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解决模式下的多学科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症及复发率的影响

2021-02-12 03:36:00刘亚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年27期
关键词:心功能常规康复

刘亚恋 廖 敏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福建 厦门 361000)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急诊科常见病,因大量饮酒、过劳、激动、寒冷刺激、暴饮暴食、便秘等多种因素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斑块破裂,阻塞冠脉管腔,致使心肌缺血、坏死。AMI 发病突然,多数患者面对突发的疾病会有恐惧、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不利于诊疗工作的进行[1]。AMI 患者的时间就是生命,高效、科学的护理干预对节省抢救时间、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有重要作用。聚焦解决模式是一种专注于解决护理问题、注重患者心理的新型护理模式,目前广泛应用于护理领域[2]。多学科护理以患者为中心,提倡多学科协作,为患者提供高效、个体化的护理方案,帮助患者尽早回归社会。本文就聚焦解决模式下的多学科护理在AMI 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0 月至2020 年10 月本院收治的96 例AMI 患者,随机分组法分为研究组、常规组各48 例。本次研究获得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经体格、病史、心电图、影像学检查确诊为 AMI;(2)临床资料完整;(3)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恶性肿瘤;(2)精神疾病;(3)严重肝、肾、心功能不全;(4)中途退出研究者。

1.2 方 法

1.2.1 常规组 接受常规护理干预,严格按照医嘱、AMI 护理标准执行护理,给予吸氧、动态心电监护,开通静脉补液通道,合理调节补液顺序、速度,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情况。

1.2.2 研究组 实行聚焦解决模式下的多学科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1)成立多学科护理小组 由护士长1 名(组长)、护理骨干5 名组成护理小组,接受AMI 护理专题培训。急诊科、营养科、疼痛科、心理科、康复科等相关科室医生采用聚焦解决模式对中国知网、龙源期刊、维普网等信息库及AMI 患者相关问卷中AMI护理及患者心理状态知识进行调查,根据患者病情、病史、案例分析共同制定详细的AMI 急诊护理方案,包括院前护理、急救护理、康复期护理三个阶段。将护理计划打印成册,交由组长,组长通过会议小组成员带领护士学习了解方案内容。小组实行弹性排班,分工明确。交接班时总结工作经验,探究重难点的解决措施,如溶栓时间、缩短血液采集时间、术前准备要点等。每月进行一次考核,实行奖惩制度。

(2)院前急救护理 在患者入院后要求在30s内了解患者发病情况,如发病时间、血压、呼吸、意识等,通知医生做好抢救准备。遵循先救治后办理入院手续的原则,分诊护理人员通过绿色通道将患者送往急救室。给予吸氧护理(3-5mL/min)、采血、心电监护,5min 内开通>2 条的静脉补液通道,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做好家属的沟通工作,完善术前准备工作。

(3)急救护理 告知患者及家属治疗方法及作用,告知其风险,尊重其知情权。询问患者护理目标,分析可行性,指导患者有效配合急救,缩短救治时间,提高急救效率。

(4)康复期心理护理 心理科医生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估,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获取患者的信任,拉近护患关系。为患者提供舒适的急救环境,室内温度湿度适宜,空气流通。尽量减少家人探视,避免人为噪音、器械噪音。小组护理人员应注意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情况,给予鼓励、关心,运用心理学知识、成功病例进行引导,帮助患者缓解负面情绪,增强信心。

(5)康复期健康教育 组长在患者病情稳定后进行健康素养调查,评估患者现阶段存在的困扰。组员根据患者的文化水平通过视频、图片、《AMI 健康知识手册》讲解护理要点、常见并发症、护理评估方法等知识,提高患者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护能力。

(6)康复期用药护理 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溶栓、抗凝等药物的药理作用、使用方法、不良反应等注意事项,保证用药依从性。

(7)康复期疼痛护理 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合理使用镇痛药物。同时通过音乐疗法、分散注意力、深呼吸等方法缓解疼痛感觉,提高依从性。

(8)饮食护理 营养科医生对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检测,开出饮食处方。组员叮嘱患者家属准备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高热量食物,饮食清淡,禁食油腻、冰冷、刺激性食物,保持二便通畅。

(9)发热护理 分析发热原因,结合血象、体温检查结果给予物理降温或退烧药物,开窗通风,及时更换床单被套和衣物。

(10)康复期运动护理 康复医生制定每天三个阶段运动方案,第一阶段是坐位上肢运动10min,第二阶段下床慢走5-10min,家属可搀扶行动。第三阶段为下床速走10min,每天2 次。组员监督患者实施情况,每阶段运动完成后打“√”,让患者养成科学的运动习惯,加快康复进程。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抢救时间(分诊评估、建立静脉通道、采血、连接心电图、抢救总时间)、并发症(室颤、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功能分级、住院时间、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min 步行距离、抢救成功率、护理满意度评分、复发率情况。护理满意度评分满分100 分,得分越高,提示患者的满意度越高。患者生命体征稳定保持24h 及以上,解除严重致残的危险即可判断为抢救成功。采用Killip 心功能分级表评估患者心功能,Ⅰ级:无心力衰竭和心功能不全表现;Ⅱ 级 :肺脉压升高,有第三心音,且肺 啰音低于50%肺野;Ⅲ 级 :心力衰竭严重,肺 啰音超过50%肺野;Ⅳ级:有低血压、心源性休克等表现;等级越低,代表预后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0 处理,n(%)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时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n(%)/]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n(%)/]

组别研究组常规组χ2/t 值P 值例数(n)48 48男女27(56.25)26(54.17)21(43.75)22(45.83)0.042 0.837年龄(岁)48.4±4.8 48.6±4.7 0.206 0.837发病时间(h)3.7±1.1 3.8±1.2 0.426 0.671

2.2 两组抢救时间比较

研究组各项抢救时间指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抢救时间比较(,min)

表2 两组抢救时间比较(,min)

组别研究组常规组t 值P 值例数(n)48 48分诊评估时间1.2±0.3 2.4±0.7 10.917 0.001建立静脉通道时间4.3±0.6 7.5±1.3 15.484 0.001采血时间4.5±0.8 8.2±1.1 18.847 0.001连接心电图时间4.4±1.0 6.9±1.4 10.067 0.001抢救总时间36.8±5.9 56.4±6.2 40.070 0.001

2.3 两组心功能比较

研究组心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3 两组心功能比较[n(%)]

2.4 两组并发症比较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表4 两组并发症比较[n(%)]

2.5 两组预后情况比较

研究组抢救成功46 例(95.83%),高于常规组的 38 例(7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95,P<0.05);研究组复发 1 例(2.08%),低于常规组的 7 例(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52,P<0.05);且研究组LVEF、6min 步行距离、满意度均高于常规组,研究组住院时间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5。

表5 两组预后情况比较()

表5 两组预后情况比较()

组别研究组常规组t 值P 值例数(n)48 48 LVEF(%)56.8±5.3 47.1±5.7 8.634 0.001 6min 步行距离(m)346.9±15.8 259.4±19.3 24.305 0.001护理满意度评分(分)93.3±1.9 81.2±2.6 26.033 0.001住院时间(d)8.2±1.2 10.8±2.1 7.448 0.001

3 讨 论

AMI 的临床发病率高,因冠状动脉病变导致心肌供血减少,不能营养心肌细胞,致使心肌细胞缺血坏死,出现濒死感、心前区疼痛、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AMI 发病突然、病情进展快、并发症发生率高,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就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预后较差[3]。急症患者的护理风险高、专业性强,时间就是患者的生命,争分夺秒为患者争取抢救时间,积极控制并发症护理工作的重点。

聚焦解决模式下的多学科护理要求各学科通力协作,以科学理论为依据,充分了解AMI 患者存在问题,注重患者的心理状态、护理需求,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提高配合度,从而拉动护患关系,优化护理效果。聚焦解决模式在临床长期护理实践上结合临床丰富经验基础上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是一种科学的、先进的护理模式。相关科室医生根据AMI 患者发病特点制定护理方案,避免单纯依靠护士进行护理的缺陷,提高了护理的科学性。针对性的急救护理减少不必要缓解浪费的时间,让患者能迅速得到有效的救治。多学科护理使护理工作规范化、科学性、全面化、持续化,减少护理盲目性,缩短抢救时间,降低并发症发展,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邢程、温晓燕学者[4]提出循证组并发症发生率(11.11%)、死亡率(4.35%)均低于常规组(28.89%、17.39%),且护理满意率为93.48%,说明循证护理可有效减低AMI 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本文中研究组采用聚焦解决模式下的多学科护理规范了AMI 急救流程,入院前护理、急救护理、康复期护理三个阶段满足患者不同时期的护理需求,对护理风险采取前瞻性、预见性护理防范措施,降低紧急时出错风险。本次研究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仅为4.17%,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3.3±1.9)分,与学者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护理小组是监督和实施护理的重要团体,为患者开辟绿色救治通道,患者无需先排队、挂号缴费,缩短急救前的时间消耗[5]。急救护理重点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做好急救准备和配合医生实施急救,减少环境、不良情绪等不利因素的影响[6]。由于AMI 发病突然,患者多伴有焦虑、惶恐、紧张等负面情绪,护士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在病情稳定后多与患者沟通,告知其治疗情况,让患者对病情有所了解,学会正确面对疾病。康复给予用药、健康教育、运动干预等护理可帮助患者知晓健康知识,配合医生合理用药,加快康复进程,有效降低复发率。康复期护理干预在多学科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提高了患者的自我效能,合理科学饮食,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患者的满意度。本文所选病例较少,未对长期预后情况进行研究,需临床进一步深入研究以提高研究结论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AMI 患者采用聚焦解决模式下的多学科护理能有效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和复发率,患者的满意度高,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心功能常规康复
常规之外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特别健康(2018年2期)2018-06-29 06:13:44
心功能如何分级?
别受限于常规
发明与创新(2016年5期)2016-08-21 13:42:54
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常规培养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西藏科技(2015年3期)2015-09-26 12:11:06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左心功能变化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中国卫生(2014年6期)2014-11-10 02:30:50
四逆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30例
中医研究(2014年2期)2014-03-11 20:2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