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场景中悟理

2021-02-04 07:45邓芙蓉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记忆笔者班级

邓芙蓉

教师引导学生将学习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为此,笔者在教学中做了如下尝试。

回归本源,创设生活情境。教师将生活情境引入课堂教学,可以调动学生的认知经验和探究兴趣。笔者在“维护消费者的权益”相关内容教学中,就引入生活中的诱惑广告——“好记忆学习枕”,让学生现场演绎广告中的对白。学生A:“用了好记忆学习枕后,最近的成绩怎么样呀?”学生B:“用了好记忆学习枕,成绩就是好。这是我以前的考试卷(50多分),用了好记忆学习枕后,这次考了90多分。”学生C:“以前同学们都叫我忘事佬。用了好记忆学习枕后,记忆力大大好转。成绩提高了,背题容易了,也不健忘了。同学们现在都叫我小机灵。”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该广告的诱惑性,从而引入“诱惑与维权”理念,让学生明白普通大众尽管拥有一些消费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但还是挡不住广告的诱惑、商家的误导。笔者进一步提出:当我们的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应该怎么办?笔者将生活中虚假广告通过学生现场演绎的方式再现课堂,学生经历了表演、讨论、分析和总结,得出“作为消费者应该了解广告法的内容,提高自己对违规和虚假广告的认识和鉴别能力”的结论。

立足生活,挖掘教学素材。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课程,只有立足生活,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挖掘教学素材,才能让学生从生动形象的场景中领悟抽象、深奥的理论知识。为方便学生理解,笔者调整了课堂教学顺序,将“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一课放在“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之前,通过视频,如《中华文明》大型系列歷史纪录片、《中华文明大讲堂》等内容的截取,充分展示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伟大的民族精神,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再向学生展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如《大国工匠》《大国崛起》等电视题材,让学生在自信中明确发展方向,深入了解我国的对外开放、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和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发展战略等。教师深入挖掘网络素材,有效整合教学资源,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中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加深对深奥、抽象的理论知识的理解。

回归生活,设置课外作业。生活化课外作业的设置可以有效弥补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理论转化不足的现状。笔者在“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呈现了不同岗位群体的工作画面,提出:“他们分别承担了什么责任?他们承担的责任来自哪里?”学生说:责任来自对他人的承诺、职业要求、道德规范、法律规定等。在课后作业中,笔者预设了“我是谁,我负责”的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想法。有的学生提到“我是班级的一员,在班级要有集体荣誉感、自觉维护班级公共设施和良好的课堂秩序”;有的学生指出“我是学生,在学习中要对自己的成长负责,做到目标清晰、日日精进”;还有的学生强调“我是家庭的一员,在家庭中要积极为父母分担家务,做好力所能及的小事”;等等。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再次明晰了自己的身份和责任。

(作者单位:孝感市孝昌县教育局)

责任编辑  孙爱蓉

猜你喜欢
记忆笔者班级
班级“四小怪”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记忆中的他们
不称心的新班级
记忆翻新
班级被扣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