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慧中,张 帆
(安徽科技学院,安徽 凤阳 233100)
在社会转型与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村籍大学生的行为状态和价值取向逐渐呈现出多元性的发展特征,而这种发展特征又区别于普通大学生,容易导致农村大学生在思想、道德、精神等层面出现异变。对此学校应根据农村大学生所存在的问题,构建协同机制和帮扶机制,通过丰富思政教育实践活动的方式,提高学生的人文关怀和日常管理,提升农村学生的思政教育质量和效率。通过探究农村籍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内在机制,帮助思政教师明确学生的思想状况,破解农村学生在思政教育上所存在的问题,增强农村学生的道德品质、政治素养和思想素质。
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社会市场经济获得了健康的发展,并在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中,探寻出全新的经济增长点,使我国经济发展、文化建设和社会治理呈现出全新的发展特征。然而在资源重新配置和社会关系调整视域下,社会多元思潮逐渐占据互联网平台,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影响我国大学生思想引领、精神指引的阻碍。而在国际领域,世界各意识形态的斗争愈加激烈,并通过互联网媒介和平台,渗透到我国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成为影响学生价值取向的关键因素。所以在国内外发展环境下,社会多元思潮和境外意识形态是不断影响我国大学生健康发展的基本问题。而农村大学生由于文化背景和心理状态,和一二线城市学生存在明显的差异,对新鲜事物、新鲜的思想、新鲜的理念更易产生“好奇心”[1]。在缺乏政治鉴别能力的情况下,更容易走入思想的误区,逐渐形成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等错误价值观。结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能够发现,农村籍大学生原来学习和生活的环境属于信息滞后的山村和乡镇,当农村籍学生来到大学后,会在信息获取、信息吸收及经验积累等层面与城市学生存在明显的区别,会更加渴望吸收及获取与城市学生同等的知识和理念,因此在内外环境变化的层面上,加强农村籍学生的思政教育刻不容缓。
农村学生生活环境与成长环境造就了其吃苦耐劳、独立自强的良好品德。然而也让其在自信与自尊层面上存在一定问题。导致农村籍大学生来到城市后出现诸多的不适应,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首先在生活上,由于农村籍学生的生活环境较为封闭、简单、稳定,信息获取的渠道也相对单一。而当面对城市复杂而快节奏的生活时,会形成自卑的心理,无法适应当下的城市生活。其次在社交上,由于农村籍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冲击,导致其难以适应快节奏的城市生活,致使其在人际社交上存在诸多的不足和问题,甚至会形成错误的思想认识。如金钱至上与功利主义等。部分农村学生甚至会出现自我封闭、自卑、孤僻等性格缺陷,难以融入到城市学生的“圈子”中。最后是就业发展。由于农村学生拥有吃苦耐劳、独立自强的优良品格,能够在专业学习上获得突出的成绩。然而在社会经验、管理能力、协调能力、合作能力上存在明显的不足,导致农村学生无法获得理想的工作岗位,进而在“错误的归因”下,走向思想的误区。所以,为确保农村学生获得更好地发展,有必要加大对农村籍学生思政教育的力度。
由于思政教师缺乏对农村学生的重视,忽视农村学生在交往、心理、学习、生活等层面上的特征,致使农村学生所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普通学生相同,没有针对性。简而言之就是我国当前的思政教育依旧停留在“统一化”与“标准化”阶段,难以切实地帮助农村学生解决思想和道德层面上的困难。首先在群体差异上。农村学生在世界观、价值观及人生观上普遍与普通学生存在明显的不同,因此,基于农村籍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必须结合学生的基本特点和特征,决不能将思政工作看作“大而化之”的过程。譬如在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应从物质享受与勤俭节约的层面出发,使思政教育更契合农村学生的心理需求,引起农村学生的共鸣。然而当前的思政教育通常以普通学生为基准,忽视农村学生的特征和特点,导致农村学生难以在思想和心理上获得帮助和成长[2]。其次,在个体差异上。以人为本虽然逐渐成为我国思政教育的基本理念,然而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却缺乏相对的侧重点。严重忽视学生的个体针对性,致使思政教育的覆盖面相对有限。譬如农村学生群体内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如贫富差异、思想差异及行为差异等。如果只对学生群体作为思政教育的抓手,而忽视个体差异的特征,必将导致思政教育的影响力和实效性受到影响。
教育方法是教育内容与教育目标得以落实和呈现的保障,是农村籍大学生获得思政教育的关键。在学生教育和培养的过程中,必须确保教学方法与农村学生的需求和特点紧密相连,使教育方法更切合农村籍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发展特点。唯有如此,才能培养出思想积极、心理健康的优秀人才。但在农村籍大学生思想教育层面,思政教育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却过于陈旧、流于形式,严重影响到农村籍大学生对马克思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首先是教法单一。根据实践调查能够发现,我国部分思政教师依旧沿袭着传统的理论传达和榜样教育的教学方法。但在社会发展与时代进步的过程中,传统的教育方法难以帮助农村学生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生活。导致思政教育与学生的思想状态相互脱节。其次是信息化手段运用得不够熟练。大学生的道德标准、价值取向及心理动态容易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需要思政教师在关注“社会发展和时代更迭对学生的影响”的过程中,应用信息化技术,提高农村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和有效性。然而大部分教师难以将信息化技术融入到思政教育的不同环节中,致使思政教育的效果无法得到有效地提升。导致农村籍大学生不能在有限时间内,快速地理解和应用思政理论知识,解决现实问题[3]。
农村籍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内在机制是破解农村学生思政教育问题的关键和抓手,能够从教育和生活两个层面出发,提高农村籍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及探究思政理论知识的能力,帮助农村学生获得更好地成长。
精准帮扶机制是学校帮助学生更好地获得专业发展和人生成长的关键和抓手。只有为学生提供物质和精神层面上的支持和帮助,才能帮助学生解决经济和思想层面上的问题,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科学的帮扶机制主要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内容,在物质上,要为学生提供经济支持、就业支持和生活支持。在精神上,要帮助学生融入团体、融入社会,提高学生的自信心。然而我国部分院校虽然构建了形式不同的帮扶机制,但却缺乏相应的思想引导与道德指引内容。使帮扶机制中的精神帮扶难以发挥出应有的功能和作用。而将帮扶机制融入到思政教育的全过程,可以通过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红色文化等教育活动加强农村籍大学生融入社会、融入集体、融入班级,提高他们的自信心,使精神帮扶与物质帮扶有机地结合起来,更好地帮助农村籍大学生克服来自生活、学习、就业、社交、经济等层面上的问题。而在理论研究的层面上,针对农村籍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是精神帮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思想和道德上对学生的指引和引导。可以帮助学生克服来自互联网的社会多元思潮与西方负面思想,提高“帮扶”的实效性和有效性。如果缺乏思政教育层面的“帮扶”,将导致学校当前的帮扶机制缺乏“支撑”。譬如学校过于注重物质帮扶和情感指引,而价值观、道德、思想上的帮扶欠缺,会使学生形成“好逸恶劳”、“追求名利”的错误思想[4]。因此在帮扶机制构建的角度上,思政教育层面上的帮扶是学校构建帮扶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农村籍大学生思政教育上,只有将帮扶机制与思政教育内容融合起来,才能让农村籍大学生思政教育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因此可以说,帮扶机制是农村学生思政教育最为基本的内在机制。
在农村大学生成长成才与全面发展的角度上,帮扶机制是农村籍大学生思政教育最为基本的内在机制,能够帮助学生适应内外环境变化及自身成长所面临的思想问题、生活问题和道德问题。在构建农村籍大学生思政教育内在机制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借助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等理念,将辅导员、班主任、专业教师、“帮扶人员”融入到思政教育工作的过程中,使其通过协同育人的方式,充分发挥思政教育所独有的时代价值和育人作用。其中帮扶人员,主要指参与精准帮扶活动的教师、行政人员及院校领导。通过将马克主义理念与精准帮扶工作相结合,切实提高农村学生的思想品质和道德修养,使其逐渐成为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优秀人才。而在协同育人的背景下,思政教师需要改变传统各自为营的教育格局,积极将辅导员、班主任、帮扶人员的教育成果,融入到课堂中,通过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形式,提高思政教育的质量和效率。譬如根据帮扶结果,明确农村学生的思想问题,通过调整教育内容或开展网络教学的方式,破解学生的社会适应问题,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协同育人与帮扶机制是农村籍大学生思政教育最重要的内在机制,能够帮助思政教师提高思政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帮助教师更好地探究全新的教育方法。譬如在协同育人机制的支持下,思政教师传统的教育方法已经难以满足协同育人的整体诉求。倒逼思政教师不得不通过创新教育方法、提高信息化教学质量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政治素养和思想素质。
在内在机制落实与实践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出发。
首先,思政教师应结合农村学生群体共有的个性特征、生活特点、价值取向及思想状态,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譬如,在思政教育过程中,应增加能够引起农村学生共鸣的教学内容。譬如将农民出身的革命先辈、先进人物、革命伟人的革命历程、发展历程及思想品质作为思政教学案例。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思政教师必须明确该内容的比重,避免相关内容的增加,对城市学生的思政教育质量的影响。而在个体需求的层面上,教师应通过结合精准帮扶工作的成果及学生的课堂表现,来确定农村学生群体中的个体差异,通过整合拥有共同思想问题、道德问题的农村学生及开展网络远程教育的方式,破解传统思政教育在“个体针对性”上的问题。其次,开展主题活动。譬如通过信念、诚信、感恩等主题活动,鼓励农村学生更好地表达自我、抒发情感,自主地、积极地融入到学校生活和学生集体中。然而在此过程中,思政教师需要与其他专业教师、辅导员或班主任建立联系,利用协同育人机制,提高主题教育活动的广泛性和针对性。最后,构建网络教学平台,将思政教育知识,更好地、更全面地融入到农村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使其利用教学平台,自主解决自身所存在的思想问题和道德问题。
教学方法滞后与信息化技术应用的不熟练,是影响农村学生思政教育质量的关键,同时也是制约协同育人机制与精准帮扶机制得到有效实施的重点。而通过加强师资建设的方式,能够切实解决教学方法与信息技术应用等层面上的问题,提高思政教育内在机制的落实效率。首先要通过教师培训的方式,帮助思政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帮扶人员树立全新的人才培养理念和协同育人意识。使其拥有应用信息化技术,增强人才培养质量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校需要将协同育人意识和信息化能力培养作为重点,使思政教师能够更好地结合协同育人机制的要求,利用信息化技术,创新思政教学方法。其次,将思政教师与帮扶工作联系起来,明确其所肩负的帮扶职责,提高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譬如借助信息化技术,构建网络交流平台;根据帮扶工作状况,确定网络思政教育内容等。然而要想真正提高思政教师与帮扶人员的内在联系,不仅要在教育工作上相互呼应、相互影响,还要在理念上互通有无。上下互通。即学校在加强思政教师与帮扶人员协同育人效率的基础上,统一两者的育人理念和帮扶理念,一次确保农村大学生能够得到更好的物质帮扶和精神帮扶。简而言之,就是通过师资建设的方式,落实协同育人机制,凸显思政教师所肩负的帮扶职责。
结合农村籍大学生所呈现的基本特征及思政教育问题。我们需要将精准帮扶机制与协同育人机制作为思政教育的内在机制。通过构建师资队伍与丰富教育形式的方式,使内在机制落实到思政教育的不同环节中,提升农村籍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质量。从而为帮助农村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校园生活、提高就业概率奠定基础,提供条件。