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中铭(知名独立财经撰稿人):注册制下,虽然上市条件更具包容性,但也不能任何企业都能上市融资,比如像不差钱的企业就应该禁止其融资,同时要提高融资效率,防止出现“三高”发行现象,询价机构理性询价显然是不可或缺的。对于宝贵的资金,主要用在那些急需资金,有业绩、成长性佳,且有潜力的企业身上,而不是像那些不差钱的企业实施利益输送。个人以为,注册制在A股全面铺开,并不意味著注册制试点的全面成功。其中,能否提高融资效率,将是衡量的一大指标。如果注册制下的新股发行频现高超募现象,至少是值得商榷的。
郭施亮(财经名博,职业投资者):银行股作为A股市场低估值与低市净率的代表品种,经历了去年加速让利实体经济的进程之后,如今银行股却面临着估值修复的走势。但是,从最近一段时间银行股的表现来看,市场资金还是青睐于局部具有示范效应的银行股,银行板块仍然存在一定的分化效应,未来市场资金也会集中在行业板块的头部企业或示范效应标的上。在经济回暖明显、上市公司业绩增速逐渐恢复的背景下,银行股的表现不会太差,但可能延续头部化的趋势。
皮海洲(独立财经撰稿人):个人以为,买基金一定不能盲目,需要做到“三看”:一看基金公司的理财能力。买基金就要买那些理财能力相对较高的基金公司发行的投资基金;二看基金经理的投资水平。投资基金都有基金经理,投资者买投资基金,当然是挑选理财水平总体偏高的基金经理,远离理财水平较差的基金经理;三看投资者的个人偏好。比如,投资者是激进型的,就可以买一些股票基金,如果是比较稳妥的,则可以买指数基金。或者投资者看好某个行业,则可以买进某个行业的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