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的阅读习惯

2021-02-08 03:39罗敏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2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习惯读书

罗敏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整个小学阶段 的课外阅读的总量应不少于145万字。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引导学生好读书,读好书,使其受益终生。作为农村小学,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发现:农村学生平时课外阅读少,除教辅书以外几乎无书可读,即使有书读也缺乏有效的指导;学生阅读能力普遍偏低,语言贫乏,语文素养普遍不高。广泛开展以培养读书习惯、提高人的素质品位为目标的读书活动,的确是一项意义深远的工作。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是推动学生持续阅读的有效方式。

现状分析:目前农村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总体上讲存在很大问题,尤其是在阅读学习方面,表现在:一方面,很多农村小学生不喜欢读书,不知道自主看书,更不愿意去读一些有益的课外书;另一方面,我们的阅读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不闻书声琅琅,只见习题如海洋”,许多文质兼美的名家名作被人为肢解成若干习题,在一套套习题不休不止的机械训练中,学生脑中堆砌许多字、词 、句、篇的零部件,却不会灵活运用,对文章中原始生命 的躁动和灵魂的呼唤如得了失语症,显得异常麻木。很多人把这些农村小学生阅读学习之弊完全归结为应试教育之指挥棒,我却不以为然。其实,阅读学习是一个人认知加工的过程,就目前农村小学生阅读学习的情况来看,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有这样几点:一是农村小学生本身的认知水平低,积累的语文知识少,且在一些教师教学方法不得体的影响下,多数还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二是农村小学生知识面较窄,阅读只是一个被动的过程,不是真正的在兴趣驱动下的自主阅读学习,也就是说阅读时根本就毫无目的。这种无目的的阅读学习是无效的学习,也就没有收获。久而久之,学生怎么也没了阅读的兴趣。从教师的角度来说:一是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只注重人为的“填鸭式”教学,某一个方面的知识的获得是通过一道道,一遍遍的试题训练,而不是让学生在阅读探究中自主获得;二是我们的大部分教师自身也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如何去影响我们的学生呢?

三是教师在传统教学模式下,不敢放手发动学生进行有益的课外阅读,害怕学生会误入歧途,更害怕影响到教学的成效。

我认为:加强语文课外阅读指导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尽可能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所以教师首先必须重视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渴望,就像人处于饥饿状态下急需食物一样。只有当学生在头脑中树立了强烈的课外阅读意识,才能积极主动地去阅读。特别对于那些很少阅读的学生来说,教师尤其应该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使他们在头脑中将阅读和乐趣相联系。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呢 ?我以为:首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如小学低年级学生应配以图文结合、与其认知能力相当与他们喜闻乐见的事相联系的读物,最能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其次,让学生有成功体验多给予学生分享收获、展示成果、交流互动的机会和平台,让他们的阅读兴趣持续长久。当然阅读兴趣的培养主要还要依靠教师和家长对孩子的正确引导,课堂教学是构成小学生日常生活的主题,也是他们接受教育,养成习惯的重要途径。

二、建立班级图书角

给学生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作为农村小学,学校课外书籍资源非常有限。因此,建立独的班级“图书馆”迫在眉睫,可以在学生中开展广泛图书征集活动:一是发动学生捐赠,二是发动社会为学生捐赠,三是倡导班级成员通过节约每一毛钱,为班级图书馆增加新鲜血液。学生对阅读产生了浓烈的兴趣,教师又为其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这是让阅读良性持续的必要前提。教师还可多利用晨会、语文课、语文活动课及课余时间,提倡师生同读、伙伴互读,让学生从单一的阅读中得到快乐与满足,感受到爱与温暖,体验着友情和亲情。

三、传授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

《新课标》要求:要结合课文的阅读,逐步引导学生学会朗读、默读和复述,学习精读、略读、浏览,学习利用图书室、阅览室、网络等查阅资料,培养初步的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与其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在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时,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读物特点传授给学生一些必要的阅读方法,如选读、精读、速读等。选读法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精读法是就书报上的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熟读深思的阅读方法。速读法就是对所读的书报,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而是快速地观其概貌。

四、开展多种读书活动促进有效阅读

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需要持之以恒,所以为了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把活动引向深入,班级应该经常组织开展多种读书活动,展示阅读的成果,讓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以达促进有效阅读的目的。

1.读书心得交流会

用读书心得交流会来巩固阅读,不仅能使学生的阅读兴趣得以持久保持,还能深化阅读效果。学生在阅读中用自己的真情实感走近经典解读经典,实现与文本的互动。

2.成语故事会

每次故事会老师事先给学生一个范围,让学生事先搜集材料,利用成语故事会这种以讲促读的课外阅读形式,使学生不仅阅读、理解了故事的内容,更在分享成功获得快乐体验的基础上提高了 自己的阅读兴趣。

3.知识小竞赛

开展阅读知识小竞赛,一方面可以激活学生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可以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竞赛的方式也尽量做到形式多样、生动活泼,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

五、让阅读成为一种良好的习惯

习惯是人的一种高度自觉的自动化的行为,一个人如果在儿童期形成某种良好的习惯,必将会长期影响其行为,终身受益。因此教师应努力使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实际教学 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阅读的环境,训练良好的阅读方法,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这也是提高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习惯读书
习惯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上课好习惯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好习惯
我们一起读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