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佳燕
【摘 要】教科版五下《沉和浮》单元的教学内容注重学生力学概念、科学思维的培养。学生在作业中暴露出概念不清、技能不熟、逻辑混乱等问题,因此作业评析显得至关重要。教师可以通过画图、做实验和画思维导图等方式来帮助学生还原知识,唤醒原型,梳理内在逻辑,从而快速找到解题突破口,最终形成完善的科学概念体系。
【关键词】沉和浮;作业评析;画图还原;实验唤醒
教科版五下《沉和浮》单元的作业评析是教师的一大教学难点。首先,该部分作业的题干文字内容多、信息量大,五年级的学生难以捕捉到有用的信息。其次,本单元涉及的实验较多,在作业中表现为变式多,需要学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最后,是与浮力相关题目的逻辑性强,需要学生利用阿基米德定律或沉浮判断依据进行判断。因此本单元亟需高效、及时的作业评析方式来有效地帮助学生梳理单元知识结构,形成较为完善的科学概念体系。教师可以利用画图,还原受力分析,使抽象知识具象化;调用课堂中的实验进行知识的整理、联结,唤醒、深化科学原理;借助画思维导图、追問等方式提升学生的理性思维,以此提升作业评析的效率,帮助学生形成完善的科学概念体系。
一、通过画图,还原知识,使抽象知识具象化
在科学教学中常用的思维方法有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和抽象思维等。该学科有许多需要理解和掌握的抽象知识点,对于部分学生而言难度较大。鉴于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调动各种感觉器官,如动眼、动口、动手。以《沉和浮》单元为例,该单元的科学概念比较抽象,比如排开的水量、沉与浮、比重、浮力等,学生较难深入理解。在作业评析中如何让学生对冗长的题干内容进行提炼、理解,是教师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难题。对于此类题目,教师可以通过画图的方式来完成知识点的还原,加强学生的理解,同时让学生结合受力分析,简化题干信息,抓住重点。
【案例1】
三个容器中分别盛有水、花生油、盐水,将三个相同的木块分别放入三种液体中,木块均浮在液面上。但木块在甲容器中露出最多,乙容器中露出较少,丙容器中露出最少,那么盛花生油的容器是( )。
A.甲容器 B. 乙容器 C. 丙容器 D. 无法判断
此题题干的文字内容较多,对于五年级的学生而言,准确审题是解题的难点之一。因此,教师在评析时就通过画图还原题目的方式构建模型,非常直观地呈现了题干信息(如图1)。从图中可以清晰地发现,甲容器中木块排开的液体体积最少、丙容器最多,且三个容器中的木块都是浮在水面上的。由“浮力=木块的重力=排开的液体的重力”的原理可知,在三者浮力相同的情况下,花生油需要排开更多的液体才能符合条件,故选C。
再者,在科学的学习方法中,最重要的是观察与实验。然而,许多在课堂演示中或实验室中做过的实验,学生在复习时不可能都去重做,而作图可以帮助学生在纸上和脑海里重现实验过程,加深理解,加强记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利用画图还原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建立模型,同时也更直观地理解题目。
【案例2】
完全浸没在水中的乒乓球,放手后,球从运动到静止的过程中,其浮力大小变化情况是( )。
A.浮力不断变大,但小于重力
B.浮力不变,但浮力大于重力
C.浮力先不变,但始终大于重力,直至静止时,浮力才等于重力
D.浮力先大于重力,后小于重力
在评析时,教师可以作图还原乒乓球的运动状态,并进行标记:完全浸没到水底为C状态,上浮至中间为B状态,浮到水面静止为A状态。画图还原乒乓球的运动过程如图2所示。学生由此可以清晰地看到其排开水量的变化情况:未浮到水面前,排开的水量不变,则浮力不变,且大于重力。静止后,因为漂浮,浮力=重力。
《沉和浮》单元的作业往往综合性较强,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如案例3考查的就是学生对沉浮判断及阿基米德定律的应用能力。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出现了理解不了题目的情况,导致思维混乱,解题失败。
【案例3】
小明对上浮物体受力情况进行研究,他把一块体积为150立方厘米的木块放入水中,在木块上放了一个50克的钩码,这时木块恰好没入水中。(1立方厘米水重1克 1牛≈100克力)
①此时,木块受到的浮力是多少牛?
②木块重多少牛?
③如果把这个钩码拿走,则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为多少立方厘米?
作图和受力分析能清晰地将力的变化过程呈现出来(如图3),即钩码与木块作为一个整体时,处于漂浮的状态,浮力=钩码的重力+木块的重力=木块排开水的重力。撤去钩码时,木块处于漂浮状态,则浮力=木块的重力=木块排开水的重力。
通过对题干信息的提取,画图还原以及受力分析,学生化繁为简,降低答题难度,更清晰地看透题目的考点,找到正确、高效的解题方法。
二、通过实验,唤醒原型,使科学原理得以深化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实验探究占据着重要的分量。在作业评析阶段,教师可以借助实验来唤醒学生的知识体系。尤其是计算浮力大小等题目,其内容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实验来对原理进行直观呈现,进而引导学生理解原理,内化、吸收知识点。
对于沉和浮的判断这一内容,学生对于判断“相同体积的物体的浮力大小”和“相同轻重的物体的浮力大小”往往存在困难。如何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这些难点?教师可以在画图还原的基础上加入实验,唤醒学生对科学原理的认知(如图4)。
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通过对教材中的实验进行整理、分析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比如《沉和浮》单元中关于浮力测量方法的实验中,上浮和下沉的物体都会受到浮力,且测量的方式不同。这两种方法可以演变出很多种实验探究的题型,但其原理只有一个,即上浮物体:浮力=重力+拉力;下沉物体:浮力=重力-拉力(如图5)。
【案例4】
小明用如下图①②③所示的实验,探究影响物体所受浮力大小的因素(如图6)。
1.要测量出该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要选择哪两幅图的实验进行操作?
2.进行②和③两步实验,小明想验证的猜想是“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同”。
3.小明研究浮力大小与深度的关系时,根据测得的实验数据,作出了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与物体下表面所处深度h的关系的图像,如图④所示。根据图像可以判断:
(1)当物体下表面刚碰到水面,但没浸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0N B. 4.5N C. 3N
(2)当物体浸入水中8厘米时,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 4.5N B. 3N C. 1.5N
(3)当整个物体完全浸入水中继续下沉到未碰到杯底前,浮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越来越小 B.越来越大 C.不变
此题的原型就是实验探究中关于下沉物体在水中的浮力測量方法,以及不同液体中浮力变化的实验。因此通过实验可以有效地唤醒学生对科学原理的认知,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快速找到解题突破口。此外,实验还能唤醒学生在科学学习中的问题意识、探究意识。
三、通过画思维导图,梳理脉络,使理性思维得以培养
通过对小学科学作业的评析,教师能够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提炼教材知识体系的能力。笔者在进行作业评析时,时常借助思维导图软件指导学生梳理知识脉络,进而提升理性思维。在作业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追问,以提问和追问进一步引发学生的思考,做到举一反三。
【案例5】
一艘轮船从长江驶入东海,船的情况是( )。
A.浮力不变,船身下沉些
B.浮力不变,船身上浮些
C.浮力减少,船身下沉些
D.浮力增大,船身上浮些
如图7所示,在评析时,教师帮助学生整理知识体系,厘清沉与浮的关系,让学生在解题时可以对号入座,找准知识点,实现精准化答题。由于轮船在长江和东海中都处于漂浮状态,可得轮船受到长江水和海水的浮力都等于轮船受到的重力G,即所受浮力不变。但由于江水的比重更小,因此轮船在江水中排开水的体积更大,排开海水的体积更小,因此船身会上浮。
之后教师继续提问:在液体比重变大后,浮力如何做到不变呢?如果把比重计放在不同的液体中,浮力如何变化?如果是潜水艇从长江潜行到东海,受到的浮力会如何变化?
在这一题的评析中,教师及时追问,合理拔高层次。学生逐渐掌握了此类题目的解法,之后再次遇到浮力问题的变式,也可以进行解答,由点到线,再到面,学生的思维含量得以提升。通过追问和制作思维导图的方式,教师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挖掘知识内涵的习惯,激发其对科学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帮助其形成对科学问题的持久研究能力。学生通过一类题目的知识梳理,达到思维提升的目的,有利于摆脱题海战术。
对于小学五年级学生而言,《沉和浮》单元的学习难度较大。学生如果不能准确提取题干信息,难以解题。因此,在作业评析时,教师要通过画图还原,进行知识具象化呈现,并从课堂的实验探究中找到题目原型,再用思维导图对《沉和浮》单元的知识进行由点及线、由线及面的梳理。学生通过一题,复习一类知识,从而更好地掌握与浮力相关的内容,进而对力学知识融会贯通。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光华外国语学校 3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