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绚锦
摘要:本文通过回顾梁思成与林徽因一生中的重要节点,包括相识相知的浪漫之路,测绘中国古建筑、沉心建筑学事业的行侠之路。循着二人建筑事业的发展线索,本文立体化地呈现了这对建筑学眷侣的传世情谊,以及二人在建筑学领域相伴前行、共赴理想的动人故事。
关键词:建筑学 梁思成 林徽因 传承 情感
梁思成和林徽因二人从青春相识到澎湃建筑人生的展开,一同经历了越洋求学、家道中落、战乱南迁……虽然共同经受苦难的折磨,但仍坚定携手此生,共同谱写了建筑界眷侣佳话。梁思成与林徽因的人生历程让我们感知到,爱情只是他们建筑人生中添姿加彩的存在,源于爱情却不止于爱情,或许在他们的人生答案中,“在一起做建筑”是比“在一起”更浪漫的事。
一、从三张照片回望
情愫常流淌于细节,笔者曾见过三张梁思成和林徽因的合照:从同窗情意到彼此携手,从共度此生的承诺到互相扶持的坚守,故事就由此开始吧。
(一)第一张:宾夕法尼亚大学同学合影
在此照片中(图1),前排为林徽因和注视着林徽因的梁思成,后排为梁思成和林徽因在清华大学的密友陈植及其同学。彼时梁思成和林徽因正值青春年少,于宾夕法尼亚大学求学,享受着同赴异国追求梦想的时光。
林徽因、梁思成和陈植,三人性格各异。林徽因有着东方女人特有的美丽和聪慧,她英语流利,善于交流,亲和力强。陈植有着天然的亲切感,乐于和同学们交往。而在同学们的眼中,梁思成却很严正刻板。似乎,梁思成严谨认真的研学态度映射在了他的社交情绪上,但其实他的严肃认真是刻进了他终身的治学态度中的。[1]
在照片中,梁思成的目光一直停留在林徽因身上。这其实也映照出了他们的交往常态。他在求学期间就已默默把自己放于林徽因未婚夫的位置上,时刻牵挂她、照顾她,但活泼外向的林徽因却经常沉浸在欢快自在的交际生活中,因此才有了我们在相片中的所见。
此时独属他们的青春时光正热烈绽放,而与此同时,他们走向建筑研究的人生也开始稳步扎根。
(二)第二张:梁思成与林徽因的结婚照
结婚是充满了允诺与期待的仪式,这一过程也同时代表着两人感情的成熟。在不平稳的年代,个人命运与国家时局息息相关。1928年,结为夫妻的梁思成和林徽因已经意识到双方家庭的接力棒已不算轻柔地交接到二人的手中,家中的变故、长辈的身体状况、时局的动荡……都已向两位青年学者交代着来自生活的实感。尽管家中突发变故,但报喜不报忧的家人们把最好的期待都给了他们,远在大洋彼岸的两位新人感受到的更多的是来自祖国亲人的祝福。
在他们举行婚礼的加拿大渥太华无法买到中式婚服,但林徽因不愿办一场纯西式的婚禮。林徽因是一位愿意时刻赋予生活巧思的女子,她对自己的婚礼有自己的思路。林徽因凭借东方美学思想,赋予了礼服东方特质:长长的拖地裙摆、袖口与领口绣有中式盘花纹样。女性的柔美与典雅尽显其中。照片上(图2),别致的头饰并非常见样式,这是她为自己设计定制的。纯白底色的绢纱被红色璎珞点缀,二者共同构成了样式秀美的冠冕。她穿戴着的婚服、头饰,是对他们美丽爱情的认证。
属于他们的人生篇章如期而至,面对人生的风雨前路,他们决定携手同行。
(三)第三张:李庄家中的合影
照片拍摄于四川宜宾李庄(图3)。1942年,他们因国内局势动荡搬家南移至昆明,短期安家于此。屈膝坐于照片最中央的女子即为林徽因,伴她左右的是女儿梁再冰(图4)与儿子梁从诫,丈夫梁思成依然如青春时期那般深情注视着她,目光中夹带着疼惜与怜爱。虽然照片中的人喜笑颜开,看起来轻松愉悦,但现实环境却实在无法轻松言说。因为在那个时局动荡的年代,个体也随之飘摇。
1942年正值战乱,普通民众曾经美好与安稳的生活荡然无存。向南蔓延的炮火让当时身处昆明的梁思成与林徽因一家也无法安宁,因而他们后来移居李庄也实为无奈之举。这一段居于李庄的时期可以用“蛰居”来形容,并且是较为辛苦的一种:这段时日他们经历了林徽因患结核病身体孱弱、家庭经济难以为继等生存困难,但好在身边有家人接济,还有钟爱的建筑事业相伴。林徽因在这段时间因有了更多时间看书而进一步提升了学术研究兴趣,这为他们之后返回北京继续开拓建筑学事业埋下了伏笔。
从二人远渡重洋求学、恋爱、成家到不惑之年有儿女相随、终身事业为伴,人生不过短短一瞬。刻骨铭心的经历或许只凝结于只言片语,当生命的书页相合,留下来的是生命短暂却华丽的绽放,梁思成和林徽因的生命绽放实可谓中国建筑学领域的限定花期。
二、浪漫之路,理性柔情
初识梁思成与林徽因的读者,想必心中都会留下“美丽”“有才”“眷侣”“建筑学大家”“名门之后”……这般积极明亮的词语。他们的形象对很多人来说多少有些扁平且遥远。然而,当你开始对其成长轨迹、建筑学贡献以及他们这一生的波澜起伏有所了解之后,他们的形象将立于眼前。
(一)成长
1901年,梁思成生于日本东京。作为家中长子,其一出生就肩负家族的期望与使命。他的父亲梁启超是戊戌变法的领袖人物之一,因变法失败被迫流亡海外。直至1911年辛亥革命胜利,梁启超才得以带着一家人回归祖国。归乡,始终是温暖的词汇,同样温暖的是回国之后的环境改变,让梁思成与林徽因的相遇、携手从事建筑学事业这些因缘的开端,变得顺理成章。
梁启超思想现代,十分重视教育。他认为梁思成未来的成长需要接触国际环境。因此回国之后,梁启超让梁思成在北京的一所英国学校度过了两年的时光。1915年,梁思成考入清华学堂,进入了中国政府公派留美预科班。这个班级可以为优秀学生提供一定奖学金及去美国深造的机会。回国后这些年的学习为梁思成英语、艺术、音乐和科学等学科知识的积累及其今后的运用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尤其是学习了建筑学中的素描基础课程。
梁思成生于异国,成长时期一直与父母、姐弟生活在一起,而林徽因却缺少了这份幸运,在她的孩提时期就失去了与父亲相伴的机会。她的父亲林长民是一位爱国人士,在青年时期就已成长为同时代中很有抱负的青年,其民族风骨也遗传给了林徽因。在林徽因两岁时,林长民为了自我理想的实现前往日本进修,于早稻田大学学习法律与政治。因而童年的林徽因几乎没有父亲的陪伴,而是一直和母亲居住在杭州。她居住在祖父的大院里,就连她的名字也是她的祖父翻阅古籍所得,原名“林徽音”,取自《诗经·大雅·思齐》“思齐大任,文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妇。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她的名字被长辈寄予了美好的期待,在长大后因与男作家重名而改为“徽因”。父亲林长民对林徽因虽缺少了孩童时的陪伴,却保持有书信往来,而林徽因的聪慧乖巧深得父亲喜爱。父亲在来信中常直接以“我尤爱汝”的言语表达爱意,无疑也为童年的林徽因注入了精神力量。小小年纪,父亲不在身边、母亲不受家族待见,让林徽因过早体会到了孤独,学会了隐忍,但同时她也接触到了良好的启蒙教育。她接受的教育一方面来自远方的父亲,另一方面来自她的姑母,姑母给了她更多鼓励与文化启蒙。林徽因很小便开始的自主生活,让她养成了较为敏感的心思和相对成熟的处事状态。姑母的教诲与书籍文字的沁入,让她的内心逐渐温暖起来且有所寄托。
(二)相识
父母总是记挂儿女每个成长阶段要做的事情,即使他们有立于时代前端的思想,也摆脱不了为儿女忧心、期待其能顺利找到人生伴侣的想法。梁思成和林徽因的父亲有着相似的海外求学经历,志同道合且常常一同谋事,并成为较好的朋友。1919年,在两位父亲的撮合下,两位在不同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人见面了。虽然时年17岁的梁思成与15岁的林徽因是听从家人的安排去见面,但心动与惊喜还是如约而至——有着良好身世、不凡气质的梁思成,遇上纯真自然、清新自在的林徽因,自然给彼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着自主婚姻的意志,两位父亲只是安排了二人见面,但并未明示他们心中想要联姻的意向。因此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二人也未有实际的进展。1920年,林徽因随父亲前往欧洲远游。父亲是为了开阔她的视野,让她能够跳出现有的认知,吸收更多文化。他曾在写给林徽因的信中提及:“我此次远游携汝同行。第一要汝多观察诸国事物增长见识,第二要汝近我身边能领悟我的胸次怀抱……第三要汝暂时离去家庭烦琐生活,俾得扩大眼光,养成将来改良社会的见解与能力。”[2]这一次的西方游历为她见识、才情的增长和对建筑的喜爱都埋下了种子。
梁思成在两年前见过林徽因一面后,便已将其记挂心中。在林长民带林徽因归国后不久,梁思成就登门拜访。两年的光阴,让二人在思维、眼界和相貌上都有了不小变化。此时的他们已不是青涩少年,而是成长为了更加有理想与见闻的青年。只用了很短的时间,他们之间两年未见的陌生感已荡然无存,两人兴奋地交流各自见闻及对未来的创想。岁月的变化未曾令二人生疏,反而激荡起他们内心的热烈期盼。
(三)相知
梁思成在与林徽因的交谈中,知道了她未来想要学习建筑学,而彼时的梁思成甚至连建筑学是什么都还不了解。林徽因告诉梁思成,建筑学是一门兼顾艺术学与工程技术学的交叉学科,而梁思成正好拥有绘画基础,这才逐渐开始了解这门学科。他们此时不仅发现了彼此在绘画兴趣上的相似,而且还发现无论是二人的家庭背景还是中西交融的教育背景都极为相似,加之他们之间坦诚、真实的交往,都推动着二人的感情发展。很快,他们便成为很好的朋友。
1923年,时局动荡,梁思成在去参加活动的途中发生了车祸,被诊断为右腿骨骨折且伤到了筋骨,这让他的右腿从此短了一节。然而,也正因为这次意外,才让林徽因意识到梁思成在她生命中的不可或缺。曾經有这么一个漫画故事:每个人都是一个有缺口的圆,在人生的道路上滚动,直到遇到另一个同样不完满的圆,他们才正好契合成一个完满的圆。只是这个独自前进的过程或长或短,梁思成和林徽因的相识与相知是被加速了的遇见过程,被生命的偶然推动成了完满。自此,两人的人生故事,也迈入了新的篇章。
(四)求学
两位父亲给予两位年轻人成长上的帮助,除了以身作则的榜样力量外,还有令人无法忽视的“远见”:从对孩子们成长的精心安排、全局谋划到放手让孩子们自主选择人生方向。也正因如此,二人才能够逐渐成为拥有国际视野、文化尊重、民族情怀和良好修养的建筑学大家。
在情感明确了之后,梁思成和林徽因各自的人生计划也由此变成了两个人共同奋斗的目标。1924年,他们二人共同前往宾夕法尼亚大学报考建筑学。这一时期正是第一张照片中记录的青春时期。虽然他们因到达时已经错过了春季的报考机会而需要先在康奈尔大学上几个月预科班,但也因此有了几个月的调整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梁思成由于受到林徽因的影响而预习了建筑学知识,加之身处优质建筑环绕的环境之中,开始真正对建筑学产生美好向往,且这种美好感觉随时间的推移和情感的发酵而愈发浓郁。
由于当时并没有女生学习建筑学专业的先例,林徽因只得进入美术系进行学习。但是林徽因并没有放弃梦想,坚持跟随梁思成“蹭课”学习,最终凭借自己的执着和坚守打破了宾夕法尼亚大学女生不可学习建筑学的规定,顺利与未来建筑事业接轨。这两三年的时光,是他们作为建筑学子向理想迈进的重要时期。
三、行侠之路,路迢山遥
人生在世,需要随时做好迎接复杂曲折生活的准备。如梁思成、林徽因这般能够在精神上引领后人前行的人,必是卓越于这曲折困苦颇多的世间,并有着跨越世俗苦难的信念与法门。
(一)归国
这一时期,虽然梁思成、林徽因二人在美国平稳地进行着学业,但是国内的形势却并不太平。首先是在与梁思成父亲往来的书信中,他们得知林长民在躲避政变北逃东北的途中被流弹击中毙命,时年49岁。父亲的突然离世对林徽因的打击很大,好在梁思成的陪伴给了林徽因莫大的安慰。
林家的顶梁柱离世,作为好友的梁启超责无旁贷地为之奔走料理家事。但此时,他却发现自己的身体也出了问题。其实很早之前,梁启超已经出现了肾脏方面的问题,但当时一直没有确诊,而此时已被确诊为右侧肾脏坏死。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医生在手术时失误摘除了左侧的好肾,他的身体就这样无端遭受了重创。而这位“饮冰老人”对子女只报喜不报忧,还宽慰林徽因要坚强地生活。可以说,家庭的变故是敦促他们归国的主要原因之一。
此时,他们虽然已经感受到沉重的生活压力,但还是决定化悲愤为力量。在回国前的那段时间,林徽因去耶鲁大学进修了舞台设计,而梁思成则已经确定了自己要走向建筑事业。他们二人在情感世界中的平等关系在求学的选择中依然得以体现。梁思成完全没有那个年代“大男子主义”般的思想,他鼓励林徽因去追寻梦想、勇于表达自己,珍惜她的才华并期望二人能成为彼此人生中的最好伙伴。或许,拥有相互尊重的伴侣是他们成为建筑学大家的必要条件吧。
两人的学业正式告一段落。家中为他们二人隆重地安排了订婚、结婚仪式,此时也正是第二张照片中所记录的瞬间。在婚礼之后,他们二人去欧洲度蜜月,同时对欧洲建筑进行实地考察。在这段日子里,他们携手走过英国,路遇威尼斯,又经马赛上岸,最终到达巴黎。(图5)欧洲建筑或典雅或庄严或华美,都在以不同的视觉震撼唤醒着他们的建筑灵感,古老建筑的生命意义也将由他们延续传递。他们在旅途中感知到的不仅是建筑的本身,更是人生的广阔与多彩。此段旅程为他们埋下了探索建筑的种子。然而,就在他们游历期间,梁启超的身体却每况愈下,疾病缠身的他未曾退缩,但面对孤独辞世的担忧时,他却感到了寂寞神伤。本不想打扰年轻夫妻游历的他,也只能敦促年轻夫妻回国。于是,梁思成两人紧急结束了旅行计划,踏上归国的路。
(二)研学
无论外国建筑多么令他们沉醉,中国的亭台楼阁、屏风瓦当、飞檐斗拱都是他们心中最完美的建筑形式。无论国外的建筑多么精巧别致,终究不敌“家”对他们的召唤。归国后,“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情感有了安稳的依托,他们不再彷徨求索。在建筑学、艺术学领域的求学,让他们拥有了专业的学术知识、立于广博建筑学世界的眼界,但是知识仅是知识,要想真正将所学所怀畅然分享给世界,却需要有能够施展才华和抱负的事业和机会。就算是建筑大家,他们当年也需要为就业而烦恼。
两位优秀的有国际思维和家国情怀的年轻人需要有培育他们事业的土壤。东北大学,成了他们的第一处沃土。当时的东北大学既是东北地区的最高学府,也是东北文化、学术精华的集合地,走在时代先端开创了建筑学。梁思成经同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毕业的杨廷宝的推荐,进入了东北大学建筑系。梁思成和林徽因就这样成了东北大学建筑系的教员。这是两人第一次携手开创事业,一切都需要他们从零开始计划,一同探索。
如果说相爱是他们感情的开始,那么“共同创业”便是他们感情升华的见证。是难分秋色的他们,共同开创了中国建筑学教育先河。梁思成在东北大学建筑系教授建筑学概论和建筑学设计原理,而林徽因则教授设计美学、基础的美术和建筑史。他们自己设计教育方式,细分了设计、美学、绘图等学科,逐步引导学生理解并对建筑学产生兴趣。与只传授知识的教师相比,他们还是学生人生道路上的贵人。梁思成一直秉持“优秀建筑师,要有哲学家的头脑、社会学家的眼光、工程师的精确与实践、心理学家的敏感和文学家的洞察力”[3]的理念。因此,他们所设计的课程中还包含了音乐、哲学、体育等。这些课程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更磨炼了心性,可以帮助学生成为更为完备的社会人才。
在东北大学的三年,两人在辛苦研究教材的同时,还时常相伴外出丈量古建筑,以繪制的图稿作为教学素材。即使专业创立之初十分辛苦,而且前路漫漫,但没有什么能阻止他们前进的步伐。或许情情爱爱的滋味过于单薄,共同钟爱的事业让二人的感情生活层次更加丰富。在追求共同事业的道路中,他们的理想愈加坚定。他们正在成为彼此追梦路上的同行者与亲密战友。
(三)创社
在新学年,梁思成邀请自己的好友陈植、童寯和蔡芳荫同来东北大学任教。注入了新鲜力量的东北大学建筑系,自此有了更多的教学方案。意气风发的几个人对教学有着极大的热情。在这股教学力量的推动下,东北大学建筑系的教学走上了正轨。
如果说有共同志趣的爱情是人间的宝石,那一同前行的友情则是珍珠般的存在。五人共同成立了“梁陈童蔡建筑事务所”,开始承接设计任务,并设计完成了吉林大学校舍。设计作品由图纸变成建筑,这让梁思成与林徽因尽情享受着由此产生的成就感,同时对未来的事业充满希望。
然而世事无常,1931年9月18日,日军挑起了战争,东北大学一度被迫停课。这一变动将他们日常的平静生活打破了,也搅乱了他们的建筑事业。从热闹的一群人又回到了两个人,不过已不是第一次历经生活考验的他们,此时足以在事业上和情感上互相依托。
被迫回到北京后,梁思成接受了中国营造学社提供的职务。这个机构是1930年受中华基金会及朱启钤个人资助,成立的一个专门研究中国建筑的私人研究机构。这个私人研究机构虽然很小,但却为他们提供了七年安稳的生活保障。梁思成有着优良的家风,即使身处安稳环境之中也从不荒废时光。他们延续了在东北大学创建建筑系时的探索精神,积极探索研究古建筑的发展轨迹、留存史料。此时的梁思成开始着手对建筑遗物进行实地考察、测量。此前,中国传统建筑学术研究方法中并没有田野调查的存在,更没有能够提供专业摄影资料及测绘技术的条件,是他们开创了古建筑实地考察、勘探的先河。
1932年4月,首次的勘查地点选在了蓟县,此处自古是中国北方军事要塞,风景优美却又闭塞。同年6月,他们到了河北省宝坻县(现宝坻区)进行第二次野外实地考察。两次考察的寺庙均为辽代寺庙。在这一次考察结束之后,梁思成在林徽因的协助下完成了报告《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门考》。这份约十万字的详细报告是中国学术界第一次用科学方法分析研究古建筑的调查报告。
现代的实地调研已较为艰苦,更何况那个年代的研究环境,先不论到达的目的地条件,单是去往目的地的交通和住宿条件的艰难程度就可见一斑。大家默认如此艰难的工作,很少有女生参与,但林徽因却不是一般女子。她凭着对建筑学的满腔热情,与梁思成一道,开始了中国建筑史上的第一代田野调查。当时的林徽因虽已身患顽疾,但依然与梁思成一道,坐骡车、住简陋的旅店,深入穷乡僻壤,与被人遗忘的荒芜古建筑见面,去拂开尘埃,去丈量、测绘,使之有幸现形于世。
梁思成曾于1941年写过这样的“小结”:“截至1941年,梁思成所主持的营造学社已经踏访了十五个省份里的两百个县,实地精细地研究记录了两千座古建筑,其中很大一部分徽因大概都参加了的。”[4]在中国营造学社的研究历程,是他们在建筑殿堂中艰苦却终将形成气候的一段路。
(四)谱史
事业发展到了一定阶段,30岁的梁思成对自己深藏的理想探求便由此重生了。早在美国求学期间,梁思成和林徽因就已决定要透彻研究中国建筑史。彼时正在哈佛大学读博士学位的梁思成发现,西方对中国建筑非常不了解,相关的研究书籍更是少之又少。可供参考研究的资料少,对学术研究自然不利。当时这一现实情况让梁思成决定,必须要回国,做实地研究。
推动他谱写《中国建筑史》的动机,还有一个事件。在中国营造学社的成立开幕式中,有位日本建筑史学家建议,在中国建筑研究过程中获得第一手资料的实地考察工作由日本学者完成,而中国学者则承担古代文献梳理工[5]。这个建议令所有中国人都无法接受。能够有机会参与到考察工作中是建筑研究者的企盼,梁思成也是如此,因此他毅然开始了野外考察。
中国营造学社第一次野外考察时,便打破了当时日本学者对中国最古老建筑的斷言,这实为振奋人心的进展。《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门考》中所勘查的独乐寺成为当时我国已发现的最古老的木构建筑。它的重建时间在唐宋之间,其建筑形制上承唐代遗风,下启宋式营造,对研究中国建筑的源流演变意义非凡。在这次考察后,梁思成和林徽因都意识到,想要更为完善地探寻建筑遗迹,在中国建筑史上标记重要的建筑物名录十分重要。
时年30岁的梁思成雄心勃勃地要撰写一部完整的中国建筑史,而在那之前,中国是没有建筑史书籍的。他的这一选择,将成就中华民族建筑史上的一段辉煌。1940年前后,梁思成开始对《营造法式》进行系统而具体的注释工作,次年则把精力集中在《中国建筑史》上。在这之后的十年间,他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如筹备文字、完成讲课稿,但因战乱,很多事情都无法兼顾。彼时,虽然林徽因身体孱弱,但是在梁思成编写《中国建筑史》时,她从阅读书籍中获得了巨大的精神力量,也重拾了学术研究的兴趣。撰写《中国建筑史》的愿力,让他们二人的人生注定充满了挑战。
在中国营造学社外出勘查的岁月中,他们因为有彼此、有一同前行的队友,所以即使艰难困苦,也倍感珍惜。
(五)归城
变化,才是生命中不变的存在。动荡时代的变化更是每一个个体都无法预测的。梁思成与林徽因也不曾想到,他们对建筑学的诚挚追寻,能将他们引向生命的新途。
1948年前后,战争愈演愈烈,战火连绵的北京城中最令他们牵挂的是那遍地的文化古迹和文物建筑。当时他们的好友张奚若带领解放军军官来到他们家,期望他们能够标注出北平城中需保护的文化古迹。不久之后,顺利解放的不只是北平城,还有其中毫发无损的古迹。新生的城市也为他们吹来了欣慰的精神新风。这次对文化古迹的顺利保护,让他对人民解放军增添了尊重和信任。之后,梁思成组织编制了《全国重要文物建筑简目》,并将其交予各地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和指挥员。这份凝结了梁思成爱国之心的报告成为解放军在大规模解放战争中保护各地建筑遗物的重要参考。
在北平解放战争后的一年时间里,他们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政权中的林徽因,除了梁思成妻子的身份外,还有了新角色与新使命。她不仅是清华大学建筑系一级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国旗设计小组成员,还是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会员、中国建筑学会理事……同梁思成一道,他们都有满腔的报国热忱。(图6)梁思成也在此时开始步入政坛,担任重要代表及顾问,尤其是被任命为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这一职位,让他们之后的人生似乎都和北京城的保护休戚与共了。他们在用自己的建筑素养、专业思路赋予这座城市、这个国家新的生命力、新的地标。
在北京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尽管梁思成的想法与现实矛盾重重,如“古迹型”首都理想与“生产的城市”之间的矛盾、“保留文物”与“老旧象征”之间的矛盾,但是百废待兴的新中国依然有很多需要梁思成奔忙的事情。作为城市规划的专家学者,此时他无法逃避。当理想与现实参差的痛苦向他们扑来时,却偏偏看起来充满希望。建筑学行侠之路上的豪情万丈,让他们在这路迢山遥的建筑学探索之路上留下了瑰丽行迹。这两位建筑学界的伴侣,携手走过澎湃的野境,走向建筑的旷久历史……他们转身留下的背影交予时间观望。(图7)
四、结语
年少时期“在一起”,青年时期“在一起做建筑”,中年之后尤觉“在一起做建筑”,是比“在一起”更浪漫的事情。梁思成与林徽因相伴相生,互相成就,身处历史洪流,却成为时代的灯塔。我们留恋他们的人生故事。更动容于他们对建筑生命力量的尊重。林徽因指引梁思成进入建筑殿堂,梁思成与之携手填补中国建筑史学空白。拂尘指尖,图纸描绘,他们留下了密密麻麻的记录与探索古建筑的痕迹,投身建筑学的史料搜集与教育传承之中,共享着对建筑学的同一份企盼。
有一首诗形容他们很是恰当:“初见惊艳,再见依然;岁月静好,与君语;细水长流,与君同。”他们的感情不谈如今常说的“经营”,因为这样的词汇过于物质与生硬,他们只谈生命中对理想珍贵的“共赴”。
参考文献:
[1]朱云乔.情暖三生:梁思成与林徽因的爱情往事[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3.
[2]陈新华.风雨琳琅:林徽因和她的时代[M].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20.
[3]费慰梅.梁思成与林徽因——一对探索中国建筑史的伴侣[M].曲莹璞,关超,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7.
[4]梁从诫.倏忽人间四月天——回忆我的母亲林徽因[J].闽都文化,2021.
[5]由胡劲草执导的纪录片《梁思成与林徽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