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琳
(西北政法大学 外国语学院,陕西西安 710122)
“综合英语”俗称“精读”,是英语专业本科基础阶段的核心课程,在英语专业中一直居于主导地位。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南》中对综合英语课程的要求进行了描述:“综合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要充分体现“综合”特色,把语言、文学、文化知识和翻译技能融于一体,通过语言交际任务促进听、说、读、写、译技能的综合运用和全面发展;同时,注重整体系统性,通过文学与文化知识教学凸显学科的人文特色,用经典题材透视英语国家的历史与文化,用热门话题反映现代社会的文明与进步[1]。《普通高等学校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南》对综合英语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注重提高学生语言专业技能,把专业技能与人文知识传授紧密结合,更要努力创设情境,落实英语教学“学用结合”“在用中学”的目标,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提高交际能力,为他们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综合英语教材的课文都是编者精挑细选的优秀文章,通常具有体裁多样、题材丰富、信息量大、语言现象丰富的特色,也重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人文素质的培养。传统的综合英语课程注重讲解课文的词法、句法、语篇以及文化背景,过多地传授语言知识和培训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教学模式属于非选择性学习,将课文中的语言现象不加选择的进行加工,期待学生掌握课文中的一切新知识[2]。虽然课堂上有师生或生生互动,但却较少为学生提供连贯表达、使用语言解决具体问题的机会。如此一来,导致学生在综合英语课堂上,虽然积累了不少知识,但这种侧重于听、读的接受性知识,或称之为惰性知识(inert knowledge),因为缺少了及时应用,不能自动转化为侧重于说、写的产出能。久而久之,学用脱节会挫伤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热情,导致课堂上精神不佳,兴趣全无,课堂沉闷,教学、学习效果自然低下。因此,如何把接受性语言知识和产出性语言能力相结合,切实提高我国外语学习者的语言应用能力一直是综合英语课程主讲教师和研究者关注的问题。
近些年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王初明教授倡导的“读后续写”等一系列以“续”为主导的续论(Continuation Approach)[3]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促进学习者外语学习的有效方法,得到了国内外二语习得专家和学者以及外语教师的认可,并在不同的教学领域和环节进行了有效性的研究和验证,但将续论用于综合英语课程的具体教学中并验证其有效性的研究却鲜有报道。本研究主要探索在“续论”指导下的综合英语教学模式。
“续论”是以读后续写等一系列以“续”的方式习得语言的促学理论,是王初明在“学伴用随”原则和互动协同(interactive alignment)的理论基础上提出的二语教学和学习方法[3]。互动协同是续论的主要理论来源,是认知心理学的概念。Atkinson认为,协同是人类心智和身体与外部世界的互动、协调并动态适应身边环境的复杂过程,协同不仅仅发生在人与人之间,而且也发生在人与物理环境、社会情境之间[3]。就二语习得而言,学习就是学习者与社会认知环境不断协同的过程,并将这种学习体验融入自己的学习模式、策略等知识应用结构之中[4]。语言结构的协同能够引发情境模式的协同,反之,情境模式的协同也能促进语言结构的习得。王初明认为,互动促学的机理是协同效应,协同效应具体是指学习者产出的语言与所理解的语言趋于一致,是语言输出向语言输入看齐,是由低向高拉平,缩小差距[3]。协同效应是拉平效应,也是学习效应,包含模仿成分,涉及他人语言的重复应用,具有巩固或扩张学习者表征的功能[5]。协同体现在互动中,互动强则协同强,互动弱则协同弱。王初明认为习得源于互动,得益于产出与理解紧密结合所产出的协同,继而提出基于互动协同的二语习得的有效路径:互动→理解→协同→产出→习得[3]。同时,王初明还认为模仿与创造相结合,学用相结合能够提高外语学习效率[3]。读后续写则是有效促学的方法之一。
典型的读后续写是让学生阅读一篇截去结尾的目标语文章,在理解的基础上续写结尾,补全内容,是一种新兴的二语写作练习方式,符合我国外语教学环境下听说机会少而读写条件充分的特点[6]。读后续写能够将输入与输出结合,凸显语言输入,促使学习者注意语言形式,精确语言输出,促进学习者对新语言知识的吸收和内化,将内容创造与语言的模仿紧密结合,将语言的学习和应用结合起来促进学习者的语言学习[7]。因此,凡是理解与产出互动结合的学习方式都可以有效促学。不同的听说结合、听写结合、读说结合和读写结合都是外语学习有效的练习方式[5]。研究表明,读后续写具有明显的协同效应[8],并且能够有效地促进学习者不同程度地提高词汇、二语句式的产出、语法能力、篇章能力、策略能力等,证明了读后续写是促进二语学习的有效方法。
目前,综合英语课程的教学一般从课文整体入手,通过导入、快速阅读、分析文章结构、梳理主题思想、分析讲解语言重点和难点、赏析文章写作技巧等引导学生了解文章的整体结构及其传递的主要信息。这种教学方式突出的弱点是,教师误把教课文当做课堂教学的目标,而不是作为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工具[9]。这种以输入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久而久之会拉大输出和输入的差距,造成学生读写能力强而听说能力差,继而不愿说和写,从而导致口语和写作能力低下。而续论正是用“续”促使理解与产出产生互动促学,拉平语言输入和能力输出的水平[7]。针对传统的综合英语课程以输入为主,缺少输出互动环节,且语言练习多以脱离语境的词法、句法、翻译的形式,在“续论”的理念指导下,综合英语课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有效地促进教学和学生的学习。
读前活动是为阅读做准备,其目的是激活学生的原有知识,促进学生阅读理解,并激发学生进行语言学习的驱动力。在综合英语课堂上,教师利用PPT给学生设置一些对学生理解课文题目、内容或主题有帮助的问题,既要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符合学生的语言水平,具有潜在的交流价值;或观看一些与课文主题有关的图片、照片或视频片段,并让学生互相讨论以激活学生先前的知识或经历,使学生熟悉课文中可能出现的词汇或讨论中可能用得上的词汇,为后续的输出奠定语言的基础,然后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现代大学英语》第一册第一单元《Half a Day》是埃及诺贝尔文学获奖作家纳吉布·马哈福斯的作品。它主要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在父亲的带领下来到学校,开始了他一生中上学第一天的经历。课文生动地描写了小男孩对学校的认识和态度的变化,丰富的校园生活以及他在学校的学习和经历,但是当他走出校门,却发现周围的一切都变了,变得陌生和新奇,而他这时也变成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故事也就在此时戛然而止,这样的结尾让人回味无穷又让人充满了好奇。这篇文章采用了常用的写作手法,生动地描述了社会上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在感受到时光流逝的同时,也学会要珍惜时间。
在以“续”为指导的教学理念下,《Half a Day》的读前讨论的问题可以是:看到题目,你认为这篇文章的主题是什么?你觉得如果孩子第一天不愿意去学校,可能的原因是什么?作者在记叙文中加入的景物描写主要的用意是什么?你对学校的感知是怎样的,为什么?你认同有人说学校的老师就像父母一样的观点吗?为什么?你喜欢什么类型的故事结尾,为什么?通过这些题目的设置,学生之间互动提问回答、教师在适当的时候通过补充词汇、短语和相关的表述对这些问题加以完善,让学生既对所学文章的主题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又能帮助学生激活已有的有关学校和课程、教育相关的词汇、短语表达方式,为更好地理解文章和后续的语言产出做好准备。
“续论”指导下的综合英语课堂教学不再采用程式化和以词汇义为教学目标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是在帮助学生掌握语言项目的基础上,注重语篇整体理解,促进语言形式和产出内容的有机结合。Larson等指出,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中能动的个体,师生应该彼此协作探索课文内容背后更深层的含义。引导学生加强阅读优质文本,可以更好地理解文本深层含义并习得地道的语言。
在《Half a Day》教学中,教师一方面围绕表达内容的需要,按照词汇、短语、句式的不同层次,通过识别、理解和应用完成学生对重要语言项目的习得。另一方面要注重从语篇功能的整体视角引导学生探索并发现作者是如何从语言层面通过词汇—语法层实现精准描述人物、环境和事件过程的,又是如何通过语篇隐喻实现自然衔接和连贯现实与虚幻的。第三,要注重在理解文本的基本信息和含义的基础上,帮助学生了解个别词汇所承载的英语国家的文化、宗教、习俗和思维方式,以便更深层次地学习语言、理解文章,更恰当地使用语言。
首先,通过讨论和讲解,引导学生重点关注作者如何使用核心词汇、短语和特殊句式,精确描述主人公一天之中对学校的态度、情感的变化:从最初的不情愿(reluctance及相关词语)到很喜欢和享受学校生活(enjoyable,beneficial等),再到对学习生活的一些困惑和挫折(penalty,punishment等),最后到走出校园时对周边环境和社会生活变化的困惑(in a daze,puzzled,grandpa等),帮助学生准确理解课文内容并积累语言知识。
其次,通过设置小组任务,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如何使用语言联句成段,有条理地表达更深刻的思想,加强学生对篇章表达逻辑性和连贯性的意识输入。例如,通过使用课文中的修辞问句,帮助引导学生了解语气隐喻的功能、作者表达的情感和真实含义;引导学生关注语篇结构不同部分的过渡词汇和句子的使用,了解作者如何做好部分之间的衔接和连贯;引导学生关注段落内部同义词、反义词、上下义词的使用,了解段落内如何做好衔接;引导学生关注作者使用平行问句表达特殊的含义。
第三,通过讲解和讨论课文中文化负载词,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正确使用文化负载词的意识。例如,通过本课中Creator of the universe,physical punishment;conjurer等词汇的讲解和讨论,学生能更好地了解西方文化中的创世说,中西方教育理念的差异以及一些埃及社会文化的现象。这样,一方面能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另一方面,避免学生在后续语言产出时出现语用失误。总之,处理文本的过程中,加强师生互动、学生和文本的互动,能提高学生对作者使用语言的注意度,更好地习得语言,加深理解文本,为后续的产出语言打下坚实的基础。
传统的综合英语课程的口语练习以简答题、复述课文为主,虽然在语篇语境中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课文内容、解决文章中的难点,但这种模式是语言的单向协同,缺乏语言创造性的应用。而且惯常的同伴互问互答或小组讨论互动,因为学生外语水平接近、母语背景相同,加之互动有协同效应,容易使用母语特征的外语[7],更易造成学生的中式英语表达。“续论”指导下强调学生口语练习与优质阅读材料的互动,与读物内容展开对话、互动,与读物语言协同,这样有助于补齐外语水平不足的短板[7]。
《Half a Day》的口语练习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是口头复述课文。口头复述可以促使学生主动记忆和使用所学的语言项目,并引起学生注意重点短语、词汇以及句式,继而更好地习得语言。二是续说故事。原文令人惊奇的结尾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两人一组,基于原文语言和内容,发挥想象,促进生生协同。学生和文本协同,激起学生交际需要,引发学生内生表达动力。学生在续说时,不但可以模仿课文中的语言,还可以在已经充分熟悉的语境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的使用语言,真正学用结合。王初明指出,语言在互动中模仿,在词语意义易于解读的丰富语境中模仿才能融入语言的理解和使用,致使语言粘上语境标识,助力后续的语言启动使用[10]。可见,只有有意义的语言模仿与创造性的语言使用相结合,才能逐步提高使用地道语言的能力。
传统的综合英语课程的写作练习通常围绕课文的主题写概要或者是跟主题相关的命题作文。这样的练习优点是可以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学习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能力。但因为缺少内容的创造性,会导致学生交际意愿较弱,且学生语言没有与读物互动,单向协同易激活大脑中的母语知识,产生中式英语,不利于语言能力的发展[11]。读后续写是“续论”倡导的提高学生语言写作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以《Half a Day》为例,在写作练习时,教师可以截去原课文的结尾,即小男孩走出校门后发生的事情,让学生发挥想象力,结合原文语境和已有的篇章逻辑,创造性续写一个结尾,补全内容,意思连贯,写得越长越好。为了加强互动,也可以安排两人共同完成一篇续写。这样既可以释放学生的想象力,促进思考,唤起交际意愿,创造性地使用语言,又能在语言能力表达欠缺时,与课文互动协同,利用文中所学词汇、句式助力表达,真正做到学习与应用相结合,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读后续写将语言形式和产出的内容相结合,可以逐步提高表达的准确性、流利性和复杂性,加强学生篇章表达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续论指导下的综合英语课程教学模式更关注语言输入和输出相结合,理解和产出相结合,学习和应用相结合,课堂教学通过读前讨论、读中互动、读后续说和读后续写不断地强化互动—理解—协同—产出的语言学习路径,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语言学习。这一模式既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也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南》的精神。虽然现在“续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还有待于更深层次的实践,“续论”的提出为我国学生学习外语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我国英语教学提供了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