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灌溉发展规划思路

2021-02-04 10:15:17赵树辰何子杰徐驰许凯
长江技术经济 2021年6期
关键词:发展规划柬埔寨灌溉

赵树辰 何子杰 徐驰 许凯

摘 要:根据柬埔寨建设“东南亚粮仓”的国家战略,为满足粮食自给自足和粮食出口的目标要求,2035年柬埔寨全国灌溉面积进一步发展,灌溉缺水形势严峻。结合地形、水系及水土资源条件等方面特点,将柬埔寨全国划分为四大分区,并因地制宜提出灌溉用水保障措施,在对现有灌区进行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的基础上,新建一批水源工程和灌区配套工程,提高旱季灌溉比例,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使灌溉保证率达到75%,灌溉保障能力得到提升,粮食安全得以保障。

关键词:灌溉;发展规划;柬埔寨;用水保障

中图法分类号:TV212.4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679/j.cnki.cjjsjj.2021.0618

柬埔寨王国位于中南半岛南部,北接老撾,西北部与泰国为邻,东和东南部与越南接壤,西南濒临泰国湾。全国分为25个省级行政区,国土面积约18.1万km2;2014年总人口1 489.3万人[1],GDP约167.8亿美元[2]。柬埔寨是传统农业国家,农业作为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生产总值中占比为30%左右,80%以上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然而,由于柬埔寨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现状水利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灌溉保障程度较低,因此,需要在全面梳理柬埔寨灌溉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分析提出柬埔寨灌溉发展的主要思路和任务,通过规划兴建一批水利基础设施,重点解决洞里萨湖区、湄公河三角洲地区频发的旱涝灾害问题,保障水安全,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柬埔寨国家“四角战略”。

1  柬埔寨灌溉分区

柬埔寨国土大体呈碟状,东部、北部和西部三面被山脉与丘陵环绕,湄公河干流从北向南贯穿全境、洞里萨湖水系自西北向东南注入湄公河,在中部形成平坦开阔的冲积平原;平原、高原和山地地貌分别占全国总面积46%、29%和25%。

柬埔寨属热带季风气候,雨旱两季分明,年平均相对湿度值约为80%,较为湿热,雨季(5—10月)与旱季(11月—次年4月)差异较大。全国年平均降雨量较大,约为1 724mm,但时空分配不均:全年近90%的降雨集中在雨季;西南部与东北部年降水量在1 800mm以上,中部洞里萨湖降水量则为1 200~1 600mm。多年平均年陆地蒸发量为982mm,相当于多年平均年降水深的56.9%。

柬埔寨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 467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1 347亿m3,地下水资源量为345亿m3,不重复量120亿m3。境内水量主要靠降雨补给,径流的时空分布基本上与降水一致,总体来看全年径流量的84%集中在雨季,由东北和西南山区向洞里萨湖和三角洲地区递减。

根据地形地貌、水系及水土资源分布特点,将柬埔寨全国分为洞里萨湖区、湄公河三角洲区、东北部山区和西南沿海区四大区域。,其中洞里萨湖区及湄公河三角洲平原区光热条件好,特别适宜水稻等作物生产,是国家粮食主产区。

2  农田灌溉现状及存在问题

据柬埔寨农业普查统计数据,全国可耕地面积约670万hm²,2013年种植面积约为288万hm²,其中粮食作物277.6万hm²。粮食作物种类主要包括水稻、薯类、玉米、其他等,水稻种植面积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84%,达到232.8万hm²[3];经济作物主要有蔬菜、油料作物、香料作物、甘蔗、烟草、棉花等,总耕地面积为10.4万hm²,其中蔬菜和油料作物的种植比例最大。

粮食主产地洞里萨湖区与湄公河三角洲区年降雨量在全国范围内相对较低,且雨旱两季差异程度较高,这两个区域多年平均连续最大6个月径流量占全年百分比分别为81~91%和77%。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适应雨旱两季的差异而开展,通常分为雨季和旱季两季种植,雨季种植面积较大而旱季较少。

近些年来,柬埔寨大力发展农业灌溉,通过修复已有渠道、拦河闸等小型水利工程,同时兴建一些中型乃至大型的综合型水利工程,改善了农业灌溉条件,大幅提高了农作物产量。据不完全统计,柬埔寨全国现有灌溉系统约2 790个,大中型蓄水工程(水库、圩塘等)43个,雨季灌溉面积17.5万hm²,旱季灌溉面积1.6万hm²;现有大中型引提水工程52个,雨季灌溉面积34.3万hm²,旱季灌溉面积2.2万hm²(部分工程的旱季灌溉面积数据缺失)[3]。全国总灌溉面积为雨季约71.8万hm²[4],旱季约14.4万hm²,其中粮食作物灌溉面积雨季约69万hm²,旱季约13.8万hm²,雨季灌溉面积约占耕地面积的25%。其中水稻灌溉面积雨季为65万hm²,旱季13万hm²。

然而,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受资金投入限制,现状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水利设施严重不足,导致灌溉水源得不到保证,水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一是大部分农田对天然降雨依赖性强,雨季灌溉面积不到种植面积25%,粮食产量不高;二是缺乏大型骨干蓄水工程对天然来水进行调蓄,天然来水过程与农业灌溉用水期不相协调,工程性缺水严重;三是现状灌溉渠系年久失修,渠系配套建设不完善,工程效益未能充分发挥,灌溉水利用效率和灌溉保证率较低,水资源浪费严重。此外,还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工程管理水平较低,不能适应水利发展要求。

3  农业发展对灌溉的要求

柬埔寨的水稻种植条件得天独厚,是全球重要的大米生产基地。水稻作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2013年总产量为939万t,其中可收获产量817万t;水稻出米率约64%,大米产量为523万t。

根据粮食自给自足和粮食出口目标要求,预测规划水平年水稻等主要作物产量。参考国际上各发展阶段对粮食的需求情况,达到初步小康水平时,人均粮食(原粮)拥有量为400~450kg[5];按初步小康水平对应的人均粮食拥有量400kg考虑,则满足柬埔寨国内粮食自给自足,水稻收获量需要达到770万t(水稻出米率为64%,折合大米493万t)。柬埔寨政府一直把出口大米作为主要创汇手段,并将“大米出口量提高至300万t”列入了工作目标[6]。参考近几年国际市场大米需求和柬埔寨大米出口量的增长趋势,以及柬埔寨大米出口阶段目标的实际完成情况,本规划拟定2035年大米出口量目标为200万t。为满足柬埔寨国内粮食自给自足需要和稳步实现大米出口目标,规划水平年(2035)的大米需求量为793万t(折合水稻产量1 195万t)。

水稻产量与种植面积、灌溉面积等参数具有较好的相关关系。为分析水稻灌溉面积,使用水稻雨季和旱季、灌溉和非灌溉条件下的单位产量,种植面积及总产量等参数,建立水稻灌溉面积的预测模型。根据农业普查报告中实际统计的现状成果,考虑旱季收获面积占雨季收获面积的比例不断提高的趋势,以及大规模水利灌溉工程建设对旱季灌溉面积增加的作用,2035年旱季灌溉面积可达雨季灌溉面积的40%左右。通过叠加干旱程度区域分布图和现状水稻种植区域分布图,二者重合且现状未能得到灌溉的区域即为潜在灌溉发展区域,如图1深色区域所示。由于处于中度干旱的区域干旱程度相对严重,水稻产量受气候影响较大,当遭遇一般干旱年时更易发生严重干旱,灌溉问题需要重点解决。

为满足粮食自给自足的基本要求以及粮食出口的既定目标,2035年总种植面积需要达到315万hm²,全国农作物总灌溉面积达到雨季153.2万hm²,旱季61.9万hm²;其中水稻种植面积为255万hm²,灌溉面积為雨季141.1万hm²,旱季49.7万hm²;各规划分区灌溉发展面积见表1。

4  灌溉发展规划

4.1  基本思路

柬埔寨水利基础设施现状、水资源开发水平与农业发展要求不匹配,需要大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尽快弥补基础设施短板,保障灌溉用水安全。

(1)加强工程配套建设,充分发挥工程总体效益

针对灌溉工程不配套、灌排系统不健全、灌溉技术水平不高、用水效率较低的情况,充分挖掘现有工程潜力,进行续建配套,完成“最后一公里”建设,充分发挥工程效益,扩大工程的受益范围。对于已建供水工程较为集中,并具备串连联合供水条件的水源工程,新建连通渠道,将各个水源相互连通,实现区域水资源互调互济,充分发挥工程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加强骨干水源工程建设,提高水资源时空调控能力

柬埔寨水资源时空分布与农业生产用水期不协调,需要建设具有调蓄能力的蓄水工程,提高对水资源时空变化的调控能力和水资源配置能力,集中解决区域农业生产用水需求。同时兼顾区域防洪及发电需求,进行灌溉、供水、防洪及发电等多功能开发利用。

(3)加强现有工程改造,提高已有工程效益

加强大中型灌区改造建设,增加有效灌溉面积,增加复种指数,提高用水效率和灌溉保证率。对渠首工程,整修、加固拦河坝、引水建筑物等设施,完善引水功能;对渠道工程,加强险工险段整治、泥沙处理,提高渠道防渗衬砌;对渠系建筑物工程,完善配套渠系分水、节制等建筑物设施,对老化损坏严重的建筑物,根据老化损坏程度,分别采取加固或重建等措施。

(4)加强管理能力建设,提高总体用水效率

针对工程管理水平普遍较低的状况,探索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落实水管单位基本支出和工程日常维修养护经费,推进水价改革,建立良性运行和管理机制。

4.2    总体布局

综合考虑地形地质特点、气候及水资源条件、河流水系分布、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社会经济及农业发展水平以及生态环境影响等多方面因素,科学合理地确定各区域的灌溉用水保障措施。规划到2035年,在现状已建和在建工程基础上,规划实施灌区续建配套项目6项,规划新建大中型灌溉水源工程19个(包含大中型水库9座)、大中型引水及灌区配套工程13个。通过工程实施,农业配置水量219.62亿m3,灌溉保证率达到75%。

(1)洞里萨湖区。作为全国农业主产区,农业种植面积大,日照充足,水资源条件良好,特别是中部广袤的环洞里萨湖平原适宜发展大型灌区。需要大力兴建水利设施,解决天然来水过程与农业灌溉用水期不相协调的问题。通过在地形适宜且水资源较为充沛的流域上游山区兴建大型骨干蓄水工程对天然来水进行调蓄,在中下游平原兴建完善的灌溉引水渠系开发新增灌区,从而有效开发利用水资源,保障农业灌溉用水。规划新建Krang Ponley河引水灌溉项目等7个大型灌溉引水项目、Dauntry水库及灌区工程项目等2个大中型蓄水灌溉项目、Pursat河灌溉发展项目等6个大型灌溉发展项目。

(2)湄公河三角洲区。本区河网密集,湄公河干流水量充沛,现有农业发展基础好,规划在西北部山区适当兴建大型多功能蓄水工程,对天然来水进行调蓄,在湄公河干流周边地区通过兴建完善的引水渠系新增大型灌区,同时对现有灌区进行挖潜配套,提高灌溉效率,保障农业灌溉用水。规划新建Stung Prek Thnot河灌溉发展项目和Stung Slakou河灌溉发展项目2个大中型蓄水灌溉项目、Stung Slakou河灌溉引水项目等5个大型灌溉引水项目。

(3)东北部山区。由于山地地形特点,农业种植区总体面积不大且较为分散,结合地形优势,开发以水电为主兼顾灌溉供水的多功能水利枢纽工程,同时结合地形气候特点,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发展山区经济作物。规划新建结合San河II、III级水电站综合开发的2个大中型蓄水灌溉项目、Kratie省灌溉引水大型灌溉引水项目。

(4)西南沿海地区。濒临泰国湾,水资源相对丰富,农业种植面积较小,农业灌溉基本不缺水,主要对现有工程进行完善配套,提高灌溉效率。同时,根据地形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发展小型塘坝及引提水工程。

5   结语

为实现柬埔寨粮食生产及农业发展目标,根据灌溉用水供需平衡结果,结合各地区河流水系和地形特点,初步提出灌溉用水保障措施,即在对现有灌区进行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的基础上,规划新建一批骨干水源工程、扩建和新建灌区,提高灌溉保证率和用水效率。

灌溉保障重点是洞里萨湖区与湄公河三角洲区,针对工程性缺水的问题,布置一批大型骨干蓄水工程对天然来水进行调蓄,协调天然来水过程与农业灌溉用水期,同时对灌溉系统进行配套改建,打通田间“最后一公里”,实现水资源的有效利用。通过挖潜配套扩大已建灌区的旱季灌溉面积共10.4万hm²,通过在建及规划灌溉工程的实施,新增灌区的灌溉面积雨季81.4万hm²、旱季37.1万hm²;到规划水平年(2035年),柬埔寨全国灌溉面积将达到雨季153.2万hm²、旱季61.9万hm²,灌溉水利用系数由现状不足0.4提升至0.5,灌溉保证率达到75%,粮食生产能基本满足柬埔寨未来发展为“东南亚粮仓”的国家战略目标。

參考文献:

[1]National Institute Statistics,Ministry of Planning. Cambodia Inter-Censal Population Survey:Final Report[R]. [S.l. :s.n.],2013.

[2]World Bank Database. GDP (current US$) of Cambodia[EB/OL]. (2016-01-01) [2016-09-01]. https://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NY.GDP.MKTP.CD?locations=KH

[3]Ministry of Agriculture,Forestry and Fisheries. Census of Agriculture in Cambodia[R]. [S.l. :s.n.],2013.

[4]CDTA-7610 Consultant Team. Cambodian National Water Status Report[R]. [S.l. :s.n.],2014.

[5]贺一梅,杨子生.基于粮食安全的区域人均粮食需求量分析[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8,(7):6-8. DOI:10.3969/j.issn.1009-5292.2008.07.002.

[6]VOA Khmer. Hun Sen Foresees Rise in Demand for Cambodian Rice[EB/OL]. (2016-01-26) [2017-03-01]. https://www.voacambodia.com/a/hun-sen-foresees-rise-in-demand-for-cambodian-rice/3163238.html

收稿日期:2021-08-31

作者简介:赵树辰,男,工程师,主要从事流域规划研究。E-mail:zhaoshuchen@cjwsjy.com.cn

Planning Ideas of Irrigation Development in Cambodia

Zhao Shuchen He Zijie Xu Chi Xu Kai

(Changjiang Design Group Co.,Ltd.,Wuhan 430010,China)

Abstract:In accordance with Cambodia's national strategy of "Granary in Southeast Asia" and in order to meet the objectives of food self-sufficiency and export,the irrigation areas in Cambodia will be further developped in 2035,resulting in a severe situation of irrigation water shortage. By combin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opography,hydrography,water and soil resources,4 major regions are divided,and irrigation water guarantee measures are proposed according to local conditions. On the basis of rehabilitation and water-saving transformation in existing irrigation areas,a new series of water source projects and irrigation systems are planned,and the proportion of irrigation are increased in dry season. After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jects,the water efficiency irrigation of will reach 0.5,the irrigation guarantee rate will reach 75%,with irrigation water guarantee capacity improved and food security guaranteed.

Keywords:irrigation;development planning;Cambodia;water use guarantee

猜你喜欢
发展规划柬埔寨灌溉
柬埔寨·贡布
柬埔寨鲜芒果出口猛增
今日农业(2021年12期)2021-11-28 15:49:26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云南农业(2021年10期)2021-10-22 01:13:10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云南农业(2021年9期)2021-09-24 11:57:06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云南农业(2021年8期)2021-09-06 11:36:44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云南农业(2021年3期)2021-04-24 02:30:54
柬埔寨:失落的天堂
我省冰雪项目发展规划及运动队伍组建和管理的研究
体育时空(2016年11期)2017-01-06 12:10:16
基于农民进城定居意愿调查的城乡统筹发展规划研究
教育新常态下综合性大学“十三五”发展趋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