大力实施家校联合心理育人工程,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形成育人合力,能够更好的找到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源,对改善学生心态、治疗学生心理疾病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一,强化学校与家庭综合发展理念,建立完善学生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档案、定期“线上”家访、邀请心理专家分享育人方法,切实拓展家校联合渠道,让家庭育人理念“走进来”,让好的育人方法“走出去”,帮助学生转变角色,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第二,权责明确,学校以多渠道、多形式、多内容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心态,坚定学习意志,增强理念信仰,树立爱生活、爱生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家庭把握正确的教育方式,营造学生成长的良好氛围,力求家校对出现心理危机的同学起到事前预防、事中联动、事后共责的有效教育机制。
学生健康心理的培育,需要加强与社会机构的合作、与其他高校的经验交流以及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
第一,强化学校与社会机构的合作。要充分依托本地医院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师协会等组织和学术团体的力量,建设在本地区具有引领与辐射作用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示范中心,充分利用心理卫生协会等平台,开展专业培训、业务交流和社会服务。
第二,强化各高校之间的经验交流。根据不同高校学生的不同层次水平,联合交流单位,不定期开展线上线下育心工作经验分享、育人特色模式分享,共同探索新时代心理健康育人内涵、育人模式与体系化、系统化的活动育人途径。
第三,加强学校师生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形成“教育结构网络化、教育模式特色化、教育途径多样化、教育人员专业化、教育流程规范化”的心理健康工作特色,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辅德怡情育心功能,满足学校师生的心理健康需求。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复杂的工程,知识性、专业性较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坚持合理、适宜的方式方法,贯彻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原则。
第一,坚持科学性与实效性相结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讲话为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心理健康教育规律,科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务求心理育人工作取得实效,增强学生心理素质。
第二,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为方法论,辩证看待矛盾的两面性,让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面向全体学生开展的同时,兼顾个体差异,做到分类、分层、分级、“点对点”开展心理咨询与教育。
第三,坚持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结合,充分发挥医院心理医生、心理指导中心、各二级学院专兼职心理健康导师、朋辈辅导员的主导作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觉参与到心理排查与咨询、教育与治疗中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实现学生心理自我调适。
第四,坚持发展性与预防性相结合,充分利用新媒体、主题班会、专家讲座、心理课堂、专题网站等途径,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和传播,重视及时疏导,加强预防干预,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高校心理育人模式的构建,离不开组织领导、队伍建设、制度体系和经费等来“保驾护航”。
第一,在组织领导方面,高校成立以党委书记、校长为组长的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推进,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育心与育德相结合,落实“123456”发展型心理育人模式的构建,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与心理健康素质共培养、同提高,培育新时代适应社会发展的大学生。第二,在队伍建设方面,强化专业教师、外聘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心理委员等工作队伍的统筹规划,分专题、分类别开展业务能力培训,提升分析和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能力;完善心理教育专家、经验丰富教师与新教师、学生主要干部“一对一”“传经送道”,增强“把脉问诊”本领。第三,在制度体系方面,完善融合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平台保障“五位一体”的心理育人机制,大力实施“三全育人”下的“育心工程”,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有力支撑;完善“宿舍心理信息员—班级心理委员—学院辅导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四级”快速危机预警防控体系,发挥“四级”预警防控体系和学生闭环式信息上报系统作用,摸排学生心理状况,科学研判,细分问题类别,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第四,在条件保障方面,建设预约接待室、个体咨询室、团体活动室、沙盘游戏室、音乐放松室、情绪宣泄室、心理测评室、认知调节室、体感放松室、培训督导室、图书资料室等各类室内功能室和高空、中空、地面、障碍等室外素质拓展基地,推动二级学院心理健康辅导站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突出和强化二级学院及学生主体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地位和功能,组织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预防、发现、甄别和转介学生的障碍性心理问题,进行心理危机的防范和初步干预。第五,落实专项工作经费,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
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需要注重课程体系建设、塑造品牌活动、网络思政育人、心理预防干预、科研项目研究等各项内容协同推进,共同打造心理育人统一体,更好地适应和满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需求,扎实推动心理育人工作落到实处。
第一,突出知识普及与意识教育协同推进,不断推进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手段、增强课堂实效,创建融合教学、实践、咨询于一体的教学模式,建设必修、选修等课程,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全覆盖。
第二,强化精品教育和特色活动协同推进,注重充分运用革命文化、地方文化、传统文化、先进文化“四化”内容对大学生心理育人的有效渗透,充分挖掘心理育人智慧,实现“养身、养心、养性、养德”并重,结合学校校情,创建心理健康研修路线,打造“红色文化信仰践行”“自然绿色疗心实践”等游学育心活动,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品牌活动影响力。
第三,打造大数据共享和网络服务协同推进,充分利用学校网络一体化建设,打造学校掌上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实现学生手机完成心理测评、活动报名、心理咨询、我来帮你、自我成长、心理课堂等服务模块,拓宽心理健康教育载体。
第四,加强全面普查和分类排查协同推进。在大一新生入学就开展全部大学生心理状况普查,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信息;之后,再根据普查结果分类、分级别开展心理调查,细化心理问题类型,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问题诊断与治疗。
第五,着重有效防护和主动干预协同推进,在课程、讲座普及健康教育知识外,还要切实把心理危机预防干预工作落到实处,制定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五星级分类标准,做出相应的干预意见和建议,给予后续跟踪指导或转介医疗机构治疗,提高及时预警和危机干预的实效性。
第六,开展科学研究与工作实践协同推进,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以学生的参与、体验、感悟、心理成长为途径推进项目的实施;要结合高校实际,从心理健康课的精心设计、心理健康辅导的创新性、心理咨询室的文化建设与设计、对个别学生进行心理干预与调试等课题中,健全研究组织,将研究成果内容形成项目论文与报告,在核心期刊等发表成果,促进理论成果转化应用。
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实施主体,高校应主动承担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身心健康的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在“三全育人”理念下,按照全员参与、全程关注、全方位实施的要求,创新与实践“123456”发展型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
第一,倡导全员育人,共同守护心灵成长。开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发挥专业心理咨询师的专业才能,还要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队伍,学工队伍、学生骨干、管理人员、任课教师都是对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有力补充。只有全员参与,相互配合,营造好心理健康的育人氛围,才能更好守护好学生的心灵和成长,完善“心理科学研究、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与危机干预”三级心理育人,联合高校或者心理协会等多个心理咨询与研究机构为第一级,科学运用相关学科资源优势,深入研究当前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趋势和途径;以学工部、校团委等为第二级,组织开展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生活动;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中心、校医院、保卫处等为第三级,针对学生中可能出现或已经出现的心理危机事件进行有效干预,形成了“人人参与、部门协作、校院互动”的工作格局和系统科学的工作制度,保障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业、有效、有序的运行与发展。
第二,实施全过程体现,环环提高心理素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和中心环节,发挥资源整合优势,把心理育人的基因融入到课程、文化、实践和育心等环节,基于高校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后三年的学生、职业人和社会人三阶段成长需要,构建符合学生成长、成人、成才需要的“四阶递进”心理健康教育育心体系。以高职高专学生为例,将学生六年的心理健康教育规划为:第一阶段(第一学年)通过第一、二课堂的模块化课程开展通识性心理健康教育,夯实基础理论与技能;第二阶段(第二学年)通过第二课堂校园实践活动开展个性化需求的心理健康教育,挖掘并提升个人潜能;第三阶段(第三学年)通过心理健康项目实践及实习等第二、三课堂,提升职业化心理素养;第四阶段(第四至六学年)通过社会课堂锤炼社会化健康心理素质。
第三,做到全方位保障,处处营造育人环境。高校大学生除了学业外,还会面临综合测评与奖学金评定、贫困生资助、勤工俭学、学生组织建设与管理、校园活动、志愿服务、专业技能比赛等各方面,通过调研发现,因心理问题导致学生退学、休学的占了30%以上,因此,高校要充分利用各种育心载体,强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方位实施育心工程,切实将心理健康教育寓于教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中,构建积极乐观向上的校园环境和教育氛围,为大学生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总之,学校立足于“三全育人”模式,将其有效运用到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结合自身实际构建了“123456”发展型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实现育智与育德、育人与育心的有效融合,不断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助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