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欺负中的受害者行为机制探究

2021-02-13 17:05璐,吕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实施者旁观者受害者

于 璐,吕 丹

(重庆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重庆 沙坪坝区 401331)

1993年挪威心理学家Olweus[1]提出了欺负行为这一概念,欺负是指个体受到一个或一群同年龄人有意地、反复地、持续地的攻击行为,使个体心理或者身体的受到伤害。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社交网络的流行,传统欺负发展出了新的形式,即网络欺负(Cyberbullying)。网络欺负是指难以自我保护的个体受到一个人或一群人通过电子媒介对其进行的一种攻击行为 ,这种攻击行为是有意的、反复的和长期的(Smith, Mahdavi, Carvalho et al. 2008)。[2]网络欺负的类型有很多,在以往的研究中,不同学者对网络欺负的形式的划分有所不同。国内学者陈钢将网络欺负的形式分为八种:包括恐吓(threatening)、谩骂(flaming)、骚扰(stalking)、诋毁(denigrating)、嘲讽(taunting)、揭私(outing)、排挤(excluding)、伪装(masquerade)、附和(following)。[3]国外研究者Peter K. Smith则认为网络欺负有攻击、恐吓、诽谤、骚扰、人肉搜索、网络伪装、网络隔离等等多种不同的形式。[4]相比于以往的传统欺负,网络欺负所面临的环境会更加的复杂,国外学者在对网络欺负进行研究时,认为网络欺负有六个不同于传统欺负的特征:(1)意图(intentionality), 即受害者感受到他人对自己的行为是有意的伤害自己;(2)重复(repetition),即伤害行为的反复多次的进行;(3)力量的不平衡(power imbalance), 是指受害者与实施者之间存在社会力量上的一种不平衡;(4)匿名性(anonymity),即用户不以真实姓名或信息在网络媒体上活动;(5)可及性或可访问性(accessibility)在网络上所呈现的的信息是能够被其他用户查阅浏览;(6)公开性(publicity),即所有信息是公开的同时是便于传播的。[1][5]在这六个特征中,权力的不平衡在欺负行为中非常重要,在相对于传统面对面的欺负方式,它在网络欺负中表现的似乎并不那样明显。网络欺负作为一种新型的欺负方式,它与传统欺负一样有着巨大危害。网络欺负不仅通过网络言论直接影响受害者的身心健康,同时还能通过发布与受害者相关的信息的方式,[6]损害受害者声誉、影响受害者现实中的人际交往,间接的影响受害者的身心健康。多项研究表明,网络欺负不仅能使人产生身体、心理以及社会问题,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严重的甚至会导致自杀。

一、受害者的人格行为特征

(一)人格特征

虽然大量研究表明,欺负会使人会患抑郁症和焦虑症,但也有大量实证研究指出,被欺负与长期的不良心理和身体问题有关。[4]而网络欺负的受害者一般具有自我概念模糊、低自尊、焦虑、敏感悲观及保守等人格特征。[7]自我概念清晰有助于缓冲个体压力,而不清晰的自我概念可能导致更大的压力。研究指出,压力是影响受害者产生身心问题的重要因素。根据一般压力理论(General Strain Theory, GST),当个体自我概念清晰性水平较低时,价值目标不明确,进而会表现出不稳定的行为模式和人际关系模式,导致个体难以维系良好的人际关系,社会适应困难从而面临更大的压力,拥有这一特征的个体,在遭受网络欺负后会产生更多的负性情绪。而个体的自尊水平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自尊影响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性,低自尊的个体更倾向于使用忍受、逃避、自我责备等情绪应对方式。因而,在遭受网络欺负后,更多的会否认自生价值,对生活失去希望,采取更加消极的应对方式。陈冲等人(2010)的研究发现,在应激性生活事件和自杀意念之间自尊起了中介作用;[8]具有较高的自尊的个体有更好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和心境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减少其自杀意念的产生。而对于保守的个体,他们表现为不善于表达和倾诉,在遭受网络欺负后很少寻求家人、朋友的帮助,而在面对外来事件时会更加紧张并产生更多的压力。

(二)行为特征

1.信息披露。虽然社交网络的使用对于人们维系友谊扩大社交圈有积极作用,但过度的自我暴露则可能会引发网络欺负。国外学者提出“受害者沉淀”(victim precipitation)(B.J. Tepper et al.2006)的概念,[9]是指受害者的某些行为引起了潜在肇事者的不必要的注意,增加了个体受害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通过受害者对技术的使用不断表现出来。具体来说,高频率和有风险地使用技术增加了个人受害的可能性。

2.信息安全与保密。不少研究证实青少年SNS用户遭受网络欺负其重要的风险因素之一就是青少年群体普遍存在的信息安全意识薄弱以及信息不安全行为。网络受欺负者,往往轻信网友的言论,使自己的真实信息泄露,从而使得双方在权力上的不平衡增加,从而增加了被欺负的风险。

3.社交边缘。网络欺负有时是线下欺负的延伸。[7]在同辈关系访谈发现,在实际生活中,大部分遭受网络欺负的青少年,往往也并不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其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难以融入集体的性格使他们更可能成为欺负的对象。同时,社交关系也会影响到他人是“伸出援助之手”还是“再加一把火”。研究指出,当旁观者与受害者的关系熟悉时,可能会安慰受害者,挑战事实者;[5]与实施者更加亲密和熟悉时,她们更倾向于加入欺负行为。

二、受害者在网络欺负中的行为机制

(一)受害者对网络欺负的感知

在以往对网络欺负进行定义的有关研究中,大多是从实施者的角度进行的。虽然不少研究者指明网络欺负有着一定的认定标准,但某一次网络欺负事件何时开始我们一般不能准确的确定。而网络欺负从何时开始,只有当受害者感知到“我受到了伤害”网络欺负事件才能被清楚确定。而对于受害者的感知,研究指出,受害者的感知结构基于三个标准——权力的不平衡、意图性和公开性,这三个标准的界定可能在不同的情境中发生变化,但最关键的因素——意图性是不变的,即受害者感受到实施者行为的伤害意图。

在实际生活中,社交媒体的交往是人们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在人际关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网络欺负更有可能发生在年轻人群中,因为年轻人群更多的使用社交网络、共享技术资源,同时他们对频繁使用互联网持积极的态度和信念,认为网络社交是他们自身经历和人际关系的延伸。[7]一些受害者,在网络欺负的开始阶段,他们不能准确的感知到自己是已经变成了网络欺负的受害者,甚至把它视为一种社交和玩笑,从而错失了最好的制止时机,促使了事情的进一步恶化。因此,在社交媒体交往过程中,需要我们要保持对个体行为意图的敏感性。

(二)受害者的应对策略

应对是指个体有意识的调节自身的内部状态、情绪和改变外部情境等来减少威胁。研究指出,有效的应对策略不仅能帮助受害者在精神上应对欺负,而且有助于预防和阻止欺负。同时,有效的应对策略可以将冲突转化为相互理解的问题,而破坏性的应对策略会以消极的方式转化冲突,导致冲突升级和消极的后果。而在下文中主要专注于受害者的应对策略以及应对策略对受害持续性的影响。

针对网络欺负的应对方式有很多,包括告诉父母、朋友寻求他们的帮助;告诉网站管理员;忽视问题;直接反击欺负者;报复;默默忍受;停止使用账号等等。针对多种应对方式,在之前的研究中,学者对其进行了划分。国外学者Frydenberg 和 Lewis (1996)根据经验确定了三个应对领域:(1)解决问题,其风格的特点是解决问题的同时保持乐观态度和社会联系;一方面专注于解决问题,另一方努力工作、取得成就、投资亲密朋友、关注积极方面等策略。(2)向他人求助,此种风格以向他人寻求支持为特征,包括寻求社会的支持、寻求专业帮助等策略。(3)非生产性应对,这一策略与无法应对相关联,包括逃避、担忧、忽视问题、自我责备和保持自我等策略(Frydenberg,2004)。Perren, S.; Corcoran, L.; Cowie, H.et al.(2012)在研究中描述了与网络欺负有关的几种应对策略:包括对抗、技术解决方案、支持性策略和回避性策略。E. Whittaker, R.M. Kowalski(2015)和 S. Horner, Y. Asher, G.D. (2015)则将应对方式归为:问题聚焦(报告给权威并要求去停止欺负),情绪聚焦(回避、忍受),报复聚焦(计划报复并玩弄他人),而这些学者分类的细微差别可能在于研究时所针对的群体不同。[5]像Virginia L. Byrne(2020)针对大学生的研究中,将受害者的行为反应分为:以问题为中心,情感为中心以及特定网络技术中心。[10]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文章作者将网络欺负的应对策略划分为:自我成长性策略,防御性策略,回避(逃避)性策略。自我成长性策略是受欺负者在面对网络欺负时采用积极态度与行为面对问题,关注问题的积极方面,正确看待问题肯定自我,主动解决,同时发展良好的社交关系等;防御性策略集中于使自己免受伤害(包括要求欺负者停止,直接反击,维护声誉,计划报复,告诉家人朋友,报告给当局等);回避性策略则是一种消极的应对策略,表现为受欺负者什么也不做,忍受,忽视问题,责怪自己,关闭账户,调整隐私设置等。

(三)应对策略对网络欺负持续性的影响

1.应对策略对网络欺负持续性的影响

应对网络欺负的策略,被认为是改变网络欺负状况的尝试,可能会影响受害的持续性。[11]应对策略有效可以将冲突转化为相互理解的问题,而所采取的应对策略无效,则会以消极的方式转化冲突,导致冲突升级和消极的后果。根据以往的研究,受害者所采取的应对策略会受到欺负类型,欺负发生的群体,时间等因素的影响。但受害者实际采用的应对策略并不一定能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即受害者采用的应对策略不一定是阻止网络欺负的有效策略。那么受欺负者所采取的应对策略对阻止受害持续无效的原因有哪些呢?

2.应对策略无效的原因

(1)受害者的策略选择

研究指出,个体是否会成为持续或长期的受害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如何应对同伴的伤害和骚扰。在对不同网络欺负主体的研究中发现,有较大部分群体会选择回避性策略,如,科瓦尔斯基和林博(2007)观察到,在受到网络欺负的中学生中,最常见的反应是什么也不做。在对国外中学生的研究中,即便Smith et al. (2008)[2]研究指出“告诉别人”是应对网络欺负的最佳策略,但实际上,在只有少部分报告他们会把事情告诉他人;而对大学生的研究也发现,受害者不会向任何人寻求帮助,反而使用回避性策略(停用账号,调整隐私设置等),这不仅不能阻止事件,还会使他们与在线社区隔离。[10]

(2)减少旁观者的社会支持

旁观者在目睹网络欺负后一般会采取三种行为(安慰受害者与挑战实施者,忽略事件,加入欺凌),[4]除了旁观者自身的道德水平高低,公正的世界信念等,旁观者的行为也会受到受害者应对方式的影响。根据旁观者干预模型,旁观者做出干预行为有六个要点:注意到事件、解释为紧急、承担责任、知道如何帮助、提共帮助。首先,当受害者自身对欺负行为没有明显的感知,不将认定为遭受到欺负,那么旁观者则很难注意到欺负事件。其次,研究指出只有当受害者对欺负者报告或作出回应时,旁观者才会认为这种行为是严重的。当受害者对欺负行为采取回避策略,不主动寻求帮助,那么事件会被旁观者解释为“不影响”,从而降低帮助的可能性。同时,在网络欺负的过程中,受害者采取逃避或忍受的应对方式,会使得旁观者对背景信息很难进行判断,为避免因自己对信息的误会所实施的干预将欺负情况升级,[12]因此避免积极干预于提供支持。

(3)强化欺负者行为

在对网络欺负进行判定的过程中,伤害意图是关键因素,一方面是受害者感受到伤害,一方面是实施者是有意识的。当你面对网络欺负采取回避的方式时,欺负者的行为反而会加强。“例如,参与调查的人说,从欺负者的角度来看…这与意图有很大关系,即说欺负者有想以某种方式贬低你的意图,如果你没有受到影响,那是很好的,但是欺负者仍想贬低这个人”。[6]另一方面,受害者的回避行为(忍受,难过,责怪自己),会使欺负者的行为得到强化。默默忍受的受害者在面对攻击时可能会顺从(施瓦茨、道奇和科伊,1993),并通过屈服于对其资源的勒索和表现出痛苦和苦难的迹象来奖励攻击者(佩里、威拉德和佩里,1990),使得欺负行为持续发展下去。

三、启发

(一)个人要正确使用网络,谨言慎行

首先,个人信息安全意识薄弱与信息不安全行为都是导致用户遭受网络欺负的因素。其次,在有关网络欺负态度与网络欺负相关性的研究中,网络欺负会受到情境因素(例如,挑衅、攻击性暗示、挫折来源、外部制裁)以及社会环境限制或提供攻击性行动机会的程度的影响。因此,在网络社交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避免给别人造成挫折,避免挑衅别人,也不要有攻击性的暗示。

(二)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

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得到更多的社会支持。不论是网络社会支持还是线下的社会支持,都能够降低我们遭受负性生活时间后的负面影响,包括缓解压力,降低抑郁水平等。根据国内学生者景永昇和李瑛研究,网络社会支持与现实社会支持之间不仅具有显著正相关,同时网络社会支持对现实社会支持的具补充作用(景永昇,李瑛,2012)。一方面,网络社会支持对个体健康具一定的有积极作用,它不仅能降低个体抑郁水平,还能缓解各种由疾病和障碍造成的社会心理影响(Coursaris & Liu,2009),而另一方面,社会支持能调节负性生活事件及其导致的不良结果间的关系(Cohen,2004)。

同时,交往对象的亲密程度会对个体的孤独感起调节作用。研究表明同伴关系在网络交往与孤独感中起到了完中介作用,首先网络受欺负事件中,受害者往往遭遇更多的线下同伴关系问题(von Marées &Petermann,2012),导致线下社会支持的减少,而通过网络交往,能提高同伴间的关系质量从而间接的降低青少年的孤独感水平。因此,建立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我们避免网络欺负的有效途径。

(三)提高对应对措施的认识,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国外关于大学生网络欺负的相关研究指出,大学生受害者不会向任何教师和工作人员寻求帮助,反而是通过技术应对策略(调整隐私设置、注销账号等)。[10]在国内的研究中也发现,受欺负者往往不会主动向他人寻求帮助,其可能的原因是认为求助可能使自己再次受到欺负,或者因求助不当而可能导致歧视,或者别人不愿意帮助自己等。这需要我们提高认识,增加积极的应对策略,提高应对网络欺负的技能。

(四)强硬反抗态度和积极追责

在遭受欺负后,保持沉默,不对自己的权利进行维护,只会加剧事情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要积极的采用强硬的手段坚决的维护自己的权力。在实际的生活中,网络欺负的实施者是自生具有人格上的缺陷,具有不道德品质,网络的去抑制并不是她们实施欺负的原因,因此以增强她们同理心的方法不可行,这时需要更加强硬的应对措施,能使实施者意识到自身行为的严重性以及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猜你喜欢
实施者旁观者受害者
安全生产没有旁观者
“最关键”的施工力量——决策者、执行者与实施者
旁观者之眼:外媒视角下的吴忠信主持十四世达赖坐床
受害者敏感性与报复、宽恕的关系:沉思的中介作用
儿童雾霾的长期受害者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失灵探析
关注恐怖主义受害者
说局
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