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中宇
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疾病监测工作中,血液检验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而保证血液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疾病预防控制监测评估工作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因素都可能对检验血液标本采集质量造成影响,进而导致最终检验结果出现偏差。所以,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强化血液标本采集的技能水平,消除不利的影响因素,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为疾病预防控制监测提供充足的依据。
1检验标本不合格对检验结果的不良影响
目前,临床检验已进入仪器检验的时代,这也对血液检验中灵魂载体“血液标本”的质量有很高的要求。如果血液标本质量不合格,将会对检验结果造成不良影响。例如,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传染病、慢性病、职业人群等监测检验中,使用的采血管含有一定量的抗/促凝剂,需要和血液按照比例混合均匀,如果采集血液标本过多,抗/促凝剂用量不足,将会影响最终监测检验效果。即使只有肉眼不可见的微弱凝集,也会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如艾滋病、乙型肝炎的传染病的治疗效果评估;再如染色体、血小板计数在职业病监测诊断方面的评价等。如果血液标本过少,会导致血液成分过度稀释,也会发生检验结果偏差的情况。在不同血液检验项目中,需要使用的血液标本也有所不同,包括全血、血浆、血清等。其中,全血、血漿都需要抗凝处理,如果血液标本凝固,就无法进行相关项目的检查。此外,标本溶血也是一种常见的问题。由于红细胞被破坏,标本中红细胞内容物及碎片增加,均会影响检验结果,进而出现红细胞水平下降,白细胞分类不准确等问题。此外,血液标本溶血对于比色法等检测方法的应用也会造成不良影响,导致检验结果不准确。
2在检验血液标本采集技术方面进行提升
血液标本采集技术对于标本质量和最终检验结果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需要明确标本采集中技术性相关的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采集技能。比如在静脉采血的穿刺和操作方法上,不能单单看成是静脉注射的反向操作。血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如黏稠度较高等,因此为了确保血液离体后的质量,在采血和注入容器时,需要对时间、力度、速度合理控制。对于血液采集工作中的个体差异和环境变化情况,静脉血液流速及充盈情况不同,也不能采取固化不变的采血方法,而是要不断提升采血技能,避免影响标本质量。在采血静脉的选择方面,通常原则是从远心端逐渐到近心端,这在静脉注射中十分重要。不过在血液采集中,在穿刺进入血管后,还要顺利抽出足量的血液。而远心端静脉通常比较细小,血流量较低,可能导致采血时间延长的问题,还有可能发生针头脱出的不良情况。所以在静脉采血时,应当选择血流量比较大的静脉,确保能够在短时间内采集到足够量的血液标本。在血液采集之后,需要根据特定顺序注入到相应的容器中。在采血过程中,当针头刺入血管,机体的止血凝血机制就会启动,而采血针芯抽动血液,与针管壁摩擦,也会导致血液凝固加速。所以在采血后,原则上应当立即注入抗凝试管中,确保血沉、血常规检验准确,然后再注入无抗凝剂的容器。总的来说,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先抗凝血,然后再是非抗凝血。人体血液凝固时间仅为短短几分钟,因此整个采血过程必须保证准确无误、顺利快速。此外,血液注入试管的过程中,应当以不同颜色的管塞区分不同检验项目的试管,采用专门刻度标记或血液量标记明确的专用试管。
3在检验血液标本采集后要加强质量控制
在血液标本采集完成后,也要做好质量控制工作,需要按照血液检验项目的不同要求提前做好保存和运输血液标本的工作。在标本完成采集后,需要第一时间送到检验室检验。如果不能立即送检,也必须按照规定妥善保存,在有效期时间内尽快送检,避免血液标本发生变质。工作人员需要对不同检验项目的检验标准熟悉掌握,从而确保检验质量。例如在凝血酶时间测定中,需要在标本采集后1小时内检测。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中,标本需要在采集后3小时内检测,且标本处理中的温浴时间不能低于3分钟。血氨测定中,需要保证空腹采血状态,且必须在采集后30分钟内检测。如果是饭后采集血液标本,血氨水平将会异常升高。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中,标本采集后在冰箱中保存时间不能超过6小时。血气分析中,血液标本采集后需要隔绝空气,第一时间送检。根据不同的检验项目,对标本采集后的检验时间的要求也有所差异。因此,必须保证在规定时间内送检,避免血液标本变质而影响检验结果。
结论:血液检验在疾病预防控制监测工作中非常重要,而血液标本采集则是确保血液检验结果准确的先决条件。因此,在检验血液标本采集中,必须加强管理,保证采集到的血液标本质量合格,符合检验项目的相关要求。对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强化检验血液标本采集的技能,把握好相关技术流程规范,从而保证血液检验结果准确无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