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渡边晴夫
(日本国学院大学 文学部, 日本 东京 163-8001)
比短篇小说更短的小说作为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出现于日本文学家的视野,是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1923年,从法国归来的作家冈田三郎写了几篇提倡conte(法语,意为短小说)的评论,发表了题为《二十行小说》的短小说。此后日本文坛对conte兴趣渐浓,《文章俱乐部》《文艺春秋》《文艺日本》《文艺时代》等杂志竟相刊登conte,川端康成、冈田三郎、武野藤介等作家发表了有关conte的评论。《新潮》杂志也于1924年、1925年两度在“新潮合评会”上论及conte,著名作家菊池宽、芥川龙之介、久米正雄、广津和郎、宇野浩二、千叶龟雄等人参加了有关讨论。在conte热中,作家中河与一在《文艺时代》1925年9月期上编了一组名为“掌篇小说”的特辑,登载了年轻作家的六篇短小说。中河后来回忆说,“掌篇小说”的名称,是他受到契柯夫“我想写能写在手掌上那么短的小说”一语的启发而想出来的。这一时期的短小说热,从1926年后半年开始衰退。
在此之前,1920年1月1日,菊池宽在《东京日日新闻》报上发表了题为《短篇之极》的评论,并且与此内容相同的文章又以《世界上最短的小说》之名发表于同年1月4日的《大阪每日新闻》上。菊池宽指出,在繁忙的现代,最合适的文学形式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读完的短篇小说;并且,他把哈巴特·霍利不到二百五十字的短小说《德军留下的东西》译成日语,作为典型实例在他的评论中加以介绍。从那以后,人们论述“掌篇小说”这种形式时,常常会引用或提及菊池宽的这篇评论。可是菊池宽本人并未有意识地提倡比短篇更短的新的体裁。
1920年1月6日,当时在九州帝国大学医学院学医的郭沫若,写了一篇很短的题为《他》的小说,发表在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上。郭沫若受到菊池宽《世界上最短的小说》启发,写下了《他》。对这一史实,我曾在前些年写就的《微型小说前史——菊池宽〈短篇之极〉和郭沫若〈他〉》里进行过论证。1919年,鲁迅写了《一件小事》,这篇作品被认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微型小说。东京大学教授藤井省三博士等人指出,鲁迅受到芥川龙之介《橘子》的启发而写下了《一件小事》。
菊池宽之于郭沫若、芥川之于鲁迅,可以认为是中日两国微型小说最早的交流。对此,我现在并无特别要加以补充的。
在中国,作为比短篇更短的体裁的名称,在“微型小说”产生之前,20世纪50年代末就已经有了“小小说”之称,这一情况众所周知。前些年,笔者从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收藏的杂志《小说世界》里发现,在1923年到1926年期间,该杂志登载了称为“小小说”的短小说,因而在拙著里指出,“小小说”的名称可以追溯到1923年[1]140。近年,年轻学者张春确定“小小说”名称在1920年已被使用。1920年《民生月刊》第三期登载《夫妇谐好》,标注为“小小说”;还有1921年的《半月》杂志,设《小小说选》《妇女俱乐部》等专栏发表小小说。可见,比我所指出的1923年早了三年,中国就有了“小小说”这一名称。
这里附带说说,《小说世界》是商务印书馆为包天笑、周瘦鹃等鸳鸯蝴蝶派作家刊行的杂志,发刊之际正当《小说月报》(1921年)由沈雁冰(即茅盾)任主编,成为文学研究会机关杂志之时。《小说世界》上登载的小小说与鲁迅的《一件小事》、郭沫若的《他》等作品相比较,娱乐性较强。《半月》是由周瘦鹃编辑的杂志,周瘦鹃担任《申报》副刊及《自由谈》《礼拜六》等多种报刊杂志的主编,还翻译过包括高尔基作品在内的欧洲小说,鲁迅曾给予他颇高的评价。
研究微型小说的专家刘海涛教授指出:“当时的微型小说和短篇小说没有分家,人们几乎是用短篇小说的构思方法来写微型小说,‘短篇小说化’的弊病明显地存在于当时的微型小说创作,因而,五四时期的微型小说创作终未成大气候,它好像刚刚冒了一个头,就走进了短篇小说里去了。”[2]8因此,当时虽然已经有了“小小说”这一名称,不过似乎还不能认为这一文学体裁业已确立。
在日本,短小说再次受到瞩目,是在1931年到1932年,即无产阶级文学运动中对“壁小说”(汉语称为“墙头小说”)的提倡。在这短短的两年里,产生了许多作品和评论。其中,“壁小说”和评论文章写得最多的是作家小林多喜二。20世纪90年代初,我写过有关“壁小说”的论文,后来又在拙著里专辟一章论述“壁小说”。近年还写了一篇题为《小林多喜二与壁小说》的评论,又补充了一些资料。
日本的“壁小说”传到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刊行的杂志登载了日本“壁小说”的译文,其后中国作家也开始了“墙头小说”的创作。其中情形,拙著曾为阐述,而最早指出日本“壁小说”和中国“墙头小说”的影响与被影响关系的,是孙犁1940年发表在《晋察冀日报》上的《关于墙头小说》一文。
张春以详细的调查说明了中国“墙头小说”的创作情况,而在张春研究“墙头小说”的基本资料中,大概也包含了拙著,因为他也论及了日本小林多喜二等人的创作和评论。通过张春的研究,可看出有许多作家曾经致力于“墙头小说”的创作,“墙头小说”的发展脉络得以比较清晰地呈现出来。
1958年,中国“大跃进”运动开始,为了迅速反映急剧变化的现实,小小说得到了提倡。作家老舍率先写了题为《多写小小说》的评论,继而又创作了小小说《电话》。巴金也写了《小妹编歌》,响应了写小小说的号召。许多工农兵作家参加了创作,在各地的文学杂志上发表小小说。根据1958、1959两年间发表在《萌芽》《新港》《作品》《雨花》《红岩》《文艺月报》《北京文艺》《北方》(1959年以后改名《北方文学》)、《奔流》《长春》《长江文艺》《安徽文学》《山花》和《人民日报》上的小小说作品的数目,拙著《超短篇小说序论》曾作出过如下判断:“据笔者所调查的十四种报刊杂志所刊登的小小说数目来看,1958年7、8、9月呈上升趋势,这一盛况一直延续到了1958年末,进入1959年之后,作品数目开始减少,步入退潮期。”[1]77“综上所述,小小说的创作高峰可以说是在1958年下半年至1959年初。”[1]78
上述判断,是在我统计了日本能看到的中国当时十四种报刊杂志上的小小说数目后作出的。其中,天津市的《新港》小小说的登载情况和其他杂志有所不同。《新港》从1961年9月和10月的合刊开始设立小小说专栏,不仅发表创作,也刊登评论,1962年4月期还登载了阿·托尔斯泰的评论《什么是小小说》,这一情况笔者已经写在了拙著里。
张春则主张当代小小说发展的转折点不在1958年末,而是在1962年。关于这一点,笔者希望能有机会跟张春进行商榷。
从1966年到1970年代前半期之间的小小说情况,张春叙述得很详细,可谓一大研究成果。
1950年代末期,日本的《埃勒里·奎因推理杂志》于1959年1月刊登了弗雷德里克·布朗的《模范杀人法》。在题目解说中,该杂志主编都筑道夫第一次使用了“Shortshort”这一新名称;而后这一名称迅速广被运用,不但推理小说方面的杂志,而且其他种种报刊杂志都以“Shortshort”这一名称登载短小说,可以说迎来了短小说的又一次大流行。关于这方面的情况,笔者也曾在拙著里进行过阐述。
在这一时期,中日两国之间还没有恢复邦交,中国的小小说和日本的“Shortshort”之间未见发生相互的影响,对此笔者现在也没有什么要补充的。
经过1970年代后期及1980年代直至现在,小小说、微型小说创作和理论两方面的发展情况,因为有了张春的详细调查而得以清晰,拙著的内容也得到补充;不过对微型小说的基本动向,对未来发展的看法等,笔者认为没有什么要改变的。
从1980年代到现在,已经持续了30年以上的中国微型小说的盛况,以及它对东南亚华语圈的影响,是值得注目的文学现象。确实这是为日本所无,而为中国所特有的现象。笔者一直在考虑这一现象的原因,可是除了编辑、作家、评论家、学者等人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庞大读者群的存在以外,还没有发现别的原因。现在微型小说作为拥有许多作家和大量读者的文学体裁,已经得到了中国作家协会的承认,微型小说已经成为鲁迅文学奖的颁奖对象。笔者期待着微型小说今后更进一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