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安祥,刘 曦,张康林,衡久红,余华香,程 川
(甘孜州畜牧业科学研究所,四川 康定 626000)
牦牛出血性败血症是高寒牧区牦牛常见病,虽然甘孜州高度重视该病的免疫预防工作,但该病在州内发生仍很严重,是牦牛冬春死亡的重要原因,给广大农牧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搞清甘孜州“牦牛出败”的发病情况,2018年以来,甘孜州畜牧业科学研究所组成项目调查组开展了该病的疫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等相关研究,以期能为该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1.1.1 巴氏杆菌属致病菌
巴氏杆菌属中是对各种家畜、家禽、野生动物有致病作用的细菌,主要包括多杀性巴氏杆菌、溶血性巴氏杆菌和嗜肺性巴氏杆菌等。其中,多杀性巴氏杆菌是本属最重要的畜禽致病菌,其次是溶血性巴氏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能够感染多种动物,引起的疾病主要有鸟类的禽霍乱,猪萎缩性鼻炎,有蹄类动物的出血性败血症,犊牛、绵羊、山羊和兔的肺炎。人对巴氏杆菌也有易感性,但人的巴氏杆菌病极为罕见,几乎不发生败血症,仅有少量报道引起人的脑炎和伤口脓肿[1]。
1.1.2 牦牛出血性败血症
简称“牦牛出败”,又称牦牛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牦牛急性、热性传染病,以高温、肺炎、急性胃肠炎及内脏器官广泛出血为特征。临床可分为败血型、水肿型和肺炎型3种。
1.2.1 病原体
多杀性巴氏杆菌为两端钝圆,中间微凸,革兰氏染色阴性的小球杆菌,多散在、无鞭毛、不能运动、不形成芽胞。病料组织或体液涂片用瑞氏染色、姬姆萨染色或美蓝染色镜检,可见典型的两极着色,所以又称两级杆菌。用印度墨汁等染料染色时,可看见清晰的荚膜。根据特异性荚膜(K)抗原分类,可分为A、B、D、E、F共5种血清型;按菌体脂多糖(LPS)抗原进行分类,则可分为16个血清型。A型、B型或E型可以引发的牛出血性败血症,甘孜州内以A型较常见。多杀性巴氏杆菌在48h内可分解葡萄糖、果糖、单奶糖、蔗糖和甘露糖,产酸不产气。一般不发酵乳糖、鼠李糖、菊糖、水杨苷和肌醇可产生硫化氢,能形成靛基质,MR和VP试验为阴性,接触酶和氧化酶试验为阳性。本菌对外界抵抗力不强, 在干燥环境中2~3 d死亡,在血液、排泄物或分泌物中可生存6~10 d,阳光直射下数分钟死亡,高温立即死亡。一般消毒液均能在短时间内杀死该菌[1]。
猪、马、牛、羊、兔及禽类等的巴氏杆菌病,分别由不同血清型的多杀性巴氏杆菌所引起,但在一定条件下,各种动物间可以交叉感染。
1.2.2 临床症状
1)败血型。表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体温升高达41℃~42℃,心跳加快,鼻镜干燥,反刍停止,腹痛,腹泻,粪呈粥样或水样,混有黏液或血液,味恶臭,有时鼻孔内和尿中有血,不久体温下降,病程一般在12~24 h,常来不及查清病因就迅速死亡。
2)水肿型。除呈全身症状外,在颈部、咽喉部及胸前的皮下结缔组织出现炎性水肿,初热痛而发硬,后无热,疼痛轻;舌及周围组织高度肿胀,伸出齿外,呈暗红色;眼红肿流泪,呼吸高度困难,皮肤和黏膜普遍发绀,往往因窒息而死。病程多为12~36 h,在临床上多见此类型。
3)肺炎型。表现为急性纤维素性胸膜肺炎症状,体温高达39.5℃~41℃,呼吸困难,鼻流浆液或脓性鼻液,痛性湿咳,呼吸频率加快;胸部叩诊双侧肺有痛觉及实音区,听诊有支气管呼吸音及水泡性杂音,有时有摩擦音;便秘,有时下痢,粪便带血或黏膜。病程较长,可达3~7 d,常因衰竭而死亡。
1.2.3 病理变化
1)败血型。呈败血症变化,即在黏膜、浆膜以及肺、舌、皮下组织和肌肉都有出血点;内脏器官充血,肝脏和肾脏实质变性;脾脏无变化或有小出血点;淋巴结充血,水肿;胸膜腔内有大量渗出液。
2)水肿型。颈部、下颌及胸前皮下和肌肉组织呈现胶样水肿,切开后水肿部结缔组织有黄色透明液体流出并伴有出血;局部淋巴结水肿、出血;肝、肾、心脏等实质器官发生变性和有出血点。
3)肺炎型。主要病变为大叶性纤维素性胸膜肺炎;胸腔内有大量浆液性纤维素性渗出液,肺脏和胸膜覆有一层纤维素膜;肺脏间质水肿增宽,有不同肝变期变化,肺切面呈大理石状,出现坏死灶或脓肿。病程较长者见有肺充血、水肿;有时还有纤维素性腹膜炎,胃肠卡他性病变。
甘孜藏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部,青藏主高原东南缘,是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带,总幅员面积15.26万km2。甘孜州是多民族聚居地区,其中藏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8.7%。复杂的地形地貌形成了由山地亚热带到山地亚寒带再至寒带完整气候带。大部高原和山地表现为长冬无夏或春秋相连,极端最低气温达到-41.5℃,年均气温多数地区在8℃以下,丘状高原地区和中部高山地区最高气温在30℃以下,大部分地区最低气温在-14℃以下。历年平均有霜日数为180~228 d,无绝对无霜期。全州畜种资源丰富,主要有牛(牦牛、黄牛)、羊(藏绵羊、藏山羊)、马、驴、骡、猪、鸡、兔、蜂等。牦牛是甘孜州主要的地方畜种资源,主要分布在牧区草原和半农半牧区高山峡谷地带,是高原牧区农牧民不可缺少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源。
2.2.1 流行历史
“牦牛出败”在甘孜州牧区常有散发,有时呈地方性流行,半农半牧区零星发生,而农区较少见。据资料记载,1925年该病曾流行于白玉县昌台牧区,死亡牦牛200余头。1951年甘孜、炉霍、德格等地先后发生该病,引起牦牛大量死亡。1976-1978年全州疫病普查中,全州各县共3 024个生产队,1976年有427个生产队发生疫情,共发病5 274头、死亡2 847头、占牦牛总死亡的2.26%;1977年有370个生产队发生疫情,共发病4 864头、死亡2 735头、占牦牛总死亡的2.10%;1978年有225个生产队发生疫情,共发病2 882头、死亡1 751头、占牦牛总死亡的1.56%。据调查,野生动物在该病传播中的作用不可忽视,1984年色达县5户牧户发病51头、死亡29头、致死率56.8%,1985年甘孜县发病21头、死亡13头、致死率61.8%,两县都是由于有牛被狼咬伤而传播的。自从1963年起,全州每年注射1~2次牛出败氧化铝菌苗,1989年“牦牛出败”疫情基本上得到了控制。但2010年以来,牧区疫情有所反弹,2014-2015年,北部石渠、德格等县发生局部流行和暴发,死亡牦牛上万头,究其原因主要是放松了预防工作,造成个别乡村发生和流行此病。
2.2.2 流行特点
发病牛潜伏期一般为2~5 d,具有高致死率。该病在新疫区表现为暴发形式,老疫区多为散发或地方流行性,无明显的季节性,但冬春气候严酷,饲草料短缺等因素是该病主要的发病诱因。此外,气候骤变、饲料突变、长途迁移、过度疲劳、寄生虫病等,导致牦牛营养缺乏和应激,机体抵抗力降低也常常诱发该病。
1)易感动物。牦牛最易感染,犏牛次之,且各种年龄阶段的牛均能发病,而以1岁以上牦牛发病较多。
2)传播途径。健康牦牛的呼吸道、消化道内常带菌,与宿主呈共栖状态。当机体抵抗力降低,引起病菌迅速增殖,经淋巴循环进入血液,发生内源性传染。病牛的肺组织、胸腔渗出液和气管分泌物等中存在大量病原菌,病牛通过排泄物、分泌物,以及咳嗽、喷嚏,向体外排出大量有毒力的病菌,在急性菌血症时也可经尿、乳汁排菌,污染圈舍、用具、饲料和饮水。健康牛经消化道、呼吸道感染,也可经损伤的皮肤、黏膜及吸血昆虫的传播发生感染。
3)发病率和发病季节调查。为掌握甘孜州牦牛出败的发病情况,2018年4月-2020年6月,项目调查组在全州18个县对2 164头牦牛进行了该病的发病情况调查,其中,发病率、致死率情况,如表1所示,不同季节发病情况,如表2所示。
表1 甘孜州“牦牛出败”发病率、致死率情况统计表
表2 甘孜州“牦牛出败”不同季节发病情况统计表
从调查结果看,甘孜州牦牛出败的发病率9.15%、致死率38.89%。在不同季节,冷季(前年11月-次年4月)发病率9.93%、致死率43.44%;暖季(5-10月)发病率8.13%、致死率31.58%。
甘孜州草原广袤,基层兽医特别是村防员数量少,技能素质差,村兽防员注射疫苗时技术处理不当,剂量不足、漏针、漏群、不及时,加之菌苗免疫期短,剂量大,疫苗贮存不当及质量问题等原因导致免疫失败而发生该病。
甘孜州牧区海拔高,寒冷缺氧,气候变化大,特别是冬春季节,饲草枯黄,加之积雪覆盖,牦牛觅食困难,导致牦牛营养缺乏,体质下降,抵抗力降低,往往引起内源性感染而诱发该病。此外,牧区地广人稀,野生动物如狼、岩羊、黄羊等分布广泛而活动频繁,野生动物的活动区域和家养牦牛、“放生”牦牛有交集,有可能引起交叉感染由野生动物传播该病。
牧民普遍科学素养低,防疫意识差,对病死牛尸体不处理或处理不当,病牛也多不采取隔离措施,使其排泄物、分泌物、飞沫等排出病菌,污染草场、饮水、圈舍以及周围环境,导致牦牛感染发病。
加强对牦牛的饲养管理,在枯草和寒冷期适当补饲,增强牛群的抵抗力,减少内源性感染的发生。保持圈舍及环境卫生,尽量避免拥挤、受寒和过度劳累,不到低洼、潮湿地方放牧。此外,要加强基层兽医专业技术队伍建设,积极开展基层兽防员防治知识和技能培训。
疫苗应符合《兽用生物制品管理办法》《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相关规定,具有生产许可证和批准文号,并且是适合本地区菌株的牛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疫苗。可选用巴氏杆菌病灭活苗、冻干活菌苗及细菌亚单位苗进行预防接种。具体免疫时间根据各地区流行情况而定,散发地区1年免疫1次,多发地区每年春、秋2季免疫2次。接种剂量为体重100 kg以下的牛注射4 mL,100 kg以上的牛注射6 mL。免疫接种可有效地预防该病的发生。发生疫情时,对疫区内假定健康牛群应进行紧急接种。
定期对牦牛圈舍、生产用具及周围环境进行清洁消毒。特别是疫情发生后,要对病牛的圈舍、器具以及可能污染的场地进行严格消毒。病死牛的尸体、粪尿及污染物应严格按《GB/T16548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规定处理。
发现该病或者疑似病例,应及时向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禁止病牛和疑似病牛及其产品输出疫区,禁止非相关人员、车辆、动物等进入疫区。同时,要对染疫、疑似染疫动物采取隔离等控制措施,防止动物疫情扩散。发病后尽早确诊,对隔离疫区内病牛和疑似病牛进行严格隔离。对发病的牛群进行药物治疗,通过控制传染源,将疫情控制在最小的范内。
对牦牛巴氏杆菌病应按照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采用抗菌消炎,配合对症支持疗法。抗菌消炎,早期可选用对本菌敏感的抗菌素,如青霉素、链霉素、红霉素、四环素、林可霉素、头孢噻呋、氟喹诺酮类及磺胺类等药物,有条件配合应用高免血清效果更好。同时,依据病牛临诊表现,采用解热、镇痛、强心、补液、解毒等对症支持疗法。该病晚期和重症病例疗效不佳。另外,采用中药疗法配合治疗,临床上也取得了较好效果,下面推荐2个临床处方。
1)中兽医经验方。加减普济消毒饮:大黄、薄荷、玄参、柴胡、桔梗、连翘、荆芥、板蓝根各60 g,酒黄芩、甘草、马勃、牛蒡子、青黛、陈皮各30 g,滑石120 g,酒黄连25 g,升麻20 g。水煎候温灌服(成牛用量)。
2)藏兽医经验方。寒广散:寒水石2 500 g,广木香1 000 g,干姜、诃子各250 g,大黄2 000 g,土碱3 000 g,共碾为细末,按牛的体质强弱,用此品6~21 g,加水一次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