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建设视域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的构建

2021-02-13 05:45谢红翠董金权
宿州学院学报 2021年11期
关键词:文科专业建设

李 飞,谢红翠,董金权

1.安徽工程大学人文学院,安徽芜湖,241000;2.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1100

社会工作是秉持利他主义价值观,以科学知识为基础,运用专业方法,帮助困难群体,解决其生活困境,协助个人及其社会环境更好地相互适应的职业活动[1]。而要充分发挥社会工作作为一种职业活动所具有的这种助人功能,必须依靠宏大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2017年1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加强专业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为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围绕专业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议题,学界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讨,大致分为以下三种:一是需求说,持此观点的学者认为,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应关注现实人才需求,如马凤芝[2]分析了需求视角下的军休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孙晓珍[3]分析了职业化需求导向下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及其课程建设。二是本土说,持此观点的学者认为,作为舶来品的社会工作专业,应关注其人才培养的本土化实践,如丁慧敏[4]分析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本土化模式和对策;张莉萍等[5]则以珠江三角洲为例,分析了社会工作督导人才培养的本土化经验。三是特殊说,持此观点的学者认为,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应关注不同培养主体的特性及其影响,如李细香等[6]分析了地方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赵晓霞等[7]分析了西部农林高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

既有研究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富有启发意义的理论与实际应用价值,但既有研究多聚焦于某一方面的局部分析,未能关注具体教育议题与整体教育政策的关联性,即未能揭示国家教育总体性要求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指引,不利于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时代性与针对性。因此,本文基于新文科建设的时代要求,系统构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路径,努力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嵌入国家学科发展的宏观战略中,实现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与国家教育总体性要求的良性互动。

1 新文科建设的相关议题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指出,要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并且要建设一流本科教育,深入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同年4月,教育部等13部门联合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全面推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提高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一场高等教育“质量革命”在全国兴起。聚焦新文科建设,关键是要把握其时代背景、内涵及其核心任务。

1.1 新文科建设的时代背景

新文科建设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与时代背景密切相关。政治上,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国际局势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日益突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固守冷战思维,肆意践踏国际规则,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和平发展道路横加干涉,对民族国家发展形成新的威胁。经济上,以区域保护主义、民粹主义、种族主义为代表的反全球化活动猖獗,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产生诸多消极影响。根据世界银行2020年第六次全球经济展望报告,全球经济在2020年收缩了5.2%,这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技术上,以人工智能、大数据、5G应用等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正深刻改变着人类社会发展进程,既对社会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发展策略等方面产生宏观影响,亦对涉及人们工作、生活、休闲、医疗等日常生活产生微观效应。如5G技术进一步强化了“时空分离”,在带给人类诸多便利的同时,亦使社会关系进一步从地域性关联中“脱域”,人类社会日益沦为原子化社会。在这种政治的、经济的、技术的时代背景影响下,作为人类社会发展重要推动力量的人文社会科学必然要主动求新求变,以积极回应时代声音、破解时代难题。

1.2 新文科建设的内涵

回顾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过度西化和量化是无法回避的问题,以至于部分学科对西方学术研究产生了很强依赖性,无法精准而有效地回应中国社会发展现实关切。同时,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形成了博大精深、多姿多彩的文化体系,是东亚文化圈的文化宗主国。现实学科发展与历史文化基因的断裂不仅是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巨大浪费,亦是对中华民族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阻碍。因此,新文科建设就是要结合中国历史人文发展实际,构建中国特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范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实现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这一论述为新文科建设指明了方向,新文科建设要立足中国化、世界化、时代化,全面提升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及其教育的创造力与竞争力[8]。

1.3 新文科建设的核心任务

人才培养和知识生产体系创新是新文科建设的两大核心任务[9]。在人才培养方面,新文科建设涉及文科教育改革,旨在打破文科教育的惯性模式,提倡运用新理念、新思维、新方法全面提升文科教育质量。要树立以学生为本、以成果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理念,既关注学生现实需求与成长规律,亦讲求能力与素质培养并重。要树立学科发展、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有机融合的教育思维,通过学科交叉、学科融合,集合各学科优势与资源,突破由专业分化而形成的专业沟壑,运用更加广博的学术视野和开放的问题意识,为学生构建更加契合社会发展需求的综合性训练体系[10]。要探索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积极吸纳现代科技知识与思想,标准化、系统化教育教学过程管理,优化升级课程体系、教学体系、评价体系,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学术研究能力以及实践应用技能,培养有创造力、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治理人才。就知识生产而言,伴随着全球本土化与协同创新集群的兴起以及大学与社会的深度合作,知识生产逐渐从精英生产模式转变为公民社会生产模式,知识生产不再是制度化的学术共同体的专属权力,作为知识用户的社会大众也被吸纳进知识生产过程当中而成为知识生产主体。从价值层面来看,知识生产由目的合理性演化为价值合理性,知识生产回归对人的关注。因此,新文科建设要进行知识生产体系创新,将知识生产主动勾连人们的日常生活世界,正如利奥塔尔所说的,人们所使用的知识一词不仅代表着全部指示性陈述,其中还包含着倾听、做事、处事等意义。

2 新文科建设视域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

新文科建设既源自解决人类社会发展问题的现实需求,又源自服务国家战略的客观需要。前者主要指经济发展与全球化、技术迭代更新等因素,如同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福祉,另一方面也引发了环境污染、生态失衡、信仰危机等负面效应,需要集合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专家的智慧加以共同应对。后者主要指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大批具有全球视野、世界眼光、“一精多会”“一专多能”的高素质复合型、融合型人才,迫切需要文科在内的智力资源的有力支撑。基于新文科建设视域下的重新审视和反思,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也面临着一些亟待破解的发展困境。

2.1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动力不足

佩恩[11]在其著作《现代社会工作理论》中指出,社会工作由三种力量建构,并推动其发展,分别为社会工作者专业的力量、案主的力量以及社会环境的力量。佩恩的三种力量说为分析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动力不足问题提供了基本思路与框架。具体而言,首先,从社会工作者专业的力量来说,由于薪资待遇、晋升空间、社会声望等方面的制约,社会工作者作为一种职业门类仍未受到社会大众的较高青睐,不仅难以吸引高素质人才加入社会工作者队伍,而且现有人才队伍流失率较高,严重削弱了社会工作扶弱济贫、助人自助的社会使命与专业使命。其次,从案主的力量来说,由于社会工作专业价值及其核心理念的普及性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社会大众往往对社会工作存在诸如“社会工作就是社会中的工作”等误识,作为案主的服务对象更多关注的是社会工作者做了什么,而不是社会工作者给予了什么,将社会工作者等同于社区工作人员,倾向于向社会工作者提出经济补助、工作介绍等实际要求,对社会工作者的工作提出了重大挑战,这些实际要求常常超出了社会工作者的工作边界和能力范围而难以实现[12],以至于大大降低了社会工作者在案主心目中的认可度及其附属的口碑效应。最后,从社会环境的力量来说,“小政府—大社会”的社会格局尚未形成,社会治理依然延续着“政府全能管控”的模式,政府俨然扮演着“全能大管家”的角色,政府期望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发挥更多作用,然而社会组织发展仍面临人、财、物等方面的桎梏,社会组织力量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

2.2 高校社会工作专业设置动力不足

专业设置是高校学科建设与自身发展的核心议题,直接决定着高校办学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13]。在政策引导与社会发展的双轮效应下,国内高校曾掀起一股增设社会工作专业本科或硕士点的热潮。然而好景不长,近年来,不少高等院校开始停招或撤销社会工作本科专业。2017年,中山大学停招已开办16年的社会工作专业本科,引起校内外的强烈反应和讨论。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脱钩、人才供需比失衡、人才培养乏力等不利因素,人文社会科学部分专业就业对口率偏低,其中以社会工作专业最为突出。2011年,麦克思研究院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就业对口率仅为29%,在就业对口率最低的本科专业中排名第一[14]。与此同时,近年来,社会工作专业也处于报考的冷门,不少考生和家长对社会工作专业发展持消极态度。另一方面,在日趋白热化的高等教育竞争环境中,各专业第一志愿报考率、学科评估及其排名等因素成为高校专业设置的重点考察因素,在学术资本主义的强势作用下,社会工作等经济效益不明显的专业被置入边缘专业地位[15],无论在师资引进、经费支持、招生指标等方面均处于劣势,甚至被打入“冷宫”,失去继续开办专业教育的资格,专业办学处境艰难。

2.3 社会工作专业培养目标与教学体系失配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才需求结构正发生着结构性变革,即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日益成为市场的“宠儿”,倍受人才需求方的青睐。这种人才需求的结构性转向与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可谓“志同道合”,因为社会工作即是一门极具实践性、可操作性的应用型专业,是意欲借助人本主义伦理关怀和特定的专业技能实现对人的全面发展。然而,从实际办学情况来看,社会工作专业的培养目标与教学体系失配,甚至呈现断裂的状态。

首先,路径依赖之下的课程设计有待优化。一方面,依赖于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常常重理论轻技能,所开设的课程大多数为理论型课程,技能型课程往往被忽视。在课程形式的设计上重课堂讲授轻实际操作,课程教学的大部分学时被分配于知识讲授,而缺少专业实务训练。另一方面,依赖于国外现成体系,课程设计的本土化被遗忘。自社会工作专业开办以来,不少欧美社会工作著作和教材输入国内,为我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提供了先行范本。但是,如果只注重引进而不注重本土化反思,也即是缺乏对我国社会结构及其变迁的整体性考察,很容易陷入技术主义泥潭,而无法回应我国社会工作实践中所遇到诸多社会与政治议题[16]。其次,由于教学时间、技能等方面的限制,校外实践基地形同虚设。为了满足社会工作实践教学需要,高校常常与民政部门、福利机构、社区、社会组织等企事业单位共建各类实践教学基地。但是,实践教学基地的使用并未常态化、规范化,有的基至成为应付各类考核与评估的面子工程。最后,创新开放思维缺失,教学评价方法保守。对于课堂教学评价而言,大多数高校仍延续着传统的经验模式,缺少创新型评价方式,既无法更好地检验学生的知识吸收水平,亦无法因评价方式而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对于实践教学评价而言,评价依据、评价标准过于简单[17],甚至呈现主观性、随意性,未能形成科学的、系统的评议体系,实践教学效果难以有效检测,实践教学方法难以有效评估。

3 新文科建设视域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路径

聚焦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所面临的困境,积极回应“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时代教育议题,需要对现有人才培养框架进行整体而系统的反思,立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突破固有的制度瓶颈,着力构建符合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目标的人才培养路径,而新文科建设及其所饱含的活力正好提供了一种新的平台与视角。

3.1 激活与融合多元主体培养活力

面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动力不足的问题,需要运用新文科建设所蕴含的融合思维,既要激活政府、市场、社会等主体的人才培养活力,更要运用系统理念推动各主体的融合。政府是推动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主体,发挥着政策支持、需求提供等重要作用。要通过各种渠道促使政府认识到社会工作作为社会治理重要补充力量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推动政府不仅要给予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更多的自主权、话语权,而且要利用自身全方位资源及优势,向社会工作、社会服务领域提供更多的财政支持、就业岗位支持等。市场是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巨大动力来源,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规模等重要因素均受到市场的影响。要通过政策引导、经济激励、社会声誉鼓励等手段,促使市场主体将经济收益与社会效益有机统一,勇于承担起更多社会责任,积极将人、财、物投资于社会服务领域。社会环境是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外部支持因素,应通过舆论宣传、社会空间营造等手段,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通过“小政府—大社会”的社会发展格局,进一步提升社会工作发展的社会主体力量,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提供肥沃土壤。与此同时,应努力构筑“政府-市场-社会”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联动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成果共享、责任共担,为新发展阶段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跃升打下良好基础。

3.2 构建良好的学校管理环境与社会工作学科发展模式

在高校建设方面,新文科建设着力培养一流人才,注重高校内涵式发展,让高校拥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18]。为此,高校应着眼国家、社会未来发展需求,努力消除功利、浮躁等不良现象,坚决抵制高校排行榜左右办学,构建现代学校管理制度,不因一时名利或短期利益设置专业、谋划学科发展,努力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提供相对宽松、张弛有度的管理环境。在学科建设方面,基于新文科建设主张文文融合、文理交叉的学科发展理念,社会工作学科应突破传统的学科发展思维,既要积极寻求与政治学、经济学、心理学、教育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的融合,又要积极寻求与工学、理学、农学、医学等自然科学的交叉,形成“社会工作+N”的学科发展模式和科学研究方法。不断夯实社会工作学科理论基础,既要引进、消化、吸收西方社会工作理论,更要加强理论自觉,努力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具体国情汲取理论养分,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社会工作理论,为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强大的理论与知识支撑。与此同时,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5G技术、虚拟技术、仿真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出现,催生了以新科技为特征的融合型新业态,如互联网金融、互联金营销、智慧社区治理、大数据治理等风起云涌,这些新兴产业新兴业态急需一大批知识复合、学科交叉融合、实践能力强的新型人才。为此,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应积极顺应科技发展方向,主动将新科技新技术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开设“新科技+”社会工作课程,探索构建“新科技+”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

3.3 构建体验式教学体系,有机统一教学过程与培养目标

推进新文科建设,需要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遵循。因此,社会工作专业需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构建体验式教学体系,实现教学过程与培养目标的有机统一。体验式教学兴起于20世纪末,注重人的中心地位,强调以人的生命发展为依循,将尊重生命、关爱生命、提升生命等人本理念贯穿于教学过程,充分调查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让学生通过体验教师精心设计的活动或重新体验过去的经验,去感知、理解、验证和吸收教学内容。具体而言,社会工作专业体验式教学体系分为教学和评价两个方面。在教学方面,可以采用情境体验法、移情体验法、沉浸体验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项目教学法和户外拓展训练法,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充分激发学生内在潜能,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策划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显著提高。在评价方面,要从评价理念上加以突破创新,将结果导向型评价转变为过程导向型评价,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综合考察,比如,依据评价主体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点评;依据评价的不同层次,可以分为教师对小组的评价以及小组对个人的评价等。与此同时,还要从评价技术上加以改造升级,将现代技术手段融入评价当中,比如,运用线上教学平台全程记录学生学习过程、运用影摄录技术记录学生上课状态等。

4 结 语

新文科建设旨在回应高素质人才的时代诉求,为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基于新文科建设视角,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面临人才培养动力不足、高校专业设置动力不足以及专业培养目标与教学体系不匹配等方面的困境,阻碍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的发展壮大,削弱了专业社会工作在社会治理、乡村振兴、社会救助等方面的功能。为了改变这种困境,需要从三方面构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路径:一是运用新文科建设的融合思维,既要激活政府、市场、社会等主体的人才培养活力,更要运用系统理念推动各主体的融合;二是运用新文科建设的高校内涵式发展理念,构建良好的学校管理环境与社会工作学科发展模式;三是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遵循,构建体验式教学体系,注重学生的中心地位,使学生在体验中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将教学过程与培养目标有机统一。

猜你喜欢
文科专业建设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豆文科作品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