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娜
摘 要: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历朝历代均建有都城,保留至今仍完好的都城数量甚少。从内蒙古地区发现的古代都城遗址看,尽管它们是少数民族兴建的都城,但其规划设计与思想理念与中原地区各朝代建制都城基本相同,从而可以纳入我国无论哪个民族或历史时期建设的都城,它们都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科学规划思想,都体现出共同的选址理念、建设理念,反映出我国都城的规划具有古代哲学思想体系。文章从现有的考古与历史资料出发,从具有一定代表性、特殊性或重要意义的古代都城出发,以城址包括历史中记载详尽、考古明确形制或现今留存完整的都城为代表,分析古代都城规划思想的发展根源及其科学性。
关键词:古代都城;规划设计;思想观
0 引言
在我国历史上,历朝历代无论存续时间的长短均建有都城,纵观各朝都城,留存至今保存完好的都城数量甚少。笔者从内蒙古地区发现的古代都城遗址出发,结合中国都城建制和相关的历史记载,对已知古代都城进行研究探讨,浅析古代都城规划的思想根源及其科学观。
1 内蒙古古代都城的发现与研究
内蒙古地区是多民族聚居的生产生活之地,历史悠久,文化遗存众多,在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先后出现了众多的城市,在留存至今的城址中,都城建制规划体系较为突出的有北魏时期的和林格尔土城子遗址、宋辽时期的辽上京城址、辽中京城址,元朝时期的元上都遗址等。在北魏入主中原的過程中,和林格尔土城子曾历经战国、汉代建城历史,后曾一度作为北魏定都平城前的临时都城—盛乐城一直存续,之后唐代继续沿用。城址总体呈不规则多边形,分南、北、东三区,城墙为夯土构筑。
辽上京城址是辽代都城遗址之一,平面略呈“日”字形,城址由皇城和汉城两部分组成,北城为皇城,南城为汉城,城墙黄土夯筑,终辽一代,是辽代五座都城中最重要的城址。元上都城址是元朝的都城之一,平面呈正方形,分为宫城、皇城、外城,外城整体呈曲尺形,城墙为黄土夯筑,围绕在皇城西、北两面,皇城平面近方形,为石包夯土砌筑,皇城环宫城而建,宫城平面近方形,为砖包夯土砌筑。上述三座都城均保存完整,城门、瓮城、角楼、建筑基址、城内街道皆清晰可辨。对内蒙古地区发现的都城性质的城址建设规模和形制体系进行研究,可一窥中国古代都城兴建的规划思想及其中的科学观。
2 中国古代都城建制沿革及理念
众所周知,人类古代历史发展进程中大致经历过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三个阶段,其中,从原始社会晚期或奴隶社会开始,社会便产生了分化,出现了阶级,进而产生了国家的概念,由此出现了城国一体的都城规划。考古学研究表明,在夏、商、周三代的都城皆屡次迁移,地望实难确定,学界存在不同的意见。
从史料记载看,夏代传说有8个都城,但从目前考古发现来看,能够明确的当数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它是迄今为止发现年代最早的一座都城。历史中有明确记载迁都记录的是商代,建都于亳(今山东曹县东南)与殷(今河南安阳),其中,殷商都城遗址已经考古发掘,大致厘清了城市规模和建制。周代的都城建于镐(今西安),但目前历史与考古学界均有不同的认识,但可以明确镐京是西周都城的地点已得到明确。进入春秋战国之际,礼崩乐坏,诸侯争霸,此间出现了许多城邦式的城市,在一定意义上不能纳入国家都城体系与建制。秦汉时期,作为大一统国家的形成,都城的兴建得到了进一步强化,都城规划得到了充分发挥,至北宋时期,主要以长安、洛阳、开封等作为都城。基于南北分治,北方草原与北宋同时期的辽金西夏等政权分别建立了自己辖地内的都城,辽朝有五京制,金有中都,西夏有银川等都城遗址。
从上述各时期建都沿革来看,十六国和五代十国割据政权下的所谓都城,其存在的相对时间均不长。其中,长安建都时间最长,影响也最大,此外洛阳曾为九朝古都,同时邺城做过近百年北方地方政权的都城,也是北方游牧民族政权南下的跳板,作用颇为特殊。至元、明、清三个统一王朝止,中国古代的都城皆定都在北京,历时600年之久。
根据考古发现与历史资料来分析,夏商之前城市建制还处在原始空间阶段,从考古发现的这一时期众多城址进行分析,可知新石器晚期出现了较多的夯土筑城与石砌城址,城址规模较大的有40万平方米。然而由于此期间文字记载的缺失,对城市规划方面研究极少,具体的规划思想还没有明确,但从多数的考古发掘情况来看,已经出现了宫殿、祭祀与城墙合围的证据。都城的规划应始于周代,以《周礼·考工记》为基础,揭示了中国古代建筑制度的根基,涉及都城、宫室、坛庙等诸多方面。
到秦汉时期,都城建筑规制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并一直影响到了后世,特别是汉魏时期,随着建筑制度和技术层面的整合和改进,后世的都城“建筑雏形”得到了定型。“东西堂制”的礼制制度,反映了政治统治下都城意识形态的表现。而在之后1000多年的变迁中,建筑的礼制一直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在平面空间类型上一直保持一致,在规划设计上基本上保持着尊古革新的思想体系。都城规划基本以“礼制”为特点逐渐规范化,并向封闭的里坊制方向发展。特别是规划体系的发展到魏晋南北朝之后,都城出现了分建宫城、皇城和外郭三重城垣,还出现了封闭的里坊制、棋盘格式道路的封闭式格局。直到北宋时期,都城规划进一步打破了封闭的里坊体系,北宋商业发达的经济模式推动了都城的转向,开放的街巷式布局成为之后都城布局形制变革的先声。元、明、清时期,除开放式街巷制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与延续之外,规划更突出了宫城的中心地位,成为代表皇权至上主题思想在都城规划最集中、最典型的表现。
从上述各时期都城变革的脉络来看,我国历史上都城营建均十分重视和强调以宗法制为核心,建立社会的地位与秩序,在经历不同历史阶段的各种因素影响之后,逐渐于都城规划方面形成“三重城”“模数制”“中轴线”与“棋盘街”等一系列设计模式,代表了中国古代都城规划设计的典型特征。“三重城”最早出现于中国北魏的洛阳城,此后经隋唐兴盛,宋、元、明、清一脉相承,成为中国古代都城格局的典型特征,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礼制”在城市规划上的体现,对中国诸朝及周边地区的都城规划均产生显著的影响。除了空间关系具备套叠的特征,在视线空间上多以宫城中心点向南北延伸,成为城市空间格局的主轴线,整个都城的空间亦以此线为中轴呈基本对称布局。体现了中国传统“礼制”文化“以中为尊”的理念在城市规划上的体现。
此外,宫城的尺度规模与整个都城的尺度规模存在着显著的“模数”关系,象征礼制的“九五之尊”。街道多以十字街、丁字街等街道模式形成棋盘式路网系统,对以后的都城道路规划产生了深远影响。
3 古代都城规划思想中的科学观
中国古代都城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形成的规范系统及形态取向应是来源于人们的世界观、宇宙观和审美理想。其中,最主要来源于我国儒学中的礼制、天人合一、阴阳五行、风水等思想,从而奠定了中国古代都城营建中所表现出的东方文化艺术特色。从这些规划思想中,不难发现都城规划建设中的科学思想,对我们现实城市的规划不无裨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3.1 等级思想在都城营建中的科学观体现
《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总体布局原则体现在祖庙、社稷、外朝、市场环绕皇宫对称分布,以宫为中心的南北中轴成为全城的主轴。城市功能区呈现“仕者近公,工买近市”。《管子·大匡》:“凡仕者近公,不仕与耕者近门,工买近市。”从政的住在衙门附近,从商、从工的住在市场附近。从规划上体现出等级制度的同时,“模数制”也暗合王权至高无上的权势,但在建制上更多地表现出科学理念,规制上的布局不仅规整便于管理,形式上也更加严谨趋于美观,在交通上更加利于畅顺。划分区系不仅是社会化分类的一种探索,更为我们今天城市建设功能的划分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资料。
3.2 天人合一思想对都城营建科学选址的影响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念体现在城市空间的布局和艺术表现中,反映为一种对空间的理解和向往。“象天法地”的规划观念融入文化内涵,加强了城市整体规划观念。在《史记·天官书》中记载:“众星列布,体生于地,精成于天,列居错峙,各有所属。在野象物,在朝象官,在人象事。”多数古代都城营建体现出按地理经纬、以王气为主、辩方位、得省基、以地制地的建城理念。譬如元代兴建大都即今北京,在史料记载的城市建设中,故宫称为紫禁城,特指古代天文学上的紫微星垣。同时帝王又以天子自居,认为其办理朝政与日常居住的地方应该是天下的中心。按照等级思想,最高级别地区是普通百姓不能去和居住的地方,因而形成“禁区”,从而便有了紫禁城,用以强调皇宫的无比尊严。紫禁城的建设把古代建筑天人合一的思想表現得淋漓尽致,说明我国古代都城营建取天、法、地的思想,建设以天文学为映照,以地势、地形为基础,将天时、地利合在城市的规划当中,在考虑都城模数的基础上,更要解决城市的交通、物资来源、环境承载,甚至气候影响和安全保障都是城市营建必须解决和遵行的标准,保证城市与环境得到融合和渗透。
3.3 风水思想体现在都城规划上的科学观
古代的风水理论形成于晋汉之际,成熟于唐、宋、元代,明清时期日臻完善。虽然迷信的成分突出,但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朴素的物理学、地质学、宇宙观、气象学、环境及景观学、建筑学、生态学以及生命信息学等多种学科内容。风水在城市的营建上,其宗旨是审慎周密地考察、了解所营建之地的自然环境,综合利用和改造一个地方的自然,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赢得最佳的天时地利与人和,达到天人合一的至善境。正如《管子》:“因天材,就地利,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于近水,而沟防省。”我国古代都城所在之地,多数考量的是地域上要近水系、筑高台、聚风背山,并且立于平川处,古代冠之以风水,实际上解决的是城市人口的饮食、水患、防风防冻等自然气候问题。
3.4 阴阳五行思想中都城营建的科学观
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学说,表述内容各有不同,比如表示方位的以五行的木为东、火为南、金为西、水为北、土为中,也有以八卦的离为南、坎为北、震为东、兑为西,以干支的甲乙为东、丙丁为南、庚辛为西、壬癸为北,而在城市营建中的阴阳五行学,则以东方为苍龙、西方为白虎、南方为朱雀、北方为玄武为理念,并作为方位体现。概言之,都城基本上以坐北朝南原则为基准,使用神兽表达对城市的安全保障的心理和至高无上权威。实际上,这些思想是古代人类发展过程中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以顺应天道、得山川之灵气、受日月之光华、颐养身体、陶冶情操、地灵方出人杰等思维是对都城营建后的希冀。
4 结语
总的来看,古代认为“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易传》),“贵贱无序,何以为国”(《左传》),追求“天人合一”,推崇风水思想等都在古代的城市建设中有系统的表现。我们了解古代城市建设的特点和规划思想,对现在的城市建设以及构建和谐城市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金能文.现代城市实用风水[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6.
[2]王玉德.寻龙点穴:中国古代堪舆术[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
[3][佚名].周易[M].王效平,编著.北京:蓝天出版社,2006.
[4]谭颖华.浅析中国园林环境蕴涵的天人合一思想[J].肇庆学院学报,2002(4):54-57.
[5]尚阔.中国风水格局的构成、生态环境与景观[M]//王其亨.风水理论研究.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27.
[6]谭其骧.中国历史上的七大首都(上)[J].历史教学问题,1982(2):5-9,14.
[7]谭其骧.中国历史上的七大首都(中)[J].历史教学问题,1982(3):5-7.
[8]史念海.我国古代都城建立的地理因素[M]//中国古都学会.中国古都研究(第三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
[9]侯仁之.论北京旧城的改造[J].城市规划,1983(1):20-32.
[10]叶骁军,朱士光.试论我国历史上陪都制的形成与作用[M]//中国古都学会.中国古都研究:第三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6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