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想不到,自己都找不到的资料,省档案馆居然帮我寄到家了!”近日,人在温州的赵女士收到了来自浙江省档案馆的快件,里面是赵女士心心念念的档案资料。据了解,赵女士因为个人原因要将户口迁到杭州,但是所需的一些重要材料早就遗失了,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赵女士通过微信“掌上查档”小程序向省档案馆发起了查档申请。得益于档案工作数字赋能、整体智治,省档案馆通过档案数据智慧检索很快找到了赵女士所需资料,并第一时间安排邮寄上门。
近年来,省档案馆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按照档案走向依法治理、走向开放、走向现代化“三个走向”根本遵循,紧跟信息技术发展步伐,加大了档案科技投入。古老的档案插上了技术的翅膀,沉睡的档案变活了,档案不再只是一张纸一幅画,民生档案变成了定纷止争的法宝、成了维护合法权益的利器。“按照数字赋能、整体智治的工作要求,我们将加大数字化转型力度,建设以‘一仓、双中台、三系统’为主要内容的档案数据共享中心,推进数字档案馆建设”,省档案馆电子档案管理处处长说。通过开展档案数字化变革行动,着力为群众打造“口袋里的档案馆”,实现查档服务从“百馆联动”向移动端跃升,从省内异地互动向“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跃升,从线下依申请向“线上跑”、电子化出证跃升,极大地方便群众办事,提升行政效能。
文件归档是档案工作的重要一环。按照传统做法,相关单位符合入馆条件的档案资料,需要将电子文件刻录到光盘,和盖章的纸质文件一起送至省档案馆,再填写纸质申请表,完成一系列手续后才能移交进馆。现在,数字赋能为“部门间最多跑一次”带来了新的尝试。“最多跑一次,既要方便群众,也要方便部门”,省档案馆工作人员说:“借助档案智能接收系统和电子签章系统,只要做好系统对接,省直部门就能通过平台传送数据包,完成档案移交。”这种模式实现了传统归档与电子化归档的融合,部门的数据归档也可以“零次跑”,工作人员只要按照系统流程,轻轻点击“上传”按钮,电子档案就会顺着网络的滑梯,实时进入档案馆的数据中心。“一键归档进馆”时代的来临,无疑是省档案馆整体智治的大飞跃,档案被科技赋予了全新的生命,从诞生的地方来到省馆,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更好地为大众服务。
图片和音视频档案的识别和检索是困扰档案利用的历史性难题,省档案馆在全国档案系统率先引进顶尖音视频识别技术和AI 技术,成立联合课题组攻关。“AI 赋能,实现重大活动实时建档,口述档案实时转写、新闻会议等音视频实时字幕辅助,数字记录管理新模式成为可能。”省档案馆分管副馆长信心满满地向我们介绍。借助智能识别黑科技,档案关键词搜索将从文字数据拓展到图片、音频和视频档案,提高档案检索效率与准确率:通过机器学习,AI 技术还可以辅助档案开放审核,不仅帮助档案鉴定人员从重复、繁重的脑力判断中解放出来,投入到更具有创造性的档案建设中去,更有利于档案开放提速提质、档案资源扩面提升。
浙江省档案馆电子档案长久保存基地
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是档案馆的职责和使命。为用好档案这一国家重要战略资源,拓宽“档案库”转化为党委政府“信息源”、“思想库”的通道,省档案馆将以建设档案数据共享中心为牵引,实现档案的接收、整理、管理、编研、展陈以及查阅等各项档案工作整体智治。2020年7 月份,新安江水库超历史水位,防汛指挥部调取水库建设和历史水位等一系列重要档案资料后作出科学决策,历史上第一次九孔全开泄洪,安全圆满完成了泄洪任务,档案“存史、留凭、资政”的作用得到完美阐释。
对内苦练内功、保持档案业务全国领先,对外融入大局、在服务中心中主动有为,省档案馆正加快构建双轮驱动的档案工作新格局。省档案馆主要负责人说:“省档案馆将全面贯彻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精神,通过数字赋能、迭代升级,提高档案工作为党管档、服务大局、服务群众、思想教育、资政决策五种能力,推动档案工作从适应性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打造档案工作整体智治高地,全面建设现代化模范省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