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章句
1.3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6.23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7.6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8.7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2.1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12.22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13.19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13.27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15.9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7.6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儒家思想的根基,《论语》现存的20篇中,有16篇提到了“仁”。在今天,“仁”依然有其理想价值和现实意义。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理解“仁”。
一、仁者爱人
《论语·颜渊》中说道:“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孟子·离娄下》中也说:“仁者爱人。”也就是说,“仁”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德行,体现为广泛地爱他人,即“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而对他人的爱,又主要表现在“忠”与“恕”两个方面。
按照朱熹的解释——“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也就是说,“忠”是尽心竭力,尽己之心以爱人;而“恕”是推己及人,将心比心以愛人。“仁”正是“忠”与“恕”的合体,是孔子对其思想一以贯之的实践方法,故弟子曾参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按照孔子的理想,一个人做到了“忠”与“恕”,那便实现了“仁”的基本义务与责任。
二、克己复礼为仁
孔子以“克己复礼”为求仁之道,“克己”即克制和超越自己的生理本能、个体的感性欲望;“复礼”即按照社会典章制度和伦理原则行事,做到在视、听、言、动诸方面皆合于礼。孔子认为,如此反复多次,“克己”的修养和对礼制的恢复就可以使“天下归仁”。
三、仁是德行的统摄
在孔子思想体系中,“仁”的核心理念是通过一些具体的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表现出来的。如《论语·阳货》中孔子说:“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为仁矣。”意思是说,能够在天下实行这五项(庄重、宽厚、诚信、勤敏、慈惠)优良的品德,就是“仁”了。《论语·子路》中孔子又说:“刚、毅、木、讷,近仁。”意思是说具备刚强、坚毅、质朴、慎言这四种品德的人,便接近“仁”了。因而说,“仁”是人的各种德行的统摄。
四、“仁”是孔子的终极理想
一方面,孔子认为任何人只要自觉地去追求,都有可能达到“仁”的境界——“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另一方面,孔子又认为做到“仁”是不容易的——“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论语·述而》)。当时的学生把孔子看成圣人,但孔子自己并不这么认为。他自谦地表示愧不敢当,但会一直朝着圣与仁的方向努力,同时,也会不感疲倦地去教诲别人。由此可见,“仁”是孔子所追求的终极理想境界,也是其毕生都愿恪守的最高行为准则。
(文/草 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