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阎伯里
州城西南隅b,有黄鹤楼者。《图经》云c:“费祎登仙d,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事列《神仙》之传e,迹存《述异》之志f。观其耸构巍峨,高标g;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h。何必赖乡九柱、东阳八咏i,乃可赏观时物、会集灵仙者哉。
刺史兼侍御史、淮西租庸使、荆岳沔等州都团练使,河南穆公名宁,下车而乱绳皆理,发号而庶政其凝。或逶迤退公,或登车送远,游必于是。极长川之浩浩,见众山之累累。王室载怀,思仲宣之能赋j;仙踪可揖,嘉叔伟之芳尘k。乃喟然曰:“黄鹤来时,歌城郭之并是;浮云一去,惜人世之俱非l。”有命抽毫,纪兹贞石。
时皇唐永泰元年,岁次大荒落,月孟夏,日庚寅也。
(《文苑英华》卷八一〇)
在鄂州城的西南角,有一座黄鹤楼。《图经》上说:“费祎成仙,曾经骑着黄鹤返回这里休息,于是就用‘黄鹤来命名这座楼。”事情记载在《神仙传》上,事迹保存在《述异记》中。观看黄鹤楼这座建筑,高大雄伟,高高耸立。它的顶端接近银河,底部临近大江。两层屋檐,飞檐像鸟的翅膀一样高高翘在房舍之上。四面的大门高大宽敞,坐在黄鹤楼上可以远眺城乡景色,低头可以拍击云气和烟雾:这里是长江中下游地区胜迹最美的地方。没有必要去赖乡的老子祠,去东阳的八咏楼,在这里就可以观赏景色、会集神仙了。
刺史兼侍御史、淮西租庸使、荆岳沔等州都团练使河南的穆宁,一上任就把政事处理得井井有条,一发出号令百姓就十分拥护。有时,在公务之余,他来此小憩,有时他在此登车把客人送到很远的地方,他游览时也一定会来这里。
从黄鹤楼上可以极目远望浩浩长江,可以看见众多的高山。朝中的文人想抒发感怀的时候,登上此楼就能想到王粲感兴而作的《登楼赋》;如果想寻找仙人的踪迹,来此可以找到荀叔伟驾鹤来临的地方。于是人们常常感叹:“在荣华富贵之时,人们常常一起歌咏这雄伟的黄鹤楼;等到衰败的时候,看到黄鹤楼就常常感到物是人非。”我奉命执笔,在这坚硬的石头上写下了这段文字。
时间是唐永泰元年,太岁纪年为大荒落,农历四月二十七日。
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北武汉的黄鹤楼、湖南岳阳的岳阳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是中国古代传统建筑艺术独特风格和辉煌成就的杰出代表。
滕王阁因王勃的《滕王阁序》而家喻户晓,岳阳楼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而让众人皆知,至于黄鹤楼的闻名,则要归功于崔颢的那首《黄鹤楼》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古人有没有写过关于黄鹤楼的文章呢?当然有。阎伯里的这篇《黄鹤楼记》是现存最早一篇关于黄鹤楼的文章,载于北宋时期编纂的类书《文苑英华》中,因而得以流传下来。
文章虽短,内容却很丰富,将黄鹤楼的故事和雄伟呈现在读者面前。
首段从命名和外观等角度对黄鹤楼进行了细致描述和刻画,“耸构巍峨,高標;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连用八个四字短语,有上有下,有远有近,有内有外,有虚有实,形象地展示了黄鹤楼的雄浑壮伟,读后令人叹为观止。
第二段讲的是此篇的写作缘由。文中提到的穆宁,史籍缺载,但从阎氏笔下,得知此人是一位勤政爱民的好官。他登此楼,望见滚滚长江,不免触景生情,既联想到东汉末年见皇室衰微而作《登楼赋》的王粲,又想到驾鹤来临的荀叔伟,进而阐发不同历史背景下登临黄鹤楼时的不同心境。这才嘱咐阎伯里写下这篇记,付刻碑石。
从时间上看,此文作于765年,此时距“安史之乱”结束仅过去两年。文中“黄鹤来时,歌城郭之并是;浮云一去,惜人世之俱非”几句,应该是就“安史之乱”使唐朝由盛转衰的情形而发出的感慨。
此文不失为一篇情辞并茂的好文章,可以与王勃的《滕王阁序》、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并称为“江南名楼三部曲”。(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