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唱 葛祎然 高 洁 罗姗姗 孙振荣*
(西北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陕西西安 710127)
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青春向党,追寻足迹”暑期三下乡实践团依托陕西省红色资源丰富的优势,开展重走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访谈红色人物、挖掘红色故事、体悟红色文化等活动,传承伟大建党精神、担当时代责任。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3],是为了缅怀先烈,教育后人,宣传照金革命史,弘扬革命传统,充分发挥照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而建。实践团在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参观学习了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共产党人把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与陕甘边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光辉典范,了解到了不怕牺牲、顽强拼搏的英雄气概;独立自主、开拓进取的创新勇气从实际出发、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的照金精神,感悟老一辈革命者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以薛家寨为中心的照金革命旧址是1933年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李妙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的我国北方地区第一个山区革命根据地,并在此创建了芋园游击队和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经过政权建设、土地革命和发展经济,以照金为中心的陕甘边苏区不断得到巩固和拓展,涵盖了耀县、旬邑、淳化、宜君等交界地带百余里的广大区域。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大西北成功建立的第一块山区革命根据地,为后来的西北革命根据地和陕甘宁边区建设提供了重要借鉴,为中国革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葛牌镇是原红二十五军1935年在陕西关中建立起来的最早的红色革命根据地。在葛牌镇苏维埃政府纪念馆中,蒙蒙细雨挡不住来来往往的人群前来参观学习。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但历史不会忘记,后人也永远不会忘记革命先烈建立的丰功伟绩。青年人要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珍惜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美好生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知识武装头脑,把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
通过一个又一个英勇的起义故事和那些保存下来的老物件,先辈们拿起枪杆大刀,吹起斗争号角,不顾自身,不惧生死,只为革命成功而奋勇向前的身影仿佛就在我们眼前。唯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重担已经落到了当今青年头上。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荣获“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的孙金凯同志讲道:“作为一名人民警察要爱民、利民、为民、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把党的温暖送到老百姓手里、心里。”作为一名交通警察,每次都选择车流人流多的交叉路口,执勤指挥到深夜,日复一日,勤耕不辍,用实际行动诠释一名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
荣获“全国优秀人民警察”“陕西省劳动模范”的李志强同志说:“国家是一个大型机器,每个人都是这个机器上的一颗小螺丝钉,只有每个人各司其职,踏实工作,这个机器才可以更好的运转”。作为一名普通民警,30多年始终坚守在一线,以一名党员身份严格要求自己,真正做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荣获“入党五十年纪念章”“光荣退休纪念章”的周万珊同志和相培军同志在贫苦的环境中长大,有着能吃苦的精神和钢铁般的意志,他们说,我们是一步步从基层做起,走好每一步,才换来了一个个评优与认可,羡慕现在的大学生可以在大学学习深造,希望青年朋友爱党爱国,听党指挥跟党走,为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努力奋斗。
有着53年党龄的朱周同志有着非凡的忍耐力与耿直的性情,他一手建立了铜川市第一支治安队,作为队长,他秉持着有困难自己先上的原则为群众办实事,曾立三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培养了17个科长和6个所长。先后主持侦办案件800余起,从未收到一个投诉,对此他感到十分自豪,“脸难看,事难办,心好”是群众和同事对老先生的评价,他一生恪尽职守,坚守原则,是人民的卫士,国家的先锋。他告诉青年们:“法律红线不可逾越,道德底线不可触碰,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有着二十四年党龄的李进成同志告诫青年朋友们:“对党忠诚、有担当、廉洁处事是党员的基本要求,总结起来就是忠诚、担当、干净。”出身于公路工人的他,30余年一步步从基层走到今天,熟悉铜川市的每一条路、每一座桥。修建漆水河大桥时,时间紧任务重,抢晴天占雨天,本来需要两年的工期硬生生缩减到一百多天。将一腔热血投入到自己愿意付出所有的事业中去,不断把自己变得更加优秀,这就是身为一个有模范带头作用的党员应具备的品质。
老党员们一直在以优秀党员的标准来规范自己,在工作上做好每一件小事,做好先锋模范的作用,同时有着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与老党员谈话后,队员们深刻的意识到了,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必须相信共产主义,相信中国共产党,站稳人民立场。不断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保持对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的清醒认知和执着追求。行胜于言,努力成为群众中的先进分子,成为各行各业的模范。
位于铜川市耀州区的王家砭村[4]被授予“全国文明村”“全国村级中国好人榜集体”“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任职王家砭村党委书记47年的王科回忆了王家砭村从贫到富的艰辛历程,从原来的“累死累活不给王家砭干活,出门不是上坡就是过河,种地不是人背就是驴驮”的困顿局面到现在的“挣钱不出村,务工又务农,走着水泥路,住着小洋楼,喝着自来水,吃着供应油,年年有钱领,养老不发愁”的新生活。王家砭村的好人馆陈列着“1217事件”的照片和故事。零下十多度的日子里,42名村民自发地帮助货车侧翻的司机捡拾并看守25吨橘子,整整两天没有一人将其占为己有。
王家砭村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正如王科书记所提出的“集体经济发展才有凝聚力”,乡村要积极传承好人文化,发扬好人精神;发展农村诗社,用农民话讲农村事;大力发展耀州瓷,积极培养制瓷人才,发展本村特色。王科书记在与实践团讲话的结尾表达了对青年大学生的希望:“90后、00后是非常幸福的一代,我们的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生态优美,创造国家未来的辉煌,需要新时代的青年在党的带领下发挥特长,发挥作用。
在商洛市丹凤县万湾村[5],李啟华同志为实践团讲述了在党的支持下村庄的变化发展。他通过讲述万湾村改革开放前后的衣食问题、城市发展、电子产品的对比,描述村庄的变化。李啟华同志还着重提及万湾村的水泥桥,正是这座大桥的建成,万湾村才真正走向了发展进步的康庄大道。全村辖9个村民小组、490户、1623人。有党员54名。2008年农业产值5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62元,被县委、县政府确定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之一,被省委授予省级“生态文明示范村”称号。2018年7月3日,农业农村部公布“前六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监测合格名单”,万湾村在列。张佰计同志对青年表达了殷切期望,告诫青年学子应努力学习,将来为国家建设做贡献。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团成员通过参观红色圣地、走访高龄党员、深入脱贫一线,切实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最密切的联系,实现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壮大,团结带领人民根本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