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城市画像看视频传播对城市空间感知的影响

2021-02-03 04:36赵冀帆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21期

摘要:林奇的城市画像理论经久不衰,在多个学科和研究领域被学者不断深挖丰富,推陈出新,应用于传播学领域内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城市传播的范式研究。而当今媒介形式的多样化和媒介技术的高效率,正引领全民进入视频化生存阶段,视频传播的无处不在、实时反馈、定位感知等特点结合大数据、算法等技术构成了人和城市之间最频繁的勾连。关于空间的感知在上述城市传播和视频传播的背景下,经历了从可识别性到可沟通性的迭代,而借助城市画像的视角观察视频在城市空间感知中产生的影响,可以将三者有机统一,从而在可沟通性之后推演出可具身性的城市空间感知进路。

关键词:城市画像;城市传播;空间感知;视频媒介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21-0075-03

基于美国城市学家凯文·林奇的著作《城市的印象》,以复旦大学孙玮教授等为代表的学者致力于城市传播的研究领域,尝试从中国本土化的传播实践出发,在席卷世界的全球化、城市化、新技术浪潮背景下回应中国当前传播技术的丰富实践和社会的城市化转型[1]。如其所言“在实践与理论两个方面,传播与城市都构成了内在性的勾连”。文章以城市画像的理论为基础,以凯文·林奇对人与自然形态之间联系的五个维度为理论支撑,结合新媒体语境下视频传播形式的普遍运用和当前公众视频化生存的生活趋势,探讨视频形式的传播对襄阳城市中公众对空间感知的影响,旨在为城市传播丰富研究视角,让视频传播形态成为城市画像概念和城市空间概念在历史时间和空间上的勾连,解答城市空间和媒介技术之间存在的延迟、空白和模糊的问题。

一、相关理论概述

(一)城市画像

城市画像的概念由美国城市规划专家凯文·林奇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他首次尝试将画像的概念运用于城市研究领域,并把公众与城市之间通过相互作用产生的某种社会印象归纳为城市画像[2]。他主要采取定性研究方法,对美国波士顿、泽西城和洛杉矶三个城市中的公众展开调研,尝试对城市空间信息进行组织解读,并把公众对城市的认知到形成印象的过程用路径、区域、边缘、节点和地标五个要素解释归纳,认为这五种城市景观要素在公众的脑海中构成了可识别性,并且在回忆城市的过程中率先凸显出来。但是林奇的早期研究结果存在不足之处,其对城市空间划分的格局化切割方法使城市空间变得支离破碎,反而与城市的整体性发展趋势相悖,公众与城市无法形成精神层面的勾连,极易产生新的空间障碍和社会问题[3]。而后林奇在城市画像研究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识别的感觉尺度,论述了公众在对城市进行认知的过程中自身的价值观融入和划分标准,提出了人类价值与自然形态之间的五种联系维度,即生命力、可感性、适应性、可及性和可控性[4],在动态过程中加入了对城市意义的关注。这五个城市画像的衡量维度也是文章研究视频媒介对公众感知城市空间的影响的主要研究视角和理论切入点。

(二)视频媒介

“可沟通性”这一概念来于“可沟通城市(Communicative city)”的提出,较早对“可沟通城市”进行描述的是德国学者昆茨曼,他认为新的技术应该且能够更好地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从而使他们在不断变动的城市中生活得更为舒适[5]。可沟通的城市不单指城市的媒介化水平,还指在数字化信息网络构建新型城市的基础上,如何推进社会变革,弥合“社会鸿沟”,使城市成为基于文化认同的社会共同体[6]。

(三)空间感知

感知系统的分类参照吉布森给出的衡量标准可以分为视觉感知系统、听觉感知系统、触觉感知系统、嗅味感知系统和基本定向系统五类[7]。随后也有学者提出应当加入方位和运动等人体具备的与生俱来的感官系统,除以人体为出发点的分类标准外,还有对所感环境的划分类目。文章所探讨的城市空间感知,即是将这种感知系统放置于城市这个特定的环境区间内来讨论,主要面向视频传播的内容和形式,探讨其对公众的感知系统造成的影响,从而进一步结合城市画像探索对城市空间的感知。环境心理学将空间感知的过程分为四个主要步骤,“感觉—知觉—认知—行为”[8]。环境心理学对空间感知的四维分类是本文在城市画像视角下研究视频传播对公众和城市空间的感知影响的理论依据和逻辑框架。

二、作为勾连的视频媒介——以襄阳城市视频内容为分析对象

襄阳作为湖北省第二大城市,是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典型代表,以“华夏第一城池”“兵家必争之地”和金庸笔下的武侠世界等标签闻名。全市共3个市辖区、3个县级市和3个县,总面积1.97万平方公里,城市化率到达61.7%。早在2013年,襄阳市政府便制定并推出了打造智慧城市的政策方针,落实至今有效提高了城市能级。

(一)城市宣传片和城市短视频

第一,PGC生产的城市宣传片。PGC即专业内容生產,在此指代由襄阳市委市政府和宣传部门等官方策划或拍摄发布的视频内容。城市宣传片是一种对城市发展风貌、自然风光和人文地理等进行全方位介绍的城市画像展示形式,旨在描绘城市现状,介绍城市资源,勾画城市未来。2017年发布的名为《看见襄阳》的城市宣传片全长2分30秒,展现了襄阳市卧龙镇朝阳村田园风光、月亮湾湿地公园、昭明台、唐朝影视城等共计37个地域景观,涉及自然风光、人文地理、交通建设、基础设施和区域划分等城市构成元素,采取配乐加字幕的感官呈现方式,展示出襄阳城市规划和建设发展的阶段性成果。

2020年襄阳市发布最新城市宣传片《大美襄阳》,用4分钟将襄阳的美分为美的厚度、美的力度和美的温度三个部分,用特写镜头和纪实叙述方式分别展现了襄阳的自然风景和历史文化遗产、工农业基础设施和第三产业升级成果、社会服务和公共事业建设。除自然和人文风貌外,宣传片内还融入了湖北大越调、木板年画、汉江皮影戏、汽车制造业、襄阳牛肉面、马拉松赛事、自贸区等触达居民生活更深处的城市构成元素。其中出现的抗击疫情时期的画面片段,更是为地处湖北疫情重灾区的襄阳重新书写了灾后的记忆。

第二,UGC生产的城市短视频。“UGC是用户生成或创建内容的总称,通常指用户将自己原创的内容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展示或者提供给其他用户。”抖音短视频APP是一个用户自主生产发布内容的视频社交平台,其凭借带有地理定位的标签功能,成为城市画像展示进程中在新媒体传播方面必不可少的渠道之一,如重庆、长沙等就经由抖音的“打卡”吸引力成了热门旅游城市。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抖音上兴起的“云旅游”话题共获得2.1亿次的播放量,从这个维度看,城市短视频在肉身缺席的场景下仍然能够满足受众对城市形象的认知和对城市空间把握的渴望。平台内话题为#襄阳#的短视频合集涉及的题材种类多样,襄阳城市街道风景、居民日常生活、美食分享推荐、娱乐场所打卡测评、本地时事新闻、疫情期间的事迹点滴等等,在视频中出现的街景建筑画面、详细的区域定位都成为城市画像的碎片式元素。

对城市空间的感知能力除视觉、听觉和触觉外,味觉的衡量也是一种感官指标,为了达到味觉对城市的品尝,往往需结合试听和实践,以味道作为最终目的的行动轨迹实则串联起了城市碎片。短视频内容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是襄阳牛肉面,这是本地居民的日常早餐,这些独特的饮食特色为襄阳烙下了深刻的记忆点,和武汉热干面、重庆小面等一样成了一个城市画像中的独特符号。

(二)视频内容对城市画像的唤醒

根据林奇的城市画像理论,人类价值与自然形态之间可以产生五种维度的联系,即生命力(Vitality)、可感性(Sense)、适应性(Fit)、可及性(Access)和可控性(Control)。生活在襄阳的居民对城市本身具有一定的熟悉度和掌控性,观看视频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对生活的再现;而对于跨城市的受众而言,“云旅游”“云打卡”等方式借助视频媒介可以完成身体缺席的精神体验,获得认知层面的满足感,使得在亲临某地之前对当地的整体氛围环境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对很多为旅游而作准备的用户来说,通过城市视频去搜集值得游览的景点也是一种提前适应城市空间的捷径,当城市和个人之间产生时间空间差距时,视频媒介以其定位感知实时反馈的特点弥合了这种空白。可及性是城市和居民之间最基础也最为普遍的联系特征,生活在襄阳城市内的居民可以随时根据需要走出家门感受实景,在实体的城市中对构成城市的元素也拥有实际的控制力,如为满足早饭的需求而选择一家离家更近的面馆;当场景置换到线下虚拟的视频营造出的城市空间时,肉体的可及被双眼和意识流的可及代替,由眼睛捕捉到的信息可以经由大脑加工而实现精神的漫游和触达,相应的对城市元素的把握程度也变成了一种意识主导的控制力,这种不设边界的漫游相较于实际的在场场景来说能进一步激发受众的感官欲望,对城市空间的触达和控制从实际和虚拟的角度合而为一产生作用,递进式地穿透受众对城市空间的感知过程。

三、从印象到具身的城市空间感知进路

(一)可印象性

就像林奇所做的实验那样,如果让一位常年生活在襄阳的居民凭印象画出市内某个区域的地图,哪怕无法画出所有细节,著名的道路、熟悉的区域、大致的边缘、重要的节点和标志性的地标也会或多或少出现在其笔下。这种由亲身实践带来的感知产生了最初的印象,是居民对城市空间的一种确切性描述和轮廓的精准记忆。衡量这种感官最直接有效的标准就是回忆,能够说出城市的关键的构成要素。并且无论身体是否在场,这种印象都能够产生,视频的功能对于本地居民来说只是加深这种印象,对于异乡人来说则是达到一种初级的科普和简练的概括。从这个意义上说,视频媒介的传播形式弥补了城市空间中模糊的缺陷,如果回忆不清,只需借助城市视频来唤醒即可。

(二)可识别性

随着城市视频内容的不断生产和传播,视频除巩固已有的记忆外,还帮助受众填补了感知上的空白,那些无法身体力行触达的地点、因信息闭塞还不知晓的信源等,通过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向受众完成了曝光。例如,对于襄城区新开的牛肉面馆,住在樊城的居民通过视频介绍也能迅速知晓。对于异乡人来说,视频内容中包含的城市空间元素反复出现成为刺激点,由此形成对一个城市画像的突出记忆点,如频繁在重庆旅游宣传片中出现的洪崖洞夜景,已经成为重庆的城市标签,看到洪崖洞受众就能迅速识别出这是重庆。于是,最初级的感知转型为知觉,柔和了受众的个人情感和价值观而形成一种带有主观判断色彩的识别。

(三)可区分性

城市的可区分性,在地理区域内部表现为路径、区划、边缘、节点、地标等,这些要素塑造的群体记忆,变成居民自身生活的场景和其他场景区分开来的判断指标。而从城市群体的角度看,不同城市之间的区分性往往依靠经济、政治、科技、自然、人文、风俗习惯等相对宏观的因素产生,这些元素正是在视频传播中最容易展现、传播热度最高的内容。在受众脑海中留下了对于城市空间集合的鲜明印象,形成了一副关于城市的想象图谱,这也正是城市空间中的细微构成要素帮助区分每一个不同的图谱,形成一个区别于他者的特定的概念标签。

(四)可沟通性

对城市空间的认知能力是人与自然之间彼此沟通的结果,所谓的智慧城市建设归根结底就是将城市建设成“可沟通的城市”,利用更好的技术手段和更便民的公共事业完成和居民的良性互动。城市的规划建设、基础设施完善和政府服务职能的优化,对于居民来说就是对向的输出,视频传播在其中也承担了部分喉舌的功能,借助这种媒介形式双方都经由编码到解码的过程,并且持续性沟通交流。在现实空间中,城市空间的扩张得益于土地的规划和人口的增长;而在虚拟空间中,城市空间的延伸则是字节和数据的填充,视频媒介成为城市画像和空间感知之间的内在关联,打通了受众和城市之间的沟通壁垒,填补了自然和人之间的时空延迟。

(五)可具身性

从感知到知觉到认知再到行为,受众对城市空间的感官经历了从可印象性到可识别性到可区分性再到可沟通性的进路历程。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愈发成熟,AR和VR等手段的跨领域应用即将成为现实,虚拟和现实之间的界线将从人的肉体的感官角度再度被打破,受众不必在场也能获得和在场时并无二致的体验成为一种趋势,这对置身于城市空间和虚拟空间交错中的居民来说也同样如此,城市空间的可具身性是对感官的更深入的满足。

四、结语

林奇的城市畫像理论经久不衰,其应用非常广泛。文章基于林奇的城市画像理论,结合襄阳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希望借助城市画像视角观察视频在城市空间感知中产生的影响,将三者有机统一,进而在可沟通性之后推演出可具身性的城市空间感知进路。

参考文献:

[1] 孙玮.城市传播的研究进路及理论创新[J].现代传播,2018(12):29-40.

[2] 凯文·林奇.城市的印象[M].项秉仁,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14-20.

[3] 汪原.凯文·林奇《城市意象》之批判[J].新建筑,2003(6):70-72.

[4] 凯文·林奇.城市形态[M].林庆怡,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97-111.

[5] 钟怡.多元传播视角下的城市沟通:上海人民广场“可沟通性”研究[J].现代传播,2018,40(9):56-62.

[6] 吴予敏.从“媒介化都市生存”到“可沟通的城市”[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3):6-19.

[7] 吉布森.基于生态系统的视觉感知研究[M].纽约:劳伦斯-艾尔伯出版社,1979:31-43.

[8] 胡正凡.环境心理学(第三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198-223.

作者简介 赵冀帆,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传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