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医疗机构管理会计体系的创建研究

2021-02-09 03:08王瑞娜
中国民商 2021年1期
关键词:信息时代医疗机构

王瑞娜

摘 要:2014年11月,财政部公布了《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优化了会计体系的管理,这一措施可以实现: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大力发展国家的治理体系、提高国家的治理水平、实现现代化治理方针等。对于事业单位来讲,有助于其建立完善的现代化管理制度及提升管理水平。随着信息时代的迅速发展,医疗机构经营管理上的压力有所提升,本篇文章着重分析了医疗机构管理会计当前的现状,通过深入地研究信息化时代阻碍医疗机构管理会计体系发展的种种原因,为医疗机構管理会计体系的完善提供了一些可靠建议:提高对会计人员的重视、成立完整的管理会计体系机制、培养更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大力建设会计信息化体系等,希望此建议为医疗机构管理会计的顺利发展提供更多的帮助。

关键词:信息时代;医疗机构;管理会计体系

管理会计是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部分,是结合企事业单位战略、业务、财务综合而得。管理会计包含的领域较为广泛,包括:人力管理、财务管理、组织管理、资金管理、信息管理等,内容繁多。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对管理会计更加重视。从医疗机构财务人员的视角上看,财务人员应该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不断地强化自身的会计管理能力,才能胜任会计管理这份工作。通常来讲,医疗机构的管理会计体系较为基础,有待完善,医疗机构应该结合市场以及自身发展相关的多方面因素,制定相应的会计管理制度。

一、信息时代医疗机构管理会计的应用

(一)智慧医疗服务项目管理

在公共服务部门中,医疗卫生行业主要起到了维护群众健康的作用,智慧医疗服务项目就是要本着以下几点做改进:挂号、检查、住院、手术、付费困难。着力于让大众满意,而提高就医体验。当下省属的医疗机构在进行资金结算时实现了多种方式,例如:自主结算、诊间结算、手机结算等。支付方式也向多样化发展,例如:现金支付、银行卡支付、支付宝微信等渠道支付、市民卡智慧医疗等。患者还可以在线打印票据,实现了智慧医疗服务的一体化流程,无论是在时间还是空间上都让患者与医疗人员的办事效率更高。

(二)新型付费模式下的成本管理

为了能让医疗服务更完善,管控医疗费用的增长,充分落实医保的实质作用,在省属医疗机构试点进行医疗改革实施环节时,医保管理结合其他部门,做了相应的成本预算,根据医疗业务的相关数据而进行深度测算,尤其是对同一种病在不同的医疗组所呈现的就医金额差距做了深入的研究及分析。还对实际医疗费用与医保结算费用的差距进行了分析,对于绩效考核体系也加以完善,把病种成本管理也加入到了绩效考核中,一定程度上规范了诊疗行为,不仅为医疗质量提供了有效帮助,更是为了病种成本管理做保障。

(三)医疗费用控制统筹管理

信息时代,医疗机构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成为了医疗改革的重点。经过具体分析,而做出相应的结构调整,把控价格上涨的速度,让医疗资金更加合理化,从源头上降低医药物品消耗比重,对公立医院的收支进行改善,更好的发展医疗机构。要加强“三医”联动以及“六医”统筹工作,对于药品的消耗要做好定期的检查,如果发现存在不科学的项目支出,要进行合理管制。优化医疗收支,让会计的职能更好的发挥到日常工作中,改善医院的核算质量,有效运用成本核算,对于不同科室的成本进行研究,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效率,完善信息结构,控制支出费用。

二、信息时代医疗机构管理会计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不重视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工作

医疗机构没有注重于管理会计的建设,管理体制过于局限化,总是依照传统的财务会计管理模式,财务人员把大量精力都放在账目核算中,难以有效地做好财务预测与分析。管理者错误的管理模式会阻碍医疗机构在行业的发展,没有充分考虑单位发展中的实际影响因素,忽视了管理会计对于单位利益的重要性。

(二)管理会计制度不健全

整合与分析是管理会计的重点工作内容,但因为管理会计制度不够健全,导致其倒向管理部门,而不是按照机构管理者的指示,这会给管理会计的工作造成阻碍。还有,医疗机构管理缺少一定的督查机制,许多民营的医疗机构对于管理会计体系建设不加以重视,没有人力资源建设中本应该具备的监察机制以及完整的考评机制。

(三)缺乏管理会计人才

医疗机构管理会计不仅要有较高的财务会计基础知识,更需要了解医药行业相关的知识,例如:医药价格、设备价格等,了解医药市场才能为医疗机构作出更好的管理工作,但医疗管理会计不被普遍认知,所以缺少高水平人才。传统大学注重于培育优秀的人才,并不关注人才的去向,很少与医疗机构相互沟通,所以导致医疗行业会计人才不足。

(四)管理会计信息化程度不高

信息化的普及与发展让更多的医疗机构注重于加强自身的信息化建设。很多医疗机构把重点放在了医疗服务上,对于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没有做太多的工作,这对于管理会计体系建设,也产生了一定的阻碍。医疗机构的财务数据信息系统的管理过于碎片化,不能有效的提供数据管理,不能为会计管理提供有效的信息帮助,例如: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管理等。与此同时,就目前中国普遍的医疗机构所使用的预算管理系统来看,不能适用于临床科室,难以明晰科室各个时期的经营利润,这会让预算管理工作很难进行,也会影响其管理质量。

三、信息时代医疗机构管理会计体系的创建建议

(一)提升对管理会计职能的重视程度

医疗机构应该不断完善管理会计体系,领导者更应该和管理者定期进行管理体制讨论,要了解管理会计的岗位职责,重新构建财会管理体系。第一,医疗机构的决策者应该了解医疗机构实际的工作流程以及工作体系,要对重塑管理会计体系高度重视,并且快速完善。第二,提高管理会计人员的个人水平,全面提高管理会计人员的分析能力与判断能力,在制定改善措施时要听取各个部门的有效建议,多方面收集意见。

(二)建立健全管理会计体系相关制度

第一,医疗机构要认识到构建完善的会计制度是管理会计体系的基础,关键在于责任的规划。所以,医疗机构应该为管理会计制定相应的独立岗位,要让各个部门相互协调有序地工作,并且对管理机构实行有效督查。要根据医疗机构自身情况作分析,作出相应的数据信息,真正意义上的实现管理会计工作的职能。第二,构建相应的督查机制或部门,建立一套完善的督察体系,成立完整的督察部门,并确保能够落实。医疗机构在进行内部管理会计体系构建时,应该使用内部人员相互督查或者外部部门进行监督等监察形式,可以设立激励机制来进行有效督查,完全发挥好相互监督的目的,从而提高督查的效率。

(三)引进和培养管理会计人才

第一,可以通过委托专业猎头等方式进行人才招聘,可以提出较高的福利待遇,并向求职者展示晋升空间,以及在医疗机构发展的前景,以此来吸引更多的优秀管理会计人才。第二,医疗机构可以采用与学校合作的模式,从校园里找寻优秀的人才,也为学生提供工作机遇。第三,搭建人员培训机制,有计划的对人才进行定期培训,寻找具有一定的知识水平及素质较高的人才对自己的员工进行知识传授,并且建立明确的奖赏机制来调动人员的积极性,武装好人力资源,让质量优于数量。

(四)加快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

第一,从医疗机构的决策者出发,对于管理会计体系中的“信息不完整”以及“信息孤岛”加以重视,可以使用更好的信息技术来让信息采集工作质量更高。成立独有的数据库而进行共享,让会计人员得到更贴心的工作体验,从而提高工作效率。第二,要充分使用互联网进行医疗数据共享服务,这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会计管理应该取代原有的财会管理,让医疗机构财务管理业务流程更加的专业化,构建创新型的医疗服务,造福于患者与工作者。

四、结语

正因为信息发展迅速,医疗机构更应该关注于自己的管理会计体系建设。但在日常的工作中,大部分的医疗机构都没有足够重視财务系统以及管理会计体系的重要性,医疗机构没有高度重视所面临的经营问题:财务系统规章制度不完善、管理会计人才较少、管理会计信息化程度过低等。正因如此,本文进行着重研究,并根据我国的医疗机构现状而提出了相应的管理会计体系创建的策略,能让各个医疗机构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进而获益。

参考文献:

[1]段玉玉,张庆红,徐文雅,赵勉.以DRGs支付方式为驱动的医院成本管理应用探索[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8(12).

[2]朱蔚,严惠兰,仇娅,等.大数据视角下江苏省公立医院管理会计现状分析及体系构建的研究[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20(2): 211-214.

猜你喜欢
信息时代医疗机构
面对信息时代 成长的孩子们
信息时代的智慧教育
统计工作如何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
医生集团为什么不是医疗机构?
传统民营医疗机构 如何对接互联网?
关于微小医疗机构医用气体工程建设的思考
医疗机构面临“二孩”生育高峰大考
浅议信息时代的工程造价管理
基层医疗机构到底啥问题?
天津:促进医疗机构改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