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化场景理论视角下的乡村文化场景构建

2021-02-01 11:29邢雪娥
宿州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文化

李 明,邢雪娥

宿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安徽宿州,234000

乡村振兴战略是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中国经济新常态化下农村发展实际的深刻洞察。一方面,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破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突破口;另一方面,在中国社会矛盾转化背景下,扭转城乡发展失衡的境况亦为乡村振兴战略由以提出的重要因素[1]。文化作为一种生产力是乡村提供文化产品、确立文化自信、实现产业融合升级的重要驱动力。乡村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悠久的文化基因,如何激发乡村文化活力,调动文化主体的积极性,实现文化与经济的融合互动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迫切任务,文化场景理论为此提供了一个视角。

文化场景理论是基于对城市街区的重新审视,由芝加哥大学社会学教授特里·克拉克、哈佛大学经济学爱华德·格莱泽、多伦多大学的理查德·佛罗里达和丹尼尔等提出。格莱泽的《城市的胜利》一书是对纽约市经济发展进行几十年观察后写成的,书中指出,后工业时期的城市优势体现在吸引高素质人群的能力上,而这种吸引人才的元素不是传统理论强调的经济性因素,而是城市所能提供的文化与生活方式。当前我国对于文化场景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对于文化场景的实证研究,祁述裕等[2]提出创新创业文化场景是吸引高级人才、资本和新企业的重要因素,并指出政府、商业组织和社会人员是文化场景生成机制中的重要角色。陈波等[3]指出,公共文化空间是由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所构筑的包括公共文化设施、场所和文化活动在内的物理场域,是城市或者农村居民公共文化生活的重要载体。二是对城市转型升级作用和城市公共空间重塑研究。范玉刚[4]指出城市转型语境下,人们愈加关注城市的发展动力机制,以文化创意来“为城市发展全面转型寻找新动力”已成为一种普遍共识,如何培育和激发文化创意成为城市研究的焦点。余丽蓉[5]指出基于城市文化空间的复杂性需要多方参与,修补活化社区文化空间、建构符号化文化空间、开发地方特色文化空间以及正向引导非主流文化空间等。综上,当前对于文化场景理论应用于农村文化空间和乡村振兴的研究较少,但对文化场景的作用和构成要素以及关键问题等做了充分的研究和总结,对本有重要的参考作用。本文首先探讨了文化场景理论对乡村振兴的适用性,再剖析乡村文化场景的一般构成内容以及构成乡村文化场景生成的三个关键角色。

1 文化场景理论对乡村振兴的适用性

1.1 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灵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取决于要素、体制、文化三个方面,其中文化是最深层次也是影响最深远的。中国文化的本质是乡土,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6]。在我国的工业化过程中,农村往往为城市做支撑,农业也服务于工业导致乡村文化的进一步衰落,很多地区有着重经济,轻文化的观念。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乡村文化的价值被重新审视。我国是悠久的农耕文明古国、人们在生产劳作中铸造了内涵丰富的一系列价值观念和传统美德,例如互助、仁爱、诚信、尚和、求同等。在2020年春节的新冠疫情防控中,主要的物资和人力资源都在保障城市的安全,中国乡村以其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和低流动的社会特性不仅有效防控了疫情还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援助。乡村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危机的安全阀和化解危机的蓄水池。文化场景理论的核心就是以文化为驱动力推动社区和区域发展,焕发乡村文化新活力,使文化在乡村振兴中发挥重要作用。

1.2 符合乡村产业发展逻辑

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演进需要大量人口的支撑,城市是工业化的产物,而逐渐空心化的农村并不适合发展大规模的工业。在2007年生态文明的发展战略提出之后,工业向农村的转移使得农村面临“金山银山”还是“绿水青山”的选择,在现实中是难以依靠工业振兴乡村。我国第一产业绝对值虽然上升,但占GDP比重逐渐下降,第三产业占比大幅增加。中央政府越发关注第三产业在乡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首次提出了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这一思路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方向。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文件,文化场景理论就是利用文化提升产业的附加值,加快文化创意要素与乡村产业的结合,促进产业融合升级与发展,例如休闲农业产业、乡村旅游、乡村研学等,这是一种“以乡土文化为根、以集体经济发展为目标、内生于文化与自然资本”的绿色产业、可持续产业和同体富裕的产业,这样的产业发展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产业发展。

1.3 解决乡村主体流失问题

“回流效应”使得大量的劳动力、资金、设备等生产要素向城市集中,而农村逐渐空心化、老龄化,缺乏人口的支撑,尤其是高素质人才的支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率持续增长,农村居住人口和从业人员大幅下降。 2019年中国城市化率为60.60%,我国乡村常住人口为55 162万人,减少了1 239万人。主体的流失也导致乡村文化的式微,一方面是文化的主体——村民的流失,外出打工的农民工年龄主要集中在19~40岁之间,其中以男性为主,留在村中的多为老人、妇女和儿童。青壮年的缺乏一方面导致乡村文化缺乏活力,尤其是许多乡村的知识分子、文化精英进城后再也没有回归乡村。另一方面,青壮年的缺失导致乡村文化的断层,仅靠妇女、老人、儿童是无法承担起宣传、维系、传承、创新乡村文化的重任。文化场景理论就是通过构建场景吸引人的回归与集聚,从而解决乡村主体的流失问题。

2 乡村文化场景构建的内容

文化场景理论与乡村振兴契合度较高,以文化振兴乡村,核心在于通过构建文化场景来赋予文化空间某种价值观的维度,从而使得文化作为一种驱动力推进乡村的发展与转型。“场景”一词可以分为“场”和“景”,“场”是时间和空间的维度,是物理学中的概念,而“景”可以认为是一种可视化、可感化的体现。“景”不局限于各种景象,而是人们通过各种“景”的组合,感受到其中所传递的文化信仰、生活习惯、社会关系、道德情操等,从而获得真善美的感受,得到不同文化的体验,唤起内心的感动。在此基础上,场景能够吸引感兴趣的人群加入,而人群因获得精神享受也会进行主动的、持续的探索,从而形成深层持久的双向互动。根据文化场景理论,主要从文化设施、文化活动、人群三方面构建乡村文化场景。

一是文化设施。乡村文化和价值观蕴含在其所存在的场景之中,场景需要有具象化的物质符号来展示,并通过物质符号构建的场景将文化信息传递给前来感受的人群,文化设施就是乡村文化场景中吸引人群进入和沉浸的物质符号。乡村文化场景主要分为生产场景、生活场景、交流场景、信仰场景、道德场景、商业场景等类型,在这些空间中存在着各种设施主要包括内生性的文化设施,例如,在乡村中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且常常符号化为乡村意象的古井、老树、老戏台、晒场、宗祠等,也包括外生性的由政府引导建设的文化站、博物馆、乡村大舞台、休闲健身场所等。这些设施不仅具有生产生活的意义,更有社会和文化上的意义,它们是文化的符号化和具象化,通过这些文化设施,人们可以联想和感受到人们日产生活和生产的场景以及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很多村子具有百年树木或者百年古井,这不仅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更是人们精神的寄托,在平日里是人们用来打水、纳凉、聊天的场所,在节日里更是人们祈福、许愿、祭拜的重要场所。内生性和外生性文化设施的区别主要在于:前者是农村传统的文化生活设施,并且是由乡村文化内生,村民主动参与的文化生活设施;后者是外生性的以政府文化福利为主的文化设施。一方面,需要修葺、完善传统的内生性乡村文化设施,使得乡村文化场景得以体现;另一方面,要提高外生性文化设施的利用效率,提升居民文化素养,促进居民的学习交流。

二是文化活动。文化活动是文化场景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活动具有普遍的群众性、广泛性、参与性,能够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激发乡村文化活力。人们在参与文化活动过程中能够提升凝聚力和自信心,并且有利于构建和谐的社会氛围。诸多文化场景应用案例表明,大量的活动是促进文化交流、创意产生和文化吸引力的重要因素。例如中关村、景德镇陶瓷集市的各类文化产业创意园区都会举办大量的路演、沙龙、展演、竞赛等,中关村两年开展的活动达1 600次以上,日均两次以上。文化活动的展开有利于游客更加深入地感受乡村文化、参与乡村文化,实现乡村文化的沉浸式体验,民俗节庆日往往是旅游旺季也正是基于此。开展文化活动要充分发挥好非遗传承人、文化带头人以及文化名人的作用,要倾听村民的文化需求,提供贴近生活和需求的文化作品[7]。在政府引导下积极创作具有地域特色、文化内涵的作品,打造文化品牌。发挥教育培训组织带动作用,培养乡村文化的新群体,提升村民文化素质,使得乡村文化遍地开花。实现三个层次的满足:一是满足村民日常的文化需求和文化活动;二是满足群众集会、传承本地文化的需求;三是满足游客参与、打造文化场景与文化品牌的需求。

三是人群。人群是乡村文化和乡村建设的主体,多样性的人群是乡村文化活力和乡村发展的源泉。多样性的人群具有不同的背景和职业技能,并且带来不同的资本,在各种文化活动中有利于生产要素的结合和流通,从而实现乡村文化复兴和产业发展。多样性的人群主要包括三类:一是乡村居民,他们是乡村文化的建设主体,要充分激发农民的主观能动性,维护和保护好原生乡村文化空间;二是各类高素质人才,主要包括各种文化创意人才,如设计师、建筑师、画家、书法家、导演等,这是很多特色小镇的灵魂,这类人群的出现有利于发挥文化产业的乘数效应,带动多项产业发展。对于该类人才,一方面要打好“感情牌”和“文化牌”,既要吸引本土走出去的人才回归也要引进追求、热爱乡村文化的高级人才。另一方面要因地制宜,塑造自己的品牌特色,充分利用好自身的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吸引该类人才来进行创作和投资。比如莫干山的民宿、最美村庄等都是利用自己的生态资源来吸引设计师、建筑师等高端人才。第三类人群是文化消费者,包括各类游客、商人、艺术爱好者等。文化消费是乡村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同时又能以消费带动文化发展,文化发展带来更多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进一步促进文化消费,从而形成良性互动循环。对于文化消费者要提供充分的便利和保障措施,通过场景打造,满足其文化体验心理。

3 构建乡村文化场景关键角色

文化场景理论主要论述后工业时期经济发展的增长动力由原有土地、 租金以及围绕此开展的其他收益所转向社区所体现的文化观念、价值观等。其中居民对于文化和艺术活动的参与以及文化消费对城市经济增长越发重要,文化场景中“舒适物设施”、各种组成的人群及活动所构成的文化式场景重新定义了社区公共空间,并成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因此没有人的场景是没有意义的,任何文化场景的生成都需要三个关键角色。

第一,政府或者乡村管理者,具体指村两委的负责人,也指村集体管理组织。乡村需要在法制的框架内加强自治和民治,要让乡村的话语体系去干乡村的事情,这是乡村振兴方案能够生根落地的重要因素[8]。大多数地区村干部的收入较低,部分村干部缺乏培训,思想陈旧,解决问题的方法简单粗暴。因此,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增加晋升渠道,激发村干部干事动力。另外要注重村两委责任心和能力的培育,加强业务培训和思想教育,这是乡村振兴能否落实的关键所在。最后,要充分利用好大学生村官积极投身乡村建设的作用。大学生村官不在“两委”范围内,很容易成为办公室专职做文件、录电脑的人员,也常常被视为“外来人”。而大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人才资源,只有参与到具体的乡村事务中去,才能对乡村更了解、更有感情,也更容易打开思维,将智力资本转换为实际生产力。

第二,要成立集体经济运营团队。一般而言,对增长进行定义的时候往往会侧重于人口和企业,两者会促进资本流动,带动经济发展。没有经济组织的乡村文化场景的营造是很难发展起来的。利用乡村文化场景的构建来吸引资本进入和人才的流动必然涉及经济产业运营团队。如合肥市三瓜公社的村集体与外来资本共同建立运营管理公司;再如郝裕村庄成立公司后引入外来资本共同开发;还有西安交大扶贫小组自己拿出一部分资金来对村集体进行引导,共同合作,双方共同管理全村资源,进行村庄文化空间打造和经济发展,集体组织盈利按照每个股民的入股比例拿出一部分的收益每年进行分红,留下的一部分作为村集体组织发展的资金,不断壮大集体组织能力,实现村集体与村民个体的良性互动循环发展。因此,乡村可以实施集体产权制度,将资源变为资本,村民变为股民,利用村集体和村民个体所有土地房屋、田地承包权等进行经营权入股成立公司,由村集体对所有经营性项目进行规范、管理、分配。一方面,这种模式能够降低个体发展抗风能力较差的危险;另一方面,有利于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全民齐抓共管的乡村振兴发展体系,村民除了可以获得定期分红,还可以劳动就业、自主创业,例如开办民宿、手工艺体验馆、农产品售卖等多元方式,这样在村集体经济平台下可以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

第三,要培养村民的文化自觉,加强文化认同。乡村振兴的主体是村民,如果不能激发村民的主人翁意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那么文化空间就没有灵魂,乡村振兴更是无从谈起。改革开放以来,很多农民从离开土地,游离于城市和乡村之间,以土地为中心的生产方式被打破,村民大多想“攒足”逃离农村的资本,对于乡村治理和乡村规划建设比较漠不关心[9]。因此要加强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尤其是基础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和文化理念,防止村民过度追逐拜金主义、消费主义,盲目放弃乡村文化。同时要加强对乡村成人扫盲和科普教育的力度,针对不同人群分别开展农业技术和非农业技术培训,使农民逐渐完成从传统向现代生活方式的全面转型。在此过程中不断改善农村文化环境,培育出现代农民的生活世界和价值意义,塑造出现代乡村文化认同,让新农村成为现代农民真正的家园。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村民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充分参与到乡村文化空间的建设以及乡村的治理发展。

4 结 语

文化场景理论凸显了文化的地位和人的价值,对乡村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场景是发展的结果,也是发展的基础。每个空间拥有自己的独特文化,因而也产生了不同的场景,场景是人的感知最直接的物理结果,对个体的认知、感知有直接的贡献,这种物理空间经过个体加工、信息交换构成“个体感知”,共同作用于个体喜怒哀乐[10]。“文化场景”的核心内容是赋予文化空间某种价值观的维度,这样的场景提供了在其中的成员的归属感、认同感。当场景的构建完成,人才聚集起来时,必定带来消费动力以及创意、技术等成为乡村转型发展的驱动力,最终实现乡村振兴。

猜你喜欢
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窥探文化
谁远谁近?
繁荣现代文化
构建文化自信
文化·観光
文化·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