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生活事件与社会适应: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
——以西部地区3所民办高校为例

2021-02-06 09:18王佳丽邓建军
关键词:主观量表维度

王佳丽 邓建军

(1.内蒙古鸿德文理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7;2.北京师范大学,北京100875)

大学生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学界的关注。其中,社会适应更是直接影响并可衡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与大学生学业(1)陆芳、陈国鹏:《青少年自主—联结的发展及其与社会适应的关系研究》,《心理科学》2012年第2期,第328-333页。(2)孟慧、杨铮、徐琳等:《大学生社会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的关系:适应的中介作用》,《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年第4期,第552-555页。、健全人格(3)张大均:《大学生社会适应的心理学研究刍议》,《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第79-85页。关系紧密。社会适应反映了个体心理、行为与社会环境的一致性,主要内涵包括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其符合社会价值标准的行为(4)王家强:《青少年社会适应及其相关因素研究》,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第3-5页。。前人对社会适应的相关研究更多从生理成熟出发,重视对个体内部因素如心理发生、发展特点的探讨,较少考察个体外部因素,比如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对个体社会适应的影响。本文就大学生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和社会适应三者的关系进行探讨,以期为大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提供参考。

一、概念界定及文献回顾

生活事件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经历的各种可能引起紧张感的负面应激事件,是一种客观存在,具有偶然性、情境性和不可控性(5)Park D,Yu A,Metz S E,et al.,Beliefs about Stress Attenuate the Relation among Adverse Life Events,Perceived Distress,and Self-control,Child Development,2018,No.89,pp.1-12.。应激理论认为,生活事件作为一种压力应激源,能显著影响个体的身体健康(6)Classen C,Recent Stressful Life Events,Sexual Revictimization,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Traumatic Stress Symptoms in Women Sexually abused in Childhood,Journal of Interpersonal Violence,2002,No.17,pp.1274-1290.、情绪(7)Post L M,Feeny N C,Zoellner L A,et al.,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and Depression Co-occurrence:Structural Relations among Disorder Constructs and Trait and Symptom Dimensions,Psychology &Psychotherapy,2016,No.4,pp.418-434.、心理健康(8)Hart K E,Fazaa N,Life Stress Events and Alcohol Misuse:Distinguishing Contributing Stress Events from Consequential Stress Events,Substance Use &Misuse,2004,No.9,pp.1319-1339.和主观幸福感(9)傅俏俏、叶宝娟、温忠麟:《压力性生活事件对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心理发展与教育》2012年第5期,第516-523页。。此外,研究发现,生活事件是不良社会适应的主要预测因子,即生活事件负向影响社会适应(10)周凡、徐学俊:《大学生生活事件与适应性问题的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年第8期,第996-999页。。对大学新生群体的调查也表明,生活事件能够显著预测其适应不良(11)邢存瑞:《青少年负性生活事件对社会适应的影响:情绪调节的作用》,山西大学2019年硕士学位论文,第5-6页。。目前,大学生社会适应的心理学研究主要探讨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并揭示主体在相应的社会心理方面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如张大均(2014)探讨社会适应方式、行为等(12)张大均:《大学生社会适应的心理学研究刍议》,《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第79-85页。;李倩(2019)研究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与社会相互作用、适应的状态(13)李倩:《赴澳留学生社会适应及其网络社会支持研究——基于澳大利亚X大学的调查》,江西财经大学2019年硕士学位论文,第52-55页。。

社会支持是指个体从外部社会所获得的物质或情感支持,可根据社会关系、社会结构、个体情感分为客观支持、主观支持以及个体对支持的利用情况。研究表明,对于大学生而言,客观支持与社会适应显著正相关,其社会支持主要来源于家庭、同伴和教师三个方面,并且不同来源社会支持的影响效应不一样(14)安龙、陈小萍:《大学新生社会支持对学校适应的影响——情绪智力的中介作用》,《校园心理》2019年第5期,第389-391页。(15)郑琰、王秦飞、宫火良:《社会支持与大学生学习适应的关系》,《保定学院报》2019年第4期,第103-109页。。社会支持对心理适应、社会适应具有正向促进作用(16)Ng T K,Tsang K K,Lian Y,Acculturation Strategies,Social Support,and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A Mediation Analysis,Asia Pacific Education Review,2013,No.4,pp.593-601.(17)Liu Y C,Hung Y Y,Self-efficacy as the Moderator:Exploring Driving Factors of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for Mainland Chinese Students in Taiwan,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16,No.11,pp.455-462.。大学生社会适应是一个复杂系统,它既依赖外部的社会支持系统,又依赖主体的内部心理资源(18)闫永华:《社会支持对农村因婚迁移女性社会适应的影响研究——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西安工程大学2019年硕士学位论文,第49-52页。(19)张光珍、梁宗保、陈会昌等:《早期气质对焦虑退缩行为的影响:社会适应的背景性作用》,《心理学报》2013年第1期,第70-81页。。分析前人研究可知,社会支持对社会适应有正向预测作用,但对社会支持各维度的预测作用尚缺少探讨和统一认识。

生活事件作为大学生的一种压力源,会直接影响个体的适应状况(20)Hart K E,Fazaa N,Life Stress Events and Alcohol Misuse:Distinguishing Contributing Stress Events from Consequential Stress Events,Substance Use &Misuse,2004,No.9,pp.1319-1339.,但是并非所有的生活事件都会对所有个体产生同样的消极影响,反而有些个体经历生活事件后具有更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因此,学界更关注生活事件对个体社会适应的作用机制。张月娟等(2005)从应激交互角度,验证生活事件可以通过个体应对方式间接影响其适应状况(21)张月娟、阎克乐、王进礼:《生活事件、负性自动思维及应对方式影响大学生抑郁的路径分析》,《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年第1期,第96- 99页。。安芹等(2010)探讨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学校适应的影响,发现家庭功能良好的个体能够感受到更多来自家庭内部的支持,进而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来适应学校生活(22)安芹、李旭姗:《大学新生学校适应与家庭功能、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年第10期,第796-800页。。此外,生活事件可能会通过焦虑的中介作用影响社会适应性(23)Jeronimus B F,Ormel J,Aleman A,et al.,Negative and Positive Life Events are Associated with Small but Lasting Change in Neuroticism,Psychological Medicine,2013,No.11,pp.2403-2415.。由此,推测社会支持可以在外界应激与社会适应之间起中介作用。

当前研究已证实大学生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分别对社会适应具有重要影响,但对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共同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缺少实证研究。本研究主要以西部地区民办高校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相关研究设计考察生活事件对社会适应的影响作用,并探讨社会支持在大学生生活事件和社会适应中的中介作用。

二、对象与方法

(一)被试

采用随机整群取样,对西部地区3所民办高校学生进行网上问卷调查。共收回问卷5 000份,其中有效样本4 965份,有效率为99.3%。样本描述性统计见表1,所有被试年龄在17~2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0.17岁(SD=1.46)。

表1 样本描述性统计

(二)方法

1.生活事件量表。采用刘贤臣等(1997)编制的《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该量表包括6个维度共27个项目:人际关系因子(5个项目)、学业压力因子(5个项目)、受惩罚因子(7个项目)、丧失因子(3个项目)、健康适应因子(4个项目)和其他(4个项目)(24)因子计算中第23个因子被重复使用,故分维度为28个项目。。本研究只采用前5个维度,指导语要求被试评定近半年来该事件是否发生,如果事件发生则采用Likert 6点计分,从“没有影响”到“极重度影响”分别计1~6分。在每个维度上得分越高,表明该事件对个体影响越明显。生活事件量表各维度的Cronbach’ α系数分别为:人际关系0.864、学业压力0.808、受惩罚0.953、丧失0.892、健康适应0.768,总问卷0.965。本问卷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为:χ2/df=4.134,p=0.000,CFI=0.994,TLI=0.989,RMSEA=0.032。

2.社会支持量表。采用肖水源(1999)编制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该量表包括3个维度共10个项目:客观支持(3个项目)、主观支持(4个项目)和支持利用度(3个项目)。本研究对象为大学生,故对量表部分项目表述进行修改,如第2题的“远离家人,独自一人居住”改为“住校生活”,“住处经常变动,多数时间和陌生人住在一起”改为“多数时间和同学们住在学校宿舍”,第5题的“夫妻、子女”改为“祖父母、外祖父母”,第6、7题的“配偶”改为“父母”,“同事”改为“同学”,“工作单位”改为“学校”等。同时,请心理学专家和大学生分别对该量表内容的适当性进行判断,以保证量表的内容能真实反映大学生的社会支持情况。修改后的10个项目,采用Likert 4点计分(第6、7题以来源个数计分)。各维度得分越高,说明支持水平越高,对社会支持利用度也越好。本研究中,各维度的Cronbach’ α系数分别为:主观支持0.783、客观支持0.759、支持利用度0.765。本问卷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为:χ2/df=0.927,p=0.000,CFI=1.000,TLI=1.000,RMSEA=0.000。

3.社会适应量表。采用郑日昌(2003)编制的《社会适应能力量表》。该量表共20个项目。受试者采用三种回答方式:“是”“无法确定”“不是”。该量表计分方式为:奇数题依次计为“-2”分、“0”分、“2”分;偶数题相反计分。得分越高,表示社会适应水平越高。本研究中,该量表Cronbach’α系数为0.706。问卷的验证性因素分析模型各项拟合指数较好,χ2(253.404)/df(91)=2.785,p=0.000,CFI=0.985,TLI=0.969,RMSEA=0.024。

4.客观经济水平。客观经济水平通过家庭实际经济收入水平(分为5个水平)、父母职业、父母文化程度来评估。本研究将职业划分为5个等级:(1)一般管理人员与一般专业技术人员,如售货员、司机等;(2)中层管理人员或中级专业技术人员,如教师、医生、技师等;(3)高级管理人员或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如公务员、公司经理等;(4)国家行政县处级人员以及个人企业主,如县处级正职和副职、私人企业主等;(5)国家行政高层领导人员,如县处级以上人员以及大中型企业总经理等。分别赋予1~5分。父母文化程度分为4个等级:初中及以下、高中或中专、大专或本科、研究生及以上,分别赋予1~4分。最后把家庭经济收入水平、父母职业等级和文化程度总分相加,得分越高,表明客观经济水平越好。

5.主观经济水平。采用胡牡丽(2012)编制的《主观社会经济量表》。该量表采用主观家庭地位1个项目,要求被试对家庭经济水平进行等级计分,其中“1”表示主观地位最低,“10”表示主观地位最高,得分越高,表示主观社会经济地位越高。

GB/T 20258.1―2007《1∶500 1∶1 000 1∶2 000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发布虽已超过5年,但在调研中了解到各单位尤其是城建部门才开始学习和使用该标准,也有部分单位根据该标准编制了自己内部的建库规范,他们希望保持其稳定性,不要做大的改动。因此,本次数据字典修订保持标准的稳定性,尽可能不做大的变化,修订的重点放在新增要素以及与图式、分类代码相矛盾的要素上。

6.人口统计学信息问卷。自编社会人口学信息问卷,收集年龄、年级、性别、单亲与否、独生子女与否、所在地区等信息。

(三)程序

调查以问卷形式进行,并以班级为单位集体收集数据。问卷均采用匿名方式填写,指导语中告之被试调查仅为科学研究所用,并且数据完全保密。数据下载后对其完整性进行检查,删除不完整数据。

(四)统计处理

采用SPSS 22.0和Mplus 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首先,将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其次,对各测量工具的内部一致性及拟合指数进行分析。最后,进行各变量的描述统计与相关分析,并作回归分析和社会支持各维度的中介效应检验。

(五)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采用自陈式问卷法收集数据,可能导致共同方法偏差效应。首先,应用下列方法从研究程序上进行控制:(1)采用匿名方式,让被试能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填写;(2)选择信效度较高的量表或问卷,并且经过实证研究证明具有较高的信效度,从而减少或避免测量上的系统误差;(3)问卷中设计部分反向计分项目;(4)分层抽样,按比例抽取各年级大学生,增加大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其次,数据收集完成后,采用Harman单因素检验法对共同方法偏差显著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该数据中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共有16个,第一个因子解释了总变异的17.336%,小于40%的临界标准,故不存在显著的共同方法偏差问题。

三、研究结果

(一)各变量描述统计及相关分析

对各变量进行描述统计及相关分析,结果见表2。民办高校学生的生活事件平均分均低于各维度计分的平均数,表明大学生生活事件相对较低。社会支持各维度及社会适应的平均分则较高,表明大学生拥有较高的社会支持和较好的社会适应性。此外,生活事件各维度、社会支持各维度与社会适应均显著相关,具体表现为:生活事件各维度及总分均与社会支持、社会适应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在0.065~0.285之间,p<0.05;社会支持各维度与社会适应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在0.196~0.350之间,p<0.01。结果表明,被试社会支持越高,其社会适应水平也越高。

表2 各变量的描述统计及相关分析(N=4 965)

(二)人口学变量、社会支持对社会适应的回归分析

此外,以社会支持各维度为预测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后发现,在控制年级、性别和客观经济水平后,社会支持的三个维度——主观支持(β=0.226,t=11.783,p<0.001)、客观支持(β=0.061,t=3.430,p<0.001)、支持利用度(β=0.211,t=11.222,p<0.001)对社会适应具有显著预测作用,即具有较高社会支持水平的大学生,其社会适应水平也会高,表明社会支持对大学生社会适应具有显著预测作用。

(三)社会支持在生活事件与社会适应之间的中介作用

根据假设模型,构建以生活事件为自变量、社会支持各维度为中介变量、社会适应为因变量的检验模型。采用Bootstrap 2000法检验路径效应,探讨社会支持在生活事件与社会适应之间的作用机制。

首先,对假设模型的拟合情况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各项拟合指数皆达到良好水平:χ2/df=3.026,EMSEA=0.034,TLI=0.948,CFI=0.974,说明模型与数据拟合良好。进一步对社会支持各维度的中介路径效应进行分析,研究模型及标准化路径系数。由图1可知,生活事件能显著负向影响社会适应(直接效应为-0.228)、主观支持(直接效应为-0.159)、客观支持(直接效应为-0.093)、支持利用度(直接效应为-0.122),并且主观支持维度的中介路径效应是0.040,占总体效应(0.268)的14.9%。

图1 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和社会适应的关系模型及路径系数

此外,采用Bootstrap 2000法分析社会支持各维度中介路径效应,结果显示,“生活事件→主观支持→社会适应”路径的95%置信区间不包含0,而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的间接路径的95%置信区间均包含0。这表明,社会支持各维度在生活事件与社会适应之间,仅主观支持具有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

四、结论及不足

本研究通过相关设计,检验了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和社会适应的关系以及社会支持各维度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西部地区民办高校学生生活事件平均分相对较低,而社会支持各维度及社会适应的平均分则较高,表明受调查的大学生拥有较高的社会支持和较好的社会适应性;社会支持中的主观支持在生活事件与社会适应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大学生年级、性别和客观经济水平对社会适应具有显著预测作用。

(一)生活事件对社会适应具有预测作用

研究发现,生活事件对社会适应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作用,即当民办高校学生的压力性生活事件越高,则社会适应水平越低。此结果与前人研究一致,表明生活事件会消耗个体的应对资源,进而影响其社会适应性(25)杨颖、程玉洁、邹泓等:《日常生活事件对中学生社会适应的影响:社会问题解决能力的中介作用》,《心理科学》2012年第6期,第1376-1382页。。研究还发现,大学生日常细小、琐碎的生活事件均是一种压力应激源,会持续不断地对个体社会化发展与社会适应产生消极作用,进而影响其身心健康。此外,由相关分析可知,生活事件中人际关系、学习压力与社会适应的关系更紧密,表明要促进大学生良好的社会适应,需加强对人际关系、学习压力的关注。此研究结果符合大学生实际,反映出人际关系和学习压力是重要的影响因素(26)张大均:《大学生社会适应的心理学研究刍议》,《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第79-85页。。因此,在对民办高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应多关注他们的生活事件,尤其要从人际关系、学习压力方面提供帮助和疏导,比如,可从降低生活事件入手,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性。

(二)社会支持各维度对社会适应具有预测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年级、性别和客观经济水平后,社会支持的三个维度对社会适应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尤其是主观支持的预测作用更显著。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当民办高校学生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较高时,社会适应性越好,说明要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性,需注重其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因素。此结论与前人研究一致,表明只有大学生主观体验、感知到的支持或者大学生能利用的社会支持,才能促进其社会适应(27)邱鸿钟、吴志雄:《大学新生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的相关性》,《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年第9期,第1412-1413页。(28)黎志华、尹霞云:《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希望的影响机制:自尊和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心理发展与教育》2015年第5期,第610-617页。。研究结果也验证了社会适应更倾向于个体情感体验,因而受主观支持影响更显著。

此外,本研究结果也进一步丰富了社会支持的结构理论,即将经济水平(主观经济水平与客观经济水平)作为预测变量,分别考察对社会适应的预测效应,结果表明客观经济水平预测作用显著。这个结果验证了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即只有满足了基本生理需要后,人们才会追求尊重与爱的需要。本研究中客观经济与社会支持的客观支持具有不同内涵,其对社会适应效应是不一致的。

(三)社会支持在两者之间具有中介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压力性生活事件对大学生社会适应既有直接负向影响,又可通过社会支持的主观支持发生间接作用。此结果与以往研究一致,表明社会支持对生活事件的负向影响或消极作用具有缓冲作用(29)Chen W Q,Siu Q L,Lu J F,et al.,Work Stress and Depression:The Direct and Moderating Effects of Informal Social Supports and Coping,Stress and Health,2009,No.5,pp.431-443.,即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能够增强个体应激能力,对应激事件负向影响起到缓冲、保护的作用(30)凌宇、杨娟、章晨晨等:《社会支持调节青少年应激与抑郁症状的追踪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年第5期,第610-613页。(31)高素华:《大学生生活事件与主观幸福感间的作用机制研究——以心理资本和社会支持为中介》,《教育学术月刊》2017年第3期,第95-99页。。同时也证实,主观支持能缓解个体因生活事件所引起的负面情绪(32)涂阳军、郭永玉:《生活事件对负性情绪的影响:社会支持的调节效应与应对方式的中介效应》,《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年第5期,第652-655页。。本研究结果丰富了社会支持的作用机制,即社会支持的影响效应、保护机制可以从主观支持、客观支持与支持利用度不同维度来探究。本研究结果还验证了社会支持理论,即社会支持是来自他人的一般性或特定的支持性行为,这种行为可以提高个体的社会适应性,使个体免受不利环境的伤害(33)周林刚、冯建华:《社会支持理论——一个文献的回顾》,《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第11-14页。。

主观支持是大学生应对生活应激的有效心理资源,因此,可通过主观社会支持系统来增强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比如,鼓励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与同学多交往、多沟通,进而扩大心理资源;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体验更多积极情绪,尤其是积极关系体验,以增强其自我效能;激发大学生的自我认知,启动更多社会支持认知,进而增强社会支持的主观感受。

本研究进一步检验了压力性生活事件对社会适应的负面效应,并且社会支持的主观支持在其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研究揭示了可通过降低压力性生活事件和增强主观支持,来提高民办高校学生社会适应水平。此研究结果拓展了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内容和思路。当然,本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第一,采用的研究设计尚不能作出变量的因果关系推论,未来可通过实验或追踪设计进一步探讨生活事件对社会适应的影响;第二,社会支持各维度的中介作用与前人研究不一致,本研究仅主观支持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可能还存在其他的中介作用机制,尚需未来研究进一步探讨,以丰富社会支持各维度对社会适应的影响机制。

猜你喜欢
主观量表维度
以患者为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PRO量表特异模块条目筛选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公共体育服务政府供给社会期待量表》的编制与修订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后印象
CSE阅读量表在高中生自我评价中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
挣多少钱,才可以买到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