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西平县老年大学 李书华
李书华书友的对联,书写的是概括祖国南北不同风光人文审美类型的内容。用书法来表现的话,上句阳刚,下句阴柔,不好把握。但作者却能用一种刚劲不乏轻柔、细腻而又果敢的笔致较好地体现出对联的意境。通篇用笔方圆并重、虚实分明,结字端正稳重,章法呼应有度,用墨浓枯相间,落款、钤印亦和谐有致,是一件精心之作。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老年大学 孙 伟
孙伟书友的楷书立轴师法清代赵之谦,比较准确地把握了赵氏以造像记的方切笔法作楷的技巧,可见作者用力之勤。不过此作点画过于干燥,不够滋润,一来或许纸张太干,二来作者用墨不够丰润,难得点画的丰腴质感。建议作者临习时再仔细留意赵氏用笔的翻折技法,同时体会清代包世臣对碑学点画“中实”要求的解说,之后定有改观。
山东省邹平老年大学 夏文超
夏文超书友的行书立轴,是一件极具功力和艺术感染力的佳作。之所以这样说,一是作者的书写状态“年轻化”,即笔力扛鼎、笔势气足,丝毫不见粗糙疲沓之意;二是作者很好地将颜真卿行书和“二王”行书进行了融合,体现出浑厚的雄深之趣与洒脱轻巧的俊美之姿;三是用笔的虚实与用墨的浓淡对比鲜明,视觉效果好。综合来看,此作笔情墨趣兼得,实属不易。
江西省景德镇老年大学书画研究院 刘济华
刘济华书友的隶书对联师法汉代隶书,主要以《曹全碑》笔意为之,亦有其他诸碑因素。作者在用笔的轻重对比方面处理较好,点画的形态较为丰富,但略显生硬,不够灵活,可知作者用笔比较谨慎。建议作者仔细体会隶书波挑的飞动之势,运笔取洒脱飞动之感。此外,书写落款时也要放开些,与正文呼应。
特邀点评杨金国,2013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并获文学硕士学位,2018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并获艺术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湖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黄石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北京市丰台区老年大学 孙月明
孙月明书友的隶书对联字形端庄,用笔秀润,从其点画及字形特征可知取法《乙瑛碑》。此碑以方整严谨、笔势刚健、点画方俊著称,为汉隶代表作。此作能够较好地体现《乙瑛碑》的结字特点,但不足处在于笔画略显绵软,起收笔形态圆润有余而方俊不足。建议作者在日后的书写中增强线条点画的厚重感并增加方笔的运用。
江苏省盐城市老年大学 黎素珍
黎素珍书友的作品以行书创作,间有草书穿插其中。然字与字之间相互独立,字形大小以及字间距过于一致,导致整体气息略显板滞,缺少自然流畅之感。行书创作难在行气流贯,而行气之流畅自然建立在熟练的书写技法以及对字与字关系的整体把控上。此作单字书写较为到位,望作者能够在作品行气上有所关注和提高。
福建省福州市老年大学 黄 勇
黄勇书友的颜体楷书作品,点画沉厚饱满,用笔提按变化丰富,字形宽博端庄,尤可见其具备较好的颜体书写功底。但美中不足在于部分结构尚需进一步推敲,如“勤”字上窄下宽、“白”字形态略显呆板。颜体楷书以法度精严、气象雄强著称,其字形结构独具一格、舒朗宽博且气息凝练,学颜楷者往往容易出现形宽而气散的现象。故而,希望作者在颜楷结体上进一步有所体悟。
浙江省平湖市老年大学 王小玲
王小玲书友的行书作品秀润灵动,用笔娴熟,点画流畅,字形舒展。其用笔多露锋起笔,锋颖清晰,转折连带处提按明显,笔锋转换自然,如能进一步提升线条点画的筋力,则全篇气息会更为饱满。字形方面,多取瘦长体势,收放自然,但字形大小过于一致,缺少穿插呼应,希望作者今后能进一步关注章法布局,加强对比变化。
特邀点评高,曾任淮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书法系教师、书法教研室主任。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南京印社社员、安徽省青年书法家协会理事、安徽省高校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艺术研究院在读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