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雪姣
(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财经学院 安徽合肥 230051)
金融是推动区域经济和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重要引擎,以银行、保险、证券为主的金融业态发展以及金融资源的配置,对区域宏观经济和微观产业发展将产生关键性的影响,更有助于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1]反过来,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依托的区域经济发展又为推动区域内保险业的良性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营商机遇和发展空间,更有利于增强区域内品牌保险的集聚与扩散效应,推动其不断创新产品服务,拓展区域保险供给,实现保险企业的壮大与商业竞争力的提升。
(一)金融供给影响产业结构的过程。金融供给影响区域产业结构发展的过程可以被简单归纳为,地方金融发展将有效带动区域内社会的储蓄、投融资活跃度,从而影响区域内的资本流量结构,进而影响地区生产要素分配构成,不断实现资金存量结构的优化调整,持续推动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发展。
区域金融资源合理配置的全流程可以被大致描述为,地方金融依照规范的金融政策影响信贷市场和资本市场。其中信贷市场是商业金融机构通过利率杠杆等多元的金融工具调控生产贷款和消费贷款,从而影响区域内市场的资金需求数量。在资本市场,地方金融机构通过一级市场的增量调节和二级市场的存量调节来影响资金的有效供给。[2]而基于资金需求供给的动态变化将影响区域内资金的流向和规模,促使金融资源的市场分配发生变化。接下来金融机构会通过资本导向形成机制、资本信用机制、产融结合机制、风险防范与化解机制等来参与和作用于产业结构的微观调整,进而推动区域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当然,金融资源的配置也要通过金融自身的发展来影响资本的供给运作,而在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中通过对金融资源的需求引导来实现区域金融资源的动态合理配置。[3]
(二)金融支持产业结构升级的机理。
1.资本形成机制。资本是助推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所在。地方完备的金融体系和多元的金融服务机构可以为个人、企事业单位团体提供更多的金融投资产品,进而将更多的国民储蓄转化为产业发展所需的货币资本和实物资本。此外,金融信息渠道的通畅能够促进投融资业务更为高效地办理,这样,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区域金融体系便于聚集社会上的闲散资金转变为长期支持区域产业发展的生产资本。总之,良好的资本形成机制能够最大限度地支撑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4]
2.资本导向机制。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布局就是要将资本从生产效率低的产业部门集聚转移到生产效率高的产业部门,通过资本的富集、推动技术的升级和人才的汇聚,进而扩大产业经济规模效益。如今,随着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融合度的提升,有效的金融资产价格可以准确反映市场产业资本的经营现状、发展潜力和供求稀缺程度,更好地实现产业资本的市场化流动配置。[5]
3.信用催化机制。地方金融助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不但有充足金融资本的供给,还要充分利用信用催化机制主动渗透到产业优化调整中,实现金融产品的创新。如保险信托、证券融资等多元金融工具的出现,拓宽了产业资本的融资渠道和资本配置速率,提高产业发展的效率和金融资本的利用效率。
4.信息揭示机制。[6]与个人投资者不同,金融机构对产业资本投资会进行慎重的项目遴选和评估,从多维视角来发现具有投资价值的产业和项目,从而优化提升资本配置效率,这也充分显示出金融机构可以借助其在市场信息收集整理、分析研判上具有的独特优势,影响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5.风险防范、分散机制。金融机构自带的风险防范与风险分散功能使得产业投资风险被有效分解和化解,确保金融资源配置到技术含量更高、生产效益更好的产业部门,进而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尤其是保险业可以通过各类保险业务的创新,防范产业升级中可能存在的各类风险,确保产业优化升级的稳步推进。
6.产融结合机制。金融机构通过对产业政策的解读,产业技术发展趋势的研判能够有效渗透到产业资本,引导更多的资金向优势产业聚集,并推动区域产业龙头企业向集团化、国际化方向发展。此外,金融市场能够促进资本在不同产业内的流动与优化配置,也带动人才、技术、劳动力资源的区域性转移,为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创造更加便利的条件。
(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保险市场的区域发展的一个最核心的因素,因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地区的城镇化率和普通民众的生活品质,从而影响人们的投保需求和保险购买力。随着区域金融供给质量的有效提升,区域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升级,龙头产业链和强势产业集群的形成,使区域经济发展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随着区域实体经济稳固发展,金融业态发展不断丰富壮大,城镇化率稳步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改善,地方财政收入水平快速增长。所有的一切使得人们对社会保障和安全感的需求不再局限于较低的社会保障层面,进而会转向更高的保险需求。可以说,以金融业发展带动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能够高效持续稳定地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从而从各个方面促进该区域保险业的发展。
(二)地区居民收入水平。地区居民收入水平的高低实际上决定了普通居民日常经济的支付能力,从而直接对居民购买保险的意愿和能力产生重要影响。通常来说,产业结构的升级发展,能够增强地区经济发展的活力和潜力,拉动区域经济GDP的快速增长,提升地区居民的收入水平,增加当地居民的财产收入。实际上,根据经济学加速原理的解释,居民收入稳步提高会持续拉动居民参与投资的热情,而人们在增加投资的同时也会相应增加对部分资产所要支付的保费,而这部分资金的增长本身也是由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国民收入增长而引起的。另外,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对医疗险和健康险的需求和支付能力也会大幅提升。
(三)人口的数量与结构。金融投资带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结果不但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而且能够为产业发展集聚更多的人才和劳动力资源,由此推动区域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带来大量新增城镇人口,从而为区域保险业的发展带来更多机遇。此外,人口结构也是影响保险业发展在区域间出现差异的重要因素,这对以医疗险、重疾险、意外险和寿险为主的人身保险的影响最为明显。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地方经济持续发展,老龄化程度的加剧,使得城镇人口的结构逐步呈现倒金字塔型,独生子女夫妇与双方父母构成的家庭结构实际上加重了家庭经济负担,为了规避这种风险,将有更多的城镇人群加入商业人身保险购买的队伍,这种现实增长的需求为人身保险市场的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契机。
(四)人口受教育的程度。首先是地区民众对各种风险的防范与转嫁意识与该地区人口受教育程度存在紧密关系。民众受教育水平越高,购买保险的自主意识就越强,因为他们更重视对各类风险的规避与补偿。其次,民众的受教育程度和自身的收入水平存在较大的关联,受教育水平越高的人群用于支付保险购买的经济能力就越强。在沿海发达省份和内陆省会中心城市,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较好的金融发展资源和完备的产业结构,使得人才不断积聚。同时以资本、科技、人才带动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又吸引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才在区域内定居发展,从而为区域保险业的创新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和空间。
(一)增强区域内保险的集聚与扩散效应。区域经济发展中,金融服务业无疑处于先导地位,优势产业的壮大发展则是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根本。保险业作为金融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空间集聚主要指的是保险资源、要素和其实施的经济活动等会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形成集中性的分布和组合,这种集聚效应主要体现在保险业态发展的区位指向性上,这种区位指向性主要指的是更多的保险公司倾向于集中到区域内相关资源和要素富集的地方发展。而产业经济发展基础较好、产业结构布局合理、产业发展潜力较大、科技人才资源富集、消费市场空间巨大的地区往往是保险机构入驻的首选地区。众多保险公司按照比例和发展规模集中布局在某个拥有特定资源和要素优势的区域,可以使其相关金融机构、政府企事业单位形成地理空间上的集聚,从而创造有利自身发展的外部环境,并从地方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中获得丰厚的经济利益。事实上,在国内很多一二线城市,大量的金融保险公司汇聚在城市区域经济中心CBD内,一方面便于优质客户对保险机构的选择,另一方面也通过对区域内各种经济文化资源的共同利用和开发来提高保险公司的品牌效应,并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如保险经纪代理公司、医疗机构、汽车4s店等。而保险公司的扩散效应主要指的是保险资源、要素和部分保险服务活动等会在地理空间上向城市周边工业产业园区扩散,这是保险企业寻求新的发展机会、主动性融入地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途径。区域内保险的集聚与扩散效应是其充分利用城市经济规模、人口规模集聚效应,主动融入城市产业布局发展一种最佳战略选择。
(二)发挥保险业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功能。保险公司在充分了解国家产业宏观发展政策和监管政策的基础下,要积极探索保险资金服务实体经济,助推产业调整、优化、升级的新模式,盘活保险自身存量的金融资产,尝试以股权投资、基金投资等多元形式,为高新技术产业项、重大基础设施提供长期的资金,化解产业升级中企业融资成本高的问题。
而“风险防范”功能主要指的是区域经济中产业实体经济一旦遭遇天灾人祸或是不可预知的行业风险,能够从保险公司获得一定的经济补偿,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社会、企业、个人带来的各种风险。从目前科技保险的发展趋势看,在部分经济发达省份和国内一、二线城市,科技保险的保费收入虽然在整个区域保险机构业务量的比重非常小,但是其增长的速度非常快。此外,在国务院2013年对发挥保险支持地方产业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指导的意见中,明确要求政府和保险机构要协同配合、整合保险资源、扩大农业保险的覆盖范围、完善农业生产保障体系、健全小微企业保险服务体系、加速出口信用保险发展、积极发展责任保险、支持和保障地方经济结构的优化发展。由此可见,在助力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保险业不但发挥着支持重点领域与行业转型升级的投融资功能,还起到产业发展风险防范的作用,并能优化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外部环境。
(三)创新产品服务,拓展区域保险供给。由金融科技助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带来的消费升级,使得保险市场发展空间不断向纵深拓展。当前,中国保险市场中的产品同质化程度还是较高,并不能完全适应区域经济持续发展对保险产品的多元需求。为此,各保险业经营者需要结合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转型和区域消费升级的实际情况来推动保险产品服务的创新,不断扩大保险业务的覆盖面,积极面对适应地方企业及个人消费者的偏好需求,不断推动保险产品业务的个性化发展。此外,随着社会保险体系的逐步完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需求变得越来越丰富,这就使得细分业务领域持续拓展。保险公司可以逐步扩大医疗保险责任,开发一些居民偏爱的护理保险和住院保险等新的险种。保险公司也可以针对就业体制的变化,为助推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企业科技人员和高级技术工人开发因为患病而引发失业的补偿保险业务等。当然,保险公司在推进产品创新服务过程中,一定要发挥好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金融补血”和“风险防范”功能,这将有利于保险业长期盈利能力的提升和资产结构的优化,也有利于保险公司在金融服务业助推区域经济发展中获得良好的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