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丹,吴耀,何林海,章秀梅,徐文,黄越
(1.杭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 杭州 310019;2.杭州良渚麟海蔬果专业合作社,浙江 杭州 311113)
小菜蛾、菜青虫是为害十字花科蔬菜的主要害虫,年发生代数多,繁殖率高,世代重叠严重,春、秋两季出现发生高峰,常在十字花科蔬菜上混合发生,蔬菜受害后品质降低,虫伤还易引起软腐病的发生流行,影响蔬菜的产量和质量[1-2]。目前,防治小菜蛾、菜青虫的药剂种类较多,仍以化学农药为主。近年来,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需求加大,对蔬菜生产中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的选择和科学使用提出了新的要求[3-5]。唑虫酰胺是原日本三菱化学开发的新型吡唑杂环类杀虫杀螨剂,目前登记制剂为15%乳油,杀虫谱广、安全性高、复配性好、可用于抗性害虫防治,兼具杀卵、抑食、抑制产卵及杀菌作用[6]。但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连续、频繁、高剂量使用,易导致害虫抗药性上升、生态环境污染等问题[7],因此,通过试验研究明确唑虫酰胺的合理施用浓度和次数十分有必要。西兰苔属于十字花科芸薹属,与西兰花、中国芥兰同为甘蓝种的一个同变种,在我国南北方均有栽培,已成为日常主要蔬菜品种,目前,国内外关于西兰苔上小菜蛾、菜青虫防治技术研究未见报道。本试验研究了15%唑虫酰胺悬浮剂在不同施药浓度、施药次数下防治西兰苔小菜蛾、菜青虫的效果,从而制定其安全使用技术,以期为该农药在十字花科蔬菜上的科学应用提供依据。
15%唑虫酰胺悬浮剂,海利尔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试验于2020年5月19日至2020年6月16日在杭州市富阳区场口镇联群村绿禾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基地进行。试验地排灌条件较好,地块水、肥条件良好。试验作物为西兰苔,露地栽培。防治对象为小菜蛾、菜青虫等鳞翅目害虫。
试验设15%唑虫酰胺悬浮剂850倍液施药1次、1 700倍液施药2次、850倍液施药2次及清水对照共4个处理,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小区面积20 m2。药剂按试验设计剂量兑水喷雾,分别施药1次、2次,2020年5 月19日处理1至处理3施药1次,5月26日处理2和处理3第2次施药。采用WS-16型手动喷雾器(喷孔直径0.7 mm,工作压力3~4 kg·cm-2)均匀喷雾,每667 m2用药液量30 kg。
药效调查:于第1次施药前即5月19日调查虫口基数。采用对角线五点取样法调查,每点定2株,每小区调查10株。调查记载标记株整株小菜蛾、菜青虫不同龄期的活幼虫数,计算百株虫量作为药前基数。药后24 h、3 d、7 d、14 d、21 d分别调查残余活虫数,计算百株虫量,计算虫口减退率和校正防效,采用SPSS 17.0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Duncan’s新复极差法)。
在田间低龄幼虫盛发期施药1~2次,不同浓度的15%唑虫酰胺悬浮剂对小菜蛾均有较好的防效,试验结果见表1。第1次药后24 h,15%唑虫酰胺悬浮剂850倍液、1700倍液处理防效均为90%以上,速效性较好;第1次药后3 d,15%唑虫酰胺悬浮剂850倍液处理防效在91.5%~92.9%、1700倍液处理防效89.6%,均有较好的防效。第1次药后7 d,各处理防效83.1%~90.1%,以15%唑虫酰胺悬浮剂的高浓度处理防效更优但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第1次药后14 d(第2次药后7 d),15%唑虫酰胺悬浮剂施药2次的处理防效84.4%~89.3%,极显著优于施药1次的处理。第1次药后21 d(第2次药后14 d),15%唑虫酰胺悬浮剂850倍液施药2次处理防效81.9%,850倍液施药1次处理防效57.3%。说明15%唑虫酰胺悬浮剂防治小菜蛾在施药1次的情况下持效期7 d,施药2次持效期达21 d。
表1 15%唑虫酰胺悬浮剂处理对小菜蛾的田间防治效果
在田间低龄幼虫盛发期施药1~2次,不同浓度的15%唑虫酰胺悬浮剂对小菜蛾均有较好的防效。试验结果见表2。第1次药后24 h,15%唑虫酰胺悬浮剂850倍液、1 700倍液处理防效均为98%以上,速效性较强;第1次药后3 d,15%唑虫酰胺悬浮剂850倍液、1 700倍液施药1~2次,防效93.6%~98.0%;第1次药后7 d,15%唑虫酰胺悬浮剂850倍液处理防效93.4%~95.2%,优于1 700倍液处理;第1次药后14 d(第2次药后7 d)、第1次药后21 d(第2次药后14 d),均以15%唑虫酰胺悬浮剂850倍液施药2次防效最为优异,其次是1 700倍液施药2次的处理,均明显优于850倍液施药1次的处理,说明15%唑虫酰胺悬浮剂防治菜青虫,药后7 d需第2次施药,可保证防治效果;不同施药浓度间防效差异不显著,建议生产中可低浓度施药,以实现农药减量。
表2 15%唑虫酰胺悬浮剂处理对菜青虫的田间防治效果
药后不定期观察药剂的安全性,至试验结束,均未在试验田发现药害症状,表明15%唑虫酰胺悬浮剂在西兰苔种植中可以安全使用。
药剂的杀虫机理主要为害虫与药剂接触后出现麻痹症状,难以活动和取食,或者通过影响害虫的生理代谢作用,如抑制解毒酶系使杀虫剂不被迅速降解为无毒物等作用,使得害虫最终死亡[8]。本试验通过15%唑虫酰胺悬浮剂不同施药浓度、施药次数处理,研究其对西兰苔上小菜蛾、菜青虫的综合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小菜蛾、菜青虫田间低龄幼虫盛发期施药1次,15%唑虫酰胺悬浮剂850倍液处理对2种害虫均有较好的防效。药后24 h和3 d的防效均在90%以上,说明速效性好。药后14和21 d,对小菜蛾的防效下降,持效性一般,对菜青虫的防效在80%以上,持效性较强。间隔7日第2次施药,15%唑虫酰胺悬浮剂850倍液处理和1 700倍液处理对害虫的防效差异不显著,对菜青虫的防效总体优于小菜蛾。相同施药浓度下施药2次的处理防效显著优于施药1次的处理,而相同施药次数、不同施药浓度间防效差异不显著。
根据本试验研究,建议在防治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在低龄幼虫盛发期施药,对菜青虫和小菜蛾有较好防效。从抗药性治理的角度,建议生产中在菜青虫高发期可以使用低浓度药剂,在害虫混发期,药后7 d需第2次施药,以保证防治效果。至于更经济有效的用量及对其他害虫的控制效果,将在进一步试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探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