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文创类专业建设创新途径探索
——以商丘师范学院为例

2021-02-01 11:48苏世昌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学期产教文创

苏世昌

(商丘师范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河南 商丘 47600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1]地方高校要实现其“立德育人”根本价值,必须不断创新,将人才培养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地方高校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立足区域经济产业发展需求打造人才供应链,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使人才供应链和产业发展链的无缝对接,提升就业率,实现高校价值。

“两业三品”旨在通过课程模块的设置有效衔接人才供应链和产业发展链,搭建“政企校”共建共享的产教融合平台,以“教育+产业”的模式助力区域经济崛起和产教融合城市建设。联合地方文化产业管理部门、行业企业协会、相关专业组建专业建设委员会,围绕区域市场需求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以“两业三品”为途径设置课程模块,促使“作业”向“作品”、“作品”向“产品”、“产品”向“商品”的转化,服务于地方文化创意“产业”。立足“作业”服务“产业”,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一、地方高校文创类专业建设现状

地方高校的文创类专业包括美术学、艺术设计学、戏剧影视学、新闻传播学、音乐学等一级学科下的绘画、雕塑、摄影、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影视动画、数字媒体艺术、广播电视编导、影视表演、舞蹈等应用型专业。

文创类专业有较为明显的共性和优势:第一,课堂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教学目标是通过实践完成某种类型的艺术创作,只要赋予某种功能就能转化为商品;第二,专业建设投资小、效能大,起步晚、发展快,是适应当下发展的优势专业;第三,伴随着文化复兴的东风,“文创+”的概念既能服务国家战略,又能服务区域产业,比如“文创+乡村”可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文创+旅游”可以带动地方文旅产业,“文创+区域产业”可以驱动地方产业升级等;第四,文创适合小团队创业,且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等动画片的成功为更多的文创青年点燃梦想。

由于历史原因,很多地方高校的文创类专业起步较晚,也存在一定的劣势:第一,多数专业都是在21世纪成立的,缺少成熟的经验和师资;第二,由于发展较快,导致全国各地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大同小异,同质化严重,缺乏特色;第三,师资队伍建设相对薄弱,生师比较大,年轻教师居多,科研能力不强;第四,专业实践以校内实践为主,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多为纸面协议,缺少和地方产业的深度融合;第五,文创类专业在综合性地方院校中普遍被认为是小学科,领导重视程度不够,缺少相应的投资。

二、地方高校文创类专业建设途径

(一)校地合作,明确建设目标

文创类专业的土壤是地方文化资源,专业建设自身要不断地拓展发展平台,开拓发展空间,坚持“创作为人民服务”的理念,联合地方政府的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宣传部、文联、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文化产业办公室、报业集团、电视台、文化产业协会、各种相关行业商会)等,共同组建专业建设委员会,梳理地方文创类资源,特别是区域文化产业的主体行业、企业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等,共同确定文创类专业的地方属性和建设目标,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不断优化顶层设计,将地方文创类产业发展目标和地方高校文创类专业建设目标有机绑定,形成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发展模式,比如文创+高铁、文创+现代农业、文创+食品制造、文创+中草药加工等“文化+产业”模式。深度互动,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逐步明确平台各方的权责利,充分发挥资源互补的优势,形成合作共赢的发展模式。进一步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和资源整合的能力(创新创业、人才引进、税收等),制定相关措施,鼓励政企校三方深度合作,共建共享产教融合发展平台。

(二)两业三品,构建课程模块

围绕专业建设目标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产教融合、两业三品”课程模块,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含行业企业课程、小微课程、社会调查等)。在第1—2学期,设立文创类学科基础课程模块(作品模块),设置专业基础课程、职业规划、专业认知等课程,带领学生走进企业,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行业规范,强化规矩意识,按照企业规矩和行业规范要求学生作业,督促学生把作业转化为作品。在第3—4学期,设立专业课程模块(产品模块),开设专业课程、企业课程、小微课程,引进企业导师参与课堂教学,将企业任务(即设计任务书)和课程目标有机融合,开展实题虚做、实题实做的专题训练,增加作品的目的性、功能性、实用性,将作品转化为产品。在第5—6学期,设立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商品模块),开设专业核心课程、行业课程,通过行业考察、社会调查等实践环节,使学生深入了解产品的市场需求、生产工艺、成本控制、营销策划等环节,在满足创意和功能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各项细节设计,将产品制作成商品。在第7—8学期,设立创作实训模块(行业实训模块),开设专题实训、创作实训、毕业论文(设计)等课程,邀请地方专家和企业家走进课堂为学生分享行业发展的规律及行业前沿信息,开展专题研讨、顶岗实训等实践,引导学生立足区域市场需求进行毕业创作选题,以团队为单位、以市场为导向、遵照行业标准完成毕业创作,运用所学专业服务区域产业发展。

增设学期创作实践课程,依据人才培养方案,结合行业标准明确学期目标,并以此统领本学期3—5门相关专业课程。学期创作实践课程贯穿学期教学全过程,其他课程分阶段支持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形成以学期创作实践为中心的学期课程模块,双师联动,共同指导学生完成具有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学期创作。如商丘师范学院视觉传达专业将第5学期设置为文创产品研发模块,增设文创产品研发实训课程,该课程每周4节,共16周,贯穿学期全过程;同时依据文创产品研发生产逻辑设置文创产品策划与推广、功能性文创产品设计、创意包装设计、电商设计等课程,分阶段支持学期主干课程,依据行业要求与流程完成专项实训。

(三)产业学院,驱动实践教学

建设产业学院(文创产业研究院、文创学院、文创研发中心等),统领实践教学环节,激发文创活力。产业学院要基于地方文创产业发展需求,打破校内文创类各专业之间的学科壁垒,依据行业规则与学科现状,由地方政府主导,产业行业协会和学校共同建设。其主要任务有二,一是引进行业企业资源推进实践教学改革,通过适时引进企业任务开展项目实训,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专业热情,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二是转化教学科研成果,服务区域文创产业发展,通过区域文创产业研究、新闻发布、定向产品研发等形式对广大师生的文创产品进行孵化,培育创新型小微企业,服务地方文创产业发展,助力区域产业升级。

文创产业研究院要不断引进市场机制、平衡校内机制,允许师生以企业员工的身份参与企业项目,并依据行业劳务分配方法获得相应收入。适当设立课程奖学金、项目研发奖学金等激发创新创意能力。逐步构建二级学院抓第一课堂(学校教育)和产业学院抓第二课堂(企业培训或项目实训)双轮驱动模式的“双元”模式。进一步推进课程组建设、导师组建设、项目制教学实施方案、跨专业实训、学分置换等,共同制定产业学院实训方案等配套方案,不断完善“双元”教学,促使教学链和产业链的共建共享。

(四)双师双能,提升创新创业

师资队伍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抓手,至关重要。地方高校的教师入口相对单一(以博士、硕士为主),加之生师比较大,常年的半封闭式管理,导致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相对较弱,知识更新迟缓,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以产业学院为平台,引进地方文化产业专家、文联文史部门领导、区域历史文化名人、行业企业负责人等为客座教授、企业导师、文创产业导师等参与教学。既能弥补师资不足、引进区域横向资源,又能带动实践教学、增强师生的动手能力。

实践教学环节的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要有企业导师和专业教师共同制定课程大纲,将企业任务和教学目标充分融合,共同授课、共同批改作业。小微课程、企业课程、艺术考察等实践环节的课程以服务地方文化产业建设为目标,师导生创,研发区域文创产品。通过双师互动授课的形式既能提高企业教师的理论水平,又能提升专业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同时有效衔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逐步形成“教、学、创、研”为一体课程闭环,迅速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五)产教融合,助力文创崛起

截至2017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增长至34722亿元,占GDP的比重为4.2%,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已逐步成长为我国宏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2]。但是,文化产业资源集中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三四五线的地方城市文化产业总值大多占地方政府GDP比重的2.5%左右,仍处于初期阶段。美国、英国、法国、日本、韩国等国的文化产业总值占GDP的比重均在15%以上。伴随着小康社会建设的加速,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越发显现,地方产业亟待升级或转型,亟须重新进行文化包装,地方高校的文创类专业建设也因此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我国文化博大精深,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文化,地方政府应该充分论证区域文化IP,着力打造展示区域文化的超级IP,振兴文化产业;并以超级IP为统领,助力区域产业升级,形成“文化产业化”和“产业文化化”相互驱动的发展模式,推进区域文创产业崛起,助力区域产业升级。

2019年10月21日,发改委、教育部等6部门联合印发的《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明确指出: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试点布局50个左右产教融合型城市,在试点城市及其所在省域内打造一批区域特色鲜明的产教融合型行业,在全国建设培育1万家以上的产教融合型企业,建立产教融合型企业制度和组合式激励政策体系[3]。进一步为地方城市和高校的产教融合指明了方向,构建产教融合的产业学院,设置两业三品的课程模块,促使“高校+企业”的“双元”模式,促使学校教育和企业实训合二为一,理论和实践双轮驱动,“知行合一”培养文创人才,既能节约企业、学校的培养成本和青年学子的成长时间,同时又可赋予在校生大学生以企业身份参与社会事务,有助于推进创新创业事业的发展和区域文创产业建设。

猜你喜欢
学期产教文创
陶溪川文创街区
新的学期 新的尝试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期末冲刺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卷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