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党在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历程中实施的迂回前进战略

2021-02-01 18:47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8期
关键词:生产力共同富裕革命

梁 崇

(中共开封市委党校 市情研究室,河南 开封 475001)

“迂回”一词,来源于军事。孙武在《孙子兵法·军争篇》中强调,指挥军队作战要“以迂为直,以患为利”[1]62,意思是通过精心谋划“将迂回的道路变成直达的道路,把不利的变为有利的”。党在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历程中深刻领会这一思想并成功实施了迂回前进战略。迂回前进战略是指党为了实现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目标,一定时期内在实践中采用迂回、曲折的行动路线,或者对从长期来看最终要克服、消灭的对象(或因素)采取保留、利用和发展的行为方式。在此战略中,迂回是路径,推进社会主义事业是目标,迂回为前进服务。列宁在谈到新经济政策时曾说:“这个政策之所以叫新经济政策,是因为它在向后转。我们现在退却,好像是在向后退,但是我们这样做是为了先后退几步,然后再起跑,更有力地向前跳。”[2]296列宁的话可以作为“以迂为直”、迂回前进的注脚。

党的迂回前进战略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社会形态发展目标的间接性,即设立若干以过渡为目的的中间阶段;二是在一定限度内,利用和发展资本主义;三是共同富裕实现过程的梯度性。

一、社会形态发展目标的间接性

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设想,生产力高度发达的欧美国家会首先取得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胜利,之后过渡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列宁称之为社会主义社会)。在欧美国家的无产阶级协助下,其他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取得成功。作为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目标是首先取得无产阶级革命胜利,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中国的现代化。

(一)设立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为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作准备

针对党内出现的“二次革命论”与“一次革命论”之争,毛泽东在深入分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状况和经济文化落后现实国情的基础上,指出:“没有一个由共产党领导的新式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彻底的民主革命, 要想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废墟上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来, 那只是完全的空想。”[3]1060“中国现在的革命任务是反帝反封建的任务,这个任务没有完成以前,社会主义是谈不到的。”[4]683毛泽东主张在党的领导下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第一步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两步走”战略成功地指导中国革命走向了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知道社会主义革命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之间并没有隔着一道万里长城。”[5]169-170共产党通过领导本应该由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为了与之前的民主革命部分区别,我们称之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深入群众掌握了革命领导权,保证了此后共产党和工人阶级分别成为新中国的核心领导力量和领导阶级,成为社会主义革命的坚强政治保证。党虽然增加了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迂回阶段,但是保证了能够前进到社会主义革命的战略方向,并为下一步开展社会主义革命打下了政治基础,是对马、恩社会主义首先会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设想的一种实践超越。

(二)设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向“合格”的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马克思、恩格斯设想无阶级革命首先成功的是生产力高度发达的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过无产阶级革命专政的政治过渡期后,这些国家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社会主义社会)。欧美国家生产力本身发达,物质基础好,仅就生产力而言,无产阶级专政建立后不存在向“够格”的社会主义过渡问题。

但是现实的无产阶级革命却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首先胜利,这些国家生产力落后,不具备“够格”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和社会条件,发展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复杂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完成了“三大改造”,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之后学习苏联模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但是从1958年到1978年,这二十年时间我们实际上处于停滞和徘徊的状态,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的距离越拉越大。“但最主要的教训还是对这些复杂情况估计不足,因而犯了急于求成的‘左’的错误,在总的指导思想上看近了共产主义,低估了资本主义,高估了社会主义,忽视了封建主义。”[6]邓小平在反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认为,“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7]225,一定要客观分析“中国社会主义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党的十三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8]742。从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开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的时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不发达阶段,主要任务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民族复兴,完成向“合格”社会主义的过渡。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国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成为党制定一切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以此为依据,党明确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强调基本路线是“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9]14,“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7]370-371。在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指引下,经过几代人的连续奋斗,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在新时代,党仍然强调现在的基本国情是“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切工作都要立足这个最大实际。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我们要继续保持迂回前进状态,持续奋斗,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而努力,从而完成向“合格”社会主义过渡的既定历史任务。

二、在一定限度内,利用和发展资本主义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施行保护民族资本主义和小生产者的政策

恩格斯指出:“只要向私有制一发起猛烈的进攻, 无产阶级就要被迫继续向前迈进, 把全部资本、全部农业、全部工业、全部运输业和全部交换都越来越多地集中在国家手里。”[10]306没收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归国家所有,达到消灭私有制的目的,这是马、恩对于无产阶级革命在经济方面的主要设想。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自然经济仍占主要地位,农业、工业严重落后,社会生产力不发达。从生产力角度讲,民族资产阶级和小生产者的生产积极性应该得到保留和鼓励,而不是打击。盲目剥夺民族资产阶级和小生产者将严重背离本阶段革命的目标,给革命带来严重消极影响。“因为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而不是反资本主义。”[11]160同时为了争取和调动民族资产阶级和小生产者的革命积极性,应该保护和发展他们的利益。“对这个积极的经济地位必须慎重地加以处理,必须在原则上采取一律保护的政策。否则我们便要在政治上犯错误”[12]1289,因此,党把“保护民族工商业,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写入了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

因为施行保护民族工商业和小生产者的经济政策,党赢得了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农民的支持,成功建立了新中国,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提供了安定有序的政治环境,工农联盟成为强大的社会稳定器,各民主党派及其联系的群众参与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在经济方面,劳动者积极性空前提高,生产力得到保留和发展,为在国营经济领导下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创造了条件。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一定限度内引导、利用和发展资本主义

马克思在《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中阐述了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在经济改造方面的任务:“其实劳动权就是支配资本的权力,支配资本的权力就是占有生产资料, 使生产资料受联合起来的工人阶级支配, 也就是消灭雇佣劳动、资本及其相互间的关系。”[10]478-479在这里,马克思明确指出,未来社会要消灭雇佣劳动制、资本等代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东西。

经典理论的理想设定没有为现实社会主义国家提供建设方案,社会主义国家普遍面临着如何解决“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占有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积极的成果”[13]837的历史难题。中国历史上没有经历过资本主义生产力快速发展时期,虽然在社会制度方面实现了跨越,但是无法跨越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这些生产力发展的阶段。在经济文化落后、生产力不发达的条件下,如何迅速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面临的一个艰巨任务。

党的十三大通过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要求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任务,大力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三个有利于”标准、“发展才是硬道理”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理论上破除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误区,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同时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达到共同富裕目标作为发展生产力的价值指向和目标,实现了目的和手段的统一,为运用商品、货币、资本和资本主义等方式和手段提升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水平扫清了思想和现实障碍。

从肯定社会主义存在商品经济,到多种经济成分是公有制经济的有益补充,再到必须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决定性作用,再到强调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从允许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存在,到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再到鼓励民营企业“增强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形成更多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14],促进了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健康成长。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把所有制、分配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等确立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适应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着力推动了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实践证明,在党的领导下利用商品、货币和市场大力发展生产力,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限度内发展的策略,大大推动了我国生产力发展。

党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过程中,采取迂回前进的战略,适应了中国发展环境的需要,达到了提高生产力水平和提升社会主义现代化层次的目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由于身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而参与国际分工与利益分配,客观上受到资本逻辑的影响,更由于其内部资产阶级法权的普遍存在,主观上也有依照资本逻辑塑造自我进而完全放任资本逻辑发展的持续冲动”[15]43。与此同时,党始终注意克服资本主义的负面效应。邓小平强调,“如果导致两极分化,改革就算失败了”[7]139。党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维护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发展目标,有效防止了资本和资本逻辑的侵蚀,实现了驯服资本的效果。但是国内市场经济体制和国际市场体系的存在,避免两极分化和克服资本逻辑的消极作用将始终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

三、共同富裕实现过程的梯度性

马克思主义主张消灭私有制,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全民共同富裕,真正实现社会公平公正。“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7]364中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差异性很大,在现有物质经济条件下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是一大难题。

针对中国现实情况,邓小平提出了“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两个大局”的梯度发展战略。梯度发展战略不是幻想让全体人民同时、同步富裕,而是在现有国家资源有限的前提下,根据发展条件,分群体、分地区定向投放政策、资源重点,让一部分人和地区先富起来;之后,依据发展效果,调控政策、资源投放重点,转向支持和帮助其他人和地区实现发展,走向富裕。梯度发展战略,虽然从过程来看,是部分富裕和局部富裕,但是从最终效果来看,是整体富裕和全局富裕。梯度发展战略以迂回曲折的路线,解决了不同群体、不同地区差异性和国家资源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实现了富裕过程的梯度性和富裕效果的全面性之间的统一,达到了共同富裕的目标。

(一)让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再重点支持其他人走向富裕

中国拥有超大数量级人口,每个人禀赋和条件各异,实现共同富裕难度极大,因此必须从中国客观现实出发,逐步、梯度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提出,让有条件的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先富起来产生示范效应,带动其他人走向共同富裕。当然,国家在规范致富过程、鼓励先富群体主动帮扶后富的同时,要加大调整力度,引导先富群体为社会作出更大贡献,把资源和政策重点转向保障和支持其他群体致富。

党首先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方针,鼓励条件好的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走向富裕,社会上的收入差距开始增大。党在鼓励、引导先富群体发挥带动作用的同时,逐渐调整分配政策。党陆续通过了“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等分配方针。同时,为了减少和遏制收入差距扩大的状况,政府加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力度,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例,调节过高收入。进入新时代以来,党集全党、全社会之力,打赢了脱贫攻坚战,解决了绝对贫困群体问题,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相衔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党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要聚焦相对贫困问题,明确要求在共同富裕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的时候,基本实现共同富裕,进一步为共同富裕明确了路线图和时间表,筑牢了共同富裕的政策根基。

(二)东部率先发展,东、中、西、东北协作帮扶,协调发展

中国地域广阔,各地地理条件、文化传统和社会发展很不平衡,难以同时实现全域富裕。根据邓小平梯度发展战略,国家首先支持交通便利、经济基础好的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起来;当东部沿海地区已经具备帮扶发展能力以后,东部沿海地区以资金、技术和人才等多种形式帮扶其他地区发展。同时,国家把资源和政策投放重点转向西部、东北和中部地区,推动这些地区加快发展。

进入新时代以后,国家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在巩固已有区域协作帮扶局面的基础上,陆续通过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协调发展规划,把国家政策和资源梯度配备到这些区域,支持相关区域加快发展。现在国家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更加注重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打造既能发挥比较优势又能整体协调、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区域发展局面。随着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的不断推进,我国不同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将不断减小,内在协调性将显著增强,在整体上将形成全国全域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局面。

四、结语

党从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社会基础薄弱的客观现实出发,不拘泥于马、恩等经典作家的理论论述,不沿袭传统模式的做法,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创造性地实施了迂回前进战略,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功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保证了科学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又推动了现代化事业取得辉煌成就,使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这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是一大创举,在世界现代化史上是一大突破,为经济文化落后国家进行革命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经验和路径参考。

迂回前进战略是我们党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奋斗历程中的宝贵经验,在新时代新发展阶段,我们要与时俱进、因时因地创造性地加以应用,不断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昂然前行。

猜你喜欢
生产力共同富裕革命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我国道路货运生产力发展趋势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