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功能视角下中国特色新闻学学科建设的三重逻辑

2021-02-01 16:40王仕勇郑保卫
关键词:新闻学学科特色

王仕勇, 郑保卫

(重庆工商大学 文学与新闻学院, 重庆 400067; 广西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4)

2016年,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1]。育人是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功能。中国特色新闻学作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之一,作为被列为对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支撑作用的11个重要学科之一,在当前我国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和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中,如何充分发挥育人功能,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履行自身职责使命,实现自身繁荣发展,是一个十分紧迫的重要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闻舆论工作和新闻学科建设得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在习近平关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和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等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指引下,中国特色新闻学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是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使得马克思主义在新闻学科建设中的指导地位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工作不断深化; 二是在新闻实践中积极探索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新闻学服务党和人民的能力不断提升; 三是对新闻学学科发展境遇的认识逐渐明晰,在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的背景下,困扰新闻学发展的方向性、根本性问题正在逐渐得以破解; 四是随着学科融合发展,新闻学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逐渐系统化、专业化,弱势地位正在逐步改变。

立德树人是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任务。繁荣发展中国特色新闻学,必须回答“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性问题,这就要求新闻学科必须高度重视学科育人这个根本使命,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问题导向,遵循社会需要逻辑、个体发展逻辑和知识生产逻辑,正确处理好繁荣发展过程中涉及的系统内外的各种关系,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

一、 社会需要逻辑: 着眼于“为谁培养人”的问题

哲学社会科学的价值在于推动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其重要职能之一就是服务社会需要。新闻学是研究新闻现象及新闻规律的科学,其培养的主要是“党和人民放心”的现代传媒人才。[2]这就是“为谁培养人”的问题。这要求新闻学科要以服务社会为导向,致力于经世致用,努力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正是根植社会土壤,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与社会变迁相伴而行,中国新闻学科才饱含社会历史底蕴。因此,中国特色新闻学科的建设要扎牢社会基座,为中国社会发展服务,为党和人民培养新闻传播人才。从社会需要的逻辑理路看,建设中国特色新闻学要处理好两对关系: 一是学科属性与政治属性的关系, 二是学术追求与人民立场的关系。这两对关系回答的是学科建设中人才培养的方向和立场问题。

(一) 处理好学科属性与政治属性的关系

新闻学的学科属性与政治属性的关系问题是发展完善中国特色新闻学不能回避的一个关键问题。新闻学要“既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又反映新闻实践的规律”[3]。这就是说,作为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新闻学需要以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作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新闻事业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有着自己的特殊规律;作为一门政治性很强的社会科学,需要“自觉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为群众生产生活服务,为民族和谐团结服务,为世界和平发展与合作服务”[4]。

新闻学的科学性,首先要讨论的是其学科归属。哥伦比亚大学卡莱(James W.Carey)认为,新闻学有着特定的“人文价值因素”[5],因其探究基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新闻传播基本规律、传媒的精神文化中心功能和采用以人文主义为主的研究方法[6]。我们认为,新闻学尽管具有人文学科的一些属性,但从其明显的应用性和实践性特征看,它主要还是一门社会科学,因为它研究的对象是新闻现象以及新闻传播活动和新闻事业发展的规律,是社会系统中新闻传播活动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新闻学的专业性还体现在它有着系统的理论与知识体系,包括新闻事业史、新闻理论、新闻业务等;而在业务实践上,它追求新闻的真实、客观、公正等。

哲学社会科学属于上层建筑,必然有着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和政治属性,这也是中国特色新闻学建设的一个鲜明特征。中国特色新闻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新闻学,其建设发展与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体制有着密切关系。对于中国特色新闻学而言,由于“新闻的政治属性,以及新闻人才的社会属性”[7],要求新闻学科建设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学科建设的灵魂;要求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植根中国社会实践,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为指向,为治国理政、定国安邦服好务。

在处理中国特色新闻学的学科属性与政治属性时,要切实避免两种错误倾向:一种倾向是只强调学科的一般属性而否定政治属性,认为中国新闻学与西方新闻学都属于新闻学,不应该以阶级、党派、民族、国家来划分,“要把党性、喉舌等政治性概念从新闻学的核心内容中排除出去”[8],只谈学科共性;一种倾向是把新闻学等同于政治,认为新闻就是政治,为了政治需要可以不要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等,忽视新闻工作的规律性,只谈政治性。

党媒姓党、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是新闻媒体政治性的集中体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是中国特色新闻学服务社会需要的鲜明体现。建设中国特色新闻学,要把“姓谁”的问题放在首位,如果属性出了错,那中国特色新闻学建设就失去了方向和灵魂。同时,中国特色新闻学又要在体系架构、概念范畴、话语方式等方面强化专业性建设,体现自身建设的规律性。

(二) 处理好学术追求与人民立场的关系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哲学社会科学要“深入研究和回答我国发展和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1],要在提高改革决策水平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更好地发挥作用。这就要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坚持人民立场,明确“为谁著书立说”的问题。新闻学科亦是如此。人民立场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也是中国特色新闻学科建设的根本动力。新闻学学科建设不是一个纯而又纯的个体性理论探究问题,而是一个反映新闻学研究者世界观、价值观和历史观的问题。是否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建设导向,是否坚持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是否忠实反映人民意志,是判定中国特色新闻学人民立场的重要标准。

学术研究是人类社会认识活动的重要形式。为谁做学问,对人民是采取服务的立场还是脱离的立场甚或是对立的立场,是新闻学者学术追求的一个根本性、原则性问题。新闻学研究和新闻学教育都存在“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的价值诉求,[9]要求以人民的生动社会实践为根基,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目标。中国新闻学研究从1918年北京大学新闻研究会诞生算起,经历了100多年的历史,经历了传统新闻学、社会主义新闻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3个阶段。[4]有学者认为,中国新闻学研究形成了实践新闻学、政治新闻学和学术新闻学3种传统,[10]但无论哪一种传统都无法回避立场问题。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是我国新闻学研究的优良传统。北京大学新闻研究会章程明确其宗旨是“输灌新闻智识、培养新闻人才”[11]95,邵飘萍特别强调“新闻是社会的耳目”[12]108,梁启超提出的“向导国民”[13]165之天职,20世纪40年代成型的党性原则、群众办报等思想,都在强调新闻学的出发点与归宿的问题,也就是为什么人的立场问题。

必须承认,中国特色新闻学研究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立场上,取得了许多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理论成果,如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树立信息观念、受众观念、服务观念、效益观念等。但毋庸讳言,在一些新闻学研究成果中,还存在忽视或背离人民中心的现象,如把党性与人民性对立起来,鼓吹开放新闻自由的观点,热衷于个别、个体、个人等微观、细碎选题,而对国家与社会缺少应有的观照,新闻研究中的去政治化、去意识形态化等。中国特色新闻学研究,在研究选题和研究重心的选择上,要把是否符合人民需求、是否满足人民需要作为重要标准。对中国特色新闻学相关理论问题的讨论,如学科属性、媒体功能、宣传策略、舆论监督、新闻伦理、社会责任等,都要把人民立场放在首位。

中国特色新闻学立足于中国大地,从人民创造的历史社会中发展而来,其理论和实践都来自人民、植根人民。中国特色新闻学要回答为何要坚持人民立场、如何坚持人民立场两大关键问题。新闻学研究并不排斥对鲜活个体的人性观照,并不排斥个人独特的研究领域,并不限制个性在研究中的发挥,但它提倡的是在尊重人民利益基础上的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历史证明:“没有一个与时俱进、科学完备的新闻学学科体系,没有一个作为执政党重要工具和人民价值诉求的话语体系,我们的事业就不可能一步一步走向胜利。”[14]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闻学研究要充分研究人民群众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途中的新经验,立足人民对物质文化生活的新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表达权,满足人民群众在公平、正义、民主、法治、安全和环境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

二、 个体发展逻辑: 着眼于“培养什么人”的问题

所谓学科育人,就是要利用学科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围绕育人目标,实现对人的学科知识传递和人生价值观培养。新闻学科育人就是要实现新闻知识传授与学科人文价值引领,使新闻教育的对象,主要是新闻专业学生和新闻工作者,获得符合社会需要的新闻专业素养和思想政治素质。这就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2016年,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新闻舆论工作者要“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要“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2]“政治坚定”“作风优良”属于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精湛”属于新闻专业素养。新闻学科育人要把握住受教育者的专业发展及思想政治需要,这就是说新闻学科建设要符合个体发展逻辑。中国特色新闻学必须寻找学科育人的“中国方案”,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核心素养培育与促进全面发展的关系,培养理论与实践兼备、博学与专精融合的新闻人才。这两对关系回答的是学科建设中人才培养的理念和目标问题。

(一) 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哲学社会科学都有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问题。作为社会科学的新闻学科,包括理论新闻学、应用新闻学和历史新闻学3个分支。理论新闻学偏重于新闻理论,应用新闻学偏重于新闻实践,历史新闻学则是新闻理论与实践的历史梳理。可见,新闻学科既注重对新闻活动、新闻现象、新闻事业的规律探寻,也注重运用这些规律指导新闻实践。无论是理论的探究还是实践的探索,最终目的都是运用新闻学科自身的独特性为整个社会的良性发展服务。

必须重视新闻学科的理论体系建设和理论传授,反对轻视理论研究和理论教育的现象。没有对新闻学研究对象的概念化与问题化,不系统研究新闻起源论问题、新闻主体论问题、新闻客体论问题、新闻认识论问题以及新闻价值论问题等[15],新闻学就不可能形成一门学科。新闻理论和新闻业务、新闻史一起构成了新闻学的知识理论体系,成为新闻教育的重要教学内容。近年来,在我国新闻教育中出现了一些重工具轻思想、重操作轻理论以及过分注重新闻技能教育,新闻理论体系建设和新闻理论教育被淡化的现象,“新闻无学论”时不时地影响一些人对新闻学科独立性与科学性的判断。新闻理论在教与学中均遭冷遇,这种割裂新闻实践与新闻理论联系的错误认识需要引起重视。中国新闻学已经走过了因缺乏足够理论底气无法与其他学科对话的时代。轻视新闻理论与新闻思想教育的新闻学,既不可能促进学科知识更新和理论创新,也不可能坚定新闻从业者的新闻理想,更不可能培养出理论根基扎实和具有竞争优势的新闻人才,也不可能建设好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新闻传播专业。

新闻学研究需要重视面向世界格局调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和传媒技术变革的新闻学实践体系的建设,切实反对轻实践的“书斋”教育和纸上谈兵的新闻教育。深入实践、深入生活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是在丰富的实践中形成的,实践性是其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马克思在担任《莱茵报》主编、创办《新莱茵报》等丰富的报刊活动实践中提出了人民报刊理论;列宁在创办和主编《火星报》等四十多种党的报刊活动实践中,形成了无产阶级党报理论;毛泽东在创办《湘江评论》、主编《政治周报》以及指导《解放日报》改版等报刊活动实践中,提出了坚持党报党性原则和“政治家办报”等思想。

新闻学具有极强的应用属性与实践属性,脱离了实践性既无法触及新闻学科的知识前沿,也无法发现问题,无法发展新闻学理论和推动新闻实践。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要求新闻学科人才培养注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理论积淀为实践起到指引作用。重实践要求不仅要重视中国的新闻实践,也要重视世界各国的新闻实践,尤其是网络技术带来的新实践。中国特色新闻学学科建设培养体、用兼备的人才意义越来越凸显。教育部、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指出:“加快培养会使善用‘十八般兵器’的全媒化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16],这里强调的就是新闻实践的重要性。很难想象,只懂新闻理论而不会采写编评等新闻业务的人会成为一个优秀的新闻工作者。

新闻学科要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就必须逐步纠正学界与业界相轻的现象。“业界批评学界纸上谈兵,学界批评业界理论浅薄”[17],这种现存的新闻领域学界与业界相隔阂的怪象,反映出新闻学缺乏共同体意识。新闻学界与新闻业界只有增进了解,尊重对方,才能逐步消除这种相互指手画脚的现象,才能促进新闻学科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从新闻学发展历史来看,无论是19世纪40年代世界上第一个新闻学研究所的建立,还是20世纪初美国新闻院系的设立,还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学研究和实践的进步,都印证了一个道理:新闻学理论伴随着新闻实践而发展,而新闻实践也只有在新闻理论指导下才能得到不断拓展。

(二) 处理好核心素养培育与促进全面发展的关系

我国学科分类的依据是学科的研究对象、特征、目的、目标、方法及学科的派生来源。不同学科由于其学科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决定了在不同学科归属的专业育人目标上具有差异性和独特性。这种差异性和独特性就体现在要为社会培养各种专业化人才。所谓专业化人才,体现的就是人才所具备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一门学科的思维品质与关键能力,是学科教育的根本所在,也是学科教育的关键落脚点。[18]学科育人的价值在于其对培养目标核心素养养成的特殊贡献。尽管不同学科在强调核心素养方面存在差异,但在特定的社会需求导向下学科育人又具有共性。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就是共性。

新闻学学科人才的核心素养,反映在新闻学专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上。新闻学专业不仅要培养媒体需要的编辑记者,还要为政府、企业、社会机构等培养新闻管理、舆情分析、危机公关、新闻发布等人才。[19]新闻学的人才就业目标是比较清晰的,但新闻学专业人才在遭遇经济学、法学等专业人才的竞争时遭受冷落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让我们不得不反思新闻学教育是否在人才核心素养的培育上出了问题。

新闻人才的核心素养与新闻学学科架构、知识界域及知识体系的不可复制、不可替代紧密相关。2005年中外六十多家新闻院系负责人形成的《北京共识》提出,新闻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具有神圣的社会责任感、宽阔的国际视野、深厚的文化素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精湛的专业技能的新闻工作者”[20]。新闻教育的核心任务影响着新闻人才培养的核心理念和人才应具备的核心素养。

新闻学科的核心素养培育,要求我们回答新闻学独有的学科内核是什么。新闻学研究的独特对象是“人类社会的新闻现象、活动及其规律”,切忌新闻学场域的模糊化或扩大化;[21]新闻学的核心是“关于新闻的生产(采集与制作)、传播及其效应的相关理论与知识”[22]。由此看来,新闻学科的核心素养就是新闻生产及传播的能力。中国特色新闻学的核心素养,具体而言,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下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符合的新闻生产及传播素养。中国特色新闻学培养的是政治坚定、有人民情怀、有社会担当的业务精湛的全媒型、专家型人才。

强调核心素养目的是要凸显学科人才培养的不可替代性以及学科的独特个性,并不是筑起学科发展的篱笆,不是否定人才的全面发展。在媒介技术日新月异和学科交叉融合的今天,新闻学应尊重新媒介技术及其传播规律带来的创新与发展,积极吸纳其他学科成果扩展学科视野,拓展与延伸自身范畴。学科融合的前提是承认学科差异,放弃自身独立性的学科融合必将走入歧途。提倡全面发展的前提是承认核心素养,没有核心素养就不可能全面发展,因为没有独特性就没有普遍性。

三、 知识生产逻辑: 着眼于“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每一个学科都有自己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概念体系。作为一种体系化的知识存在形态,学科的建立和发展与知识体系的分化、渗透、融合、整合密切相关,有着自己的知识生产逻辑。知识生产逻辑下的学科建设,回应的是“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即用什么样的知识创新体系培育人才的问题。有学者指出,当前我国学科建设工作存在着“功利驱动、学科拼凑、指标导向与规模竞争”路径锁定现象,[23]这些问题影响到知识的生产与创新。就新闻学科而言也存在这种“路径锁定现象”,如学术研究一味“跟风”,追名逐利,忽视学科精神与文化,盲目崇拜学科指标,重数量规模轻质量提升等。“新闻无学论”的存在,或多或少与这种路径锁定思维分不开。习近平提出,要“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普遍意义的学科体系”[1],既要有普遍意义,又要有中国特色。所谓中国特色,就是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体现一门学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因和悠久的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传统,这就要求新闻学科建设必须在知识更新、体系设计中处理好本土与世界、传承与创新的关系。这两对关系回答的是学科建设中人才培养的路径问题。

(一) 处理好本土与世界的关系

本土与世界的关系体现的是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关系。中国特色新闻学是一个偏正词组,“中国特色”强调的是特殊性,是一个修饰限定词语;“新闻学”强调的普遍性。两者是互相对立又互相依存的对立统一体。中国特色新闻学的学科建设是与中国特色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属性紧密相关的,要求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关注中国现实需要,实现本土化;同时,本土化不意味着故步自封,新闻学必须融入世界新闻学术之潮中,要有开阔的世界眼光,以实现中国新闻学的世界价值,实现“更中国”与“更世界”的统一。

本土化是中国特色新闻学建设的根本方向。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中国特色新闻学科发展需要本土化。我国首部新闻学论著,1919年出版的徐宝璜的《新闻学》,就在借鉴美国新闻学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当时的具体国情进行了本土化探索。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新闻学努力推进本土化进程,系统性和专业性日益增强,但仍然存在简单照搬西方新闻传播理论解释中国新闻实践的现象,这种情况严重制约了我国新闻学科的建设发展,这主要表现在学科总体水平不高、原创力不强等方面。第二,中国特色新闻实践需要本土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让“中国声音”“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在世界范围内影响越来越大,这也要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特色新闻实践,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问题导向,在丰富的实践中发现与研究中国问题,建构中国特色新闻理论。第三,完成新的时代使命需要推进新闻学本土化。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中国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也面临新的考验和危险。深入研究和回答党和国家在新闻舆论、文化软实力建设等方面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是中国特色新闻学的时代使命。中国特色新闻学应顺应时代所趋,在本土化进程中凸显中国作风,展示中国气派。

我们提倡的新闻学本土化不等于封闭化。我们坚决反对新闻学研究中的崇洋媚外和过度西化,主张以世界眼光、开放胸怀、全球视野走本土化道路。必须承认,西方新闻学先于中国新闻学产生,中国新闻学的发展受到了西方新闻学资源的有益滋养,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应有态度。20世纪初,我们就翻译出版了松本君平的《新闻学》和休曼的《实用新闻学》。正是坚持洋为中用,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中国新闻学在批判吸收借鉴西方有益新闻理论观点和学术成果的基础上,充实、丰富和发展了自身的新闻理论体系。作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传媒大国,我们在中国特色新闻学理论上的建树和实践上的贡献有目共睹,我们有责任也有底气向世界传播中国特色新闻学。

目前,“我国新闻学理论贡献与国家及其新闻传播的实际地位不匹配”[24],我们需要积极融入世界潮流,把握时代趋势,增加危机意识和使命意识,不断提升中国特色新闻学的国际影响力与话语权。我们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坚持优良的学术作风,将自己与世界结合起来,积极争取国际学术界对中国特色新闻学的学科认同,为世界性问题的解决贡献中国新闻学界的智慧,为世界新闻学发展做出更多、更有价值的贡献。同时,要坚决防止在学习借鉴融合中走入“西化”的怪圈。

(二) 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

坚持不忘本来、面向未来,坚持传承与创新,是文化发展与繁荣的基本规律。习近平提出:“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25]中国特色新闻学就是在传承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中国近代报人办报传统、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新闻思想的基础上,主要由中国共产党历代主要领导人根据当时的社会实际,与时俱进,实现新闻思想的中国化和知识的系统化。中国特色新闻学的传承与创新是时代的需要,是新时代传媒业改革发展的需要,也是新闻学学科自身发展的需要。

中国特色新闻学建设需要挖掘和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实现创新性发展。中国古代文化遗产包含着丰富的哲学社会科学内容。新闻学科是一个历史较短的年轻学科,要实现建设与发展的历史使命,需要批判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养分,如先秦儒家利用伦理规范教化社会人心的思想,法家“以法为教”的思想,墨家的“一同天下之义”思想等。中国近代报人,如王韬、梁启超、张季鸾、胡政之等,在长期的办报实践中体现出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对于建设中国特色新闻学具有重要启示。如王韬认为报纸可以“通上下”“通内外”“通风气”[26]473,梁启超将报刊比作耳目喉舌,能够“去塞求通”[27]66等。徐宝璜的《新闻学》、邵飘萍的《实际应用新闻学》以及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等新闻学研究专著中体现的新闻理念与思想,为中国特色新闻学发展奠定了丰厚的理论与实践基础。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中国新闻学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开始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探索。中国特色新闻学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中国特色新闻学科的构建经历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和新闻学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的新闻思想,都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民报刊理论和列宁的无产阶级党报理论的继承与创新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对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历史方位、职责使命和方针原则等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如“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新闻舆论工作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不断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从时度效着力、体现时度效要求”[2]等等。这些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最新理论成果。

传承是为了创新。当前,中国特色新闻学建设面临复杂的国际环境,肩负重要历史使命。传媒技术和媒介环境日新月异,媒体融合和学科融合走向纵深,这些都深刻地改变了新闻生态。新闻学科要主动关注新技术、新环境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关注现在和未来的新技术发展及其带来的新的社会景观和社会需求,把技术变革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动力。新闻学边界的打破与重塑,新闻学结构的解构与重构,要求新闻行业、新闻研究和新闻教育都要努力在理念、内容、体制机制等方面实现创新。新闻实务、媒介经营管理、受众、舆情、传媒形态、媒介话语等新闻学众多研究领域,都需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以习近平关于新闻舆论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发现新问题,打造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构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和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的中国特色新闻学体系。

总之,社会需要逻辑、个体发展逻辑和知识生产逻辑,是发挥学科育人功能视角下中国特色新闻学建设的3个重要维度。社会需要逻辑和个体发展逻辑,体现的是“为谁培养人”和“培养什么人”的问题,这是学科育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决定学科育人的内容和方向,内在规定了“怎样培养人”;知识生产逻辑体现的是“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是学科育人目的的路径遵循,是实现育人目标的手段和方式。中国特色新闻学要产出大学问和真学问,实现其育人功能,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放在指导地位,扎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肥沃土壤,自觉肩负起新时代光荣使命,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实践中实现大作为。

猜你喜欢
新闻学学科特色
【学科新书导览】
特色种植促增收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加强新闻学话语体系建设
重造新闻学
——网络化关系的视角
“超学科”来啦
『解困新闻学』的特征和本质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借问学科哪家强?尽言洄服有良方
社会进程中的新闻学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