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叶浅予广阔的“朋友圈”中,徐悲鸿是比较特殊的一个。两人都是中国现代人物画的大家,相识较早,也曾一起在中央美术学院共事五六年,但过往并不密切。按照作家包立民的看法,两人“是一种不远不近、不亲不疏的关系,始终保持着一段无形的距离”。而横亘在两人间的障碍物,便是艺术观念的不同。
《凉山舞步》叶浅予
20世纪30年代中期,经著名作家、出版人邵洵美介绍,叶浅予与徐悲鸿在南京相识。而初次见面,徐悲鸿无意中给叶浅予留下了狂傲自大的印象。交谈中,徐悲鸿认为中国画的造型基础是素描,要改造中国画非得从素描写实入手,而当时中国画坛上能画素描的只有两个半人,一个是蒋兆和,一个是徐悲鸿,还有半个是梁鼎铭。叶浅予听了很不舒服。或许是言者无意,听者有心,叶浅予对徐悲鸿并没有留下最初的好感。
叶、徐二人再次相见是在1944年5月4日。这一天,叶浅予在重庆中印协会举办“旅印画展”。用传统中国画的笔墨语言画现代舞蹈人物,是叶浅予由漫画向中国画的转折点,也是他借助速写画中国画的尝试。但最终能否出一条中国画的康庄大道,他起初并没有足够的把握。于是,他向重庆文艺界著名人士发出了邀请,想听听他们的看法,徐悲鸿也赫然在列。徐悲鸿如约参加了开幕式,并表示祝贺。他在展厅中来回观摩,并当场订购了两幅舞蹈人物。回去后,他又欣然挥笔撰文,对叶浅予的舞蹈人物画给予了充分肯定,文中有言:“中国此时倘有10个叶浅予,便是文艺复兴大时代之来临了。”
不久,徐悲鸿又请叶浅予到家中看画,并慷慨表示:“你喜欢什么画,可任选一幅。”叶浅予难辞盛情,选了一幅《烈马图》。事隔半个世纪后,叶浅予曾对包立民感慨地说,尽管他对徐氏心存偏见,但是观其文,观其行,又不得不佩服徐先生提携后进、爱才重才的风范。
两年之后,徐悲鸿重返北平重组北平艺专教学班子时,居然邀请叶浅予这个从未接受美院专业训练的画坛“草寇”到国画系任教授,这对叶浅予来说确实是从未想过的破格之幸。时隔36年,叶浅予在其自传中回忆了当年受命时的心态:“我只知创作,只知向社会学习,只知向报刊供稿,却不知怎么当老师,真是受宠若惊、不知所措,当时不敢同意。直到1947年,才决定闯一闯美术学院的关。”
《苍松双鹤》徐悲鸿
彼时,北平艺专国画系执行的是徐悲鸿教学体系,造型基础课主要是木炭素描,画的对象是人物。徐悲鸿的教法也是素描示范。而这对于从未学过素描的叶浅予来说是无法克服的困难。为此,徐悲鸿特地为他增添了速写课。一个是素描示范,一个是速写示范,两人在教室各教各的,两套马车各走一路,倒也并行不悖。
在1949年7月举办的全国第一届文代会上,徐悲鸿被任命为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中国美协前身)主席,叶浅予被任命为副主席兼秘书长;不久,中央美院成立,徐悲鸿任院长,叶浅予任绘画系教授。无论从哪个渠道而言,徐悲鸿都是叶浅予的顶头上司,两人应该有很多工作上的往来,但私交并没有建立起来。对此,包立民曾向叶氏询问个中缘由,叶氏解释:“原因有两点:一、他是学院派出身,又是学院派中的当权派;而我是草台派出身,学院派看不起我,我也不愿攀附他们。二、他的艺术教育主张是以写实的素描来改造中国画,以素描代替临摹,而且认为中国只有两个半素描画家。这些主张和看法我不能赞同,道不同不相为谋。”
关于徐悲鸿的绘画艺术,叶浅予认为:“徐先生的水墨画一方面得力于中国绘画的优秀传统,另一方面得力于西洋的科学技法。有了这两种基础,并使之融会贯通,才有这样的成就。”但怪异的是,叶浅予在文中评介了徐悲鸿的动物、花鸟,甚至很少画的山水画,唯独对徐氏创作中的重头戏——人物画,只字不评。或许当时叶浅予的看法还不成熟,或许心中已有看法,只是不便公开提出来。1979年,他在一篇文章中谈到了徐悲鸿人物画创作的问题:“仅仅于形似,不能达到神似的高度。艾(指理论家艾中信)文所举徐氏的人体素描,谓已达到尽精微的高度。请问,能不能提升到‘气韵生动’的造型原则上去呢?”
当年,人物画家方增先在《美术丛刊》上发表了《中国人物画的造型问题》,“诉说在创作造型问题上因不能摆脱素描观念的束缚而苦恼”。叶浅予看到此文后写了一篇《方增先的苦恼》,借题阐发素描之于中国画教学与创作的戕害,以及中国画教学的改革策略。他在文中立场鲜明地指出,作为中央美院造型基础教学的统治思想,徐悲鸿“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的主张影响深远,“长期以来,国画系不能冲破这一思想的束缚,阻碍学生不能深入钻研国画笔墨技法”。他认为“徐氏强烈指责中国文人画不讲造型精确只讲笔墨情趣,从而排斥了中国画以线描结构为造型特征的基础”有点偏激。最后,他总结道:“学画要严格训练,造型能力要精益求精,但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道路也是很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