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腔及双髂静脉超长段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诊断和腔内治疗1例

2021-02-12 04:21朱俊龙何延政何虎强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1年10期
关键词:双下肢双侧下腔

李 勤 朱俊龙 何延政 刘 勇 何虎强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管外科,四川 泸州 646000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临床上常见病及多发病[1],若治疗不及时或不准确,2/3的DVT患者将进展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post-thrombotic syndrome,PTS),通常表现为下肢肿胀、静脉性跛行、慢性疼痛、足靴区色素沉着及难愈性溃疡形成,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2],较多PTS患者症状和体征符合Budd-Chiari综合征,因此极易因误诊而延误治疗时机,由于目前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案,对于中重度PTS患者,保守治疗通常效果不佳。随着腔内介入治疗的发展,各种解决静脉阻塞和改善静脉反流的术式逐渐应用于临床[2],对于累及髂静脉的PTS患者建议首选支架置入,且中远期通畅率均为70%~90%[3],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PTS尤为重要[4-5]。

1 病历资料

女性,51岁,于2016年8月18日因双下肢肿胀、皮肤瘙痒症状加重伴溃疡形成来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患者主诉:双下肢肿胀20年,加重伴溃疡形成3个月。既往史:自诉20年前诊断肾炎,否认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肝炎、肺结核、疟疾及心脏病。追问病史,20年前,于广州某医院诊断为“左下肢DVT”,行取栓术(具体不详),术后出现右侧腹壁静脉曲张;7年前出现右下肢静脉迂曲扩张,伴足靴区色素沉着,患者所在地医院行右下肢浅静脉局部剥脱联合高位结扎术;6年前出现左下肢浅静脉迂曲扩张伴皮肤色素沉着及湿疹,于患者所在地医院行保守治疗。血管外科查体:双侧腹壁静脉曲张,双下肢肿胀伴皮肤色素沉着,双下肢足靴区溃疡,皮温及动脉搏动均正常(图1)。辅助检查:腹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显示,(1)下腔静脉肝内段及肾上段、肾段、肾下段下腔静脉、双侧髂总静脉重度狭窄,管腔显示不清;大量侧支循环开放,肝脏体积稍增大;(2)下腔静脉(平T12~L3椎体平面)腔内见纵行高密度影,双肾静脉显示不佳,左肾轻度积液。查血栓D-二聚体水平为0.65 μg/ml,纤维蛋白原水平为3.64 g/L。入院诊断:(1)Budd-Chiari综合征待诊;(2)结合DVT病史、相关症状及体征确诊为下腔及双髂静脉超长段深静脉PTS;(3)双下肢溃疡伴皮肤色素沉着。

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辅助检查,2016年8月20日先行右股静脉顺行造影未见右髂静脉显影,后行左股静脉顺行造影未见左髂静脉显影,双侧髂总静脉先行第1次球囊扩张(直径6 mm),后行第2次球囊扩张(直径8 mm),球囊扩张后造影见双侧髂总静脉显影不全,左侧髂总静脉显影比右侧更差(图2A),双侧髂总静脉行第3次球囊扩张(左侧14 mm×40 mm,右侧10 mm×40 mm,图2B),后行双侧髂总静脉第4次球囊扩张(左侧14 mm×40 mm,右侧10 mm×40 mm,图2C),球囊扩张后造影见双侧髂总静脉显影良好,血流通畅,下腔静脉近端未见明显血流信号,行下腔静脉第5次球囊扩张(20 mm×40 mm)后造影见下腔静脉显影可,血流通畅(图2D)。患者出院时体格检查示双下肢肿胀明显缓解,患者出院后,继续口服利伐沙班10 mg,2次/天,规范抗凝治疗联合弹力袜辅助治疗,门诊随访1年后溃疡创面愈合良好。

2 讨论

PTS是继发于DVT的常见并发症,主要表现为慢性静脉性症状和体征,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故其准确诊断和及时治疗尤为重要[6]。目前推荐Villalta评分法诊断PTS及评估其严重程度[7-8],确诊后根据其病情相关因素制定治疗方案。Villalta评分轻中度者,以保守治疗为主[9],Villalta评分重度或发生溃疡者可考虑外科干预[10]。对于PTS的外科干预主要在于解决静脉阻塞和改善静脉反流,重建血管通畅性,主要外科干预方法包括腔内血管成形术、内膜剥脱术、旁路转流术、自体带瓣静脉段移植术、交通静脉支结扎术、曲张静脉剥脱术和溃疡清创植皮术等[11-12],根据深静脉闭塞范围、再通情况、瓣膜功能和交通支逆流情况选择相应手术治疗方案。

随着腔内技术的快速发展,腔内治疗已成为PTS的重要手段,对于髂股静脉严重闭塞的患者,血管腔内成形术联合支架置入术对开通闭塞的静脉,维持远期疗效有重要作用[13-14]。研究显示,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和支架置入术处理累及下腔和双髂静脉的PTS是安全且持久,36个月的通畅率>85%,临床效果良好[15]。对于此类患者,在考虑开放性外科重建之前,应尝试静脉支架置入,但本研究中开通了闭塞血管并未置入支架,主要因为:(1)患者家庭经济较为困难;(2)球囊扩张后血液流速及血管形态良好;(3)没有合适的支架可选择。本研究主要将患者周围曲张静脉予以结扎,>10 cm溃疡予以植皮,出院后,继续口服利伐沙班,对于下肢溃疡予以换药,下肢穿戴弹力袜。术后随访1年,患者双下肢溃疡明显愈合。

本研究患者症状和体征符合Budd-Chiari综合征,因此导致PTS诊断不及时,延误治疗导致病情迁延不愈、加重,这也是患者辗转多年未能治愈的原因,患者下腔及双髂静脉都有血栓形成,这为手术方式的选择增加难度。研究发现,对于累及髂静脉病变患者,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联合支架置入对重建血管通畅性有较好疗效,随访3年,一期和二期通畅率都较高[16-18]。但由于该患者目前没有合适的支架可选择,因此通过不同直径球囊逐步开通双髂及下腔静脉以恢复血管通畅性,再根据预后决定是否选择其他手术方式,如自体大隐静脉或人工血管旁路术。

综上所述,髂股静脉段病变的腔内治疗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但临床上较多患者诊断不及时,未来临床上对于出现类似临床表现患者,如双下肢肿胀伴溃疡、溃疡经久不愈,甚至有腹壁静脉曲张、下肢静脉曲张伴皮肤色素沉着、下肢足靴区溃疡等,应多关注其PTS可能。

猜你喜欢
双下肢双侧下腔
多层螺旋CT 血管成像对双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的诊断价值分析
急性脑梗死致发作性双下肢无力1例
单侧和双侧训练对下肢最大力量影响的Meta分析
综合护理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的临床干预分析
1例右心房至第二肝门的下腔静脉损伤患者的急救措施探索
股骨颈截骨时保留残端的长度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双下肢不等长的影响
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在双膝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效果研究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为什么容易再出血?
双下肢静脉曲张单侧术后对对侧下肢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临床研究
麻醉前加温输液对蛛网膜下腔麻醉患者中心体温及寒战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