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无声”处育人

2021-02-04 07:45胡群一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热爱祖国法布尔祖国

胡群一

为有效融合教学与德育工作,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注重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浸润学生的心灵。

从教材中汲取养分,培育情感。小学语文教材涉及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文章比比皆是,有励志情操类的,有热爱祖国、大自然类的,有热爱人类生命与科学类的。如热爱祖国大好河山、悠久文化历史的课文有《三峡游》《壶口瀑布》《我的故乡在北京》《美丽的晋祠》等,这些文章通过对故乡、大自然、历史文化遗产文物的摩状,描绘了祖国灿烂的历史文化和秀丽的风景。学生接触这样的文章,或陶醉于大自然的神奇景观里,或赞叹祖国文化历史遗产的璀璨,对祖国大好河山和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

在教学中浸润心灵,塑造品格。鉴于学生生命意识淡薄,教学《浮冰上》时,笔者引导学生走进诺尼和尼玛克的内心深处,运用课件和补充资料,让学生感受生命的可贵,懂得珍惜、忠诚、善良、坚毅等精神品质的珍贵。如,在《伟大的出征》《我爱你,中国的汉字》等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感受作为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在講解《童年的发现中》时,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乐于思考,敢于发现;在《第一朵杏花》教学中,让学生明白科学探究需要严谨的态度,需要日复一日地坚持;在《父爱深深》一文的深刻解读中,让学生感受亲情的美好、父爱的伟大;等等。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爱上阅读,可起到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笔者经常结合课内教学,以主题阅读形式组织学生课外大量阅读同一主题的文章,开阔学生的视野,浸润学生的心灵。比如,教完《我喜欢昆虫》后,笔者推荐学生阅读法布尔的《昆虫记》,让学生从中感受法布尔对大自然的热爱及其坚毅的意志品质;教完《女娲补天》后,推荐学生阅读《精卫填海》《盘古开天辟地》《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书,让学生感受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中的英雄人物形象;教完《检阅》后,推荐学生阅读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告诫学生应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  孙爱蓉

猜你喜欢
热爱祖国法布尔祖国
解读昆虫记——读懂法布尔的昆虫世界
热爱祖国
法布尔
我和我的祖国
对祖国唱出爱
我和我的祖国
蝉壳
浅析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爱国主义教育
我爱我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