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字典》“音义未详”字考释(之三)

2021-02-04 07:24何茂活
辞书研究 2021年1期
关键词:大字典音义大词典

《汉语大字典》第二版(以下简称《大字典》)中标明“音义未详”的字,据统计有139例,我们曾经撰文讨论过十余例(何茂活2018,2019)。今再选数例予以考释,希望能为字典修订及读者的使用提供帮助。

一、迲

《大字典·人部》:

音义未详。《字汇补·人部》:“见《毗陵志·汉司农刘夫人碑》,音义未详。”

音义未详。明杨慎《丹铅杂录·迲》:“古《毗陵志》有汉司农刘夫人碑文,许邵所制。存者仅百十字,中有、迲二字,不知何音义。”[1]

又《辵部》:

迲 音义未详。《字汇补·辵部》:“迲,此字见《毗陵志》,音未详。”明杨慎《丹铅杂录·迲》:“古《毗陵志》有汉司农刘夫人碑文,许邵所制。存者仅百十字,中有、迲二字,不知何音义。”

上三字,原始出处都是汉司农刘夫人碑,而前二字实为一字。经查明朱昱《成化重修毗陵志》卷三三“词翰一”,字作“迲”。其实在《毗陵志》之前,宋人洪适在《隶续》卷二就曾著录此碑,此二字作“”,且在前字之后注“悠字”。可见洪氏已确认此二字为“悠远”。清人邢澍在《金石文字辨异》中也将前字确认为“悠”。该书在“悠”字头下所列异体,第一个就是此字:

汉《司农刘夫人碑》“极远索”。案,即攸,通作悠。《诗·十月之交》“悠悠我里”,《尔雅》释文引作“攸攸我里”。

其后还有(见北魏《刁遵墓志》)等。而后在“攸”字头下有(见汉《张表碑》),解释说“此即攸字,变文(攵)为友也。”

《大字典》所列字头“”实即、的讹写,则是的进一步讹写。总之此字为“攸”,在汉《司农刘夫人碑》中用同“悠”。

至于“迲”字,《隶续》径录为“遠”,《金石文字辨异》亦释为“遠”,应当是正确的。据清顾蔼吉《隶辨》,“遠”字在汉碑中有、、等形。“迲”应系上述诸形的省简写法。

二、

《大字典·土部》:

音义未详。《广雅·释诂二》:“,凥也。”王念孙疏证:“字书无字,疑是广、土二字之合讹也。”

按,此字当为“厂”(hǎn)的加旁俗字。《说文·厂部》:“厂,山石之厓岩,人可居。厈,籀文。”《广雅》所谓“,凥(居)也”盖源于此。

“厂”的后起字有屵、厈、岸、、、堓等。清饶炯《说文解字部首订》:“屵、岸、厂、厈,皆一字重文。”[2]从“土”之“”与从“山”之“屵”造字理据相同,只不过因音义分化,“屵”“岸”等今读作àn。

三、

《大字典·水部》:

音义未详。唐王琚《教射经》下篇:“故身前竦为猛武方腾,额前临为封兕欲鬭,出弓弰为怀中吐月,平箭为弦上县衡。”

按,“”为“濶(阔)”的讹字。清吴士玉《骈字类编》卷一六八:“箭阔: 《射经》:‘身前竦为猛虎方腾,额前临为封兕欲鬭,出弓弰为怀中吐月,平箭阔为弦上悬衡。此皆有威仪之称也。”同卷“弓弰”条下亦引此句,但“箭阔”作“箭筈”。《大字典》所录,系据《全唐文》卷二八〇,字作“”。但据唐杜佑《通典》卷一四九,则作“阔”。明顾煜辑《射书》卷一所录《射经》作“”(明崇祯十年刻本);清张玉书《佩文韵府》卷九五“吐月”条下亦如此。“濶”同“阔”,形讹而为“”。

箭阔,指箭的末端,即箭发射时搭在弓弦上的部分。也作箭括、箭栝、箭筈。详参《汉语大词典》“箭括”等条。上引《教射经》句中的“箭阔”,典籍中亦有引作“箭筈”者,如《射学指南》明崇祯刻本及《佩文韵府》卷十八之二“弰”字条均作“筈”。

敦煌变文《韓擒虎话本》中计有四处将箭筈之字写作“阔”,如:“间取箭,答(搭)阔当弦,当时便射”;“不东不西,去蕃人箭阔便中”。王重民(1957)校注作“括”,潘重规(1994)亦如是;张涌泉(2010)校注作“栝”;项楚(2006)径改为“栝”。敦煌写本中的上述实例,正可与《教射经》中的用法相印证,只不过后者之“阔”讹作了“”,便让人莫名其妙了。

四、 、

《大字典·肉部》:

音义未详。明柯丹邱《荆钗记·获报》:“说我亲家,定做奶奶;看我女儿嬝娜娉婷,定做夫人。”

同“皧”。朝鲜本《龙龛手镜·肉部》:“”,同“皧”。

按,朝鲜本《龙龛手镜·肉部》无“”有“”:“,俗。乌对反。”据此释义,并不能得出“同‘皧”的结论。《龙龛手镜·白部》:“皧,音爱。净也。”形义不甚相合。其实“”应同“暧”。《龙龛手镜·日部》:“暧,音爱。日暗也。”“暧”还有一个异体是“瞹”。《玉篇·目部》:“瞹,隐也。”《广韵·泰韵》:“瞹,瞹隐。”《正字通·目部》:“瞹,暧字之讹。”可见“”的字形来源应当是:

曖—瞹

上述诸字,多以叠音形式成词,如“暧暧”,《汉语大词典》释义: ① 昏昧不明貌。② 迷蒙隐约貌。③ 繁茂貌。其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繁茂”义。其书证有: 晋陶潜《祭从弟敬远文》:“淙淙悬溜,暧暧荒林。”唐孟郊《献襄阳于大夫》诗:“物色增暧暧,寒芳更萋萋。”再如“瞹瞹”,唐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二《陶隐居与梁武帝论书启·梁武帝又答》:“肥瘦相和,骨力相称,婉婉瞹瞹,视之不足。”《汉语大词典》释“瞹瞹”为“隐隐”,固然亦可,但参照相关各同源词来看,还是应当解释为雍容闲雅为宜。他如“叆叆”“薆薆”,其义亦大体如此,只不过随形容对象的不同而变换形旁而已。由此看来,《荆钗记》中的“”,应当是形容人的形体富态、举止从容。

再看“”字。这个字的讹变与“”有相似之处,即其左旁本应为“日”,又可作“月”“目”,从“肉”的写法是从“月”逆推而来的。当然也许只是因为要形容人的形貌,所以直接换旁为“肉”了。但我们在这里要重点讨论的是: 它的右旁“建”,其实是“逮”字之讹。也就是说它的本字当是“曃”,也作“”(文献中暂未发现从“月”的写法)。叠音词“曃曃”的语源应为“棣棣(dàidài)”和“逮逮”。《诗·邶风·柏舟》:“威仪棣棣,不可选也。”毛传:“棣棣,富而闲习也。”《礼记·孔子闲居》亦有此句,但作“逮逮”。郑玄注:“逮逮,安和之貌。”由此可见,《荆钗记》中“”,实亦富态安和之意。

“暧”与“曃”具有叠韵关系。其叠韵关系及连属成词的渊源,可以追溯到《诗·大雅·桑柔》:“如彼遡风,亦孔之僾;民有肃心,荓云不逮。”后世之“僾逮”“曖曃”“瞹”“叆叇”“薆逮”“”等词,应当与此有关。上述诸词,其核心意义是隐约不清,引申指盛大。如晋潘尼《逸民吟》:“朝云叆叇,行露未晞。”元冉琇《遄台》诗:“游目遄台上,烟色秋暧曃。”由自然事物的盛大进而可指人的修养气度。《荆钗记》中“”,其实也就相当于“曃曃曖曖”或“曖曖曃曃”,应当是指贵妇的雍容安适之貌。当然,限于文献,我们暂时不能找到有关“”的更多词形及用例。

顺带还要提及的是,据《汉语大词典》解释,“叆叇”“僾逮”还是眼镜的别称。《汉语大词典》解释“僾逮”,仅说是“凸光镜、眼镜的别称”,未能揭明其命名缘由。“叆叇”条所引则有所透露。明田艺蘅《留青日札·叆叇》:“提学副使潮阳林公有二物,如大钱形,质薄而透明,如硝子石,如琉璃,色如云母,每看文章,目力昏倦,不辨细书,以此掩目,精神不散,笔画倍明。中用绫绢联之,缚于脑后。人皆不识,举以问余。余曰: 此叆叇也。……似闻其名为僾逮,则其二字之讹也。盖叆叇乃轻云貌,言如轻云之笼日月,不掩其明也。若作暧曃亦可。”[3]可见眼镜之所以可以称为“叆叇”和“僾逮”,正是取意于它虽有遮蔽但不掩其明的特点。反观“叆叇”系列的诸多同源词,其中的核心义素都是朦朧而有美感。

总括上面的讨论,我们的意见是: “”和“”分别是“曃”和“暧”的俗字;“”,相当于“曃曃曖曖”,是“暧曃”的AABB重叠形式的变异。“暧曃”与“僾逮”“叆叇”等词同源。

五、

《大字典·言部》:

音义未详。《康熙字典·言部》:“,音义未详。人名,师。见《宋史·宗室表》。”按: 今本《宋史·宗室表》未见“师”。

今查《康熙字典》,确如此。查《宋史·宗室世系表六》,无“师”而有“师諽”。据《宋史》百衲本卷二二〇,字作“”。粗看此字,右旁颇似“章”字。《康熙字典》所收“”字,盖由于此。《宋史·宗室世系表》中名“諽”者凡五人: 与諽、希諽、师諽、汝諽、崇諽,未见名“”者。据此建议《大字典》修订时将按语改为:“今本《宋史·宗室表》无‘师而有‘师諽。‘盖为‘諽之误。”

六、

《大字典·鬼部》:

音义未详。明刘基《歌行·二鬼》:“(一鬼)身骑青田鹤,去采青田芝。仙都赤城三十六,洞主骑鸾翳凤来陪随。神清唱毛女和,长烟袅袅飘熊旂。蜚廉吹笙虎击筑,罔象出舞奔冯夷。”

查明刘基《诚意伯文集》卷十,确作“神”,四部丛刊景明本作“”,文渊阁四库全书补配文津阁四库全书本亦作“”。但《佩文韵府》卷九六“神魃”条引此例为证,可知“”应为“魃”之误。其讹变过程,我们可以从明贾三近编《滑耀编》(万历刻本)中窥见端倪。该书所录《二鬼》诗中此处文字作“”,正在似“魃”似“”之间。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异文,作“鬾”(《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神异典·第六卷》)、“”(《明诗综》卷三),应当都是“魃”的讹写。“神魃”即旱神,下句“蜚廉”为风神,语义正相应。

七、

《大字典·马部》:

音义未详。《清朝野史大观·清代述异·毛奇龄〈陆生三弦谱记〉》:“又自谱所为《两鸽姻缘》新曲,变其故宫,独为刺促偪剥之音,名《幽州吟》,然于人,然其时故有知者。”

按,“”是“骇”的异体“駴”的讹字。查《清朝野史大观》,字作“”,其右从戊从。其实右旁之字是“戒”的异体。戒,又作“”“”,详见《大字典·戈部》。左“马”右“(戒)”之字为“骇”的异体。《玉篇·马部》:“駴,雷击鼓也。”《篇海类编·鸟兽类·马部》:“駴,与骇同。”《庄子·外物》:“圣人之所以駴天下,神人未尝过而问焉。”

“駴”为惊讶之意。《清朝野史大观》中说陆生自谱《两鸽姻缘》新曲,改变原来的宫调,发出促迫而又尖锐刺耳的声音,名为《幽州吟》,因此“駴然于人”,亦即令人惊讶。从文意来看,十分顺畅。“”为“駴(骇)”字之讹,当无疑问。尤其可喜的是,上引文句之后,恰好又有一处“駴”字:“时松江提督马君以缿首下狱,人不敢问。马故善生,生任侠,直入狱具饷。台臣闻者乃大駴,各起谋劾生。”此处之“駴”正好可以证明该文作者的用字习惯,可知其书“骇”为“駴”并非偶然,只不过上一处刻印稍有疏失而已。

八、

《大字典·鸟部》:

音义未详。明袁宏道《湘湖》:“萧山樱桃、鸟、蓴菜皆知名,而蓴尤美。”

按,“”当为“”的讹字。《大字典》所收,盖据明袁宏道《袁中郎全集》之游记卷,该书此字确作“”。但查明崇祯刻本《袁中郎全集》卷九,此字实作“”。《雍正浙江通志》卷一〇四引述该句,字作“”,四库全书本及光绪刻本均如此。近代俗字中,“木”旁常写作“扌”,因此“”实为“”的异写。《广群芳谱》清康熙刻本引录此文,字作“”;另如《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草木典》卷六五及清吴秋士辑《天下名山记·浙江》等收录该文,字均作“”。可见“”字是由这样一个过程讹变而来的: ———。

关于“”,《玉篇》《广韵》《集韵》《六书故》等字书韵书均有收录,详见《大字典·鸟部》该字条,兹不赘述。

九、

《大字典·齿部》:

音义未详。《云笈七签》卷十四:“耳不闻声者,肾亏也;齿多楚者,肾虚也;齿黑者,肾风也;耳痛者,肾气壅也。”

李永晟点校本注解“”字曰:“《上清黄庭五藏六府真人玉轴经》作‘龄,疑作‘,《说文》云‘,齿差也。”今按,“齿差”意为上下齿相切。照此说来,“黑”与“”是牙齿的两个不同特点。而上下文“耳不闻声”“齿多楚”“耳痛”等均各为一事。因此“”应作“”之说虽亦可通,但不甚允当。我们认为“”应是“”的换旁分化字。

,指脸上的斑点。《广韵·笑韵》:“,。”《集韵·笑韵》:“,,面点。”广而言之,亦可指其他的黑斑。人的牙齿,有的有黑斑,宋张君房《云笈七签》所说的“齿黑”应当正是指牙齿发黑或有黑斑。

此句之前的“齿多楚”,“楚”指酸痛,这里指牙齿酸痛。宋梅尧臣《送张子野知虢州先归湖州》诗:“君当橘柚时,摘包带霜华。清甘不楚齿,若酒倾残霞。”元萨都剌《杨妃病齿图》诗:“君不闻华清宫,一齿作楚藏祸凶;又不闻马嵬坡,一身溅血未足多。”后在牙齿酸痛义上产生加旁分化字“齼”。《玉篇·齿部》:“齼,齿伤醋也。”宋苏轼《格物粗谈·果品》:“食梅齿齼,嚼胡桃肉解。”“—”是换旁分化字,“楚—齼”是加旁分化字,两组的后者都是后起俗字。

本文对见于《大字典》的、、迲、、、、、、、、、等9组12个疑难字做了考释。其中11个为“音义未详”字,“”的释义我们认为不甚确当,故亦一并讨论。根据本文考释结果,“、、迲、、、、、”等8个字为形讹字;“”为增加形旁的分化字;“、”为改换形旁的分化字;“”既有偏旁讹误(逮—建)的问题,又有改换形旁(日—月—肉)的问题。相比较而言,兼有多种成因的疑难字,考释的难度会更大一些。

附 注

[1]以下引述均据《大字典》第二版,恕不一一标注。该字典引用古代文献使用繁体字,本文为排印及阅读方便,改为简化字,仅在必要时保留繁体。

[2]转引自《大字典·山部》“屵”字条,见该字典第二版第784页。

[3]出自明田艺蘅撰《留青日札》。《汉语大词典》“叆叇”条下仅引“提学副使潮阳林公……此叆叇也”。兹引其后数句,以证明“叆叇”“僾逮”及“暧曃”之间的同源关系。

参考文献

1. 董诰(清).全唐文.北京: 中华书局,1983.

2. 杜佑(唐).通典.北京: 中華书局,1988.

3. 顾蔼吉(清).隶辨.北京: 中华书局,1986.

4. 何茂活.《汉语大字典》“音义未详”字考释(之一).辞书研究,2018(3).

5. 何茂活.《汉语大字典》“音义未详”字考释(之二).辞书研究,2019(3).

6.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编.汉语大词典,上海: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上海: 辞书出版社,1986—1994.

7. 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编纂.汉语大字典(第二版).成都: 四川辞书出版社;武汉: 崇文书局,2010.

8. 行均(辽).龙龛手镜.北京: 中华书局,1985.

9. 洪适(宋).隶释·隶续.北京: 中华书局,1985.

10. 潘重规.敦煌变文集新书.台北: 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1994.

11. 田艺蘅(明).留青日札.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12. 王重民.敦煌变文集.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13. 吴士玉(清).骈字类编.∥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01册).台北: 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14. 项楚.敦煌变文选注(增订本).北京: 中华书局,2006.

15. 小横香室主人.清朝野史大观.上海: 上海书店,1981.

16. 邢澍(清).金石文字辨异.∥续修四库全书(第240册).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7. 袁宏道(明).袁中郎全集(游记卷).上海: 世界书局,1935.

18. 袁宏道(明).袁中郎全集.台北: 伟文图书出版社有限公司,1976.

19. 张君房(宋),李永晟点校.云笈七签.北京: 中华书局,2003.

20. 张彦远(唐).法书要录.上海: 商务印书馆,1936.

21. 张涌泉.敦煌小说合集.杭州: 浙江文艺出版社,2010.

22. 张玉书(清).佩文韵府.上海: 商务印书馆,1937.

23. 朱昱(明).(成化重修)毗陵志.∥中国史学丛书(三编第四辑).台北: 台湾学生书局,1987.

(河西学院文学院 张掖 734000)

(责任编辑 刘 博)

猜你喜欢
大字典音义大词典
The New Result of 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Medieval Calligraphy: A Review of The Manual of Calligraphy by Sun Guoting of the Tang: A Comprehensive Study on the Manuscript and Its Author
《汉语大字典》“人名用字”考误举隅
“乡音无改鬓毛衰”之“衰”字音义的词源学解释
《汉语大词典》“籀”释义辨证
佛经音义同形字辑释
上古汉语“施”字音义考
《汉语大字典·广部》疑难字考释
《汉语大字典·异体字表》所收籀文隶定字考察
关于《突厥语大词典》汉字译写偏误研究
《汉语大词典》漏收宋代笔记词目补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