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雨亭
有的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的人说教师是辛勤的园丁、还有的人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我,认为教师是陪伴孩子成长的引路人。学习知识是的学生的责任,传授知识是教师的义务,所以学生和教师是一种合作的关系,教师要学会放低姿态让学生尊重你,信任你,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的成绩需要自由健康融洽的师生关系作保障。
一、师生之间发生冲突,老师应该如何处理
其实,找到一些和学生的相处之道,既是对学生的 一种帮助,也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你身边有没有人说, 老师越来越难当?有教师委屈的说,做教师职业现在太难了。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孩子要求松一些,会有人说教师不负责任。对孩子的日常管理严厉一些,会有人说扼杀了学生的个性。还有老师说,有的学生因为身心尚未成熟,对于老师的说教,甚至会记恨。一位教师表示,身边还出现过同事和学生产生激烈冲突的事件。
但是细究一下,你会发现,有时候,冲突的起因不过是一些小事、小矛盾。而如何避免这些事情,其实就是教师和学生的相处之道了,特别是面对问题或矛盾的时候,处理方式非常关键。
其实说白了,学生和教师们之间的关系也是一种社会关系。这种关系是相互的,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老师对学生发展的教育、关心、爱护、指导和帮助等方面的关系,另一方面是指学生对老师的教育、关心、爱护、指导和帮助等方面所表现的接受、反感、恐惧、紧张等方面的关系。
所以,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只有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达到和实现我们的教育目的。
二、如果冲突发生了,应该如何处理
我们该如何避免师生间的冲突,情绪把控最重要!多一点技巧,少一点冲突。有时候,班上的学生淘气起来真的能把人气得不轻。但是,老师,一定要注意把控自己的情绪。不要冲动,不要真的和孩子生气。作为受过专业教育的工作者,教师可以尝试自我调节心态、自我调节情绪,努力在复杂的情绪氛围内,控制自己的情绪,进而避免师生矛盾的产生。
记得有一次,学生正在按我的要求做数学题,只有一位学生在做默写课文。我当时很生气,真想大喊“某某给我做题!”但我意识到:他那么要面子,强硬不会让他马上收起。我静观其变,果然他无动于衷。我走到他跟前,说:“呦,某某都要成小文学家了,老师可要‘吃醋啦!”这位同学顿时脸红了,尴尬地冲我笑了笑,赶紧加入做数学题的行列。巧用幽默化解冲突这就是一种特别明智的方法。
三、師生距离要拿捏好!因人而异强化感情互动
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是非常微妙的,过远则有生疏之感,过近则生戏谑之忧。
与学生保持多大的距离才适当呢?其实距离也要因人而异,区别对待。比如对那些比较自卑的学生,应该与他们保持较近的距离,对他们多加鼓励,唤醒他们向上的动力;对于那些性格活泼,“吃硬不吃软”,自制力较差的学生,应该与他们保持相对远的距离,用距离的空间形成其心理上的“威慑”,给他们一种威严,唤醒其自责、自省的意识。
四、适当给个“台阶”下!老师也需要给学生留些“面子”
给学生留点面子和台阶,既是给自己留台阶下,也是用行动去感化学生。学生也都是有自尊的人,不管是好学生还是差学生。有的学生会性格倔强,承受能力差,如果老师的话太直接他们一般接受不了。对学生合理“批”与“评”
把教育学生落到位,“批评”与“评”有机结合。批,是对孩子的错误的行为进行教育、纠正。评,是告诉孩子为什么是错的。批评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减少犯错的次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五、冲突要是发生了,我们该怎样解决
相信大家都听过陶行知先生曾经四块糖的故事。这种教育成果可是我们用任何粗暴训斥的教育方法都达不到的。首先不要冲动,一定要静下心来认真思考怎样处理问题,如果我们一味地指责训斥,只会让脆弱的心灵多一道伤疤,老师在孩子心里的地位一会一落千丈。所以我们可以先听取孩子的解释,认真了解事情前因后果,倾听孩子的想法。这样孩子才会信任你,才会和老师用心交流,才会认真听取老师的教育语言,将问题化解。这样遇到问题不仅不会影响师生关系,反而会将师生关系更进一步的发展,学生心目中老师的地位也会越来越高。
对于少数同学的问题适合个别谈话的方式,尤其是在面对性格较为内向的学生。情绪变动同个人性格紧密相关。如果是内向型同学,教育的重点是开导学生,态度要温和不可强硬,如果特殊情况可以和学生单独谈话,以满足保护此类学生的自尊心;对于外向型同学,批评要采取以柔克刚,任其倾述宣泄后,再与其讲道理。
其实虽然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会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但是只要我们老师用心去爱护他们,用行动去感动他们,相信每位学生都会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所以作为专业的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不断学习充实自己,不仅在要提高专业素质,还要把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作为我们学习的重点。师生融洽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学习效率才会更高,培养一批又一批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为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